第七十八章 監觀民瘼

“皇矣上帝,臨下有赫。監觀四方,求民之莫。”————————【詩經·大雅·皇矣】

賈詡一直在隨時待詔,不是他未卜先知、知道皇帝要找他做什麼,而是他心裡明白,在這個時候,他是皇帝最需要的人。

“尚書臣詡叩見陛下。”

皇帝伸手虛扶,見賈詡起身坐好,這才道:“趙公的病況,你知道了嗎?”

“朝野都在盛傳,臣大致聽了幾句。”賈詡神情冷然:“聽說已在彌留之際。”

皇帝慨然嘆道:“趙公心思多變,長於權謀,我能有今日,多賴其襄助。沒想到這樣精明強幹的人,也難逃一死。”

賈詡臉色微變,他聽出皇帝的話中含着幾分如釋重負、更多的則是一種警告。

他不能在皇帝身邊繼續扭扭捏捏,立場搖擺不定了。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觀察,他揣摩皇帝對士族豪強的感情非常微妙,既依賴又痛恨,既忌憚又無奈。依賴的是皇帝此刻還需要豪強大臣助他治理朝政;痛恨的是這些豪強沆瀣一氣,聚衆鄉野,目無朝廷;而忌憚的是豪強士族勢力盤根錯節,威脅到了皇帝的權力;無奈的是皇帝面對着龐大的士人集團,常常獨木難支,有心無力。

如今天下幾乎都知道長安朝廷有了個才智出衆的君主,漢室看上去有了些興復的希望。似乎只要皇帝帶朝廷東出函谷,還都雒陽,天下便能傳檄而定,四海臣服。那樣的話一切將重回‘正軌’,天下依然是漢室的天下,皇帝再忌憚世家,左右不過是孝桓皇帝那樣的人物罷了。

可皇帝顯然不想走這條看似坦途,其實仍舊積重難返的道路。

賈詡也不想,那樣他只會被家世出衆的士人排擠掉,所以他一直以來都是秉持着以武力奪天下的觀點,這也深得皇帝器重。至於皇帝對世家的態度以及在此事上對賈詡的拉攏,賈詡在一開始的保守拒絕後,終於出於自身的權位考慮,點頭答應了。

“臣謹爲陛下賀。”

“賀什麼?”皇帝深深的看着賈詡。

“趙公一死,不僅朝局動盪,人事更迭,陛下大可施爲;而且趙公臨去前所上遺疏,定會爲陛下排解當前憂難。”賈詡擡眼看向皇帝:“這難道不值得爲陛下賀?”

“放肆!”皇帝冷然道:“你好大膽,這話你也說得?”

賈詡全然不懼,直言道:“在別的地方,臣不敢說,但在陛下身前,臣理應說得。”

聽了這話,皇帝面色頓時緩了緩,如雪消冰釋,語氣仍舊是淡淡的:“你不敢說,別人倒敢說你。”

他伸手在桌案上撥開一堆簡牘章奏,用手指挑出一份來,說道:“侍御史侯汶彈劾你不修操行,悅主媚上,任尚書時屢有紕漏,你怎麼看?”

賈詡知道皇帝這是在玩弄權術,於是坦然應道:“一切自有陛下裁奪。”

皇帝本來還想敲打幾句,然後出言搭救,好讓賈詡對自己心懷感激。沒料到賈詡這麼一副任憑處置的樣子,他覺得沒趣,乾巴巴的說道:“鹽鐵專營,打到了一些人的七寸。他們不敢直接說我的不是,也不敢指責荀公達,就只好拿你撒氣了。”

見賈詡無動於衷,皇帝輕聲說着,像是在爲他抱不平:“微人淺見,不值一哂。”

“陛下睿鑑明辨,臣不勝感激。”話已至此,賈詡不得不表態了:“臣才智鄙薄,確實難以勝任尚書一職,既有彈劾,還請陛下准許辭退,以做保全。”

賈詡本來就有慫恿李傕、郭汜率軍反叛的污點,再加上以一邊鄙之人,入中臺秉筆,不知有多少人暗中嫉恨——這也是他退無可退、歸無所歸的窘境,他無法與那些士人走到一起去,就只能和皇帝靠在一起。

如今有了鹽鐵之議,賈詡登時成了衆矢之的,皇帝這次能保下他,下次卻未必。而且賈詡確實不適合在尚書檯,他應該被安排到別的去處。剛好皇帝有心,賈詡有意,此事就這麼定了。

“同樣是六百石,轉任大司農屬下平準令,也不算虧待你。”

平準令原本與均輸官負責打擊商人囤積居奇、平抑物價。光武中興後,刪減官職,廢掉了均輸。沒了均輸爲平準調撥來天下各地商品,平準令也就沒有足夠的貨物放到市場上平抑物價,猶如沒了牙的老虎。雖然平準令最終得以保留,但只負責掌知物價,再也沒有調控市場商品價格的功用。

如今皇帝顯然不是要把賈詡放到一個閒職上,他問道:“你可知平準令是如何掌知物價的?”

“在東西市設官,候時監管。”

“這還不夠。”皇帝睨着賈詡,淺淺一笑:“平準令不僅要監管當時物價,還要收集、調查、統計一切影響物價的信息,並據此推算未來的物價,好讓朝廷適時作出調配。比如說糧秣、鹽鐵,這些都是國之大事,必須嚴密監控。”

賈詡越聽越驚訝,他本不是商業之才,還想着可能會做不好平準令。沒想到皇帝接下來的話對平準令的職責進行了新的詮釋,要知道任何一件事都會影響到物價,所以平準令的監察範圍囊括無數領域,跟情報組織一般無二。

不過平準令在明面上主要還是對市場物價、商品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等進行統計分析、預測和監督,爲朝廷制定經濟政策而提供實時市場物價信息和諮詢建議的職位,並不是爲了搞秘密監察的機構,這一點賈詡心裡還是明白。

“平準令以後就如尚書、侍中一樣,雖名屬九卿,但實屬於我。除了定時將糧秣等市價信息告知大司農以外,其餘的事,你可直入省中,上稟於我。”皇帝打算將平準令改頭換面,舊瓶裝新酒,弄成後世調查統計局一樣的機構。

要知道現代國家所有的情報幾乎都來自公開信息的蒐集和分析,就職人員大多是來自各個專業的普通人,主要工作是用數據趨勢和異常數據來預判某件事情的發生。

洞察局勢、分析預測對手的下一步行動,這是賈詡的專長,他本來就對人心的觀察有其獨到的一面,此時讓他掌握情報機構,無疑是如虎添翼。皇帝放心讓賈詡擔此重任,一來是看中他的能力、二來則是賈詡爲人謹小慎微,無黨無派,也不隨意結交大臣,最適合做情報機構的長官。

賈詡很喜歡這樣的位置,既不用出風頭、藏在暗處,又能窺覷機密、手握大權。這可是當年繡衣直使江充的權力,但隱蔽性可比江充要強,風險也小得多,他欣然受命:“臣謹諾。”

“你現在要做的是短期內掌握長安的輿情,讓我知道誰在做什麼、說什麼,民間黎庶又是過得如何,切不可使我耳目壅塞。時機成熟後,再着手關中,乃至於整個天下。”皇帝對情報機構的期望很大,也是不遺餘力的支持:“錢的話,少府會足額調撥;至於人手,不管商賈、流民、還是遊俠,只要能爲你所用,大可任之命之。”

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
第四百二十六章 阻隔難敘第一百三十九章 運籌定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送子涉淇第二百六十二章 忤違將令第二百六十七章 早行之人第十章 設師於雒第二百九十七章 鷸蚌相危第六十九章 私心雜念第五十三章丨尊長之訓第四百零七章 每問不盡第三章 利使吞言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七十章丨圖窺朝政第四十一章丨開達理幹第九十七章丨董氏外家第二百七十五章 喪去歸來第二百一十章 將釣取鉤第二百六十三章 黃雀在後第七十五章 啓聵振聾第六章 吳牛喘月第五十四章 一舉多得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五百一十七章 弩箭離弦第三百三十九章 殃必及身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五百七十三章 旋至輒興第二百二十四章 局勢跌宕第二百六十一章 望安不得第四十四章 欲薦州郡第十七章|萬年公主第四百四十六章 堂下鬆柞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四百七十四章 逢君導帝第三十二章丨臣操權柄第五百八十三章 不相投合第六十九章 水波紋動第六章丨高廟罪已第二百五十七章 孰有斯難第二十八章 試策伊始第三百六十章 義何如生第五十一章 分醪之惠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二百一十八章第九十五章 萍水相逢第八十五章丨議論亡賊第九十章 挾銅鉦束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七十三章丨時候未到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三百八十五章 看風駛篷第三百零七章 徐州雲波第六十章 秘書執筆第二十六章丨別有所圖第四十六章丨各取所需第八十章丨軒波撼嶽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二百九十八章 先後失人第六十四章丨謙退輦轂第八十四章 掩義隱賊第七十五章丨遇赦無望第三十四章丨冒功邀賞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一百二十八章 汾曲之陽第六十八章 乘間襲我第三百二十三章 唯親是任第五百四十三章 存心接近第四百六十六章 故人重逢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四十五章丨贊拜稽首第二百八十章 效力傾蓋第四百六十三章 謀從此始第五百零七章 戰不料己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安乃任第一百一十五章 措置剩員第二十九章 垂意經綸第四百六十八章 始足西行第六十八章丨賢師良士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四十八章 思精韻高第六十九章 風扶關西第四十六章丨騎虎難下第八十四章丨預先安內第二百五十章 訥而慎行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五百三十三章 失望得福第二百零六章 從容任策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七十五章 病染膏肓第四百八十六章 榮者常通第一章 行道遲遲第八十八章丨先事慮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散若鳥獸第七十三章 外寬內深第四百七十七章 兢惕在心第五百五十章 介冑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