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

大計略定,兩人立即各自出宮準備行動,太尉馬日磾當場被詔拜錄尚書事,參與朝政決策,雖然明面上是要與前將軍趙謙、徵西將軍皇甫嵩商議長安防務。

但實際上誰都看得出王允一黨在朝堂已經搖搖欲墜,廷尉宣璠、尚書右丞趙戩爲此連夜趕到王允府上詢問對策,他們一進府,便看見王允正捧着書簡在認真的讀着。

趙戩率先拜倒:“明公!事急如此,您如何還看得進書?”

王允身着寬大舒適的燕居常服,鬢髮在燭光的映照下較往日更加蒼白,他神色平靜的看向二人:“是老朽無能,不僅未能安定天下,反倒連累二位了。”

趙戩眼角含淚,說話帶着哭聲:“天下未安,國家尚幼,黎庶且待朝廷還其太平,明公又何苦說出這般話來!”

“國家年雖十二,但英明果決、仁慈聰慧;馬翁叔博學多才、德操名望具備,所謂君明臣賢,此乃中興之象,爾等可盡心輔佐。”王允緩緩放下書簡,像是交代後事般向二人囑咐道。

在獲悉蔡邕被開釋後,王允便知道自己這兩天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化作雲煙散盡,皇帝已經用實際行動表明,他已經準備好迎接沒有王允在的朝堂,全然不懼之後的大臣會在他伸張君權的路上帶來多大的阻力。

與皇帝彼此鬥爭、彼此利用的關係終告瓦解,在見識了皇帝的決斷之後,王允又是遺憾、又是感慨。

王允要專擅朝堂,自然要打擊異己,而皇帝也需要王允替他將馬日磾等人逼到自己旗下。

皇帝對王允最大的算計,就是利用王允與馬日磾等人互相爭鬥,將其逼入死路,好讓馬日磾等人拿不出更多的利益條件與皇帝交換、合作。皇帝便可如同買方市場的買家,能從容的掌握定價權,從而防止在徹底扳倒王允後出現如楊氏等豪族崛起、尾大不掉的隱患。

而王允這邊即便看破了也無濟於事,他的性格決定了他絕無與關西豪族和解的可能性,再者他背後的關東豪族支持者們也需要王允以此作爲最大的底氣,來對抗關西羣臣。

這也是雙方在激烈的勾心鬥角中,沒有徹底撕破臉皮的緣故。

對王允來說,只要自己不犯大錯,爭取時間樹立巨大的威望,便可獲得最終的勝利。

新豐之戰就是王允押上自己全部政治籌碼,一意孤行所策劃的戰爭,在其中所付出的代價、對皇帝的讓步,只有王允一人知道,但他並不在乎。

只要呂布戰勝了在他眼裡的十萬烏合之衆,自己的聲威將會在朝廷上升到一個頂峰,屆時他就能一口氣解決馬日磾等所有反對勢力,並將皇帝束之高閣。

可是現在事與願違,王允像是個輸盡身家的賭徒,意氣風發的他頓時憔悴萬分。

他知道如今皇帝已不需要他了,因爲李傕等叛亂的涼州諸將帶給朝廷的壓力,完全可以取代王允的作用將臣子們逼到皇帝的陣營裡。

就像現在這樣,馬日磾、趙謙徹底倒向皇帝,皇帝真正得以獨攬大權、說一不二。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苦苦掙扎?倒不如在君臣之間留下最後一絲情面,皇帝不用沾上走狗烹的惡名,自己也能保全名節。

一旁趙戩早已泣不成聲,他想起自己在來之前懇求自家叔父、議郎趙岐上書爲王允申辯。趙岐是海內巨儒,在朝中頗有名望,尤其是他乃大儒馬融的侄婿,而馬日磾又是馬融的族孫,兩者可謂是有姑侄之親。

在趙戩看來,若是能說動趙岐出面,憑藉他在兩方人之間的威望,興許還能有幸挽回些許局面,不至於大廈傾頹。但趙岐當年鄙夷馬融外戚身份,不與他相見,兩家關係斷絕,如今要趙岐低頭去求馬家,這如何做得到?

再者說趙岐歷經三朝,什麼紛亂的朝局都經過了,此時如何看不出王允黨羽已經回天乏術,哪裡還肯施加援手。不僅拒絕了侄子的苦苦懇求,更是三令五申,老早就勸說趙戩不要涉入太深,免得受到牽連。

王允對趙戩有提攜之恩,對趙岐的好話根本聽不進去,此時既是痛恨自己無能,不得爲王允助一臂之力,同時也怨恨朝廷與皇帝,明知王允不是董卓那樣危害社稷的奸臣,還非要百般迫害。

廷尉宣璠似是不甘心的說道:“孝景皇帝誅晁錯,被後人非議這麼多年,今上明斷,未必會重蹈前人覆轍。事情興許還有轉機,明公切莫消沉。”

漢室歷代有大作爲、大功業的皇帝,有幾個是以王道治人的?哪裡還會在乎這點虛名?

王允心裡哂笑,他早已心灰意冷,此時也懶得追究宣璠口中對漢室先帝的言語不敬,他顧左右而言道:“如今只是來了你們兩個?”

說到這裡,宣璠便是一臉氣憤不平:“城門校尉崔公託辭如今城防緊要,要時刻看守,不得擅離,所以不能來。至於尚書郎吳碩,更是直接說不來,依我看,他現在應該在尚書檯阿諛太尉呢。”

王允也早料到如今樹倒猢猻散的局面,他未有動怒,反而爲他們說起話來:“崔公深孚德望,此時此刻當然是城防要緊,老夫與他只是往日同僚,他不來也罷。至於尚書郎吳碩,人各有志,且隨他去吧。”

“那黃公呢?”趙戩不忿道:“黃公當年好歹與明公同謀誅董,彼此得契,如今竟來府上看望一眼都不願。”

王允搖頭道:“子琰不來,纔是對老夫最大的恩情。”

說完,王允又拿起書簡,以示送客,趙戩等人無奈,只得黯然離去。

在臨出門前,趙戩再次回頭看了昔日長官一眼,看到王允眼邊垂下一絲白髮,兩片薄脣巍巍戰戰的輕聲誦讀着書上的一句話。

那句話口出無聲,簡直如雪落地、輕不可聞,趙戩卻鬼使神差般的聽得清清楚楚,這分明是當日承明殿策問諸生子弟的題策:‘要君者無上’!

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
第四十四章丨維王不豫第八十八章 豪氣崢嶸第一百五十三章 親以身踐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四章 坐而論道第二百八十七章 預作打算第九十六章 費力勞心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五百二十三章 假以調和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三百四十四章 雲來深遠第一百五十章 知我罪我第二十章 獸爐爝火第十六章 多所告白第九十七章 年關將近第四百七十一章 擬將撻伐第二十章 得此失彼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一百四十一章 邊城鳴鏑第四百四十九章 取悅奸功第五十三章丨欽使關東第三百二十五章 推赤心乎第四百五十七章 輕率難知第一百一十七章 隱憂未解第七十四章 人無常滿第二章 見微知著第七十二章丨黃巾餘孽第三十一章丨急擊勿疑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二百一十九章 國子之制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九十七章 杖履相從第五十三章 參商之虞第十九章 制勝之策第五百二十一章 剛而犯上第七十七章 履險如夷第二百八十三章 蔓草根植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逢難得第六十四章 匈奴騎蹤第二百八十八章 頗生事端第四十八章丨筮短龜長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四百四十三章 炭撥還無第七十五章 撰集經傳第三百二十二章 神人授劍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八十三章丨連根拔起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生國基第一百六十八章 興勢雲雷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蔽而不悟第八章丨屈身奉上第一百三十章 魚帛狐聲第五十六章丨白龍魚服第二十一章丨纔不從命第二十五章 椒房佩環第二百二十五章 貪官圖爵第三百五十六章 唯在孝義第六十九章 願者上鉤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四百九十一章 臨衝下戰第三十七章丨早釋猜嫌第四百一十六章 不止爲薪第一百二十一章 棄舊圖新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投無路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五百五十一章 勇怯勢也第三十三章 賂遺金錢第五十章 以夏變夷第一百零三章 推身致君第十一章 斯言既發第八十二章丨五刑之屬第七十四章 經始靈臺第一百零四章 渭橋踏麥第十七章丨一波三折第九十二章丨拔刀相向第八十五章 事寬即圓第一百四十一章 烽舉燧燔第四百九十六章 剩勇去何第五百零一章 賦與有疾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謀身隕第八十七章丨豈能脫禍第四十八章丨豎子與謀第五百三十四章 道路猶遲第二百零二章 視事未安第一章 試騎虎豹第三百九十八章 急見鳴犢第二百五十八章 利行規則第一百零六章 癰疽疔癤第五百九十四章 涼颼霧晦第一百七十八章 鹿遊南鄭第一百零三章 遠迄南鄭第一百四十章 實情錯落第八十三章 設心積慮第二百九十五章 先登結陳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第一百八十六章 水則畢露第一百五十四章 假義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