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以度取之

“師徒已列,戎馬交馳,強弩才臨,短兵又接。”————————【將苑·後應】

尚弘個子不高,但粗壯黝黑的胳膊卻極爲有力,只見他很快沉住了氣,兩手用力,將那沉重的轅門慢慢的推開。

皇帝正在他跟前,看到這裡,不由得暗暗叫好,他想,如此沉重的轅門,憑一個人要將其推開得有多大的膂力?而再看尚弘身上的衣甲,不像是身負重甲的中壘營兵,竟然是一般輔兵的穿着。

‘這樣的人物,留在輔兵營做後備倒是委屈了。’皇帝正暗自想着,營中的一干大小將校便成羣結隊的走上來相迎了。

“衛將軍臣斌,叩見君上。”

“北軍中候、中壘校尉臣順,叩見陛下!”

王斌、高順等人本來在營中相商事務,沒曾想皇帝突然駕到,一衆人等大驚失色的同時,接連跑出營帳。在及時喝止了部下之後,再聲勢整齊的向乘馬而立的天子伏身行禮。

“都起來吧。”皇帝看着甲冑在身,卻仍恪守禮節拜服在地的王斌、高順等人,心裡着實滿意,面上卻不動聲色,反而假意道:“在軍中一應從簡,行軍禮即可,不必搞這些繁文縟節。當初我帶爾等親征河東,不也是如此麼?爾等卻是忘了。”

“臣等不敢。”王斌是率先拜服的,有他領頭,其餘人才不敢站着行禮,有樣學樣的跪下。這次演習雖然由北軍自行組織,皇帝不參與,卻有王斌親自坐鎮監督。皇帝要來是王斌預先知道卻刻意隱瞞的事情,他體悟皇帝的心思,拱手說道:“禮不可廢,此處既非戰時戰地,毋須減省常禮。君上御駕親臨,臣等不敢拿大,唯執禮甚恭,乃能報臣等事君之誠。”

高順板着臉,在王斌身邊也是如此應和着,他性情刻板但不死板,基本的變通和道理還是明白的。

皇帝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在王斌的帶引下,一衆人等浩浩蕩蕩的往營中走去。

所過之處,軍中盡是一片嘹亮的‘萬歲’山呼,原來是留守此處的中壘營與部分輔兵營將士得知皇帝親臨,皆自發的在路旁行禮唱贊。

尚弘聽着‘萬歲’聲連綿不絕、此起彼伏,那氣質不俗的少年天子在衆將的簇擁下緩緩離去,心裡的激動之情久久未能平息。他想起剛纔自己將皇帝攔在門外,甚至還朝着皇帝投擲兵器、大聲呼喝,這種種舉動頓時讓尚弘毛骨悚然,深覺自己做了件天大的錯事!

尤其是皇帝還看了自己幾眼,要是皇帝知道自己曾有在河東當叛軍的前科,自己可怎麼辦?自己好不容易纔擺脫朝不保夕的日子,在北軍得到一份體面的職事,甚至還能常去‘夜校’讀書!這是他前半生想都不敢想的事,以後更是有大把的機會可以建功立業,可現在全完了!

“尚弘!”

尚弘正在冷汗漣漣的胡思亂想着,冷不防被一個輔兵拍了下肩膀,將他從沉思中喚醒:“啊?什麼!”

“你還愣着,軍司馬叫你呢!”

他擡眼看去,頂頭上司、軍司馬吳子蘭正在不遠處面色不善的看着他。

尚弘心裡一怵,慢慢將步子挪了過去:“吳司馬。”

“你好大的膽量啊。”吳子蘭冷冷一笑,目光帶着寒意的打量着對方:“知道是什麼人就敢投槍?這要是失了準頭、或驚了駕……看你會怎麼死!”

尚弘被嚇了一跳,連忙告罪道:“司馬饒命!小的什麼也不知道,若早知那是天子,小的如何也不敢冒犯啊……”

“哼。”吳子蘭冷哼了一聲,冷硬的臉色稍稍變得和緩了起來。尚弘此人身子強健、作戰經驗豐富,是個當兵的好料子,他能從一衆輔兵之中脫穎而出,在吳子蘭看來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吳子蘭從未想過會是以這種形式脫離輔兵,他心裡存了一絲嫉恨、又想着要如何敲打、維繫他,好使他不忘了與自己統屬一場的交情:“算你運氣好,天子不曾降罪與你,反倒是覺得你還不錯,要給你一個機會……”

“什、什麼機會?”尚弘沒有想到事情會有這樣的發展,他由懼轉喜,忍不住催問道。

“一會你去領副中壘營的重甲,背上弩矢及三日之糧,提戈佩劍,兩刻鐘之內,繞大營跑十圈。”吳子蘭眼珠一轉,看了尚弘一下,吩咐道:“十圈之後若是還能站着不倒,沒有超時,我就可以讓你調入中壘營。”

這是中壘校尉高順改進魏武卒的選拔方式、推行至中壘營的訓練方法,其難度之大、程度之殘酷,就連同屬北軍的步兵、長水等營兵都望而生俱,而尚弘卻喜不自勝。聽對方這話,他誤以爲這是吳子蘭給自己爭取的機會,當下幾番道謝,然後興沖沖的跑去穿甲佩劍,打算疾跑了。

吳子蘭則是輕笑了一聲,看着尚弘興高采烈的樣子,眼前不知想起了怎樣的心事。

營帳之中,皇帝一進來便見到帳中間擺放着的一臺小型沙盤,沙盤上山水相間,散亂插着幾支小旗,赫然是鳴犢原的地形沙盤。

“不錯,考工監越做越精細了。”皇帝走近前去,俯身打量着說道:“眼下形勢如何?”

“趙、嚴兩位校尉已率步兵、射聲營屯駐鳴犢泉附近,長水營與屯騎營行蹤不定,不過彼等每移動一處,都要派斥候通報。故而此時,長水校尉龐德現在河谷處準備伏擊輜重。”高順三步並作兩步,走上前去,隔着王斌與荀攸,伸手在沙盤上指點着方位。

“輜重是你派去的?”皇帝問道。

“唯,由輔兵營的吳校尉領兵。”高順一五一十的介紹道:“依照陛下欽定的演習方略,在演習中,中壘營要居中調配,隨時安排各種情況,好讓諸校學會應對。這期間,會有專人派駐雙方軍中,監視情況,末將據此評判,分出優劣等第。”

荀攸的眼神從一支支‘趙’字、‘嚴’字、‘姜’字小旗上掠過,忽然問道:“不知此刻是誰佔上風?”

“此次所定的戰略,是假定屯騎、長水二騎在鳴犢原突擊步兵、射聲兩軍,但在早些時候,射聲校尉嚴顏便搶先率隨行輔兵築起營寨。龐德等人失卻先機,只好蟄伏,另尋時機。”高順平靜的敘述着戰況:“如今趙雲等兵乏糧,若是龐德能截獲‘糧草’,便可扭轉局勢,若是不能,接下來可就難了。”

皇帝認真審視了一番沙盤上的戰局,忽然笑着看向身周幾人,笑說道:“中規中矩,未免流於形式。荀君、孝直、公瑾,你們來給龐校尉出個主意吧?”

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
第二十五章丨北闕甲第第二百三十二章 出入自如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三十六章 熱湯沃雪第五百七十六章 兵連禍結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自相信第四百三十章 且行且止第九十章丨軍心鼓動第一百二十四章 用人疑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斬將卻敵第三十二章 吉往兇歸第二百四十三章 毓秀瓜綿第五十三章 何算其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心自許第五百九十六章 義薄人惡第一百六十四章 陰雨之期第四百五十八章 螻蟻自投第三十九章丨風起微末第二百五十二章 孰以顯廉第五百五十九章 勝負難測第五十五章丨密謀顛覆第十七章 暖殿溫室第十八章 指通豫南第一百零三章 祊亭失命第五十一章 緣定珠結第五百一十章 兵渡柴桑第七十六章 靡不有初第九十八章 白屋寒門第五百六十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九十章 將軍棄鉞第二十一章 龍返其鄉第四百九十四章 怒急攻心第五十四章丨以結同好第四百二十三章 孤驂單行第一百五十二章 尺椽片瓦第六十三章丨賊勢甫定第一百四十三章 怨望而返第四百四十五章 恃其利我第二十六章 推濤作浪第七十三章 月有闕時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三百八十九章 出路已決第三百四十一章 承負厄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據相運籌第三百七十六章 計出無聊第五百五十七章 唯應走耳第七十九章丨事不可爲第三十五章丨灑掃役使第十九章丨長安驚變第十六章丨于嗟女兮第六十章丨三明儷蹤第五十五章丨言中事隱第二百五十一章 飢時理會第二十四章丨一拍兩散第二百四十八章 去其螟螣第一百三十二章 蝶使義形第二百二十三章 情難當對第二百三十一章 雨客衣溼第四百五十一章 戒火景天第一百四十八章 悽風苦雨第一百二十三章 祛衣受業第四十四章丨兵以攻弱第四十二章 勉力相付第六章丨母之昆弟第三百一十章 善泳者矣第二百九十一章 振乏懲惡第五百四十四章 火之始然第六十八章 臨歧片言第十五章丨夜見中臺第六十一章 文章傾臺第五十章丨西州客商第五百四十五章 聲勢促起第三百三十一章 鬱郁繁森第五百六十八章 非戰之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公私圖便第五百七十四章 慮敵不周第十三章 剖符寧境第三百七十一章 娶婦尚主第三百六十九章 懷瑾握瑜第六十章 短兵相接第一百二十七章 輕車介士第四百一十二章 剖符施檄第三十二章丨覆車悟真第二百七十八章 姑免修德第三百零二章 如舟在水第三十章 臺閣生風第二百二十八章 靈前驚變第三百七十三章 議論流泉第四十章 濟人利他第十一章丨墾闢上林第一百二十五章 另闢蹊徑第二十九章 避籍任官第五百一十二章 浮光躍影第三百四十章 靜聽風雷第五十章 以忠事王第三百八十一章 懷詐算彼第二百八十二章 輕重之擊第九十五章丨分化瓦解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徐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