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

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樓臺裡,姜真人設席以待觀世音菩薩與惠岸行者。

觀世音菩薩合掌說道:“真人,怎不見菩提道兄?”

姜緣坐於主席,聞聽此言,答道:“家師近日靜修,故不曾相迎,望菩薩莫怪。”

菩薩自有甚深般若,聞說即明,笑道:“廣心真人法深,自可獨當一面。”

姜緣道:“此方菩薩風塵僕僕,可去東土尋得取經人了?”

菩薩笑道:“正是。此方歸來不久,已在東土尋得取經人,其乃金蟬子轉生是也,有善心皈依,向西取經,絕不敢誤。”

姜緣道:“金蟬長老得法重歸,可賀。不知菩薩,路上可有與悟空師弟言說,再者收降幾位神通廣大的妖魔與金蟬長老作個護法?”

菩薩道:“爲金蟬子做個徒弟者有三,一者是那大聖,其神通廣大,十萬天兵奈不得,自不必言說。二者是那天界昔年天蓬元帥,因犯罪遭貶,在那福陵山作惡,今願皈依佛門,我爲其摩頂受戒,法名‘豬悟能’。三者是那天界昔年捲簾大將,曾在法會打碎琉璃盞遭貶下界,真人當是相識,今皈依佛門,我爲其摩頂受戒,去其凡名,起法名‘沙悟淨’。正是此三者,再有一西海龍王太子爲取經人做個腳力。”

姜緣聞說,問道:“悟空與李興實,我俱識得,悟空身中五人未降,二神來擾,一體二心,難於‘心’。李興實難於‘黃婆’。此天蓬與西海龍王太子,又是怎說?”

菩薩道:“天蓬舊時凡心不滅,是以‘木母作祟’。龍太子乃是個‘意馬’不定。”

姜緣道:“此應天地數乎?”

金禪子應元神說,悟空作心猿,又持金箍棒,應金公爲心猿用之說,天蓬應木母,李興實應黃婆,龍太子應意馬。正是全了天地數。

菩薩道:“正是,取經人一心往靈山取經,護法者亦藉此路西行,降伏自身,是故此行艱難,道阻且長,合該受災消難,方能功成。”

姜緣拜道:“菩薩慈悲心腸。”

菩薩道:“不敢當,不敢當。只願五人齊心,方是入得靈山,此行路長十萬八千里也。”

姜緣道:“菩薩與我言說這等,可有何事須我相助?”

菩薩道:“五人取經,自有災難相阻,合該受劫九九之數,如此方圓滿也。”

姜緣道:“此乃天地之數,八十一難,難難少不得。然天地絕不與難數齊全,正如修行金丹常有擾亂,菩薩須當心。”

菩薩道:“是故我所來,乃爲請真人共湊此八十一難也。”

姜緣道:“怎湊?莫不是須我親往?”

菩薩驚道:“若教真人親往,其怎過得?”

姜緣道:“如此怎說。”

菩薩道:“乃爲借人來。”

姜緣聞說,心中瞭然,知得菩薩有意借人,以應劫數,問道:“借誰?”

菩薩道:“借者有三,一者乃真人坐騎,再一者乃真人師弟,又一者乃牛王是也。”

姜緣道:“借不得。若一鹿兒尚是好說,此師弟與我乃同門也,牛王名爲我護法,實隨我修行者,怎做得此等。”

觀音菩薩道:“此亦爲其修行也。煩請真人聽我細細說來。”

姜緣道:“既菩薩這般說,我自當洗耳用心,聽菩薩說道。”

菩薩道:“爲湊劫數乃一說。借三者,亦有正其心也。方望其心如何,修行如何。”

姜緣沉吟良久,說道:“如此我做不得主,且容我問三者,若願之,自當與菩薩前往,作西路劫難。”

菩薩笑道:“自當如此。”

姜緣本欲親自前往,菩薩着惠岸行者爲真人走一遭,將三者喚來。

惠岸行者領命而去,出了樓臺。

姜緣拜謝菩薩。

菩薩道:“不必言謝。”

二人在樓臺談說,此說的是那修行中事,不消多時,牛魔王與真見,白鹿便行至此處。

惠岸行者回身拜禮道:“師父,真人,三者已帶至此處。”

牛王等三者俱拜禮。

姜緣起身將事情與其一說,問其是否願往。

白鹿道:“老爺使我往何處去,我便往何處去。”

牛王道:“既是爲難那猴頭,老爺,我便走上一遭就是。”

真見道:“許久不曾出府,此爲悟空師弟修行,自當前往。”

姜緣見之,清楚三人皆願往,便應承下來。

菩薩大喜,說道:“既如此,當往西行路上去,好生布置,須有阻道之說,方可作劫難。”

姜緣道:“我當與菩薩同往,請菩薩少待一二,我與家師辭行。”

菩薩合掌道:“自當如此。”

姜緣不再多說,請真見代他禮待菩薩,他則起身往瑤臺後靜室去。

少頃間,真人行至靜室,但見室門半開半合,祖師定知他前來,他遂入室內。

真人拜禮道:“師父。”

祖師道:“童兒所爲真見,那鹿兒,那牛王的事情來,此方諸事我已知悉,今後你當爲洞府之主,此等事,你無需與我分說,自行做主便是。”

姜緣道:“師父,弟子何年何月,亦是師父一童兒罷,禮不可廢。”

祖師笑道:“你這童兒,隨你,隨你。既你應下,且帶真見,鹿兒,牛王去罷,此與其修行,有些好處。”

姜緣深深的唱了個喏,遂離去靜室。

……

姜緣再返樓臺,便與菩薩等衆一併離了洞府,往西行路去,一衆駕雲,速度不快,半月餘間,抵達一林中,此林位於流沙河不遠處,渡流沙河後,須過此處,方可西行。

一衆觀望此林,但見此林秀麗,那綠的槐,斑的竹,青的鬆,一應俱全,又見那白的李,紅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隨處見,西行路上,此林乃是個好去處。

觀世音菩薩按住祥雲,指定林中,說道:“此林中,乃是個好處,真人,我意使真人坐騎白鹿在此。”

姜緣自雲端向下張望,問道:“使此鹿兒在此阻道?鹿兒有些本事,但怎勝悟空。若打鬥起來,十合內必亡也。”

白鹿聞說,戰兢兢,慌了道:“絕不敢與大聖抵敵。”

有道是‘人的名兒,樹的影兒’,齊天大聖三番四次反天,偷蟠桃,竊御酒,盜金丹,假傳聖旨,十萬天兵奈不得,鬥得天庭閉門閉戶,三十七神通明殿前大戰,拿不得,諸般事蹟,揚名三界,乃是赫赫有名的兇魔。

與之相較,真人之名不如那般兇威,是以成道修行,菩提衣鉢,論法如來不敗等等名頭遠揚。

菩薩笑道:“你方安心,你多與真人袖中,得許多好事,深諳佛法,非使你與大聖抵敵,乃使你在此林中,作一道人,與路客辯法,若有辯不過你者,不可放行,須是辯勝你者,方可過此林。”

姜緣聞說,問道:“悟空,李興實,天蓬,定非善辯之輩,菩薩欲見金蟬長老佛心乎?”

菩薩道:“正有此意,若心不艱,西行難行,在此林後,尚有試心一難,我已備好。”

姜緣道:“既如此,鹿兒,你且在此處,住此林中,若是金蟬長老來,你與其辯法,其勝你不得,你莫放其前往。”

白鹿變作一老道,說道:“老爺,那大聖棍棒沒高沒低,若其不與我辯法,持棍來打,我怎招架?”

姜緣將手中拂塵遞與白鹿,說道:“此寶與你護身就是,若那猴頭胡鬧,你且說我名來,他絕不敢傷你。”

白鹿接過拂塵,眉開眼笑道:“定是聽從老爺吩咐,不敢有誤。”

姜緣道:“如此,你且去。”

白鹿得令,持拂塵按落雲頭,入了林中,朝姜緣與菩薩所在雲頭三拜,遂尋個好地兒住下。

姜緣見之,望菩薩問道:“菩薩,此牛兒與我這師弟,該往何處去?”

菩薩道:“真人,請隨我來。”

6◇9◇書◇吧

說罷。

菩薩駕祥雲往前去。

姜緣一衆駕雲追隨。

不消多時,菩薩將雲頭停住,遠遠指定一山,說道:“真人,你且看,那便是福陵山,那天蓬轉生,正在山中,真人可欲與之一見?”

姜緣張望一二,搖頭道:“我與那天蓬元帥未有往日交情,不必相見。”

菩薩道:“既如此,便不必登山,可請真人師弟在此山不遠,作一道場,若那取經人來,請你傳其一二佛經,助其一功,若其願聽便好,若其不願,便是作罷。”

真見上前拜禮道:“遵令。”

說罷。

真見按落雲頭,入了福陵山外一道上。

姜緣道:“如這般,真見此處,算不得一難,乃是個試心之關。”

菩薩道:“正是個試心。”

牛王從雲後來,問道:“老爺,菩薩,那鹿兒與真見都去了,我該往何處去?”

菩薩答道:“聽聞牛王家住翠雲山,有妻羅剎女,可是如此?”

牛王道:“正是如此,正是如此!我尚有一子,乳名紅孩兒,本名牛聖嬰,一家三口。”

菩薩道:“翠雲山中不遠,有一火焰山否?”

牛王道:“有所耳聞,我翠雲山與火焰山相距一千四百多裡,算不得近哩。山妻手中有柄芭蕉扇,一扇熄火,二扇生風,三扇下雨,常有火焰山一帶人前來,祭祀于山妻,求其降甘霖。說來也怪,此火焰山,乃是天火墜下而成,往前些年數,並無此山。”

菩薩道:“此山乃是那大聖所爲。”

牛王驚訝道:“菩薩怎這般說,那猴頭怎地記我牛王仇,到我家中不遠放把火?”

菩薩笑道:“非也,非也!此火乃大聖昔日遭老君八卦爐所燒,開爐時蹬倒此爐,爐中有磚火飛出,落在此山,故成火焰山,此乃大聖劫數也,其必親爲,滅此山火。是故牛王可歸家去,那日大聖來請,你難他一二,算是一劫也。”

牛王道:“這般說來,我豈非日日可歸山中?”

菩薩道:“若是無事,自可歸山,料是取經的,未有那般迅速過去,需個年數方至。”

牛王歡歡喜喜,說道:“如此甚好。”

姜緣道:“若是這般,此三人便已定下。”

菩薩合掌拜道:“有勞真人。”

姜緣回禮道:“怎敢言‘勞’,如此,若是無事,我當歸山去矣,菩薩何去,可歸靈山?”

菩薩道:“尚需往兜率宮去一遭。”

姜緣聞說,問道:“菩薩尋老君何事?”

菩薩道:“與老君借一二人下界,應了劫數。”

姜緣笑道:“菩薩,我等湊劫數,以防萬一罷,若教無我等,亦有百靈現身來阻,這借一二,那借一二,百靈不現,劫數便湊滿哩。”

菩薩道:“唯恐生變。”

姜緣道:“若需何助,菩薩可再來尋我。”

菩薩道:“自然。”

二者在雲間談論許久,姜緣放下別了菩薩,駕雲與牛王同歸山中,取經人一時半會,行不至翠雲山,無須守在翠雲山,待取經人將至時,方往翠雲山去就是。

……

一起祥雲二十四萬裡,姜緣頃刻間同牛王迴轉至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歸入洞府,牛王歡歡喜喜。

姜緣見之,將牛王喊住,問道:“你這牛兒,喜從何來。”

牛王道:“老爺,我乃喜笑那猴頭受災難也。”

姜緣問道:“你笑他作甚?”

牛王道:“笑他不識真數,昔日得門下時,不曾修行,得一二本領,自詡三界無敵手,今時受伏五六百載,尚須歷九九劫數,何其之難。”

姜緣道:“此有何笑。”

牛王道:“正如人者,少時不努力,晚年徒傷悲。如那猴頭那時潛心修行,一心修正,怎有今時這般劫數,那猴頭若是潛心修行這般年數,本領不知何其之高。”

姜緣道:“少時者,心比天高,未識天地,怎知天地之廣,晚年乃是劫數已過,自是悔之昔年不曾潛心。”

牛王道:“那猴頭悔之晚矣。”

姜緣道:“莫說這等,你的本事,與那猴頭比,少許不如,這般,我借你一寶,你持此寶,難其一二。”

牛王道:“是何寶?”

姜緣道:“乃豫鼎是也。”

牛王聞說大喜,只道有豫鼎相助,任是那猴頭何種本事,怎能勝他……

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105章 真見功成,大鬧天宮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319章 紫微帝君歸位,沉香懈怠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5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289章 新皇即位,找尋真人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74章 三關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68章 大仙相助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二章 因果了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90.求月票第63章 溫養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69章 修行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三十五章 二神阻道第270章 神鼎有變,兕大王赴宴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五十章 立鼎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221章 封使君,人變作妖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20章 悟空言大鬧天宮,山外大蟲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五十四章 童兒採藥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69章 修行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332章 牛王劫數,坦誠相見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十章 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第312章 哪吒降蛟,去往東海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81章 孫悟空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90.求月票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75章 結聖胎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5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263章 雷公助我,豬八戒請跟隨(求月票)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
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105章 真見功成,大鬧天宮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319章 紫微帝君歸位,沉香懈怠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308章 呂煜更名呂岩,跟隨修行第5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289章 新皇即位,找尋真人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74章 三關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68章 大仙相助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二章 因果了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338章 天蓬尺成,但行善事(求月票)90.求月票第63章 溫養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69章 修行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200章 取經五人終分別,鬥戰勝佛歸方寸山第三十五章 二神阻道第270章 神鼎有變,兕大王赴宴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五十章 立鼎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221章 封使君,人變作妖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193章 明心見性方爲禪,冀州西部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20章 悟空言大鬧天宮,山外大蟲第239章 再修律法,真人不露相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五十四章 童兒採藥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69章 修行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332章 牛王劫數,坦誠相見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298章 顯聖所請,沉香知禮第十章 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第312章 哪吒降蛟,去往東海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138章 心猿正直行中道,木母癡頑貪口舌第297章 禮不爲重,王母誕辰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81章 孫悟空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90.求月票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75章 結聖胎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5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263章 雷公助我,豬八戒請跟隨(求月票)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