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

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

靜室中,祖師與姜緣落座談說,言及‘寂滅法’,師徒二人俱是相同,覺此法他日必定寂滅。

祖師道:“童兒智慧,今你所學甚廣,是有道之金丹,儒之禮,寂滅之釋,覺性之禪,你覺諸般法門如何。”

姜緣拜道:“師父,道字門中有三百六十旁門,大道真一也。蓋因諸般旁門得正果,俱爲有缺之相,獨金丹正道爲無缺之相,仙體成則天地成。”

祖師笑意盈盈,問道:“金丹何解?”

姜緣道:“夫金丹者,天地之數也。乃鼎爐,大藥,火候三者之重。此鼎爐爲天地之機,乾坤之氣,非乾坤氣者,鼎爐不成,作臍下一寸三分處,幹自天靈,坤自涌泉,金鼎玉爐即成。採藥乃使先天之靈現形也。火候爲不傳之秘,各家學說,皆有不同。三者俱全,行七步以注仙體。”

祖師道:“金丹法你明矣。既你能講出,此道你行至深處,卻有本事。”

正是個‘修道易,講道難’,若教有講道者,若非是個老修行,那定是個熟嘴的。

姜緣道:“弟子隨師父修行近千載,苦修金丹,時難處,弟子今不敢忘,生死間不計之數,若教不知金丹,弟子修個甚道。”

祖師道:“你道難行,若教你功成,如今時般,不生不滅,長生久視,修心守神,得大自在。如悟空般,天地生成,性子乖張,得神通而忘本心,一體二心,主客顛倒,早晚生災。”

姜緣聞說,心如明鏡,昔日那乖猴兒歷歷在目。然他已勸誡,若其不聽,生災禍來,他助不得,他說道:“師父,若生災起,許能教悟空師弟定心。”

祖師道:“若災起時,恐再無定心之時,悟空仙體已注,法性頗通,然根源不穩,仙體無漏卻不全。”

姜緣道:“師父,悟空師弟心性尚存良,他日心靜時,定爲大神通者。”

祖師道:“悟空一體二心,其心魔障日高,他日恐成大難。罷,罷,罷!且不提這等,童兒神通習精否?”

姜緣道:“日漸精之,然尚未全精。”

祖師笑道:“既如此,那再傳你一法,你多學神通,再是慢慢習精之。”

姜緣道:“師父,不若傳我些許武藝,弟子武藝有缺,弟子雖不善於賭鬥搏殺之術,但卻需一二武藝護身,昔日心猿多爲逞兇鬥狠效力,卻非武藝。”

祖師道:“你非善鬥將者,學之甚難。我傳你些許拂塵武藝罷,你學之雖不足以賭鬥,但憑此招架遮擋,護身足矣。”

姜緣起身拜禮道:“弟子拜謝師父深恩。”

祖師道:“童兒,你歸家不久,去歇歇再是學此武藝。”

姜緣道:“是,師父。”

祖師再道:“童兒你不善武事,賭鬥,我亦曾有思慮,他日你有緣法,尋個護法神就是,出行時護法神隨行,保你周全。”

姜緣說道:“師父,觀世音菩薩亦有此言,然護法神難尋哩。”

護法神非是神通廣大者即可,緣法,道心等俱全,方爲護法神。如木叉那等者,少之又少。

祖師笑道:“有日定尋得,童兒且去,且去。”

姜緣拜禮退去。

……

姜真人回了靜室,將紫袍脫下,拂塵安置,久未歸家,正待盤坐,以正道心。

忽聞室門有聲,他知是真見行來,三星仙洞大衆,敢與尋他者,只得真見。

姜緣將室門開了,定睛一看,室外果是真見,持着扇子,笑意盈盈。

真人將真見迎入,待是落座。

姜緣道:“師弟道漸深矣。”

真見拜禮道:“怎擔師兄此說,我的道淺着哩,如今尚未得正果。”

姜緣細細一看,能知真見心中隱有靈機,正果不遠,此步跨過,即得正果,何時行此步,卻不盡然,或是百載,或是十載,或是一載,或是立時,他問道:“師弟可急?”

真見聽言即明,道:“不急。昔年得師父親賜太玄清生符,不出洞府,長生無憂,既如此,有何可急?”

姜緣挽掌笑道:“師弟功成在即。”

心不急時,縱有二神阻攔,怎地有法,怎地有竅,正果得之,無非早晚。

真見道:“正是此理。”

姜緣道:“師弟正果已近,今來尋我,有何事?”

真見說道:“大師兄,一來是爲拜見大師兄來,二來卻是欲與大師兄論法來。”

姜緣笑道:“怎個論法?論高低亦是論深淺?”

真見拜禮道:“非高低,非深淺,非真假,乃講道。”

姜緣道:“善。”

……

真個光陰迅速,不覺半載去。

姜緣歸山修行,再無外出,有時與真見論法,有時靜修神通,有時與祖師修習拂塵武藝,平靜如水,卻使他樂在其中,只道‘修行本靜’。

卻說那猴王是個不安的,終是掀了地府,將生死簿上猴屬類一筆勾之,使花果山上常有長生不死猴屬。

此等種種,教龍王與十王遞表章上天界,請伏妖猴,驚動了玉皇大帝,遂駕座靈霄寶殿,喚集仙卿。

玉皇大帝道:“朕聞下界有妖猴作亂,欺龍王,鬧地府。不知此妖猴何代出身,這般有道?”

諸仙卿俱不知,班中千里眼順風耳閃出,拜道:“陛下,此猴乃數百載前,天產石猴也,當時目運金光,曾驚動陛下,後不知在何處得道,有此降龍伏虎的本事。”

玉帝道:“既如此,不知那路神將下界收伏此妖?”

話畢。

班中太白金星即出說道:“陛下,此妖猴今已成仙,有降龍伏虎的本事。聞妖猴出身乃天地生成,恐是成道未修心,故心猿不得安,意馬不得拴,陛下何不降之詔安聖旨,全了造化,助此妖猴收心,一來讓其感念陛下慈悲,二來收仙有道。”

玉帝道:“依卿所奏。着文曲星君修詔,招安,既是妖猴心猿意馬,除其做個弼馬溫,望其早收心猿拴意馬。”

衆仙卿稱頌慈悲。

……

話表那花果山中,猴王再鬧地府,起刀兵之災,稱霸一方,兵馬無數,日間作樂,好不自在。

此日間,太白長庚星降臨,直至花果山水簾洞前,朝其說道:“天界天差來請大王上界做神仙,快快請大王出來。”

洞中猴王聞言大喜,正是不知一身好本事,何處去得,今聞天界天差來,怎能不喜。

猴王整衣冠走出,將太白金星迎進來。

太白金星說道:“我乃西方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聖旨下界,來請你上天去,拜受仙籙。”

猴王笑道:“多謝老星,多謝老星。”

說罷。

猴王正想設宴禮待太白金星,教金星攔住,金星道:“大王,聖旨在身,可不得拖,速速與我上天去。”

猴王只得應下,心中暗喜,說道:“此番我卻上天做官哩。神通本事我比不得師兄,此番際遇,卻是師兄沒有的。”

猴王爲勝不得大師兄耿耿於懷。

此間正是猴王上天,應是‘高遷上品天仙位,名列雲班寶籙中’。

……

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青苔石旁,祖師親教姜童兒武藝,姜童兒智慧頗深,半載間已是習全。

一日,祖師開講大道後,獨留姜緣於瑤臺。

祖師道:“童兒,今你習得些許武藝,尚有何等教學之?你且說,我一併傳你。”

姜緣坐於班中,聞說起身拜禮道:“但憑師父教誨,我卻不知有何等神通。”

祖師道:“既你不知,我說就是。”

6◇9◇書◇吧

姜緣道:“憑師父說。”

祖師張望姜童兒,沉吟良久,說道:“童兒,你今有一百零八般變化,萬劫長生不老,三昧真火,袖裡幹坤,慶雲法,又得武藝錦上添花,法卻不弱。當傳你一大神通,是以法天象地,你覺如何。”

姜緣遂拜道:“弟子謝師父深恩傳法。”

祖師道:“此亦作大神通,卻不可輕傳,你若習之,他年若你廣開洞府,此法慎傳。今你且附耳來,莫使六耳聽此神通。”

姜緣聞說應聲,走近祖師跟前,洗耳用心。

祖師低頭附耳,將神通之謎與真人說道。

姜緣智慧,聞之記下,心中有數。

此法乃與金丹有異曲同工之妙,乃似身中天地與外天地相合,是以法天象地,須是周身穴竅開,仙體金丹,會天地之數,方可習之。

姜真人暗道:“此法豈非天地生成者,最易習之,天地生成,本與天地通,此法霎時可會。”

祖師見童兒走神,問道:“童兒何事?”

姜緣道:“師父,弟子在想,此等法門,若教天地生成者學,豈非旦夕之間可成?”

祖師道:“天地生成者,緣法下,自學此神通也。”

姜緣道:“師父,天地生成者,果真了得,此等大神通,自學可成。”

祖師指定童兒,笑罵道:“你這童兒,那悟空天地生成,可鬥得過你?二三合間擒拿,縱是法天象地亦無用,你怎個長吁短嘆。”

姜緣笑道:“師父,弟子知錯哩。”

祖師道:“好生修習此神通,如這般大神通,我尚多矣,你方盡學之。”

姜緣唱了個喏,說道:“師父,此神通,弟子需個年數,方能學會哩,急不得。”

此神通較之袖裡幹坤尚能些許,蓋因涉天地之數也。他雖已成仙體,但學之亦需個年數。

祖師道:“安心學就是,待你學成,或往一處去,那兒有你緣法。”

姜緣問道:“師父,何等緣法?”

祖師道:“護法神。”

姜緣再問:“師父,在何處?”

祖師道:“西牛賀洲翠雲山,那兒有個神通廣大的妖魔,與你有些緣法,待你習全本事,再去降之。”

姜緣應聲,遂不再提,祖師讓他學得法天象地再去,自有祖師真理,他聽言便是。

祖師不再多言,姜童兒侍奉祖師回室,正欲靜修神通,忽見真見走來。

姜緣待人走近,方問道:“師弟,三日前方是論法說道,此來爲再說法一場?”

真見搖頭道:“非也,我怎有此厚顏?乃是府外山中左氏一家,有人慾見師兄。”

姜緣聞說,與真見言謝,往洞府外走去,此左氏一家與他有甚深恩情,昔年他曾有言,若是左氏一家遭妖魔欺害,可來尋他。

今方尋他,他自當與之相見。

少頃間,姜緣行至三星仙洞前,將府門打開,但見府外有個漢子站定,侷促不安。

漢子見姜緣走出,拜道:“上師,上師!”

姜緣扶住,問道:“你乃今時左氏家長?”

漢子道:“正是!今忝爲左氏家長。”

姜緣再問:“家中可有出何事?”

漢子搖頭道:“未曾出事。”

姜緣笑道:“既如此,你尋我可有何心中煩悶,不解之處?若有此等,但可與我說上一二,我方解你心中困惑。”

左氏家長說道:“非有心中煩悶不解,自先祖得上師恩澤,一篇道德真言,方使再無困擾之處。今尋上師,乃因我將離山回老家,蒙受上師海恩,故前拜別於上師,若有驚擾上師修行之處,莫怪,莫怪!”

姜緣道:“怎個回老家去?”

左氏家長答道:“實不瞞上師,我侍奉家母多時,不日前家母壽終,故我無心再留山中,欲往山外去,家父有言,老家在東,是以多積柴薪,歸家去矣,那時做個富家翁。”

姜緣問道:“既如此,你離山去,是去做個富家翁不成?”

左氏家長搖頭道:“上師,怎有富家翁做?家中多代柴薪,一來用之,二來朽矣,今未有柴薪帶回。”

姜緣道:“既如此,你歸老家南瞻部洲作甚?”

左氏家長道:“上師,家中不知幾代人念想歸家,我若不回,我子必回,我子不回,我孫必回,子子孫孫,怎個言說,不若我回老家去作罷。”

姜緣聞言,沉吟良久,說道:“你今無牽無掛,願隨我修行否?”

左氏家長道:“未有性命,怎敢修行,此番拜謝上師恩情罷,我自去也。”

說罷。

左氏家長三拜姜緣,遂起身離去,往家中去。

姜緣望之嘆息,未作多言……

求月票。

看評論區有小夥伴問女主,估計是沒了,脩金丹的那能破元陽(*^▽^*)

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423章 菜無心可活,人無心可活否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415章 請觀音,王重陽歸山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344章 請神相助,百無禁忌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348章 一念回光,寂滅當下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359章 妖魔終降,守一喜儒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97.第96章 悟空舉鼎,歸山(4k,求月票)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337章 天蓬尺,作惡必懲(求月票)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九章 姜緣陽壽盡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407章 閉關百日,真人之變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403章 性命相關,赤須龍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353章 哪吒相助,大齊皇帝第五十四章 童兒採藥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71章 九轉成丹之法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375章 斧道,仇恨了斷(求月票)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342章 得見呂岩,縣令跟隨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380章 昔年長安,相見正淵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413章 萬壽國事了,四十九載即開府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70章 烏金相盤結,兔髓木液藏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
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423章 菜無心可活,人無心可活否第156章 牛王斗大聖(求月票)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415章 請觀音,王重陽歸山第146章 悟空請師兄,真人降青牛(求月票)第344章 請神相助,百無禁忌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348章 一念回光,寂滅當下第67章 藥氣休漏泄,溫養周天竅第359章 妖魔終降,守一喜儒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97.第96章 悟空舉鼎,歸山(4k,求月票)94.第93章 地府因果當結,落伽山(4k)第337章 天蓬尺,作惡必懲(求月票)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九章 姜緣陽壽盡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407章 閉關百日,真人之變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403章 性命相關,赤須龍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157章 牛王變化賺行李(求月票)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353章 哪吒相助,大齊皇帝第五十四章 童兒採藥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71章 九轉成丹之法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375章 斧道,仇恨了斷(求月票)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98.第97章 法天象地,猴王上天(4k,求月票)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342章 得見呂岩,縣令跟隨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380章 昔年長安,相見正淵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413章 萬壽國事了,四十九載即開府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70章 烏金相盤結,兔髓木液藏第132章 真人收徒重陽,屍魔戲唐僧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