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

卻說姜緣入城,教左氏老者攔路,將之請回府中。

姜緣騎白鹿行近府前,但見此府富貴,正是個‘青磚砌就彩雲牆,綠瓦蓋成高樓臺’。他見之心有所感,知得此老者與他有些淵源,昔日山中左氏下山,他遣白鹿跟隨護持,不想今日在此遇見其後人。

果真緣法,這些年數不曾相見,今竟能在城門將他攔下詢問。

姜緣下了白鹿,有家丁上來將白鹿帶走,去後頭吃草料。

左氏老者吩咐下人,開了中門,說道:“請先生與我入內。”

姜緣欣然應允。

左氏老者迎着姜緣與牛魔王入府中,坐入中堂,奉茶獻果,以禮相待。

禮畢,左氏老者問道:“先生乃智者,我不敢欺瞞先生,我果真覺得身中不自在,卻不知如何是好,常常夜半驚醒,有心改變,卻力不從心。”

姜緣笑道:“我見你家中富麗堂皇,料你傢俬無數,這等可能教你自在?”

老者搖頭道:“不能。”

姜緣問道:“爲何不能?”

老者道:“不瞞先生,早些年數,我尚年幼時,亦覺世間無有金銀買不得之處,若有買不得之處,便是金銀不足。早有人勸我,若年老時,定會醒悟,然我不以爲意,只消富貴一生,享盡別人不曾有的一世,足矣。”

姜緣再問:“今時如何?”

老者答道:“幡然醒悟,深知富貴得不到自在,怎奈悔之晚矣,故問先生城門所言,特來請教,如何得真自在。”

姜緣道:“自在存修行中。”

老者問道:“我若去修行,可得自在?”

姜緣搖頭道:“自在非是修行給你的,向內求己,方得自在,修行乃是路。”

老者聞聽,沉吟良久,起身朝姜緣深深一拜,說道:“先生大才。早些時日,我亦曾困擾此事,曾拜會城中扶鸞觀觀主,與之言說,我心中困擾,那觀主只言有鬼神侵擾我,須金銀若干,方纔脫困,今聞先生之言,方知先生所言乃爲正道也。”

姜緣道:“晚些時候,請你帶我去扶鸞觀走上一遭如何?”

左氏老者說道:“自無不可。但請先生教我,我今當如何方能得自在?”

姜緣笑道:“你一直都知道如何做才行,乃你不願去戳破罷了。”

左氏老者聞言,陷入沉思,不曾言說。

姜緣坐在中堂,張望四處,心中堪嘆,左氏一家在山中不知過去幾代,只說積攢柴薪,有朝一日迴歸南瞻部洲,做個富家翁。

那時左氏下山,不曾有柴薪下山,但卻成了富家翁,時也命也。

左氏一家於他有功,曾多次助他,今既見之後人,若能相助,他定會助其一臂之力。

姜緣望見左氏老者仍在沉思,他開口道:“你且在此思量,我當去扶鸞觀中走一遭。”

牛魔王聞聲,提起混鐵棍,便要往外走。

左氏老者說道:“先生少待,我與先生同往。”

說罷。

老者使人備轎,遭姜緣婉拒,只道腳力足矣。

老者只得作罷,與姜緣一同步行要往扶鸞觀走去。

姜緣笑而不語,任老者跟隨,他不曾騎白鹿,行在道上,往外便走。

扶鸞觀在城北,左氏房舍在城南,行走多時,穿街繞巷,方纔抵達城北處。

待行至城北處,左氏老者顫顫巍巍,力不從心,汗流浹背。

姜緣笑道:“若是累了,不若在此處歇息,那扶鸞觀正在前方,我去往那兒便是。”

左良搖頭道:“先生,不累。”

姜緣道:“既是不累,那且隨我一行。”

左良跟隨在姜緣身後。

姜緣行入扶鸞觀前,但見觀前熱鬧,人來人往,有一道人身穿制袍,正在香爐前唸唸有詞,但見那青煙梟梟,道人像是在進行某種儀式。

牛魔王探頭張望,說道:“老爺,這是在作甚。”

老者說道:“先生,他們這是在請仙神,扶鸞觀最擅長的,便是請仙扶鸞,據說其與仙神有舊。”

牛魔王道:“我亦曾見過扶鸞門道,怎記得非是這般。”

老者道:“這便不知得了。”

姜緣搖頭道:“不急,且先看着,是甚門道。”

一衆不再言語,望見那扶鸞觀門前道人,左吆喝一聲,右吆喝一聲,隨即取出個瓶子,四下一擺,只見有團黑氣在瓶中現,隱約見得有個人影在瓶中。

那道人面向四方,說道:“此瓶中乃是城外牛村土地也,今教我請來,與大衆一閱,土地到底是何等模樣。”

說罷,道人取瓶子在衆等面前展示,衆等驚歎喝彩,感嘆道人威風,竟能將土地裝入瓶中。

牛魔王見之,說道:“老爺,那瓶子中,果真是個土地,這廝有些本事,學的不是甚請仙扶鸞的本事,而是拘役鬼神的本事。”

姜緣問道:“既是捉拿鬼神,怎個土地不曾上報?”

左氏老者說道:“先生,不若我去問問。”

姜緣搖頭道:“你若問他,他肯說實?且容我將那土地喚來一問。”

說罷。

姜緣衣袖輕拂,但見瓶中小人消失不見,那小人落在他掌心間,他說道:“且回去,不需在此。”

姜緣與牛王往後離去,左氏老者望着真人掌心,大驚失色,復見二人離去,又見觀前混亂一片,不敢聲張,緊隨二人身後。

不消多時,再回左氏府中。

姜緣將那掌心小人往院前一放,一位三尺老兒落在地上,朝上叩拜,道:“拜謝真人相救,拜謝真人相救!牛村土地不勝感激!”

姜緣道:“你怎個教其關入瓶子,賣弄於世人?”

土地滿眼墮淚,說道:“真人,非我所願。那道人有些法力,強行拘拿,我未有法力抵抗,只能任由擺佈。”

姜緣說道:“你乃一方土地,你既受拘拿,怎不上報天界,請其做主?”

土地垂淚道:“真人不知,原因有二,一來,我官小,上不達天聽。二來,那道人與一江龍王有些姻親,有其包庇,任我如何上報,俱拿道人無法。”

牛魔王將混鐵棍放下,說道:“一江龍王,有這般能耐?”

土地道:“那龍王有些能耐,但其受水猿大聖管轄,正是藉着水猿大聖的名頭,方纔成勢。”

姜緣問道:“水猿大聖是何等?”

牛魔王道:“老爺,這水猿大聖,我知得一些。此妖居於淮水之中,遇水即興,常興風作浪,以成水患,乃是一大妖魔也。當年有聞禹王曾壓水猿大聖,但不知爲何教其逃出,這廝神通廣大,無神可收,作亂多時。當年我喜交豪傑,曾與之相會,不料這廝看不上我,我與之賭鬥,非其對手。”

姜緣道:“此事我已知悉。你且安心,我定將這等事轉達天界,是非曲直,定有人前來爲你主持公道。”

土地再三叩拜,說道:“多謝真人,多謝真人!”

姜緣道:“你且遠去躲好,莫教那道人將你拘走,待天界知得,定有人來處理此事。”

土地道:“但請真人上達天聽時,須使來神小心,此道人有些法力,尋常鬼神若來,恐耐不得道人,這道人有時受些金銀,連地府勾死人亦敢捉拿,只道鬼神有錯,便將之捉拿回觀中,保全將死之人性命。”

牛魔王道:“地府吃乾飯不成?”

土地道:“一來有龍王庇佑,二來那怎說亦是道人,不受諸多條律所規,卻是難耐得他。”

姜緣道:“你且安心,我自耐得此人,你暫且先去。”

土地聞聽,再三拜禮,方纔遁地而去,

姜緣叮囑牛王在左氏少待些日子,他去往武當山一趟。

牛王自是應下。

姜緣方纔踏祥雲,往武當山而去。

左氏老者見姜緣踏雲而去,慌張拜倒,直呼仙人在前。

……

姜緣踏祥雲,使個慶雲法,須臾間,他便到了武當山,有祥光擁簇五百靈官而來,見了他行至,急報入太和宮中。

蕩魔天尊聞聽真人到來,下殿相迎,二人在殿中相見,互是見禮。

蕩魔天尊問道:“真人此來,可是有何進展不成?”

姜緣遂將前事盡述。

蕩魔天尊聞聽,十分發怒,道:“早聞閻浮世界多有不法,不想猖獗至此!肆意拘拿土地,乃至地府勾魂者亦可拘拿!更以玄門條律護身!”

姜緣道:“但請玄帝以此爲例,我料閻浮世界,多有憑此不法者。”

蕩魔天尊沉吟良久,使一靈官取來一黑書來,再執一筆,在書上寫一玄字‘律’,他說道:“不瞞真人,我意整修律法,上表玉帝,以此律法,約束脩行之人。今聞真人所言,我麾下部將行走人間時,亦常有此類之事奏說,便亦此事爲主,定律一條,是以‘凡修行之人行法,於拿鬼神時,須焚香以奏北極四聖,三官大帝,酆都大帝,奏明緣由,再者請神公檢行刑審問。若有違者,去壽三年。再犯加一等者,死入酆都刀山地獄’。”

姜緣聞聲一拜,說道:“玄帝修律,功在萬年。”

蕩魔天尊搖頭道:“非我所願修律,乃天下修行之人行法,多有不從。玉帝近前四大天師使天下修行者,多有嚮往,以法謀私,重在飛昇,怎有道心不移者。”

姜緣道:“若有此律所頒佈,定能震懾不法。玄帝,近來聽聞有一妖祟,乃水猿大聖,我意往擒之。”

蕩魔天尊說道:“我亦曾聞此妖祟,但分身乏術,故不曾擒拿,若真人願往擒拿,亦是大功一件,我調遣兵將,隨真人前往。”

姜緣說道:“無須這般,且看我拿他。若我拿不得他,那時玄帝再調兵遣將不遲。”

蕩魔天尊自是應允。

姜緣不再殿中逗留,駕雲返回。

……

話表寶樑國中,取經人一衆將王后乃妖祟之事點出,使得國王悲痛欲絕,只道害了孩兒性命。

國王悲痛之餘,奉取經人四位爲上賓,以宴席相待,禮儀俱全。

席間,國王出面以拜行者與唐僧。

唐僧起身將國王扶起,說道:“陛下,當不得,當不得!”

國王道:“我卻是糊塗,錯將妖精當賢后,以至國將不存,幸是長老一衆解救,方有我醒悟。但我孩兒因我過錯而死,我知長老有神通本事,乃是個真神仙,但請長老能救我兒,我願以我性命換我兒性命。”

豬八戒嚷嚷道:“你那一條命教妖精拿走半條,怎個還要換個新的,果是國主,會打算盤。”

沙悟淨拉住豬八戒,不使胡說。

行者說道:“你那兒叫什麼名字?今肉身可還在?若肉身還在,老孫可去地府替你一尋,不瞞你說,我與閻王有些交情。”

國王聞聽,垂淚說道:“我兒肉身不在矣,教人一把火燒去。”

行者聞聽,十分發怒,說道:“有你這般爲人父者?論國,你今後繼無人,國之將傾,全在你一人之過,論家,你以父使子亡,燒燬屍身,教人死不安寧,何曾盡一父之責,有道是‘入土爲安’,你燒子屍身是何理。”

國王跪地痛哭。

唐僧嘆道:“徒弟,今國王知錯,不若徒弟使個神通,教他一家團聚,亦不失爲一樁美談。”

行者道:“師傅,非老孫不願,他兒屍身教一把火燒成灰,老孫上那去尋屍身,便是找到他兒,如何復生?”

唐僧問道:“果是無法?”

行者眨了眨眼,說道:“若他將此身讓給他子,或是可行,但他則當身亡。”

國王道:“長老,我願以我性命換我兒性命,但求長老成全我,了此悔恨。”

行者道:“既如此,你在此處少待,老孫去往地府一遭,問問閻王,能否通融,將你子魂魄帶來。”

說罷。

行者又問許多關於太子的信息,如姓名,相貌,生辰八字,死去時期。

行者聞聽後,說道:“你這太子九月九日生?果是個修行命,有趣。且容老孫去地府一看。”

行者不再多慮,拜別唐僧,使豬八戒與沙悟淨護持,教國王好生安頓唐僧,不教唐僧餓着悶着,便是一駕筋斗雲,直奔地府而去。

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371章 佛魔之爭,真人當會魔羅第185章 再設律法,當敬師者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374章 沉香斗犬,真君之意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155章 行者借扇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387章 重陽心堅,菩薩考驗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63章 溫養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410章 重陽留言,真身歸位當歸家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372章 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222章 二神懼死,而非於你第348章 一念回光,寂滅當下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407章 閉關百日,真人之變第79章 百八大法第330章 左良天師,心中慈悲(求月票)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75章 結聖胎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86章 不學,不學第十五章 靈臺方寸山第64章 昔年寶樑國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358章 尋唐僧,妖魔來路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二十八章 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103.第102章 大聖神通欺天,真人領旨降猴(4k)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81章 孫悟空第425章 玄陰大王來歷,再見左良第188章 禪定智慧佛,至天竺國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403章 性命相關,赤須龍第十四章 苦海第341章 文書以祈雨,王守明修行(求月票)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205章 二斗蛟魔王,萬物相生克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368章 左良終功成,王重陽求學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386章 你非我父,二試‘舍’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343章 藥理之說,二人鬥龍(求月票)第393章 當下山而行,養馬好手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417章 重陽降心猿,九鼎緣法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317章 撈月而亡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328章 牛王勸誡,妖邪盡退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343章 藥理之說,二人鬥龍(求月票)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
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371章 佛魔之爭,真人當會魔羅第185章 再設律法,當敬師者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412章 萬壽國,延年益壽第374章 沉香斗犬,真君之意第136章 菩薩請悟空,心猿歸來解災殃(加更,求月票)第155章 行者借扇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387章 重陽心堅,菩薩考驗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第241章 取得青鼎,左良當入門下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63章 溫養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249章 天蓬真君,紫微大帝所爲何事第410章 重陽留言,真身歸位當歸家第五十三章 斤兩之說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372章 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222章 二神懼死,而非於你第348章 一念回光,寂滅當下第139章 行者遭戰敗,聖嬰顯神威第407章 閉關百日,真人之變第79章 百八大法第330章 左良天師,心中慈悲(求月票)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75章 結聖胎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277章 苦海難渡,顯聖外甥第86章 不學,不學第十五章 靈臺方寸山第64章 昔年寶樑國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358章 尋唐僧,妖魔來路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二十八章 大音無聲,大象無形第227章 二大聖相爭,勝負難定103.第102章 大聖神通欺天,真人領旨降猴(4k)第247章 不敢爲天下先,與九鼎緣法深厚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81章 孫悟空第425章 玄陰大王來歷,再見左良第188章 禪定智慧佛,至天竺國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128章 八石五金,四聖試心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403章 性命相關,赤須龍第十四章 苦海第341章 文書以祈雨,王守明修行(求月票)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152章 猴兒見祖師(求月票)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205章 二斗蛟魔王,萬物相生克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368章 左良終功成,王重陽求學第315章 太白出竅,仙緣若夢第386章 你非我父,二試‘舍’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343章 藥理之說,二人鬥龍(求月票)第393章 當下山而行,養馬好手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417章 重陽降心猿,九鼎緣法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317章 撈月而亡99.第98章 說甚心猿,談甚意馬(4k)第328章 牛王勸誡,妖邪盡退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343章 藥理之說,二人鬥龍(求月票)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