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

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

卻說取經一衆二行法林遭阻,正是辯法不得,強渡不得,無有門道,孫行者行至海上,來見菩薩,問個法子去處。

孫行者聞聽菩薩相問,只道無顏面見大師兄。

菩薩聽之,說道:“你怎是無顏相見?”

行者道:“蒙受師門深恩,昔日無知,未曾有報,今方歸正,隨唐僧西行,皈依沙門,夜裡常有思念,但知今方模樣,無顏以見,只待日後功成,方有顏面見得大師兄。”

菩薩道:“此方須是你親見三星仙洞廣心真人方可。”

行者道:“怎說?”

菩薩答道:“我不瞞你,那林中妖魔,乃是廣心真人坐騎是也。”

行者驚道:“菩薩,那賊怪乃是那白鹿兒?”

菩薩道:“正是。有道是‘解鈴還須繫鈴人’,如你等教過此林,須是廣心真人相助方可。”

行者道:“菩薩,果無他法?常言‘方從海上來’,不若我去海上,遍遊三島十洲,求個法子。”

菩薩道:“此真人爲三星仙洞衣鉢,昔年曾隨老君修行,玉帝二請不得,與我佛如來辯法不敗,顯聖與其爲好友,三界內外,誰敢擒那白鹿去。你且與我說,此鹿怎與唐僧辯法,怎個唐僧遭二言而退?”

行者說道:“菩薩,那白鹿兒,有些門道,問我師父,寂滅與禪真言,說誰道那真言精妙,誰便作勝。”

菩薩問道:“那鹿兒言說寂滅真言如何?”

行者答道:“乃說個‘大智閒閒,淡泊在不生之內,真機默默,逍遙於寂滅之中’。”

菩薩再問:“禪機怎說?”

行者再答:“乃說個‘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見性成佛’,此二言教我師父不敢再言佛法。”

菩薩道:“你等遭那鹿兒哄了。”

行者不解其意道:“菩薩,怎說教遭哄了?”

菩薩道:“昔年廣心真人與靈山勝境盂蘭盆會後,曾與我佛如來於大雄寶殿辯法,所辯之言,正是你說這等,此言語俱爲昔年真人辯法時所言。”

行者恍然大悟,心懷嗔怒,說道:“我道那白鹿,怎佛法如此高深,竟是這般!”

菩薩道:“今唐僧心中動搖,須與那鹿兒公平正大辯法,方全佛心。悟空,此間非真人相助,斷不能成,我與你同去靈臺方寸山。”

孫行者抓耳撓腮,說道:“不消這等,不消這等。我自去請大師兄。”

菩薩笑道:“果真?”

孫行者道:“果真。”

菩薩道:“那你自去,早些歸來,莫使取經人久等。”

行者道:“急救事緊,不敢有誤,這便歸家一看。”

說罷。

行者拜禮方退,出了洞中,將身一縱,往靈臺方寸山去。

菩薩目視行者離去。

惠岸尊者近前來,說道:“師父,那白鹿乃是師父所借,爲試其心,怎個聽大聖言語,似將唐僧心氣泄了。”

菩薩道:“此方劫難少不得,正如真人所言,若無我等,亦有百靈下界成災,此方唐僧心氣有失,正是劫難,怎料那白鹿,將佛祖與真人辯法真言記住,以此爲難唐僧。”

惠岸尊者道:“不知那大聖,能否將真人請出。”

菩薩笑道:“此定功成,那位真人重同門之誼,屢次相助悟空。此方悟空親請,真人無有不助之理。”

……

話表靈臺方寸山,姜緣與二郎神相談甚歡,情投意合,決不放其去,只管安排住處,留二郎神住了許久。

二人日間談天說地,關係親密,不時二郎神會去圍獵,邀真人共往,真人俱是應答。

一日,二郎神請真人同是試弄神通武藝,真人亦是應允,二人一番爭鬥,終是姜緣神通稍勝一籌落幕,本二人爭鬥畢,便要歸府。

二人尚未歸府,有梅山兄弟來報,言說山外有個身影鬼鬼祟祟,不知作甚,來問顯聖,是否調兵馬將之擒拿。

顯聖聞說,只道‘此乃真人家中,以真人之意做主’。

姜緣聞說,笑道:“且容我一看。”

說罷。

真人足下雲霧聚來,駕起身形,往外近了些。

二郎神同是駕雲隨行,手持三尖兩刃槍,護法在旁。

二人出了方寸山,四下張望,正是要看梅山兄弟所說那人在何處。

二郎神按住雲頭,說道:“真人,此處奇花瑞草,修竹喬松,一應俱全,乃是仙家福地,若教這般尋,不知尋何處,真人且看我神通。”

姜緣道:“如此勞煩真君施法。”

二郎神運氣於雙目,生得金光來,但見他金光一掃,便心中有數,他將金光散去,說道:“真人,乃是一猴精也。”

姜緣問道:“怎說?”

二郎神道:“山南處,有個猴精,頭戴金箍,火眼金睛,穿着個綿布直裰,有些門道,此間躲躲藏藏,有意上山,走三四步又退去。”

姜緣聽之,心中即明,道:“此乃我師弟悟空是也。”

二郎神道:“早前聽真人所說,此大聖皈依沙門,保唐僧西行,今方功成,歸師門來了?”

姜緣道:“我有二人尚在外爲劫,若是功成,我當知曉,此方不知緣由,且容我去一見。”

二郎神道:“此大聖有些變化門道,真人,可需我與你一道?”

姜緣道:“無需這般,那猴兒見我自是乖巧,絕不敢有犯,但請真君入府中等我少許,我方去一見,看此猴兒何事來尋。”

二郎神應了一聲,駕着雲霧,往三星仙洞去。

姜緣方是將祥雲往山南而去。

須臾間,真人行至山南,往山下一看,果見有個猴頭在樹上蹲着,嘴裡囔囔自語。

姜緣按落雲頭,道:“悟空。”

那猴頭一聽,唬得一跌,從樹枝上掉下,擡頭細看,但見大師兄走來,慌了道:“大師兄。”

姜緣身披日月紫袍,行至猴頭身前,笑道:“早有聞禹王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你這猴頭得了禹王治水的定子,怎個學禹王不成,今方家中在前,在此處逗留。”

猴頭跌跌撞撞,說道:“不敢,不敢。”

姜緣道:“若不敢,你怎個知在此戲玩,不入家門?”

猴頭跪伏在地,朝上磕頭,道:“今方有罪,未曾功成,無顏以入家門,故在此逗留。”

姜緣笑道:“你這猴頭,既你歸正道,行善路,有何無顏來見?但你有正心,你時刻可入方寸山,可進三星仙洞。若教你無善心,一心行妖魔之道,那時你方是無顏以見。”

猴頭滿眼墮淚,磕頭不計其數,道:“多感大師兄,多感大師兄!”

姜緣上前將猴頭扶起,說道:“不必如此,你我同門,且隨我拜師父。”

猴頭惶恐不安,說道:“果真見不得師父。大師兄饒我罷,若來日功成,有個正行,那時再拜見師父。”

姜緣搖頭道:“隨你便是,你這猴兒,今時來山中,有何事?”

猴頭道:“不瞞大師兄,今來乃爲一事,特來請大師兄相助。”

6◇9◇書◇吧

姜緣道:“可是你這猴頭闖下何等彌天大禍,來尋我相助?”

猴頭道:“大師兄,我卻歸正,再不敢闖禍。”

姜緣笑道:“果再不闖禍?”

猴頭道:“再不闖禍!”

姜緣道:“我方聽着,若你闖禍再教我所知,定是取笑於你。既非闖禍,你且說來與我聽。”

猴頭道:“大師兄,我今保唐僧西行,求個正果,教修行無缺,再不生亂。怎奈今方一衆行至流沙河後,途徑法林,遭一妖魔阻道,只說辯法,勝者過,敗者歸,那唐僧辯之不過,我便意夜間過林,未想教那妖魔所知,本欲與之爭鬥一二,但見那妖魔持大師兄法寶,我斷不敢相爭,只得退離,我等一衆,辯不得,打不得。我方去尋海上菩薩,才知那妖魔乃是大師兄坐騎,如此我來尋大師兄,但請大師兄高擡貴手,將坐騎喚退,使我一衆過法林,教我正道有望。”

姜緣聞說,即說道:“那鹿兒,乃是菩薩問我所借,正是要試唐僧佛心,怎個唐僧連我那鹿兒尚是辯不得?唐僧根本源流,乃是金蟬長老,不至於此。”

猴頭問道:“大師兄,菩薩是那位。”

姜緣笑道:“海上菩薩。”

猴頭聽之,心中作念道:“好一菩薩,正生憊懶,前者教我保唐僧西行,後者使災難臨身,我方尋他,不曾與我分講,幸是大師兄與我講,方是知得,這般言說,此菩薩當真無道,該他一世無夫!”

他遂道:“大師兄有所不知,若是唐僧辯法,當不至於此,怎奈那鹿兒記了大師兄與如來辯法真言,以此真言爲難唐僧。”

姜緣道:“好一鹿兒,怎個將那等言說,爲難唐僧,既如此,猴頭,我隨你走一遭,然二郎顯聖真君在府中爲客,若是離去,有失禮數,不若你與我去見真君,正是引與你相識,待完畢,再去收那鹿兒就是。”

猴頭道:“自聽大師兄的。”

姜緣笑了笑,使猴頭隨他來,他遂駕雲霧,往山上去,猴頭不敢不從,緊隨其後。

姜緣本是欲入府尋二郎顯聖真君,怎料他不曾歸府,真君只在府外等候。

姜緣近前,二郎神自來相迎。

姜緣問道:“真君怎在此處。”

二郎神笑道:“在此等候一二,同是入府,真人,此可爲那大聖?”

姜緣道:“此正是我那師弟孫悟空是也。”

猴頭上前拜禮,說道:“不知顯聖真君在前,失禮,失禮。”

二郎神回禮道:“早聞大聖威名。”

二人客套一番,姜緣本與請衆同是入府,思慮猴兒無膽,只得在那梅山六兄弟同衆兵馬所紮營寨處去,設席而坐,二郎神取些獵物,酒水以迎。

猴頭爲難道:“大師兄,真君,你等有所不知,今秉教沙門,頓頓食齋,不可破戒,卻食不得此酒,此肉,我在此處坐着就是,二位兄長食用。”

姜緣見之心喜,此猴兒知是守戒方是修行有精。

二郎神笑道:“知大聖皈依沙門,我自不爲難,此酒乃是素酒,肉食不好用,我遣人取些時果等來。”

猴頭喜道:“勞煩,勞煩。”

二郎神遂使兵馬取些時果來。

少頃間,時果取來,猴兒喜笑顏開,取時果素酒而飲。

二郎神與真人未有忌諱,吃肉食就是。

三人談說甚喜,皆是心有自在者,言語間有三分相似,真該爲知己。

……

如此這般,不覺三四日去。

猴兒在山中真是自在,與大師兄,顯聖暢談,食時果素酒,又與顯聖切磋試弄,打個平分秋色,怎奈猴兒仙體無缺,乃是個天地生成的,打過五六百合,顯聖難免氣力不濟,反觀這猴頭,越打越兇猛,剛猛無畏,真個歷代馳名第一妖也。

切磋試弄神通後,三者又是設席飲樂。

姜緣始終含笑不語,不言唐僧事,只道猴頭不醒,只管在此飲樂便是。

猴頭這般又一二日後,終是醒悟,席間站起,驚道:“大師兄,壞事,壞事!”

姜緣笑着問道:“怎說?”

猴頭道:“這般在此自在,險些將唐僧事忘,但請大師兄相助,將那鹿兒收了,好教我保唐僧西去,待日後功成,有個正果,拜見師父,再來與大師兄,真君享樂。”

姜緣道:“果不在此享樂再談?”

猴頭道:“此間享樂,乃一時罷。待功成享樂,乃長久也。師弟無能,計長短尚會得,我再不去恐那唐僧,八戒散夥,將行李分去,待我歸得,早是人去多時,那時方是自在不得。”

姜緣道:“如此,我方與師父言說辭行,隨你走上一遭。”

二郎顯聖真君說道:“我與真人此處居住多時,今當歸去,同與真人而去,再回灌州去,大聖,日後閒時,可與我那處走走,若有事須我助,亦可言說。”

猴頭再三拜謝,說道:“好說,好說。”

姜緣不再多言,回府中與祖師辭行,同二郎神以及梅山六兄弟,點齊兵馬,將營寨拆去,方是使獵鷹盤旋,細犬相隨,架着滾滾狂風,慘慘陰霧,往法林而去。

此去乃爲解難也。

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86章 不學,不學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197章 唐僧換經,無字真經第188章 禪定智慧佛,至天竺國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80章 猴王登山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四十一章 木母行周天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十一章 離山,西行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5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333章 嚴氏多驚恐,劫數不自知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330章 左良天師,心中慈悲(求月票)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十章 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251章 產個明珠似月圓,左良修旁門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270章 神鼎有變,兕大王赴宴第二十六章 函谷關關令尹喜
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336章 正淵尋道,真人尋寶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86章 不學,不學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259章 左良再隨行,顯聖相求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108章 關老家事,緣法不至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197章 唐僧換經,無字真經第188章 禪定智慧佛,至天竺國第301章 沉香心頑劣,真人見妙樂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80章 猴王登山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196章 唐僧抉擇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258章 重陽入地府,寶蓮燈【求月票】第四十一章 木母行周天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十八章 金公何在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201章 鬥戰勝佛之意,非戰鬥也第334章 一別兩寬,決心誕子第十一章 離山,西行第167章 真人法天象地,行者至獅駝山第59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254章 寶蓮燈,黑龍骨爲牛王用第189章 兵器被盜,行者請真人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333章 嚴氏多驚恐,劫數不自知第五十五章 採藥功成第198章 再見李老者,終入長安城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324章 真人講道,可報吾名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95.第94章 猴王得神兵,真人走地府(4k)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四十九章 金丹作何第330章 左良天師,心中慈悲(求月票)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十章 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113章 外丹道難,西遊將始(求月票)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251章 產個明珠似月圓,左良修旁門第四章 來時凡骨凡胎重,入道身輕體亦輕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270章 神鼎有變,兕大王赴宴第二十六章 函谷關關令尹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