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

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

卻說取經一衆二行法林遭阻,正是辯法不得,強渡不得,無有門道,孫行者行至海上,來見菩薩,問個法子去處。

孫行者聞聽菩薩相問,只道無顏面見大師兄。

菩薩聽之,說道:“你怎是無顏相見?”

行者道:“蒙受師門深恩,昔日無知,未曾有報,今方歸正,隨唐僧西行,皈依沙門,夜裡常有思念,但知今方模樣,無顏以見,只待日後功成,方有顏面見得大師兄。”

菩薩道:“此方須是你親見三星仙洞廣心真人方可。”

行者道:“怎說?”

菩薩答道:“我不瞞你,那林中妖魔,乃是廣心真人坐騎是也。”

行者驚道:“菩薩,那賊怪乃是那白鹿兒?”

菩薩道:“正是。有道是‘解鈴還須繫鈴人’,如你等教過此林,須是廣心真人相助方可。”

行者道:“菩薩,果無他法?常言‘方從海上來’,不若我去海上,遍遊三島十洲,求個法子。”

菩薩道:“此真人爲三星仙洞衣鉢,昔年曾隨老君修行,玉帝二請不得,與我佛如來辯法不敗,顯聖與其爲好友,三界內外,誰敢擒那白鹿去。你且與我說,此鹿怎與唐僧辯法,怎個唐僧遭二言而退?”

行者說道:“菩薩,那白鹿兒,有些門道,問我師父,寂滅與禪真言,說誰道那真言精妙,誰便作勝。”

菩薩問道:“那鹿兒言說寂滅真言如何?”

行者答道:“乃說個‘大智閒閒,淡泊在不生之內,真機默默,逍遙於寂滅之中’。”

菩薩再問:“禪機怎說?”

行者再答:“乃說個‘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見性成佛’,此二言教我師父不敢再言佛法。”

菩薩道:“你等遭那鹿兒哄了。”

行者不解其意道:“菩薩,怎說教遭哄了?”

菩薩道:“昔年廣心真人與靈山勝境盂蘭盆會後,曾與我佛如來於大雄寶殿辯法,所辯之言,正是你說這等,此言語俱爲昔年真人辯法時所言。”

行者恍然大悟,心懷嗔怒,說道:“我道那白鹿,怎佛法如此高深,竟是這般!”

菩薩道:“今唐僧心中動搖,須與那鹿兒公平正大辯法,方全佛心。悟空,此間非真人相助,斷不能成,我與你同去靈臺方寸山。”

孫行者抓耳撓腮,說道:“不消這等,不消這等。我自去請大師兄。”

菩薩笑道:“果真?”

孫行者道:“果真。”

菩薩道:“那你自去,早些歸來,莫使取經人久等。”

行者道:“急救事緊,不敢有誤,這便歸家一看。”

說罷。

行者拜禮方退,出了洞中,將身一縱,往靈臺方寸山去。

菩薩目視行者離去。

惠岸尊者近前來,說道:“師父,那白鹿乃是師父所借,爲試其心,怎個聽大聖言語,似將唐僧心氣泄了。”

菩薩道:“此方劫難少不得,正如真人所言,若無我等,亦有百靈下界成災,此方唐僧心氣有失,正是劫難,怎料那白鹿,將佛祖與真人辯法真言記住,以此爲難唐僧。”

惠岸尊者道:“不知那大聖,能否將真人請出。”

菩薩笑道:“此定功成,那位真人重同門之誼,屢次相助悟空。此方悟空親請,真人無有不助之理。”

……

話表靈臺方寸山,姜緣與二郎神相談甚歡,情投意合,決不放其去,只管安排住處,留二郎神住了許久。

二人日間談天說地,關係親密,不時二郎神會去圍獵,邀真人共往,真人俱是應答。

一日,二郎神請真人同是試弄神通武藝,真人亦是應允,二人一番爭鬥,終是姜緣神通稍勝一籌落幕,本二人爭鬥畢,便要歸府。

二人尚未歸府,有梅山兄弟來報,言說山外有個身影鬼鬼祟祟,不知作甚,來問顯聖,是否調兵馬將之擒拿。

顯聖聞說,只道‘此乃真人家中,以真人之意做主’。

姜緣聞說,笑道:“且容我一看。”

說罷。

真人足下雲霧聚來,駕起身形,往外近了些。

二郎神同是駕雲隨行,手持三尖兩刃槍,護法在旁。

二人出了方寸山,四下張望,正是要看梅山兄弟所說那人在何處。

二郎神按住雲頭,說道:“真人,此處奇花瑞草,修竹喬松,一應俱全,乃是仙家福地,若教這般尋,不知尋何處,真人且看我神通。”

姜緣道:“如此勞煩真君施法。”

二郎神運氣於雙目,生得金光來,但見他金光一掃,便心中有數,他將金光散去,說道:“真人,乃是一猴精也。”

姜緣問道:“怎說?”

二郎神道:“山南處,有個猴精,頭戴金箍,火眼金睛,穿着個綿布直裰,有些門道,此間躲躲藏藏,有意上山,走三四步又退去。”

姜緣聽之,心中即明,道:“此乃我師弟悟空是也。”

二郎神道:“早前聽真人所說,此大聖皈依沙門,保唐僧西行,今方功成,歸師門來了?”

姜緣道:“我有二人尚在外爲劫,若是功成,我當知曉,此方不知緣由,且容我去一見。”

二郎神道:“此大聖有些變化門道,真人,可需我與你一道?”

姜緣道:“無需這般,那猴兒見我自是乖巧,絕不敢有犯,但請真君入府中等我少許,我方去一見,看此猴兒何事來尋。”

二郎神應了一聲,駕着雲霧,往三星仙洞去。

姜緣方是將祥雲往山南而去。

須臾間,真人行至山南,往山下一看,果見有個猴頭在樹上蹲着,嘴裡囔囔自語。

姜緣按落雲頭,道:“悟空。”

那猴頭一聽,唬得一跌,從樹枝上掉下,擡頭細看,但見大師兄走來,慌了道:“大師兄。”

姜緣身披日月紫袍,行至猴頭身前,笑道:“早有聞禹王治水,三過其門而不入,你這猴頭得了禹王治水的定子,怎個學禹王不成,今方家中在前,在此處逗留。”

猴頭跌跌撞撞,說道:“不敢,不敢。”

姜緣道:“若不敢,你怎個知在此戲玩,不入家門?”

猴頭跪伏在地,朝上磕頭,道:“今方有罪,未曾功成,無顏以入家門,故在此逗留。”

姜緣笑道:“你這猴頭,既你歸正道,行善路,有何無顏來見?但你有正心,你時刻可入方寸山,可進三星仙洞。若教你無善心,一心行妖魔之道,那時你方是無顏以見。”

猴頭滿眼墮淚,磕頭不計其數,道:“多感大師兄,多感大師兄!”

姜緣上前將猴頭扶起,說道:“不必如此,你我同門,且隨我拜師父。”

猴頭惶恐不安,說道:“果真見不得師父。大師兄饒我罷,若來日功成,有個正行,那時再拜見師父。”

姜緣搖頭道:“隨你便是,你這猴兒,今時來山中,有何事?”

猴頭道:“不瞞大師兄,今來乃爲一事,特來請大師兄相助。”

6◇9◇書◇吧

姜緣道:“可是你這猴頭闖下何等彌天大禍,來尋我相助?”

猴頭道:“大師兄,我卻歸正,再不敢闖禍。”

姜緣笑道:“果再不闖禍?”

猴頭道:“再不闖禍!”

姜緣道:“我方聽着,若你闖禍再教我所知,定是取笑於你。既非闖禍,你且說來與我聽。”

猴頭道:“大師兄,我今保唐僧西行,求個正果,教修行無缺,再不生亂。怎奈今方一衆行至流沙河後,途徑法林,遭一妖魔阻道,只說辯法,勝者過,敗者歸,那唐僧辯之不過,我便意夜間過林,未想教那妖魔所知,本欲與之爭鬥一二,但見那妖魔持大師兄法寶,我斷不敢相爭,只得退離,我等一衆,辯不得,打不得。我方去尋海上菩薩,才知那妖魔乃是大師兄坐騎,如此我來尋大師兄,但請大師兄高擡貴手,將坐騎喚退,使我一衆過法林,教我正道有望。”

姜緣聞說,即說道:“那鹿兒,乃是菩薩問我所借,正是要試唐僧佛心,怎個唐僧連我那鹿兒尚是辯不得?唐僧根本源流,乃是金蟬長老,不至於此。”

猴頭問道:“大師兄,菩薩是那位。”

姜緣笑道:“海上菩薩。”

猴頭聽之,心中作念道:“好一菩薩,正生憊懶,前者教我保唐僧西行,後者使災難臨身,我方尋他,不曾與我分講,幸是大師兄與我講,方是知得,這般言說,此菩薩當真無道,該他一世無夫!”

他遂道:“大師兄有所不知,若是唐僧辯法,當不至於此,怎奈那鹿兒記了大師兄與如來辯法真言,以此真言爲難唐僧。”

姜緣道:“好一鹿兒,怎個將那等言說,爲難唐僧,既如此,猴頭,我隨你走一遭,然二郎顯聖真君在府中爲客,若是離去,有失禮數,不若你與我去見真君,正是引與你相識,待完畢,再去收那鹿兒就是。”

猴頭道:“自聽大師兄的。”

姜緣笑了笑,使猴頭隨他來,他遂駕雲霧,往山上去,猴頭不敢不從,緊隨其後。

姜緣本是欲入府尋二郎顯聖真君,怎料他不曾歸府,真君只在府外等候。

姜緣近前,二郎神自來相迎。

姜緣問道:“真君怎在此處。”

二郎神笑道:“在此等候一二,同是入府,真人,此可爲那大聖?”

姜緣道:“此正是我那師弟孫悟空是也。”

猴頭上前拜禮,說道:“不知顯聖真君在前,失禮,失禮。”

二郎神回禮道:“早聞大聖威名。”

二人客套一番,姜緣本與請衆同是入府,思慮猴兒無膽,只得在那梅山六兄弟同衆兵馬所紮營寨處去,設席而坐,二郎神取些獵物,酒水以迎。

猴頭爲難道:“大師兄,真君,你等有所不知,今秉教沙門,頓頓食齋,不可破戒,卻食不得此酒,此肉,我在此處坐着就是,二位兄長食用。”

姜緣見之心喜,此猴兒知是守戒方是修行有精。

二郎神笑道:“知大聖皈依沙門,我自不爲難,此酒乃是素酒,肉食不好用,我遣人取些時果等來。”

猴頭喜道:“勞煩,勞煩。”

二郎神遂使兵馬取些時果來。

少頃間,時果取來,猴兒喜笑顏開,取時果素酒而飲。

二郎神與真人未有忌諱,吃肉食就是。

三人談說甚喜,皆是心有自在者,言語間有三分相似,真該爲知己。

……

如此這般,不覺三四日去。

猴兒在山中真是自在,與大師兄,顯聖暢談,食時果素酒,又與顯聖切磋試弄,打個平分秋色,怎奈猴兒仙體無缺,乃是個天地生成的,打過五六百合,顯聖難免氣力不濟,反觀這猴頭,越打越兇猛,剛猛無畏,真個歷代馳名第一妖也。

切磋試弄神通後,三者又是設席飲樂。

姜緣始終含笑不語,不言唐僧事,只道猴頭不醒,只管在此飲樂便是。

猴頭這般又一二日後,終是醒悟,席間站起,驚道:“大師兄,壞事,壞事!”

姜緣笑着問道:“怎說?”

猴頭道:“這般在此自在,險些將唐僧事忘,但請大師兄相助,將那鹿兒收了,好教我保唐僧西去,待日後功成,有個正果,拜見師父,再來與大師兄,真君享樂。”

姜緣道:“果不在此享樂再談?”

猴頭道:“此間享樂,乃一時罷。待功成享樂,乃長久也。師弟無能,計長短尚會得,我再不去恐那唐僧,八戒散夥,將行李分去,待我歸得,早是人去多時,那時方是自在不得。”

姜緣道:“如此,我方與師父言說辭行,隨你走上一遭。”

二郎顯聖真君說道:“我與真人此處居住多時,今當歸去,同與真人而去,再回灌州去,大聖,日後閒時,可與我那處走走,若有事須我助,亦可言說。”

猴頭再三拜謝,說道:“好說,好說。”

姜緣不再多言,回府中與祖師辭行,同二郎神以及梅山六兄弟,點齊兵馬,將營寨拆去,方是使獵鷹盤旋,細犬相隨,架着滾滾狂風,慘慘陰霧,往法林而去。

此去乃爲解難也。

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416章 紅孩兒鬥八戒,重陽見真人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425章 玄陰大王來歷,再見左良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382章 左良請神悟空,真人之相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232章 悟空盜神兵第358章 尋唐僧,妖魔來路第105章 真見功成,大鬧天宮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384章 諸仙相助,壽星當先第109章 李興實即沙悟淨,隨老君上天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349章 執相則千山阻隔,悟空則一念通達(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372章 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375章 斧道,仇恨了斷(求月票)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第376章 重陽論道,遊歷天下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188章 禪定智慧佛,至天竺國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61章 烹煉功成第60章 烹煉第386章 你非我父,二試‘舍’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378章 情之一字,破局之能(求月票)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75章 結聖胎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221章 封使君,人變作妖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351章 九厄山,天宮之人(求月票)第366章 八仙鬥龍王,大聖解災殃第110章 外丹道,天地數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77章 上架感言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110章 外丹道,天地數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236章 猴兒知禮,真見至青州第111章 安爐設鼎,青牛易走脫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第380章 昔年長安,相見正淵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十四章 苦海第406章 王重陽傳道,馬從義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359章 妖魔終降,守一喜儒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415章 請觀音,王重陽歸山第416章 紅孩兒鬥八戒,重陽見真人第368章 左良終功成,王重陽求學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
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165章 水神納妾,相鬥水猿第416章 紅孩兒鬥八戒,重陽見真人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425章 玄陰大王來歷,再見左良第288章 帝君相請第382章 左良請神悟空,真人之相第335章 二人終回府,真人習旁門第232章 悟空盜神兵第358章 尋唐僧,妖魔來路第105章 真見功成,大鬧天宮第147章 牛王聚兵馬,欲難孫大聖(求月票)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384章 諸仙相助,壽星當先第109章 李興實即沙悟淨,隨老君上天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349章 執相則千山阻隔,悟空則一念通達(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65章 萬壽山五莊觀第268章 玄冥老母之惡,孫悟空入地府第372章 人能常清淨,天地悉皆歸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375章 斧道,仇恨了斷(求月票)第116章 真人論法如來,賭賽真經第282章 呂煜之惑,紫微下凡第376章 重陽論道,遊歷天下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188章 禪定智慧佛,至天竺國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129章 鎮元子相托,八戒色膽包天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第304章 玄牝還元丹,迴歸三星府第88章 悟空丹道小成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213章 劉賀明主客,山中見老君第216章 當尋九鼎,與老君有緣者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61章 烹煉功成第60章 烹煉第386章 你非我父,二試‘舍’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210章 真君說聖母,狐嫁女第378章 情之一字,破局之能(求月票)第229章 鉛鼎初開伏虎龍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92.第91章 醒時之狀,悟空心猿變(二合一章節)第75章 結聖胎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221章 封使君,人變作妖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351章 九厄山,天宮之人(求月票)第366章 八仙鬥龍王,大聖解災殃第110章 外丹道,天地數第303章 沉香修兵道,外丹道功成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77章 上架感言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310章 牛王修行,誕辰大會第234章 萬法不侵,青牛終敗第110章 外丹道,天地數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218章 金丹贈左良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236章 猴兒知禮,真見至青州第111章 安爐設鼎,青牛易走脫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第380章 昔年長安,相見正淵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十四章 苦海第406章 王重陽傳道,馬從義第164章 書生驕縱,終至淮河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359章 妖魔終降,守一喜儒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326章 王母莊嚴,牛魔劫數第415章 請觀音,王重陽歸山第416章 紅孩兒鬥八戒,重陽見真人第368章 左良終功成,王重陽求學96.第95章 師兄弟地府相見(4k)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