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

話表真人一衆在長安城外長亭之中,與太宗會面,交談許久,太宗忽是發問,真經可能換得長生。

姜緣聞聽此言,笑道:“陛下何出此言?”

太宗沉吟少許,說道:“先生,我不瞞你,但我有感大限將至,恐在一二年間,便將去也,我實放心不下江山,故曾追尋長生,但卻無果,故我見先生乃神仙之輩,方有此問。”

姜緣笑道:“陛下今年壽數有幾?”

太宗說道:“六十有一。”

姜緣說道:“今貞觀幾年?”

太宗答道:“今貞觀三十二年。”

姜緣笑道:“陛下,我南瞻部洲生人人壽百歲,然中夭者,數不勝數,陛下能活六十有一,已遠勝多人,貞觀年數,我望之王氣,當有一十三年,今延至貞觀三十二年,陛下怎不知足。”

太宗說道:“我知能活這般壽數難得,但如此江山,豈不教人留戀。貞觀年數,實不相瞞,先生,我本該在貞觀一十三年便亡故,然得地府一崔姓判官之情,添壽些許,故有今朝。”

姜緣說道:“今陛下多活十九年,已是難得。”

太宗道:“我曾翻閱古籍,始皇亦曾求長生,漢孝武帝曾遣人去尋過長生,我乃行舊跡。”

姜緣搖頭道:“陛下,始皇與漢孝武帝何時得過長生?”

太宗說道:“我自比功過他等,他等得不到,我未嘗不可得到。但不知真經可能換取長生。”

姜緣道:“陛下,可能將真經原本,取來與我一觀?”

太宗道:“自無不可。”

太宗遂遣人馬,前去宮中取真經來。

太宗再道:“取經而來,尚須些時候,請先生少待。”

姜緣應聲。

太宗說道:“常聞先生這等神仙之輩,有望氣占卜的本事,然否?”

真人說道:“略知一二。”

太宗笑道:“先生可能爲我占卜?”

真人道:“但請陛下言說,須我占卜何物?”

太宗問道:“先生,我大唐國運壽數有幾?”

真人笑道:“陛下乃大唐皇帝,不該覺大唐延綿萬世,怎問國之壽數?”

太宗搖頭道:“世怎有萬世之國乎?”

真人沉吟良久,說道:“陛下國壽五百過半有餘。”

太宗聞聽,喜不自勝,只道五百過半,已是足矣。

二人談說之間,有官吏將真經取來,送上於長亭,交與太宗手中。

太宗取真經奉與真人,說道:“先生,真經在此。”

姜緣接過真經,打開一看,裡邊無有文字,一塵不染,正是當初他與如來佛祖賭賽時所留之本。

孫悟空見之,正要說些甚,太宗不知真經來頭,他怎能不知,然不等他開口,教真見扯出。

悟空轉頭一看。

真見笑着朝他搖頭,示意他莫要言語。

孫悟空心領神會,侍立在旁,不敢言語。

太宗見姜緣翻閱真經,問道:“先生,此真經可換長生否?”

姜緣笑着點頭,說道:“換得,換得。”

太宗大喜,再問:“如何換得?”

姜緣說道:“這般,我可與陛下長生,然則此長生乃是個借命的法子,若功成則可借命,若功敗則命該如此,我可將法子教與陛下,但真經我須取走。”

太宗說道:“真經但可取走,請教我長生之法。”

姜緣笑道:“陛下果真願換得?”

太宗說道:“換得,換得。”

姜緣道:“陛下,此真經有濟世之能,若是換得,陛下再無真經,陛下可想好了?”

太宗聞聽,猶豫許久,說道:“換得!”

終是英雄遲暮,怎復年少果決,一心貪戀長生,二神欺心正主。

姜緣笑道:“既如此,我與你換取,但以真經換一借命之法。”

太宗應允。

姜緣將真經收回,說道:“我有一旁門之法,名爲‘禳星’,此乃我自家師講道說法時,自然學成門道,我今與你講說,陛下,你且聽好。”

太宗洗耳恭聽,說道:“但請先生告知。”

姜緣說道:“所謂‘禳星’,乃設醮啓祝北斗,請北斗借命延壽,有道是‘東鬥主算,西鬥記名,北斗落死,南鬥上生,中斗大魁,總監衆靈’。壽數更替,獨北斗以變,則北斗有七星,貪狼延生,巨門度厄,祿存保命,文曲益算,廉貞消災,武曲散禍,破軍扶衰。使得此法,沐浴淨身,請神誦經,燃壇中七星主燈及四十九盞小燈,焚燒告文,誠心相告,借壽十載,須記,只可借壽十載以內,這般以七日,則功成矣。法咒我晚些傳與你。”

太宗說道:“先生,只可延壽十載?”

姜緣道:“此法無有限制,但你可借得,十載一借,儘可延壽。”

太宗喘息不定,說道:“如此,長生可望。”

姜緣笑道:“但你須知,借壽不易,若七星主燈與四十九盞小燈七日之內熄滅,則死生有命,天定也。”

太宗問道:“此燈如何燃之,如何熄滅?”

姜緣答道:“以香油燃之,熄滅者,或天災或人禍,你當斟酌。”

太宗說道:“我以禁軍看護,靜室一間,定可防得。”

姜緣笑而不語,遂將禳星之術法咒教與太宗。

太宗得了法咒,喜不自勝,正是長生有望,貪戀江山之美,不肯捨棄。

姜緣將禳星之術教完,即是與太宗辭別,要再是上路西行歸家去。

太宗挽留,說道:“今得長生之法,當拜謝先生,請先生隨我回宮,我當設席以待。”

姜緣搖頭道:“今將歸家,無意在此久留。在此祝賀陛下功成,若來日我再臨此處時,陛下功成,我再入宮與陛下一見。”

太宗只得應允。

真人遂辭別太宗,與孫悟空等一衆再是往西而去,意離南瞻部洲。

太宗目送真人離去,待真人遠離,即遣人而來。

早有朝臣侍奉在旁,問道:“陛下,有何吩咐?”

太宗道:“取紙筆來。”

朝臣即取紙筆,親爲太宗研墨。

太宗將禳星之術悉數記在紙上,寫至法咒篇,適才寫完,太宗長鬆口氣。

太宗說道:“今壽數六十有一,記性不如從前,須是記下,方是穩妥。”

說罷。

太宗正要將紙張交與隨從,本是風和日麗的氣候,忽是風捲殘雲,昏天暗地,大雨傾盆,有幾滴雨水落在紙張上,將紙張上幾個字打溼。

太宗着急萬分,他細細一看,那幾個字已是模糊不清,他欲要回想幾個字,卻不知爲何,任他如何想,皆是想不出來,只能思量出個模糊的大概。

太宗抱着‘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思,只想着用模糊的字來代替一二。

……

道路上,真人一衆往西而行,真人騎在路上,孫悟空一衆或在前開道,或在陪同真人閒談,或緊隨鹿後。

真人前行,忽見氣候驟變,停下白鹿。

牛魔王望天,嚷嚷道:“老爺,這天兒怎個說變就變。”

姜緣不語,望着天空。

真見說道:“牛王,此非變天,乃唐王命盡之兆也,大師兄適才教以禳星之法,此間變天,唐王處必有所變,或以天災,或以人禍,借命不成則必亡之。”

孫悟空掄着金箍棒,嘆道:“大師兄,料想是死生有命。”

姜緣點頭道:“死生有命,非旁門可阻之,唐王本該在十數年前而亡,延壽至今,已是難得。”

說罷。

真人將手中真經拋出,自有火光而現,將真經焚燒殆盡。

真經焚燒之際,大雨傾盆。

真人一衆取了蓑衣穿戴。

真見近了些白鹿,說道:“大師兄,禳星之法,若是常人修行,可能功成?”

姜緣笑道:“師弟,怎個這般言說,禳星之法也好,其餘之旁門也罷,皆有正果之說,重在於心,但其道心不移,以禳星之法,百次功成,長生不死又有何難?”

真見說道:“修行果是修心重。”

姜緣搖頭道:“且莫須多說,隨我一同前行。”

一衆應聲,不再多言,衝雨前行,任風雨吹打,不曾動搖。

……

光陰迅速,不覺再有一月餘去。

姜緣一衆行近函谷關,終是將離南瞻部洲。

牛魔王掄着混鐵棍在前開道,忽是見着前方有座城池,有些眼熟,說道:“老爺,那前邊兒的城池有些眼熟,我等可是來過?”

姜緣聞聽,細細一看,笑道:“此正是我等初入南瞻部洲時的城池?”

牛魔王方纔記起,說道:“此處豈非是左良老家?”

左良聽言,朝遠邊張望,但見前方果真有座城池,他心中一顫,說道:“先生,此處正是我老家。”

牛魔王笑道:“老爺,可要入城中,與左老兒同他子孫見個面?”

姜緣笑而不語,望向左良,說道:“左良,你可要入城中,與你子孫一見?”

左良搖頭道:“先生,我不欲再見。”

姜緣問道:“果真不欲再見子孫?你須知,修行之人,往往靜修便是數十年,乃至百年,你今過家門而不相見,來日可就再無機會。”

左良拜道:“先生,自我跟隨你修行以來,便與俗世再無瓜葛,一心只願求得自在,俗世之左良壽數已盡,故我不欲再見俗世子孫,若是相見,但恐挽留,那時難堪。”

姜緣搖頭道:“既如此,我等不消入城去,只管往前而去,早些歸家。”

左良應聲。

一衆隨往前走,途徑城池時,左良張望一眼,卻未有動搖,一心跟隨真人。

不覺夜半深沉,正直三更候。

姜緣一衆行至一間荒廟,遂入內歇息一晚,只待明日再是出發,返回靈臺方寸山。

一衆入得荒廟歇息,真人與孫悟空低語說了些話。

孫悟空離去廟中,不多時再是歸來,將一根竹籤香遞與真人。

真人持着竹籤香。

牛魔王見之,問道:“老爺,此廟無主,我等入廟時已敬告天地,怎個老爺取香來,要祭祀何人?”

真人答道:“非以祭祀之用,此乃沉香木所制,有靜心安神效力,我見你等有些疲倦,故取此香點燃,可助你等一力。”

牛魔王與青牛面面相覷,他等乃是有法力之輩,怎會感到疲倦。

真人將沉香點燃,插在廟中,青煙梟梟,繞樑不絕。

孫悟空等衆聞得青煙,不爲所動。

左良聞得煙味,恍恍惚惚,似在煙味中見着一扇門窗,他推開門窗走入,忽然絆着一個草紇,跌了個𨀁踵,再睜眼時,竟發覺他在自家門前。

左良心感驚奇,趁着夜色,往裡走去,但見宅中一切如舊,他走到長子房門前,將門推開,便見着長子正坐在桌前,查點賬本。

長子見有人走入,正要呵斥,忽見左良,心下一驚,遂有喜色,上前說道:“父親!怎是你!你今卻是歸來了!”

左良不明所以,但見長子,笑道:“回來看看你等。”

長子用手攙着左良,說道:“父親,今既回來,便不要再出去了,兒給你盡孝養老。”

左良聞聽,卻是搖頭,說道:“我只來看看你等,不多久留,說來,我卻不知爲何到此,但我當跟隨先生修行,看望你等後,我要去尋找先生。”

長子問道:“父親,那般修行,那般自在果真那般重要?”

左良搖頭說道:“你不懂。”

長子再道:“既我不懂,父親可說與我聽。”

左良笑笑,不與爭辯,遂教長子帶他去看望孫童。

長子聞聽,只得帶左良在府中行走,與熟睡的孫童相見,又帶着左良入祠堂一拜。

左良見過了孫輩,又拜了祖先,感念祖先恩德,餘蔭護佑,他便要離去。

長子說道:“父親,果真捨得這般家業?捨得孫兒們?”

左良笑道:“家中有你,我已安心,今我離去,此生再無相見之時,且好生照看家中,若有閒時,多看書籍,莫要胡鬧。”

說罷。

左良頭也不回,朝府外走去。

長子欲要再說些甚,好教挽留,但見左良朝外離去,忙是追上。

“父親!”

長子追出府外,但見府外未曾有左良身影,只得冷清街道,此教他恍然若夢,卻不知是他做了場夢,亦或父親果真歸來過。

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350章 當是開府,西行大路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349章 執相則千山阻隔,悟空則一念通達(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381章 左良接見,豬八戒鬥左良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四十一章 木母行周天第366章 八仙鬥龍王,大聖解災殃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110章 外丹道,天地數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二十六章 函谷關關令尹喜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十四章 苦海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251章 產個明珠似月圓,左良修旁門第333章 嚴氏多驚恐,劫數不自知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208章 冀州黑龍,悟空護法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183章 西聖觀,書生無情第347章 正慈修行,靈山之行第64章 昔年寶樑國90.求月票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364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178章 玄帝親至,書中廣心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366章 八仙鬥龍王,大聖解災殃第四十一章 木母行周天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395章 重陽贈靈果,半部論語治天下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86章 不學,不學90.求月票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415章 請觀音,王重陽歸山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93.第92章 悟空鬥法姜緣(二合一章節)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211章 婚宴,讀書怎爲取功名【求月票】第403章 性命相關,赤須龍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379章 真人下山,重陽學儒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319章 紫微帝君歸位,沉香懈怠第424章 終至金鼎山,怪異妖邪第406章 王重陽傳道,馬從義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375章 斧道,仇恨了斷(求月票)
第120章 大聖出山,六耳獼猴之說第350章 當是開府,西行大路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349章 執相則千山阻隔,悟空則一念通達(第182章 冀州有王氣,恩將仇報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381章 左良接見,豬八戒鬥左良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四十一章 木母行周天第366章 八仙鬥龍王,大聖解災殃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316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第110章 外丹道,天地數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二十六章 函谷關關令尹喜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309章 惡蛟作祟,沉香下山第十四章 苦海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325章 衆仙參見,天帝寬廣第64章 昔年寶樑國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251章 產個明珠似月圓,左良修旁門第333章 嚴氏多驚恐,劫數不自知第87章 悟空得長生道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187章 龍王修行之難,真見當爲佛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102.第101章 神通降牛王(4k)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126章 大聖歸方寸山,結識顯聖第82章 知禮(求月票)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第242章 何時開府,長養青牛於下界第八章 姜緣定心猿第84章 袖裡乾坤(求月票)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208章 冀州黑龍,悟空護法第339章 禪道之妙,苦海無邊(求月票)第183章 西聖觀,書生無情第347章 正慈修行,靈山之行第64章 昔年寶樑國90.求月票第287章 欺人易,欺己難第二十三章 聞道者,同作一人第173章 一念才生動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第199章 五人受封,鬥戰勝佛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419章 再臨寶樑國,國王好道第174章 如來再問真人,獅駝山三魔大敗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364章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三十八章 意馬歸位第323章 真人回山,請天蓬照拂第178章 玄帝親至,書中廣心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91.第90章 悟空丹成(二合一章節)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366章 八仙鬥龍王,大聖解災殃第四十一章 木母行周天第329章 牛王心憂,劫數將至第395章 重陽贈靈果,半部論語治天下第363章 八仙約定,悟空護法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86章 不學,不學90.求月票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415章 請觀音,王重陽歸山101.第100章 齊天大聖亂天,姜真人候牛王(4k)93.第92章 悟空鬥法姜緣(二合一章節)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211章 婚宴,讀書怎爲取功名【求月票】第403章 性命相關,赤須龍第354章 天命非在黃齊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379章 真人下山,重陽學儒第367章 蓬萊仙島,三星第319章 紫微帝君歸位,沉香懈怠第424章 終至金鼎山,怪異妖邪第406章 王重陽傳道,馬從義第223章 念動便可遣山調將,再修律法第408章 甘向苦中來,馬鈺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375章 斧道,仇恨了斷(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