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

卻說姜緣與蕩魔天尊在武當山太和殿中相見,一見如故,見之如見己,一番暢談,說至修行道心及世間多有修行人不法之事。

姜緣聞聽玄帝有言,有法以約束不法者,他即問其詳情。

蕩魔天尊搖頭說道:“有些思緒,然終有不美之處,故尚需些光陰。”

姜緣說道:“不知玄帝可能與我說道一二,是有何處不美?”

蕩魔天尊道:“自無不可,我本以見世間,親書律法,震懾不法,然我靜享武當山,坐鎮太和殿,震懾我南瞻部洲並北懼蘆洲作祟妖魔,若我離去,恐妖魔生頑,起了災禍,故不得親見世間,只以部將去世間所見,終有不美之處。”

姜緣道:“若玄帝不棄,我可代你以見世間。”

蕩魔天尊喜道:“若是真人這等以見世間,自當聞見不法處何在,但恐擾了真人清修。”

姜緣道:“不曾有擾,若教修行者,安心修行,不法者受及懲戒,乃大功也,助之如助我。”

蕩魔天尊拜道:“既如此,勞煩真人,請真人受我一拜。”

姜緣起身回禮,道:“玄帝不必多禮。”

蕩魔天尊道:“真人親臨世間,當得我一拜。”

姜緣道:“當不得。說來,果如玄帝言說,世間不法者甚多,許正是要律法,以成震懾,方能教其安心修行,否則在閻浮世界修行如此,修行將功成,白日飛昇後,亦是如此。”

蕩魔天尊說道:“正如真人言說,天庭之中我所見不法者,亦有不少,如昔日那天蓬元帥那般,掌權天兵,不收凡心,犯下如此大罪,教人唏噓。”

姜緣說道:“待我歸山收整一方,那時便下山親臨閻浮世界。”

蕩魔天尊道:“有勞真人,但請真人在我武當山上中享些時日,好使我一盡地主之誼。”

姜緣欣然應允。

真人遂留太和宮中一二月,二人談經說法,印證彼此,真人三家本如然,天尊大羅道法玄,各取所需,情投意合。

待是一二月後,真人本教歸山去,蕩魔天尊絕不肯放,再留真人居一月後,方纔準真人離去。

……

姜緣駕祥雲,少頃間行至靈臺方寸山,入了三星仙洞,拜見祖師。

真人入靜室之中,與祖師相見,他行得大禮以拜,將悟空的事情盡述一遍。

祖師聞聽悟空修行有進,言說‘齊心協力,不生二心’之言,倍感欣慰,說道:“這猴兒能有今日這般,童兒功不可沒。”

姜緣道:“乃師父教導之功,再者悟空師弟有些靈性,方纔有今時修行再歸正道之說。”

祖師道:“你之功勞,我看在眼裡。”

真人不再多言,再與祖師言說蕩魔天尊之事以及親往世間見不法事。

祖師聞聽,笑道:“此乃好事,於你有些幫助,童兒可前往,炮製金丹之事,往後等些便是。”

真人道:“師父,弟子正覺‘助其如助我’,故相助之。”

祖師道:“此事與我好處,遠不止如此,你且安心前往,歸來時再是煉丹便是。”

姜緣深深的唱了個喏。

祖師再道:“童兒,南瞻部洲尚是好說,人禍常有,然妖邪氣尚不算成大禍,若入北懼蘆洲,方是要當心。”

姜緣道:“勞師父掛念,弟子定當戒備。”

祖師道:“只須起戒心便可。你今有甚深法力,斷無精怪能奈你何。”

姜緣靜心聽着祖師教誨。

待是祖師說完,他方纔離了靜室,去往丹房之中,將他要外出的事情與之盡述,並詢問金角銀角要在府中還是返回天界。

金角銀角選擇在府中靜等真人歸來。

真見問道:“大師兄,今去可需師弟與你同往?”

姜緣道:“師弟,無需這般,你且安心在府中修行,若有閒時,替我照此看重陽。”

真見自是領命。

姜緣在府中歇息了二三日,便是離去,將紫袍穿上,頭戴七星寶冠,拂塵,戒尺,豫鼎一物俱是隨身。

真人方纔走出府中,他本教往翠雲山走上一遭,他尚未踏雲離去,忽是心有所感,朝天外張望而去,但見有云霧自遠而來。

“真人,真人!”

雲霧散去,見着龜蛇二將在近前。

姜緣問道:“二位將軍怎至,可是玄帝有何事情?”

龜蛇二將手捧一劍,說道:“真人,奉玄帝令,取七星寶劍與真人。玄帝有言,真人代之行走閻浮世界,但有危難,與此寶劍同真人護身。”

說罷。

龜蛇二將手捧七星寶劍,遞與真人。

姜緣沉吟許久,將七星寶劍接過,說道:“勞二位替我拜謝玄帝。”

龜蛇二將說道:“定會替真人轉達。真人,此七星有水火之力,若遇妖魔攔道,只消將劍一指南方,真火自來,聽從號令,將劍一指北方,真水自來,聽從號令。”

姜緣應了一聲。

龜蛇二將再三拜禮,方纔退去,駕雲霧往武當山歸。

姜緣細細一看七星寶劍,但見其上道氣濃重,定是一見不可多得的寶貝,他將寶劍懸於背後,手拈拂塵,腰間繫着戒尺與豫鼎,將山間白鹿喚出。

白鹿得令即出,行至真人身前。

真人翻身上背,說道:“鹿兒,往翠雲山而去。”

白鹿道:“是,老爺。”

白鹿足下起雲,乘着真人上天,往翠雲山而去,他駕雲速度較往前,大有長進,快上許多。

姜緣乘鹿背,問道:“鹿兒,近來修行可有長進?”

白鹿乘雲,搖頭道:“老爺,近來修行不曾有長進。”

姜緣笑道:“我見你本事有長進,怎說修行不曾有長進?”

白鹿道:“老爺,我的修行較之老爺,牛王,差之遠也,故那等微末,不敢言之長進。”

姜緣聞聽,笑着輕撫白鹿,不曾有言說,心中暗道白鹿修行大進。

……

不消二日。

白鹿終是行至翠雲山,牛魔王聞聽真人再臨,遂與羅剎女,紅孩兒出府相迎,將真人迎入府中,設席以待。

牛魔王以真人爲席尊。

席間,姜緣問道:“牛王,那豬八戒可曾放歸了?”

牛魔王說道:“老爺,自是放歸,留在府中餓些時候,教他不敢再胡言胡語後,便將之放歸,使其西行去了。”

姜緣說道:“如此便好。”

牛魔王道:“老爺,我見那取經數人,除我那賢弟外,餘者,難以功成。”

姜緣笑問道:“怎說?”

牛魔王說道:“那取經人一衆,除賢弟外,豬八戒不修口德,木母作祟,那唐僧貪嗔癡俱全,不似高僧,沙悟淨好些,然只得苦工罷。”

姜緣說道:“道常在。取經人一衆的路,已在前方,若是不聞,怨不得旁人。”

牛魔王拜道:“老爺,受教了。”

姜緣說道:“今我來,乃有一事,須你下山同我前往,爲護法神。”

牛魔王聞聽,不問事由,起身告辭,少頃間歸來,穿戴盔甲,手執混鐵棍,說道:“老爺,這便前往,可須我麾下兵馬?若是須得,我可調兵遣將,與老爺共往。”

姜緣道:“無須調兵遣將,你與我一同便是。此去爲閻浮世界走一遭,不消大動干戈。你可與妻兒道別,我在山中歇息數日,那時再走。”

牛魔王只說不敢誤事,即刻前往。

羅剎女亦言說,山中有他,斷然無亂。

故姜緣不再多說,離去山中,他騎在鹿背上,牛魔王護法在旁,半雲半霧往南瞻部洲而去。

……

話表取經人一衆,行過八百里火焰山,腳力不緊不慢,往西而去。這西行路難行,取經人一衆行至一國,慢了腳步,細細觀看。

唐僧停馬觀看,但見前方隱有熱鬧繁華氣象,他問道:“徒弟,那前方是那一國?怎有這般不輸中天氣象。”

行者駕雲霧至半空遙觀,見那國中有些神氣,但隱有凶氣其中,國內繁華熱鬧,正是個好國度,那城上有碑文是以‘寶樑’二字。

行者復落地,說道:“師傅,那前路是個寶樑國。”

唐僧道:“不曾聽聞寶樑國。”

豬八戒挑擔上前,說道:“師父,此路大小國度,不知幾數,怎個師父都曾聽聞不曾。”

沙悟淨道:“師父自中土而來,見多識廣。”

行者笑笑不語。

唐僧道:“徒弟們,既是前路有大國,我等入內,倒換關文,再者住宿一晚。”

行者道:“師傅,倒換關文無事,但我見國內神氣中隱現凶氣,故只得倒換關文,莫作他事。若真有難事,亦須上前來求拜,我等再助之。”

唐僧道:“依你,依你。”

行者笑道:“但請師傅謹記。”

取經人一衆再是向前而去,剛要入內,有一老者忽是在遠處,叫道:“那西進的長老,且暫住了,莫要入內,恐要妖邪害命。”

唐僧聞聽有妖邪害命,大驚失色,險些跌下馬來,幸是行者扶住了,不使受傷。

行者將唐僧扶穩,與之叮囑莫要亂走,遂走上前拜禮道:“老先生,我這廂有禮了。”

老者扯住行者,說道:“長老,莫要入國,若是入國,必遭害也。”

行者道:“老先生怎說這等?”

老者說道:“你等西進,一副和尚裝扮,可是東土來的和尚?”

行者道:“老先生,我等正是東土大唐來的和尚,正爲去西天取經而來。”

老者說道:“國中有妖邪,早有風聲,要害一夥西進的和尚性命,定是你們。”

行者聞聽,笑了笑,睜圓火眼金睛,扯住老者,說道:“你是那裡的神聖,將姓名道來。若等閒生人,莫說報信,便是見了我這一衆相貌醜陋,必是生畏,豈會如你這般。”

老者聞聽,知了敗露,他搖身一變,成了一三尺老兒,行得大禮拜道:“寶樑國外智賢山土地拜見大聖。但請大聖恕罪,唯恐驚擾大聖,故以生人模樣來言說。”

行者笑道:“無罪,無罪。既你言說國中有妖邪,且與我細細說道,這是個甚國,裡邊是個甚妖精?”

土地道:“大聖,此乃是寶樑國是也。此國國母乃是一妖精所變,迷了國主心智,禍亂國中,曾聽聞大聖一衆將來,又聞金蟬長老之肉,食之長生不老,故早有吩咐,捉得東土來的和尚,那國母是甚妖精,小神不知,望大聖恕罪。”

行者道:“怪不得老孫見國中有些凶氣,原是國母乃妖精。此寶樑國有妖精作祟,禍亂國中,爲何還如此繁華?”

土地道:“大聖,此國有些來頭,昔日極爲繁華昌盛,較中土不遑多讓,若是大聖早些年數來,見之更爲繁華昌盛。”

行者道:“你與我細細說道,此國有什麼來頭。”

土地說道:“大聖,你可曾聽聞昔太上老君西進函谷關,化胡爲佛?”

行者點頭道:“自是聽聞,乃千年多前的舊事,我門中大師兄那時亦曾跟隨太上老君西行,此國與老君有甚關係不成。”

土地躬身說道:“此事與廣心真人亦有些緣故。”

行者道:“你快些說道。”

土地說道:“太上老君西進,傳一書於一人,那人即爲智者,曾教導於寶樑國,使其知禮。後廣心真人亦曾途徑此地,在國中教導多時,使其昌盛,那時寶樑國方有大興之相,寶樑國國人曾使真人留名,真人只道‘不必留名,若後有智者,那即是他’,後便離去,從那之後,寶樑國敬重智者,故智者頻出,國家昌盛,方纔有如今妖精亂國,仍是繁華之相。”

行者道:“不想有如此緣故,勞你前來報信,我知得此事,定小心戒備,不使妖精害命。”

土地拜道:“不敢,不敢。若大聖無事,我這便退去。”

行者擺手道:“你且去,且去。”

土地不再多言,鑽入地中,消失不見。

行者遂返身,回一衆前,將先前那土地所言悉數與唐僧等述說。

唐僧聞說,心憂不已,說道:“徒弟,此國國母乃是妖精所變,這可如何是好,我等怎樣過得此國?莫說倒換關文,便是性命都難保全。”

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183章 西聖觀,書生無情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十五章 靈臺方寸山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226章 再見水猿大聖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第205章 二斗蛟魔王,萬物相生克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十章 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332章 牛王劫數,坦誠相見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81章 孫悟空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72章 牽牛童兒,功完隨作佛和仙第四十三章 木母歸正,祖師回府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75章 結聖胎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117章 大聖悔悟,牛聖嬰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97.第96章 悟空舉鼎,歸山(4k,求月票)第五十章 立鼎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330章 左良天師,心中慈悲(求月票)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178章 玄帝親至,書中廣心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73章 人全天地數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127章 真人來助,三過法林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四十八章 五人齊全第106章 五行山降大聖,真修行方始初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十四章 苦海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
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183章 西聖觀,書生無情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五章 心猿,意馬,金公,木母,黃婆第104章 八卦爐煉大聖,牛嚼牡丹第四十章 請木母法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十五章 靈臺方寸山第131章 鬧觀有理,姜緣首徒將現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302章 真人鬥妙樂,沉香學門道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100.第99章 魔障助心欺正主,心猿意馬再無縛(4k)第226章 再見水猿大聖第248章 重陽終難成,紫微大帝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二十章 全不似個學禮的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第205章 二斗蛟魔王,萬物相生克第137章 祖師歸府,八戒禍從口出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二十二章 姜緣鬥妖第256章 三聖母犯法,知易行難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十章 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第一章 我師父竟是菩提祖師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332章 牛王劫數,坦誠相見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五十二章 採藥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260章 真君相請,北懼蘆洲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81章 孫悟空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四十五章 護其一程第72章 牽牛童兒,功完隨作佛和仙第四十三章 木母歸正,祖師回府第300章 沉香拜師,老君弟子第75章 結聖胎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117章 大聖悔悟,牛聖嬰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238章 玄帝親臨,九鼎所在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149章 行者二心生,真人教徒重陽(求月票)97.第96章 悟空舉鼎,歸山(4k,求月票)第五十章 立鼎第261章 往北懼蘆洲,天蓬舊事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58章 淺談火候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130章 孫悟空大鬧五莊觀(加更,求月票)第十三章 西路金光大顯明第330章 左良天師,心中慈悲(求月票)第六章 老子賜‘寶’第三十章 金公歸位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178章 玄帝親至,書中廣心第306章 三災之氣,李隆基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73章 人全天地數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127章 真人來助,三過法林第191章 九靈元聖來路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177章 廣心請玄天上帝一見第217章 修來世,老君再請第158章 悟空請真人(求月票)第四十八章 五人齊全第106章 五行山降大聖,真修行方始初第291章 轉生梁州,八戒心憂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76章 拜會二郎神,真人蕩魔揚名第271章 真人識鼎第321章 沉香離去,鷹犬本事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第290章 太白星下凡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142章 糊塗鬼,取經人行至金兜山第274章 降伏玄冥老母,雍州鼎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第212章 笑人如笑己,再見劉賀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十四章 苦海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