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撈月而亡

卻說真人一衆在揚州一城中歇息一二日後,便又是上路前行,此爲修繕律法,亦爲尋聞道者。

不覺光陰迅速,五載餘去,大唐亂象不曾有止,相反隨光陰而去,一發不可收拾,易子而食之景,在大唐常現。

大唐已隱有氣數將盡之相。

此一年,李太白妻子宗氏因病逝世,在此之前,李白陪伴宗氏遊歷天下五載,宗氏逝世前未有遺憾,含笑而終。

然李白安葬宗氏後卻是陷入了迷茫,他於人間再無牽掛,但他不知該如何步入修行,更不知該如何尋得那神仙。

摘月?

如何摘得?

李白不清楚,故而他選擇返回揚州草廬之中,繼續隱居,潛心修行,意要尋得修行之道。

一日,李白在草廬之中,再次與吳筠相見,二人時隔多年再見,物是人非,教人唏噓不已。

吳筠說道:“太白節哀,有聞你妻逝去。”

李白搖頭說道:“乃命數也。”

吳筠說道:“既你妻逝,你於人間再無牽掛,爲何不以仙緣修行,而是回到此處,莫不是與我道別?”

李白說道:“貞節當知,我非爲與你道別而歸此處。”

吳筠問道:“莫非果真如我猜想那般,不知如何摘月而啓仙緣,故太白你遲遲未入修行。”

李白無奈道:“正如貞節你所想這般,我不知如何用這仙緣,往常時,我只想着,事到臨頭,必有辦法,但如今卻是不知該如何是好。”

吳筠笑道:“太白如今可有懊悔?”

李白問道:“懊悔何等?”

吳筠說道:“若是你得仙緣之時,不曾耽擱,而是跟隨神仙,如今怎有此惑。”

李白說道:“但絕不可如此。”

吳筠笑道:“我自知你心,但如今,你該如何?”

李白說道:“貞節,不敢瞞你,我卻是不知該如何是好。”

吳筠說道:“不若你焚香禱告一番,說不得能教神仙所知?”

李白無奈說道:“貞節,我曾試過,但無有響應,再者,我不知那神仙是何名號,怎個禱告,向誰禱告?故我禱告於‘神仙’二字,無有動靜。”

吳筠說道:“若是這般,我果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李白說道:“罷,罷,罷。若是這般,我便在此處等待罷,說不得緣法到來,我便是知得其中門道。”

吳筠說道:“卻不可如此!我觀太白你年邁,身子大不如前,你有多少光陰可容你等待?一載?二載?亦或者是三四載?你垂垂老矣,如何還能修行?”

李白有些煩惱,說道:“如此,卻不知該怎樣是好?”

吳筠沉吟少許,說道:“太白,你且好生思慮,昔年神仙與你言說,除了你所知這等外,尚有何等。”

李白沉思許久,未有言說。

吳筠問道:“太白,離那場仙夢,已有數載光陰,莫非你忘乎那夢中之景?”

李白搖頭說道:“貞節,那仙夢之景,我不曾有忘,只是在思慮神仙所言罷。但神仙曾與我有言,修行當斷塵緣,離人世。莫非我要修行,亦須是斷塵緣,離人世?”

吳筠說道:“修行之人,多是喜靜,蓋因牽扯紅塵,則必多因果,有日定亂修行,故而真修行多潛藏深山老林之中,不問世事,此有何理?再者斷塵緣,離人世,與摘月有何干系?”

李白說道:“說不得,便與此事有關。”

吳筠說道:“此乃太白你多慮矣,此間果真無有甚關聯。”

李白搖頭,不再言語。

吳筠見李白這般模樣,不再多言,但從懷中取出一些銀錢,說道:“這些銀錢,太白你且收着,好生使用,莫要日日醉酒。”

他知李白無有銀錢來源,全靠他們這些老友接濟,故而每位前來的老友,或多或少會接濟一些銀錢。

李白接過銀錢,朝吳筠一拜。

吳筠本要辭別,但忽是想到些甚,開口說道:“太白,近些時日,少些出去,但恐外邊亂相殃及於你。”

李白不解其意,問道:“貞節爲何這般言說?”

吳筠說道:“我夜觀天象,見長安城紫微帝星動盪,邊境將星隱有侵犯之意,此乃犯上作亂之意,恐亂世將至。”

李白聞聽,笑道:“貞節言說亂世將至,但如今不已是亂世?”

吳筠搖頭說道:“兵災將至,但恐那時亂世,要勝如今百倍不止。”

李白無奈說道:“如今便已是亂世,若是又有兵災,該如何是好。”

吳筠說道:“太白,此非我等能管之處,無須理睬,但顧全自身便是,我等無有餘力照看他人。”

李白拜道:“貞節之意,我自是明得。”

吳筠說道:“你且好生在此修行,我且去矣。”

二人告別,吳筠遂是離去。

李白獨自在草廬之中沉思,不知如何是好。

……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自李白歸隱草廬以來,又有數月而去。

李白終是不知該如何修行,他在久不知修行後,又深感身中蒼老,力不從心,乃至於如今連搬壇酒水尚且吃力,附近村中羣童,常常便欺他年邁無力,戲弄於他。

李白惶恐於死亡,日日醉酒,不省於事,忘卻仙緣。

一日,李白教羣童搶了不少果子,他惱怒無能,終是隻能飲酒忍氣吞聲。

不覺夜半深沉,李白昏昏沉沉之間,行至村中河流之中,見得此處熱鬧非凡,他四顧茫然。

有村民上前來,扶住李白,說道:“李先生,怎個在醉酒在此。”

李白昏沉沉,問道:“村中怎個這般熱鬧?”

村民答道:“今日乃龍王誕辰,村中大祭龍王,從今日至明日,皆要大祭,自是熱鬧了些。”

李白笑道:“本逢亂世,村中難以爲繼,怎個願掏這般多錢糧,用以祭祀龍王?”

村民用手攙着李白,說道:“李先生有所不知,此祭祀錢糧,乃村中大戶王氏所出,村中雖難以爲繼,但那王氏王員外卻十分富有,其只消拔一二毫毛出來,便足以舉辦這等熱鬧祭祀。”李白昏沉說道:“不曾想是這般,你不必理會我,我在此處歇息一會兒,便是離去,你且去忙你自個的。”

村民搖頭說道:“李先生非常人也,我能在此侍奉李先生,乃我之榮幸,李先生不必趕我離去。”

李白聞聽,搖頭說道:“我不過一年邁將死之人罷,談何非常人。”

村民說道:“我無有甚見解,但常聞他人言說李先生才高八斗,乃謫仙人也,此定非常人。”

李白搖頭說道:“傳言罷,當不得真。”

村民不敢多言,站在一旁,以防李白跌落入江河之中。

李白望着天上明月,忽是說道:“你說,這凡人,可能摘得月亮?”

那村民聞聽,跪倒在地,惶恐不安,說道:“李先生莫要胡言,這凡人如何能摘月,再說那是太陰娘娘月宮之處,凡人言說這等,已是冒犯,少時曾有傳言,若手指太陰,是有不敬,夜半過後,太陰娘娘會遣人來割耳懲戒,故不可不敬太陰娘娘。”

李白笑道:“但我問你,可能摘月,莫要說這等,你且說能與不能。”

村民說道:“不敢妄言。”

李白扶起村民,說道:“但你明言,若有罪責,便教那太陰娘娘,怪罪我李太白一人之身。”

村民聽得李白此言,連稱不敢,而後猶豫許久,說道:“李先生,但凡人定不能摘月。”

李白說道:“何以見得。”

村民說道:“李先生,但我等連那太陰尚且夠不着,怎個言說摘得?”

李白聞言,沉吟許久,緩緩點頭,說道:“不曾,連太陰尚且夠不着,如何言說摘得,你言說有理。”

村民說道:“但若是李先生要摘月,卻也不是沒有辦法。”

李白問道:“你有辦法不成?”

村民說道:“自有辦法,自有辦法。”

李白饒有興趣,坐在地上,問道:“你且說與我聽。”

村民說道:“昔時我家中孩兒,常常見圓月,便纏着我要月亮,我無有法子摘月與他,然其一直言說,要得月亮,我只得想出一法子來,是以夜中,取一盆水,放置院裡,待圓月倒影入盆中,便可取得月亮,滿足孩兒一時。”

李白聞聽,恍然大悟,只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他怎個不曾想過這一點,鏡花水月,此乃老生常談之理。

他十分歡喜,說道:“你卻幫我大忙。”

村民不解其意,說道:“先生此言何意?縱然可在盆中見月,但那是個虛幻的,當不得真。”

李白坦然自若,說道:“盆中之月爲虛幻,但我等人生一世,又何嘗不是虛幻?今見盆中之月,如見我也。”

村民茫然,不懂李白在說些甚。

李白忽是轉身,大笑數聲,望向身後江河,見着河水之中倒映圓月,他忽是伸手去撈,腳步晃盪,竟跌落河水之中。

村民大驚失色,呼喊不止。

“來人,快來人!”

“李先生跌落水中了!!”

在村民呼喊聲中,烏泱泱一幫村民迅速到來,但入水搜尋多時,不見蹤跡,已是知得李白醉酒撈月而亡。

……

李白到底極具名望,其身亡之事,迅速傳遍天下,但天下之人聞聽李白身亡,皆心有哀悼,乃敬仰此才華橫溢之人。

長安城皇宮之中,李隆基聞聽李白身亡之事,心中不免升起哀傷,他不知此情何來,但此情難以止住。

與皇帝稟報之宮人尚在恥笑於李白,但聽其說道:“陛下,此果真荒謬!那大詩人李白,竟醉酒在那水中撈月而亡,水中月不過虛幻,此三歲小兒亦是知得,那李白竟是覺得水中有月,比三歲小兒尚不如,果真教人感到好笑!”

李隆基目光如炬,問道:“此有何可笑之處,你再與朕細細說道。”

宮人聽出李隆基言語之中的不悅,他戰戰兢兢的道:“知罪,知罪!望請陛下恕罪!”

李隆基說道:“李太白乃大唐國人,既是大唐國人,便是朕子民,朕之子民逝去,你怎個大膽言笑?晚些下去,領杖二十。”

宮人跪伏在地,叩首不計其數,說道:“謝陛下,謝陛下!”

李隆基沉吟少許,忽是說道:“你說,李太白撈月而亡,可是因仙緣之事?”

宮人聽得李隆基言說,方纔憶起仙緣之事,說道:“陛下,那仙緣乃是李白一場夢罷,當不得真。”

李隆基說道:“李太白昔年曾與朕言,須摘月得仙緣,李太白今水中撈月,亦是得了月,說不得,今已是在修行。”

宮人說道:“陛下,此萬萬不可能。”

李隆基問道:“何以見得?”

宮人笑道:“李太白已身死,談何修行,談何仙緣?”

李隆基聞聽,許久不曾言說。

半晌之後,其忽是開口,說道:“誰言身死便不可修行?身死不可得仙緣?須知往年仙人教人死而復生之事,屢屢聞得,便是昔年太宗時,玄奘法師西行取經後,言說事蹟,便有言那西方烏雞國國王身死多年,教其徒救活,此不正是死而復生之事,身死或可得仙緣。”

宮人聞聽,拜道:“陛下,我這便是通傳,教大唐境內,尋找李白。”

李隆基搖頭說道:“不消那般,只是朕猜測一二罷。”

宮人說道:“陛下,若是找尋,說不得果真能尋得李太白。”

李隆基說道:“不必,但你快些去將那丹丸取來,與我服用。”

宮人聞聽,不敢有違,少頃間,取出一寶盒,將寶盒打開,其中盛放一粒金燦燦的丹丸,乃方士所煉製的金丹。

李隆基說道:“此金丹乃真修所煉,服之精神百倍,但久服身中不適,你可知如何?”

宮人答道:“陛下,此金丹乃以金石所煉製,金石乃天地之精華,那方士言說,吞服久了,自可羽化成仙,陛下身中不適,說不得乃是成仙之兆。”

李隆基問道:“爲何身中不適,乃成仙之兆?”

宮人再是說道:“成仙必有考驗劫數,身中不適定是那考驗劫數,此還不是那成仙之兆?”

李隆基聽言大喜,吞服金丹。

第365章 八仙驚龍王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二章 因果了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三十四章 正道難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155章 行者借扇90.求月票第十四章 苦海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58章 淺談火候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376章 重陽論道,遊歷天下第387章 重陽心堅,菩薩考驗第81章 孫悟空第293章 沉香長成,靜心之道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422章 降心猿之感,根深方能果碩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63章 溫養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293章 沉香長成,靜心之道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346章 左良收徒,雙雙離去第410章 重陽留言,真身歸位當歸家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395章 重陽贈靈果,半部論語治天下第155章 行者借扇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410章 重陽留言,真身歸位當歸家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376章 重陽論道,遊歷天下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422章 降心猿之感,根深方能果碩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97.第96章 悟空舉鼎,歸山(4k,求月票)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416章 紅孩兒鬥八戒,重陽見真人第357章 八戒守心,左良相助第71章 九轉成丹之法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十四章 苦海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391章 習得學識,仙人與佛祖?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403章 性命相關,赤須龍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399章 王重陽見八戒,純陽子授符籙第330章 左良天師,心中慈悲(求月票)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五十四章 童兒採藥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
第365章 八仙驚龍王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150章 一體二心難分辨,尋求真人辯真假(求月票)第151章 真人妙法識六耳,一體再無二心生(加更,求月票)第284章 紫微帝君轉生第320章 沉香心亂,八戒勸誡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二章 因果了第七章 元神指路第235章 九鼎之事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295章 豬八戒修行,老君到來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三十四章 正道難第166章 六敗水猿大聖,百丈本相第184章 西聖故事,觀主不易第317章 撈月而亡第230章 鐵柺李見真人第331章 左良顯威,佛老修行第155章 行者借扇90.求月票第十四章 苦海第85章 十二輩後,姜緣開洞府(求月票)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307章 一心爲官,金星難渡第58章 淺談火候第392章 所見即苦海,三災氣將消第78章 金丹成(求首訂)第四十七章 請黃婆第376章 重陽論道,遊歷天下第387章 重陽心堅,菩薩考驗第81章 孫悟空第293章 沉香長成,靜心之道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124章 法林辯佛,啞口無言第269章 玄冥老母來頭,悟空請天兵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278章 真君護短,重陽轉世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422章 降心猿之感,根深方能果碩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63章 溫養第十二章 道常在第294章 左良八戒相助,真人祖師對弈第396章 五行山壓嗔心,緊箍咒束妄念第345章 左良得令牌,王守得學醫第231章 鐵柺李往事第293章 沉香長成,靜心之道第253章 靈獸擒青牛,顯聖修律法第346章 左良收徒,雙雙離去第410章 重陽留言,真身歸位當歸家第171章 唐僧護徒,獅駝城外大戰第280章 太和宮見玄帝第395章 重陽贈靈果,半部論語治天下第155章 行者借扇第314章 重陽二世,再渡金星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410章 重陽留言,真身歸位當歸家第400章 重陽觀符,魔羅再入西牛賀洲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134章 唐僧遇難,八戒登方寸山第243章 兕大王下界,唐王終遲暮第267章 北懼蘆洲玄冥老母【月票加更】第376章 重陽論道,遊歷天下第244章 禳星之法,沉香一夢第181章 真經有兩份,山中棋局(求月票)第107章 恐失真面目,五行山探猴王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422章 降心猿之感,根深方能果碩第409章 收徒七子,重陽將歸97.第96章 悟空舉鼎,歸山(4k,求月票)第176章 見得冀鼎,遇聖則興第140章 聖嬰二敗悟空,行者求助觀音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416章 紅孩兒鬥八戒,重陽見真人第357章 八戒守心,左良相助第71章 九轉成丹之法第141章 行者終敗聖嬰,紅孩兒歸方寸第十四章 苦海第313章 不提舊事,徹查龍屬第369章 重陽習三家,悟空見妖山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391章 習得學識,仙人與佛祖?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403章 性命相關,赤須龍第二十七章 道破源流氣泄敗第399章 王重陽見八戒,純陽子授符籙第330章 左良天師,心中慈悲(求月票)第224章 苦海難渡第135章 真人擒八戒,白龍請菩薩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五十四章 童兒採藥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265章 八戒上天,受杖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