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第96章 悟空舉鼎,歸山(4k,求月票)

第96章 悟空舉鼎,歸山(4k,求月票)

卻說地府森羅殿,十王戰兢兢,急令判官查清劉母來路,依真人言照搬。

姜緣與惠岸教十王迎至殿中正中間南面坐下,獻香茶時果,獻畢,遂作陪在旁。

惠岸行者合掌拜道:“真人果真法玄,那來的神通廣大,我不敵,卻遭不得真人一合之數。”

姜緣回禮道:“惠岸行者,這廝武藝奇高,乃是個成道的,本事高超,自是難降,我仗三分神通罷。”

惠岸行者復望十王,說道:“這廝雖鬧地府,使地府門戶緊閉,卻是事出有因,我有聞這廝言說,乃教地府勾錯。”

十王慌了道:“卻不認得,卻不認得。敢是勾死人錯走。”

姜緣笑道:“你這般錯走,那般錯走,怎地地府不識地利?”

十王道:“再不敢,再不敢,望乞真人恕罪!”

姜緣道:“若教我再聞地府勾死人有錯,我定尋你十人,知我神通利害。”

十王戰兢兢應下。

不消多時,判官取生死簿來,將賬目呈上。

姜緣細細一看,裸蟲屬簿上有記‘南瞻部洲劉張氏,九萬四十三號,壽七十三歲’,他問道:“今劉母壽幾何?”

判官道:“查清來路,劉母壽四十有五,陽壽未盡,果是勾死人的錯走,將劉母作拉奧勾來,作個替死鬼矣。”

十王道:“豈有此理!那勾死人何在?”

判官道:“教那惡神打殺了賬。”

姜緣道:“且將劉母返本還陽,莫生事端。”

十王遂令判官將劉母帶來,少頃間,判官帶劉母來,講明原因,賠個不是,請其原諒。

劉母聞說事由,拜禮與姜緣,道:“愚婦多感上仙相助,深恩不敢忘,但請上仙留名,教愚婦知恩主。”

姜緣下座將之扶起,道:“蓋因我知你子乃行孝君子,我與之一見,其有死心,恐你受欺,教來護你,故我助其一二。今見老夫人,知識有母方有子,母尚知禮,子必有孝,此謂之‘言傳身教’。”

劉母兩淚悲啼道:“多感上仙,多感上仙!但請上仙留名。”

姜緣搖頭道:“無需記我名,若感我恩,日間多善就是。”

劉母應答。

姜緣喚判官帶劉母返本還陽,他將此事了,得十王應承,使地府再無諸般亂象,方是騎白鹿離去,十王相送出地府。

待出地府,再入人世,姜緣與惠岸行者分別。

惠岸行者合掌道:“我本教護真人歸山方是,怎奈身中有傷,持棍無用,恐護不得法。”

姜緣騎着白鹿,笑道:“行者護我行持多時,我已經感恩,怎有厚顏讓行者送我歸山。行者歸落伽山就是,且替我謝觀世音菩薩。”

惠岸行者點頭道:“當是如此。真人若有閒時,可來落伽山,我定相迎,與真人論法一二。”

姜緣欣然應允。

惠岸行者不再言說,駕起雲霞,往落伽山返。

姜緣使白鹿行至一高山處,駐足崖前觀看,但見這山頂接青霄,萬迭白雲骨都都。山前彎彎曲曲藏龍洞,千丈萬丈挾魂崖。山後有涓涓寒澗,悠悠冷氣逼人寒。真是處惡山險地。

真人行至此處,下了白鹿,他將袖袍一張,手掌一撮,將猴兒拿了出來,猴兒似個草人,任其把玩。

悟空出了袖裡幹坤,把金箍棒一收,趕前用手攙着姜緣,說道:“大師兄,莫怪,莫怪!是我冒犯哩。”

姜緣笑道:“你這猴兒,冒犯不提。你怎個見我就走?”

悟空道:“大師兄,我方見你心驚,正是不知所措,不得相認,恐有難至,非是有意,大師兄諒我罷。”

姜緣道:“怎個不得相認,你且說我聽。”

悟空禮道:“大師兄且聽我講,我本山中會講時,府中師兄多敬我,蓋我神通妙法玄,師兄言說見真法,我自領命使手段,不料師長此間出,一心將我逐師門,只道遣回家中去,千求萬求饒不得,本教師兄親言說,怎想師兄未歸山,暗歎離山歸家去,師長離前重言說,量我出山生不良,不教我將師門報,若使我將來路說,師長定取我性命,是故未敢與相認。大師兄,諒我罷。”

姜緣聞說,心中瞭然,他說道:“怎個賣弄手段使師父逐你。”

悟空道:“府中衆師兄,要見七十二般變化,故我使了個法,換作老柏樹。”

姜緣道:“你這猴頭,你無端賣弄作甚,你那般賣弄,豈非教人動心,若其動心,必生其計來害你,我尚且不敢賣弄,你道淺薄,怎敢造次。”

悟空不敢多言,只用手攙着大師兄。

姜緣道:“既歸家去,你不好生隱山修行,怎個在地府裡現身?”

悟空聽言有惱,說道:“大師兄,此怨不得我哩,我在山中會客,方是睡下,那勾死人的將我勾至地府,我怎能不打鬧地府,我仙道有成,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勾死人怎個尋我,該打,該打!”

姜緣道:“此間事果不怨你。我此方入地府,亦作此事來,此後再無勾死人來勾你,你安心隱修就是,若再有這等你,你歸山尋我,我爲你討個說法。”

悟空道:“多謝師兄。”

姜緣道:“如此,你且去,若來日見我,只道你有理,便無需躲我。若教你無理,見了我,定拿你。”

悟空道:“大師兄,我明矣。”

說罷,正是要走,忽是停下,道:“大師兄,我近來得一神兵,卻與大師兄寶貝,乃是個同宗哩。”

姜緣問道:“那個寶貝?”

悟空道:“是那豫鼎。”

姜緣持腰間豫鼎,說道:“同宗怎說?”

悟空耳朵中掣出寶貝,幌一幌,如意金箍棒現形來,猴兒丟開解數,打轉山中,唬得那狼蟲顛竄,虎豹奔逃,果是個大神通的。

他持定金箍棒,說道:“大師兄,我這寶貝,名喚‘如意金箍棒’,乃是賢鄰所贈,有說乃是大禹治水時的定子,量江河深淺所用。我聽賢鄰有說,大師兄這豫鼎乃是大禹所鑄,此作同宗也。”

姜緣指定猴兒,笑罵道:“你這猴頭,同宗這般算?怎地,你還使這金箍棒,與我這豫鼎相較不成。”

猴兒道:“師兄,正想相較一番哩。”

姜緣道:“果真?”

猴兒道:“果真。”

姜緣笑道:“你想怎地較量?”

悟空道:“師兄,我使棒,你使鼎,試弄一番就是。”

姜緣道:“你這猴兒,你那是個刀兵,我這鼎兒,護身寶貝罷,怎個與你相爭?罷,罷,罷,我與你爭個高低作甚,你且去,莫擾我。”

悟空道:“既這般,比重如何?”

姜緣細細一看金箍棒,問道:“你這棒多重?”

悟空有心賣弄,說道:“大師兄,我這如意金箍棒,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哩。”

姜緣將腰間豫鼎取出,將之一翻,豫鼎現本相來,作個大鼎,高一丈八尺,上書諸般紋路,神光隱現,承德厚重。

他說道:“悟空,且將此鼎舉起,作你勝也。”

悟空道:“師兄將道放開,我來舉起。”

姜緣聞說,讓開大路。悟空遂行至鼎前,摸了一把,果是厚重的寶貝,他腰間發力,要將豫鼎舉起,怎料豫鼎神光現,任是猴王怎發力,豫鼎紋絲不動。

此豫鼎乃大禹爲鎮南瞻部洲而鑄,以神金煉成,氣通部洲,又得太上老君點化,養就靈氣。後隨真人修行,得靈氣溫養,真人成道,自得好處,神通其中,萬法不侵,今時不同往日。

猴兒神通大,此番怎舉得豫鼎。

6◇9◇書◇吧

猴兒鬆手,道:“好鼎,好鼎!我這金箍棒,勝不得你。”

姜緣將手一招,豫鼎作小鼎,系他腰間,說道:“猴兒,且好生去山中隱修,早日得道,莫教這般急躁。”

悟空應承,遂不再多言,三拜師兄,將身一抖,跳將起來,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不知去何處。

姜緣望猴兒遠去,行至白鹿旁。此鹿有靈,伏低身子,使真人騎上,待坐穩時,白鹿行下山去。

姜緣輕撫鹿首,知得白鹿有些能耐,笑道:“此番參法會一行,我參個一二寂滅真法罷。教你得了好事,歸山須好生修行。”

白鹿啼叫,漸行山下。

……

卻說,猴王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魂靈回了花果山,入得仙體,猛地醒來,伸腰蹬腿。

四老猴叫道:“大王,吃了多少酒,怎睡一日餘方醒。”

猴王道:“你等卻不知,這一睡,事多哩。”

四老猴問道:“大王就在此睡,有何般事?”

猴王道:“你等不知,我那魂靈,教陰曹兩個勾死人的勾去,是我顯神通,打了那勾死人,又將那地府鬧遍,打得地府上下閉門閉戶,本教打入森羅殿,未想那森羅殿裡,坐着我大師兄哩。我斷不敵我大師兄,轉身就逃,被那大師兄一袖子籠走,幸是將我放了來。”

四老猴驚道:“大王神通高,怎有人降得大王。”

猴王道:“我那大師兄,神通廣大,本事高強,非我能比哩,他道深,我道淺。”

四老猴道:“大王道比天高,若教此人勝大王,豈非比天高尚高?”

猴王未答,正是要聚衆行樂,忽有猴孫來報:“大王,近日多有猴兵死矣。”

猴王聽言大怒,問道:“何人傷我猴子猴孫?”

猴孫道:“非有人傷,乃教猴兵年老血衰。”

四老猴道:“大王,此乃壽數盡矣。我等居仙山福地,有大王庇佑,不伏麒麟轄,不伏鳳凰管,不受妖魔欺,卻遭那閻王老子暗管,大王成道,長生不老,我等卻難矣,早晚身死,人間有言‘孤家寡人’,那時大王大差不差也。”

猴王聞說,抓耳撓腮,坐立不安,十分發怒,正待尋機解了閻王老子暗管,此間暫且不提。

……

光陰迅速,不覺半載餘。

姜緣騎白鹿終歸靈臺方寸山,他行至斜月三星洞前,將白鹿放歸山間,叮囑好生修行,他方入三星仙洞。

入三星仙洞不久,行至老柏樹旁,但見衆弟子此間會講,正說火熱處,講的是旁門怎鬥法。

姜緣行至,真見是以起身上前拜禮:“大師兄。”

大衆相迎:“大師兄。”

姜緣道:“不必多禮,你等會講,我方歸山,當拜師父。”

大衆道:“大師兄且去。”

姜緣朝真見張望,細細一看,見其身意有增,正果在前。此師弟果真‘見’破,路在前方,不急不躁,緩步而行。

真見道:“大師兄,晚些師弟定去拜訪。”

姜緣笑着點頭,朝瑤臺走去,少頃間他至瑤臺,祖師不在此處,是以他行小道往靜室去,待行至靜室。室門大開,祖師披衣盤坐蒲團,靜候多時。

姜緣行至室門前,拜行大禮,道:“師父,弟子歸家矣。”

祖師道:“童兒進來就是,這般大禮作甚。”

姜緣聞聲方入室中,得祖師意,落座蒲團,待坐穩時,祖師問道:“此出山去,有所得否?”

姜緣道:“師父,所得甚多,弟子去了地府,亦見了悟空。”

祖師道:“怎說?”

姜緣道:“弟子本教去南海,怎料鹿兒行錯,進了烏里國,方見有君子悲啼,一問知是地府勾錯其母,是故弟子先參法會,後行地府,瞭解因果,助人還陽。復見悟空師弟教地府勾去,打鬧地府,便將悟空師弟帶走,纔是歸府。”

祖師道:“法會可有所得?”

姜緣答道:“師父,弟子聽聞觀世音菩薩講述寂滅真法,自有所得。”

祖師道:“你且說與我聽。”

姜緣復將寂滅真法說與祖師聽。

祖師聞說,讚歎不已,說道:“童兒雖知之不全,但寂滅法卻得精義,果是聰慧,你覺寂滅法如何?”

姜緣道:“如師父言說,有朝一日,此法寂滅。”

祖師笑道:“童兒,你怎思得此理?”

姜緣答道:“蓋因此法難明,我聞佛衆多有不明,曲解其意,是以愚昧世人,寂滅生身。其法精義,只得智者所得,故此法必不長久,他日定有新法取而代之,故法寂滅。”

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74章 三關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第81章 孫悟空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63章 溫養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332章 牛王劫數,坦誠相見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293章 沉香長成,靜心之道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232章 悟空盜神兵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220章 悟空言大鬧天宮,山外大蟲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163章 心不正則邪侵,左良跟隨第76章 仙香奇異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62章 守山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222章 二神懼死,而非於你第155章 行者借扇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三十一章 大慧身死道消第三十一章 大慧身死道消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86章 不學,不學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232章 悟空盜神兵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264章 全無威氣,豬八戒上天宮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93.第92章 悟空鬥法姜緣(二合一章節)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十四章 苦海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61章 烹煉功成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
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74章 三關第296章 左良請幽冥,真人上天界第81章 孫悟空第三十三章 伏妖歸山第四十六章 請黃婆之法第172章 三魔敗逃,唐僧有悟(求月票)第225章 水官大帝,當往青州第266章 赦罪,賞鼎宴第二十五章 紫氣東來第215章 煉丹神通即爲開天闢地第63章 溫養第279章 王玄昭,心正邪退第175章 取經人終過獅駝山,行者得陰陽二氣瓶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332章 牛王劫數,坦誠相見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293章 沉香長成,靜心之道第275章 豬八戒心願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327章 左良下山,牛精入夢第232章 悟空盜神兵第299章 百里者半於九十,拜神亦或拜貪慾?第二十一章 隱見金公現第220章 悟空言大鬧天宮,山外大蟲第三十九章 木母難‘說’第170章 牛王,聖嬰齊助陣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262章 悟空請八戒,左良降妖【求月票】第160章 真武借劍,取經人行至寶樑國(求月票)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311章 惡蛟跟腳,呂岩鬥妖第206章 冀鼎收水第163章 心不正則邪侵,左良跟隨第76章 仙香奇異第246章 廣心十四字輩,收徒第125章 法林受阻,取經受挫(求月票)第190章 牛魔王敗黃獅,九靈元聖知真人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237章 此身非我身,此我非真我。第272章 玄虛無影衣,真人仙相第123章 顯聖來訪,白鹿攔路法林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245章 再臨福陵山,終歸方寸山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133章 唐僧逐大聖,大聖歸方寸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112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第62章 守山第五十一章 金鼎玉爐,鎮元子第222章 二神懼死,而非於你第155章 行者借扇第204章 牛王鬥蛟魔【除夕快樂】第145章 滿天神佛拿不得,兜率宮中見真人(求月票)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118章 菩薩借人,八十一難第四十四章 兵器第153章 唐僧往方寸山(雙倍求月票)第252章 當傳五雷法,青牛胡鬧第195章 取真經,真經有二份第285章 再會唐僧,武后求長生第194章 取經人終至靈山第202章 鬥戰勝佛見真人,悟空相助第二十四章 窯頭土坯第209章 真君鬥悟空,誰勝誰敗第66章 木母遮本心第三十一章 大慧身死道消第三十一章 大慧身死道消第二十九章 金公將成第三十二章 鬥虎第86章 不學,不學第168章 行者闖山,牛魔王調兵遣將第232章 悟空盜神兵第154章 悟空二戴金箍(求月票)第240章 擎天虯木大聖第203章 蛟魔王作祟第264章 全無威氣,豬八戒上天宮第186章 真見上靈山第292章 武周氣數減半93.第92章 悟空鬥法姜緣(二合一章節)第四十二章 真見求救第283章 再臨長安城第179章 壽星走鹿,比丘國事第143章 木母作祟欺元神,心猿不得金公助第十六章 護他元神準無恙,逞兇鬥狠識欲神第159章 行者過火焰山,今見真武如見我第十四章 苦海第322章 沉香再鬥二郎神,悟空相助第180章 行者勸八戒,國丈爲白鹿第161章 真人入閻浮世界第255章 傳五雷法,牛王得神兵第121章 孫行者,堵不如疏第305章 老君可爲老師,帝君終功敗第61章 烹煉功成第233章 蟠龍柺杖顯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