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左右互搏

作爲空客代表團的領隊,伯納德·齊格勒當然清楚,在結束廬州的行程之後,還要前往江城去參觀一家生產和運營重型鍛壓設備的企業。

實際上,第二個行程甚至是他們自己主動申請的。

就是爲了看一看華夏在鍛造工藝領域的技術水平。

但無論是齊格勒本人,還是當時提出申請的技術人員,想的都是先把一些非重要部件的生產交給華夏。

這倒不是他們刻意阻撓,主要是法國人自己就有一臺進口自蘇聯的6.5萬噸的重型模鍛液壓機,對於大尺寸部件鍛造生產的技術難度有着非常直觀的認識。

先不說華夏這邊的設備是否能夠達標。

就算有一臺成熟的設備,也不意味着馬上就能投入生產。

萬噸液壓機又不是小作坊用的衝牀,隨便學一學就能操作。

不同的設備哪怕想要生產相同的部件,工藝參數也會有所不同。

就算他們想教,也不大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學會。

當然,作爲一名技術人員,無論腦子裡怎麼想,齊格勒在表態上還是比較謹慎的,會給自己留出充分的退路。

而且更重要的是,從他的角度出發,其實是希望這個亞洲總裝中心能夠更早建成並投產的。

一是亞洲生產亞洲銷售的成本確實會更低,也有利於空客趁着前兩年的勢頭繼續擴大亞洲市場。

二來也是隨着訂單數量不斷增加,圖盧茲那邊的工廠生產壓力也日益增大,他爲此多次提出要擴大圖盧茲工廠的規模,但卻被不停踢皮球,直到現在也沒有得到一個明確許可。

而建設一條新產線也有助於倒逼當地提高效率。

因此,他只是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

“那麼,期待接下來的行程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

與此同時,江城方面,常浩南也在進行着模鍛壓機進行試生產之前的最後準備。

在廠房的頂棚下面,就連慶祝建國五十週年的條幅都已經掛好了。

雖然眼下才5月下旬,但是給國慶獻禮這種事情並不一定拘泥於十月附近,有些單位甚至從進入1999年之後就會開始。

至於準備的內容……

自然是把整個生產流程給走一遍。

雖說是用“試生產”來獻禮,但重型液壓機僅基本工序就有快進、加壓、保壓、卸壓、回程、停止六個,整個生產流程走下來快則幾個小時慢則十幾個小時,而且全程伴隨着強烈的噪音和震動,其中泄壓和回程兩個步驟更是有一定危險性……

總之,不可能讓領導和嘉賓在現場全程看完整個過程。

肯定是提前做完前面幾個步驟,等到儀式開始之後,再把產品從鍛壓機裡面取出來,最後再慶祝一番就行了。

而常浩南他們現在正在做的,就是按照殲11B機身隔框的工藝參數,測試整個生產流程的可行性。

“常總,你之前想出來的那個新的泛函處理辦法,我們測試下來,效率確實要比以前高出不少。” 林景堂從門外走進控制室,手中捧着筆記本電腦和一大摞紙質資料,然後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

“本來我們計劃是3個月左右算出結果,就算是換過算法之後,本來預計也要兩個月左右的,但是實際算下來,這才一個月時間,不光把參數給算出來了,還額外優化了一遍。”

“嗐……其實這個也不完全是算法的功勞。”

常浩南朝他擺了擺手:

“主要還是我跟計算所那邊打了個招呼,把分配過來的算力給提高了,要不然就算換了算法,也不可能快出這麼多來……”

“原來是這樣?”

林景堂聽後整個人一愣:

“我還以爲是我們的計算量預估出問題了……”

這個時候,穿着一身藍色工裝的何明也從車間回來,剛好聽到常浩南二人的閒聊,遂接上話茬:

“沒辦法,這個隔框我們廠裡要的很急,關鍵上級領導已經把技術人員給集中到十一號工程那邊了,還是希望能在今年內把大改之後的B型號原型機給拿出來。”

他說着把安全帽摘掉,掛在門邊的衣帽架上,接着也一起坐到控制檯旁邊,看着設備操作人員一項項輸入操作參數。

“確實,跟咱們這項目差不多,正好也是給國慶獻禮的機會。”

Www¸tt kan¸¢o

林景堂一邊在電腦上對照檢查參數無誤,一邊頭也不回地說道,

但何明卻搖了搖頭:

“十一號工程B型機肯定是趕不上給國慶獻禮了,哪怕能在年內首飛,也得到十一或者十二月份,再者說我們這些年藉着常總的光,已經快把獻禮獻成日常了,倒也不差這一個型號。”

“關鍵還是,過去一直都是我們把飛機造好,然後等着別人造出航發來,結果這次……”

說到這,他看了一眼旁邊的常浩南:

“現在人家常總已經把配套的發動機拿出來了,我們這飛機還沒個影呢……而且航空工業和航空動力再過兩個月就要拆分了,十號工程和十一號工程算是分家之後的第一輪合作,要是兩邊全都拖了後腿,那面子上可就不好看了……”

殲10的新方案跟殲11B的情況相反,屬於內部設備變化不大,但是氣動和結構設計都天翻地覆的那種,以至於需要重新去吹一輪風洞,進度肯定更慢一些,因此,跟上渦扇10進度的重任,暫時只能落在後者身上了——

過去一直說是發動機拖了後腿,結果如今剛一分家就被人家吊着打,這個臉誰也丟不起。

不過,聽到何明的解釋,林景堂卻眉頭一皺,略加思索之後擡起頭,先是看了看何明,然後看了看常浩南,最後又看了看何明,露出了複雜的表情。

“爲什麼這麼看着我?”

何明被瞅得有點發毛。

“你看啊……”

林景堂此時也已經完成了參數檢查,於是乾脆把電腦放到一邊:

“按照你的說法,渦扇10,是常總牽頭設計的。”

何明點點頭。

“但咱們現在生產的飛機隔框,設備和工藝也是常總牽頭開發出來的。”

何明繼續點頭。

“那你們這不就相當於是……讓常總在左右互搏?”

第716章 挖牆腳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1128章 空客,瞄準未來(xdm求一波月票)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63章 比他們更強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1227章 導彈就位!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1136章 你等着瞧!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1173章 一小時打遍全球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92章 雙向奔赴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957章 華夏人的新花樣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1284章 激波風洞的小妙用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283.第283章 溜了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第1305章 研發一代,預研一代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1080章 還是隻能回去找華夏人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603章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須得出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1056章 達索的小心思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1196章 中華神盾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
第716章 挖牆腳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1128章 空客,瞄準未來(xdm求一波月票)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276.第276章 馴服氣流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63章 比他們更強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1347章 部分技術人員缺乏職業道德326.第326章 客機,C808和C909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1227章 導彈就位!第514章 一架過於安靜的直升機?第1136章 你等着瞧!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1173章 一小時打遍全球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第683章 LNG船,中韓之爭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692章 雙向奔赴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957章 華夏人的新花樣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1284章 激波風洞的小妙用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199章 高級軟臥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283.第283章 溜了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231.第231章 院長,我要寫教材!(二合一)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385章 氚增殖模塊第1305章 研發一代,預研一代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第1080章 還是隻能回去找華夏人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1000章 火炬集團,永遠的神(日萬,求一波月票)第603章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須得出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1056章 達索的小心思第565章 真空電子束焊接技術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1196章 中華神盾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611章 殲10A與殲10E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第1264章 買一送一的合作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1412章 “哪有什麼四代機,都是殲10改”256.第256章 找38所借飛機!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