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左右互搏

作爲空客代表團的領隊,伯納德·齊格勒當然清楚,在結束廬州的行程之後,還要前往江城去參觀一家生產和運營重型鍛壓設備的企業。

實際上,第二個行程甚至是他們自己主動申請的。

就是爲了看一看華夏在鍛造工藝領域的技術水平。

但無論是齊格勒本人,還是當時提出申請的技術人員,想的都是先把一些非重要部件的生產交給華夏。

這倒不是他們刻意阻撓,主要是法國人自己就有一臺進口自蘇聯的6.5萬噸的重型模鍛液壓機,對於大尺寸部件鍛造生產的技術難度有着非常直觀的認識。

先不說華夏這邊的設備是否能夠達標。

就算有一臺成熟的設備,也不意味着馬上就能投入生產。

萬噸液壓機又不是小作坊用的衝牀,隨便學一學就能操作。

不同的設備哪怕想要生產相同的部件,工藝參數也會有所不同。

就算他們想教,也不大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學會。

當然,作爲一名技術人員,無論腦子裡怎麼想,齊格勒在表態上還是比較謹慎的,會給自己留出充分的退路。

而且更重要的是,從他的角度出發,其實是希望這個亞洲總裝中心能夠更早建成並投產的。

一是亞洲生產亞洲銷售的成本確實會更低,也有利於空客趁着前兩年的勢頭繼續擴大亞洲市場。

二來也是隨着訂單數量不斷增加,圖盧茲那邊的工廠生產壓力也日益增大,他爲此多次提出要擴大圖盧茲工廠的規模,但卻被不停踢皮球,直到現在也沒有得到一個明確許可。

而建設一條新產線也有助於倒逼當地提高效率。

因此,他只是不動聲色地點了點頭:

“那麼,期待接下來的行程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

與此同時,江城方面,常浩南也在進行着模鍛壓機進行試生產之前的最後準備。

在廠房的頂棚下面,就連慶祝建國五十週年的條幅都已經掛好了。

雖然眼下才5月下旬,但是給國慶獻禮這種事情並不一定拘泥於十月附近,有些單位甚至從進入1999年之後就會開始。

至於準備的內容……

自然是把整個生產流程給走一遍。

雖說是用“試生產”來獻禮,但重型液壓機僅基本工序就有快進、加壓、保壓、卸壓、回程、停止六個,整個生產流程走下來快則幾個小時慢則十幾個小時,而且全程伴隨着強烈的噪音和震動,其中泄壓和回程兩個步驟更是有一定危險性……

總之,不可能讓領導和嘉賓在現場全程看完整個過程。

肯定是提前做完前面幾個步驟,等到儀式開始之後,再把產品從鍛壓機裡面取出來,最後再慶祝一番就行了。

而常浩南他們現在正在做的,就是按照殲11B機身隔框的工藝參數,測試整個生產流程的可行性。

“常總,你之前想出來的那個新的泛函處理辦法,我們測試下來,效率確實要比以前高出不少。” 林景堂從門外走進控制室,手中捧着筆記本電腦和一大摞紙質資料,然後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

“本來我們計劃是3個月左右算出結果,就算是換過算法之後,本來預計也要兩個月左右的,但是實際算下來,這才一個月時間,不光把參數給算出來了,還額外優化了一遍。”

“嗐……其實這個也不完全是算法的功勞。”

常浩南朝他擺了擺手:

“主要還是我跟計算所那邊打了個招呼,把分配過來的算力給提高了,要不然就算換了算法,也不可能快出這麼多來……”

“原來是這樣?”

林景堂聽後整個人一愣:

“我還以爲是我們的計算量預估出問題了……”

這個時候,穿着一身藍色工裝的何明也從車間回來,剛好聽到常浩南二人的閒聊,遂接上話茬:

“沒辦法,這個隔框我們廠裡要的很急,關鍵上級領導已經把技術人員給集中到十一號工程那邊了,還是希望能在今年內把大改之後的B型號原型機給拿出來。”

他說着把安全帽摘掉,掛在門邊的衣帽架上,接着也一起坐到控制檯旁邊,看着設備操作人員一項項輸入操作參數。

“確實,跟咱們這項目差不多,正好也是給國慶獻禮的機會。”

林景堂一邊在電腦上對照檢查參數無誤,一邊頭也不回地說道,

但何明卻搖了搖頭:

“十一號工程B型機肯定是趕不上給國慶獻禮了,哪怕能在年內首飛,也得到十一或者十二月份,再者說我們這些年藉着常總的光,已經快把獻禮獻成日常了,倒也不差這一個型號。”

“關鍵還是,過去一直都是我們把飛機造好,然後等着別人造出航發來,結果這次……”

說到這,他看了一眼旁邊的常浩南:

“現在人家常總已經把配套的發動機拿出來了,我們這飛機還沒個影呢……而且航空工業和航空動力再過兩個月就要拆分了,十號工程和十一號工程算是分家之後的第一輪合作,要是兩邊全都拖了後腿,那面子上可就不好看了……”

殲10的新方案跟殲11B的情況相反,屬於內部設備變化不大,但是氣動和結構設計都天翻地覆的那種,以至於需要重新去吹一輪風洞,進度肯定更慢一些,因此,跟上渦扇10進度的重任,暫時只能落在後者身上了——

過去一直說是發動機拖了後腿,結果如今剛一分家就被人家吊着打,這個臉誰也丟不起。

不過,聽到何明的解釋,林景堂卻眉頭一皺,略加思索之後擡起頭,先是看了看何明,然後看了看常浩南,最後又看了看何明,露出了複雜的表情。

“爲什麼這麼看着我?”

何明被瞅得有點發毛。

“你看啊……”

林景堂此時也已經完成了參數檢查,於是乾脆把電腦放到一邊:

“按照你的說法,渦扇10,是常總牽頭設計的。”

何明點點頭。

“但咱們現在生產的飛機隔框,設備和工藝也是常總牽頭開發出來的。”

何明繼續點頭。

“那你們這不就相當於是……讓常總在左右互搏?”

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1483章 金城504廠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1543章 專利圍獵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1213章 一張紙解決的大問題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1466章 賭約第1527章 水下小人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世界五代戰機俱樂部(段子,圖一樂,免費,非原創)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74章 保研面試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339.第339章 凱旋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1400章 提前進行的地面測試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1235章 最強之矛第906章 產能太高,也有煩惱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946章 常氏湍流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1021章 讓華夏參與遄達900項目?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115章 涉核課題?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1582章 皇家海軍又覺得自己行了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1497章 超音速偵察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1399章 讓航發等飛機第1608章 這位常院士未免太過激進了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921章 大變局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1131章 搖人幫忙!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93章 塞翁失馬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380章 同位素生產反應堆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
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第503章 常浩南同志成了香餑餑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1102章 天基數字圖像傳輸系統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第1483章 金城504廠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1543章 專利圍獵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1213章 一張紙解決的大問題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1466章 賭約第1527章 水下小人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世界五代戰機俱樂部(段子,圖一樂,免費,非原創)第761章 閱兵前夕第74章 保研面試第607章 華夏產品,走進歐洲!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339.第339章 凱旋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第1400章 提前進行的地面測試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第852章 前往滬東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1235章 最強之矛第906章 產能太高,也有煩惱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946章 常氏湍流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1021章 讓華夏參與遄達900項目?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1115章 涉核課題?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1582章 皇家海軍又覺得自己行了第1417章 忠誠僚機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第127章 我怎麼突然多了篇論文出來?(二合第1497章 超音速偵察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1399章 讓航發等飛機第1608章 這位常院士未免太過激進了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921章 大變局291.第291章 平流層飛艇和國際互聯網298.第298章 多物理場仿真第785章 火炬實驗室引發的爭議(算昨天的)第1131章 搖人幫忙!269.第269章 驅虎吞狼,安70和伊爾76第93章 塞翁失馬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442章 突破高端的阻力229.第229章 給年輕同志壓擔子第1380章 同位素生產反應堆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