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

當天下午,1121號原型機又進行了一次長距離滑跑試驗。

而最終的首飛,則被安排在了第二天。

試飛員還是常浩南的老熟人。

付國祥。

登機之前,常浩南還專門到飛行簡報室跟對方聊了聊。

然後才發現,後者此時已經晉升成了空軍大校。

就他的年齡來說,絕對算得上是進步神速了。

似乎是注意到了常浩南的目光正盯着旁邊衣架上的作訓服軍銜,付國祥一邊整理飛行裝具一邊開口道:

“這次晉升能輪到我,也是多虧了最近幾年參與的試飛夠多,幾乎全軍一半的新型號原型機和驗證機我都飛過。”

常浩南兩世都沒加入軍籍,因此這倒是他從未了解過的領域,於是好奇道:

“我知道飛行時長對飛行員來說很重要,不過你們還有機型數量方面的考覈標準?”

“那是當然,”

付國祥點點頭,一邊回答一邊開始填飛行計劃單:

“試飛員嘛,能被選進來的,其實都已經是經驗豐富的老鳥了,4000小時和3000小時中間其實未必有太大差別,但是多飛一個機型和少飛一個機型,很多時候就完全不一樣了。”

“就比如我,不說更早的時候,光是最近四年就飛過殲8C、殲8IIACT、殲11A、殲11AM,還有全軍總共只有不到五個人飛過的F14,相當於把國產、蘇制和美製飛機都體驗過一遍,哪怕在試飛員這個行當裡面,有這種經驗的都是極少數……”

說起這件事的時候,付國祥的語氣中滿是自豪,還有興奮。

其實單論型號,華夏試飛員裡面飛過三個國家飛機的並不少。

只不過其中的第三種,多數情況下是法制型號。

80年代跟西方關係好的那會,有不少飛行員參與過法國空軍提供的訓練,還考慮過採購法國飛機。

所以,飛過阿爾法噴氣、幻影2000和幻影F1的人不少。

但F14,那可是稀罕東西。

或者說華夏飛行員接觸過變後掠翼飛機的,都是極少數。

……

上午十點,付國祥坐進1121號原型機的機艙,開始進行起飛之前的最後檢查。

旁邊一架經過專門改裝的殲11AS戰鬥機也正在一羣地勤人員的伺候下準備啓動。

按照計劃,這架飛機將會承擔伴飛和光學觀察任務。

“這是鳥槍換炮了啊……”

指揮中心裡面,常浩南把兩隻手對着揣進棉衣的袖子,看着遠處停機坪上忙碌的人車說道。

何明自然知道,這句話指的是那架用作伴飛的飛機。

“沒辦法,畢竟試飛機型的性能越來越好了,老型號很多時候跟不上要求。”

何明回答道:

“像之前殲8C首飛那會,伴飛的是一架殲教6,速度慢、視野差不說,關鍵是航程太短,現在這重型機試飛,一次上天兩三個小時都正常,靠老型號根本跟不下來,有時候中間還得換機。”

“所以我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在03批次殲11AS後面額外排產了一架留在廠裡面,除了做伴飛之外,也可以用來幫兄弟單位測試一些新設備什麼的,畢竟飛機夠大,改起來也方便。”

華夏空軍的大量訂單,加上來自波斯空軍的兩個大活,112廠如今完全當得起一聲財大氣粗。

而且,這種也算是長線投資。

雖然何明說是“幫”着測試新設備。

但如果實際操作起來,肯定不可能白乾。

尤其是最近一兩年,或許是受到從殲7F到幾個自籌經費項目連續成功的鼓舞,很多廠所都開始捉摸着在沒有軍隊訂單的情況下自行發揮主觀能動性,研發一些面向國際市場的產品。

而這些東西顯然不可能用空軍平臺來測試。

那麼,112廠就可以從中賺上一筆。

而且,旱澇保收——

這就像淘金熱的時候,淘金者未必能賺錢,但賺淘金者錢的人肯定能發財一樣。

“所以……已經有人找過你們做測試了麼?”

常浩南有些好奇地問道。

這個問題引來一陣沉默。

“好吧……暫時還沒有。”

何明先是嘆了口氣。

但很快又重新振作起來:

“不過,我想以後肯定會有的。”

就在二人聊天的功夫,付國祥駕駛的1121號機已經沿着滑行道駛上了起飛準備位置。

“1121號原型機檢查完畢,可以起飛……”

“……”

日復一日,飛行員和塔臺的對話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平淡到甚至讓人覺得有些無聊。

但對於這裡的工作人員來說,他們寧肯整個職業生涯都能這樣無聊下去。

畢竟,試飛工作如果刺激起來,一般不會是什麼好事……

站在塔臺的角度,常浩南可以看到,跑道側面被畫上了一條條等距的橫線,應該是爲了直觀看出飛機的起飛或着陸距離。 站在窗前的一排人幾乎不約而同地緊盯着1121號機的後輪。

在剛過第六條線的時候,飛機輕盈離地。

“好!”

何明一手拿着望遠鏡,另一隻手在空中揮了一下拳頭。

“這一條線是50米?”

常浩南大概有了猜測。

新機體的結構重量本來就低,再加上換掉了原來那個尺寸驚天動地的N001雷達,因此實際下線的殲11B空重相比老型號輕了足足800kg之多。

哪怕是雙發重型戰鬥機的體量,這也不是個可以忽略不計的數字。

因此,起飛距離相比於只是換髮的殲11WS驗證機必定會有一個提高。

“沒錯。”

何明點點頭。

而這個時候,離地的1121號機已經開始了近乎垂直的爬升。

當然,垂直爬升這個動作本身,哪怕是老蘇27SK也能完成。

但是。

這架飛機從接近水平到機頭垂直向上的過程,卻異常迅猛。

甚至讓常浩南有了點當時看殲10首飛的感覺。

要知道,後者是一架鴨式佈局的飛機,先天具備擡頭力矩。

而常規結構的殲11要想實現擡頭,本質上是需要像蹺蹺板一樣,讓負升力把水平尾翼往下壓。

考慮到總升力的問題,這個效率一般都會設計的比較保守。

越大的飛機,這個情況就會越明顯。

這也是爲什麼像F15、蘇27、F14這樣的重型戰鬥機,明明推重比更強,卻依然會讓人感覺有些笨重。

因爲機動性和敏捷性,本來就是兩個層面的性能。

而在用上了全新機體之後,敏捷性這個原本的最大短板,顯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補強。

就連座艙裡面的付國祥,剛纔都被那誇張的擡頭速度給驚了一下。

“有點意思……”

他注視着眼前的高度表,一直到上面的數字顯示爲02500,然後才改平了飛機。

大概20秒之後,負責伴飛的那架殲11AS,也跟着爬升到了相同的位置。

“準備執行試飛科目。”

付國祥在無線電中報告道。

按照試飛計劃,最先進行的是十幾項常規項目,主要測試飛機的基本飛行能力。

不過,得益於殲11的超長航程,這個過程結束後並不需要馬上返航。

而是可以繼續進行其它科目。

當然,畢竟是結構大改之後的第一次飛行,不可能直接上特別高的強度。

但其中有一項是付國祥很感興趣的。

……

半小時後,完成一輪循環飛行的付國祥重新架機回到北陵機場上空。

他把飛機完全改平,然後稍稍推動節流閥,把速度逐漸積累到950km/h的高亞音速狀態。

在最老型號的蘇27SK上面,由於結構強度問題,整個跨音速段的飛行性能都會被飛控限制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而殲11AM通過修改飛控,把產生限制的速度段精確到了兩個50km的範圍內。

不過因爲硬件沒什麼變化,所以總歸還是有缺陷。

但殲11B/蘇27SM使用的二階段升級機體,則計劃從硬件上徹底消除這個隱患。

確認速度達到測試標準之後,付國祥向右猛地一個帶杆——

熟悉的天旋地轉感傳來。

飛機開始進行滾轉。

作爲試飛員,付國祥即便在這種環境下仍然可以保持絕對清醒。

“7.6秒。”

連續三圈滾轉結束後,付國祥看向計時器。

7.6秒,三圈,1080°。

差不多140°/s的滾轉率。

很明顯。

升級,有效!

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1323章 看看能不能撈點東西上來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1586章 小露一手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1240章 X51A,大幹快上!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1571章 C919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73章 特別優待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1276章 責無旁貸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755章 分頭行動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917章 “小修小補”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1637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1117章 大佬雲集!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1638章 前景未卜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457章 汽車行業,要洗牌了第1640章 超級迴旋鏢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1495章 霍爾效應第1471章 美國的戰略優勢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1613章 如果上帝爲我關上一扇窗,那就直接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1601章 一塊價值兩億元的透鏡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443章 貼臉輸出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872章 未雨綢繆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
第1234章 女士之愛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1323章 看看能不能撈點東西上來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1586章 小露一手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1240章 X51A,大幹快上!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410章 來自馬拉內羅的學員第1571章 C919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73章 特別優待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1276章 責無旁貸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591章 連升兩級的戰鬥英雄第749章 拿捏土耳其的籌碼第755章 分頭行動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917章 “小修小補”294.第294章 這寫教材,當真是一件美事啊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567章 取代運8的新一代空中平臺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498章 魔改直9,火炬集團的新業務(求一波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1637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211章 不愧是你,常工(209章放出來了)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1392章 你們的模型,是錯的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283章 院士課題組的研究廣度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1117章 大佬雲集!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1638章 前景未卜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043章 信息化空戰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457章 汽車行業,要洗牌了第1640章 超級迴旋鏢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第1495章 霍爾效應第1471章 美國的戰略優勢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1613章 如果上帝爲我關上一扇窗,那就直接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1353章 讓人類科技脫離燒開水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1601章 一塊價值兩億元的透鏡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443章 貼臉輸出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760章 常氏引理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154章 普適性積冰生長模型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872章 未雨綢繆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