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

渦扇10的設計評審順利完成,也就意味着整個項目正式進入了研發環節。

而與此同時,生產製造方面的技術驗證工作也並沒有停下來。

410廠的技術室內,一羣工程師正或站或坐地圍在幾臺電腦旁邊,看着CRT顯示器屏幕上面的3D模型。

1995年,渦扇9的國產化率達到70%,標誌着爲期4年的渦扇9發動機材料國產化項目告一段落。

在當時看來,剩下的30%,對於430廠來說,屬於很難在短時間內靠自身力量解決掉的部分。

好在隨後的兩年時間裡,鎬京方面倒也沒有擺爛。

除了通過精工計劃牽上常浩南和410廠這條線,成爲渦扇10的技術驗證型號之外,最主要的成績就是把斯貝MK202的原始設計給數字化了。

當然,這也是常浩南去年年末就提出來的要求。

一型航空發動機的相關設計文檔浩如煙海,如果全部呈現在紙質材料上,那恐怕能裝滿好幾個檔案櫃。

作爲全國上下最瞭解渦扇9情況的人,他自然而然地也被拉進了渦扇10項目組。

而且這個過程中幾乎不可避免地產生丟失或者污損,到時候又是一筆糊塗賬。

要把這種體量的實體資料從鎬京轉移到盛京,那絕對是個相當巨大的工程。

實在不是他們對430廠有什麼偏見。

作爲當時華夏航空工業接觸過的,最先進的航空發動機,一些技術細節哪怕過了十幾年也還能記住。

只不過,到目前爲止,大多數工作還是在老夥計身上幹:

“你們確定……消化吃透了?”

楊慶露出了一個有些顧慮的表情:

“第一個是把高壓渦輪軸承處的浮動環式封嚴裝置改爲篦齒封嚴裝置,主要是爲了防止封圈處的滑油結焦,導致浮動環卡死而不能動,最終造成浮動環與軸相磨形成漏油的縫隙,第二個是……”

當年引進斯貝的時候,原計劃是放在盛京這邊搞國產化的,但當時410廠正和606所一起搞渦扇6,擔心受到影響,就沒接這個活。

雖然解釋的頭頭是道,但顯然說服力並不很強。

旁邊的其它人雖然因爲性格或者資歷的原因沒有直接開口質疑,但從反應來看,應該也是抱着差不多的想法。

“設計修改……”

所以430廠今年花了大半年時間,把絕大部分技術資料都搬到了電腦上面。

“嘶……你們這個渦扇9的設計,跟之前的斯貝MK202,好像有點差別了啊……”

“確實,這個版本是經過修改的,優化過一些原始設計中不合理的部分。”

他說着伸手指向面前一臺電腦的屏幕:

一名410廠的老工程師摸了摸斑白的鬢角,略顯遲疑地說道。

但還是有不少技術人員去考察過這個型號。

這位叫做楊慶的工程師就是其中之一。

430廠的技術部部長張振華點了點頭。

而是斯貝仿製過程中出過類似的事情——

80年代中期,430廠想要搞斯貝航改燃的時候,就因爲高、低氣壓機的氣動設計沒有在原始型號上做足夠的分析試驗工作,忽視了艦用燃機在流路上與航發的差別,導致險些發生重大事故。

這還不算完,後來更是搞出過先整機試驗,後部件試驗這種足以讓人眼前一黑的狠活。

至於結果麼……

斯貝改燃雖然理論上完成了鑑定試車,但從1990年到1993年整機測試時間只有大概60小時,實在沒什麼說服力,再加上沒有裝機對象,國產化率還上不去,就只好不了了之了。

總之,410廠對於這些同行不大放心,也是在情理之中。

張振華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雖然他本人當時並沒參與,但也必須承認,自家單位過去在這方面確實劣跡不少。

好在他早就已經想好了如何面對這樣的質疑:

“這幾處修改不是我們自己完成的,是去年年末來盛京開會的時候,常總幫我們指點出來的。”

沒有人接話。

不過張振華明顯聽到一陣鬆了口氣的聲音。整齊劃一。

這個解釋顯然還是比較有說服力的。

當然,大家都是正經技術人員,不可能光是聽到常浩南一個名字就這麼過去了。

所以他又用了十幾分鍾時間,詳細解釋了一下進行這些改進的原因。

“所以我們這次,要攻克的技術難點主要有什麼?”

儘管有了渦噴14的技術積累,渦扇10的研發也在高速推進之中,但就好像哪怕985大學的學生回去做初中乃至小學試題也需要花時間一樣,要把渦扇9的國產化率從70%提高到100%,也絕對不是個一蹴而就的過程。 шωш ¸ttκǎ n ¸C〇

“三個方面。”

這次說話的是410廠的技術部部長林衛國,在鍾世宏升任副總經理之後,他便從波斯被緊急調了回來參與太行項目。

“一是把1-7級高壓壓氣機盤、軸、1-8級隔圈和相關傳動件的材料更換爲國產2Cr10NiMoVNb鋼,在組織渦噴14生產的過程中,我們協助鋼企完成了對這一材料中δ-鐵素體含量的控制。”

“二是改進低壓壓氣機盤件和葉片的鍛造工藝,採用900℃下,α+β相區的熱模鍛。”

這兩條內容屬於順理成章,基本可以看做是渦噴14順利定型之後的任務結算獎勵。

隨後,林衛國從公文包裡掏出一張圖,夾在身後的繪圖板上。

“第三,是把全部的四組主軸軸承更換爲對應的國產型號,復州軸承集團會負責軸承本身的生產,但是對我們來說,需要在總裝之前提前把軸承和整個支撐結構整合到一起,成爲同一個主軸連接組件。”

這個已經屬於設計改進的範疇,其實是由606所負責完成。

只不過那邊的設計師今天去開評審會了,所以抽不開身。

所以不過爲了便於說明情況,他特地打印了一份圖紙帶過來。

“這樣的話,要想把軸承拆下來可就……就得把整個發動機全部拆開才行。”

楊慶畢竟經驗豐富而且對斯貝比較瞭解,最先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不過……倒確實可以減少大概100-120個零部件,還有25公斤左右重量。”

應該說,斯貝MK202確實不是一種非常先進的發動機。

尤其對於這條時間線上,已經順利落地定型渦噴14的華夏來說。

它唯一的優點或許在於油耗很低,但那是以中等涵道比爲代價換來的。

按照國標,這臺推力9噸出頭的發動機自重高達1842kg,比F110和AL31F還重。

考慮到這個老式核心機哪怕壓榨到極限,推力也很難突破10噸大關,因此要想提高國產化型號的性能,最好的辦法就是摳一摳重量。

另外零件數減少也有利於降低故障率。

所以這是第四代發動機的技術趨勢之一。

例如EJ200發動機的零組件數就只有老前輩RB199的65%左右。

代價是一旦出故障可能會很難修。

“這是我們用最新技術研發的軸承,按照第三代發動機,也就是渦扇10的標準生產,預期壽命不短於發動機的首翻週期。”

林衛國輕輕敲了敲繪圖板解釋道,

“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只需要在大修過程中更換整個組件即可,無需地勤人員拆開維護或修理。”

“所以……我們的渦扇10,也會用到這種技術?”

另一個人開口問道。

所有人都知道,改進渦扇9只不過是順手而爲,這些高端技術最終肯定要落實在新型號上面。

“常總的目標是,把渦扇10的零組件數量控制在2200個以下,而現在的渦噴14是大約3150個。”

林衛國的回答言簡意賅:

“我之前算了一下,這一輪測試如果順利通過,那麼渦扇9的國產化率大概能提高到92%左右。”

畢竟主軸承和高壓壓氣機全都實現國產化之後,基本就只剩下最後一塊硬骨頭,也就是渦輪了。

這部分要再等一段時間,用來驗證國產第三代鎳基單晶材料。

他把手中的筆放下,重新轉過身,看向面前的一衆同事:

“按照時間表,全國產化的渦扇9,大概能在明年年中投入整機測試!”

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1501章 程俊紅不語,只是一味地點頭第1479章 騰飛,華夏海軍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1453章 絕對震懾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1271章 夢安眠於九霄第1497章 超音速偵察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第523章 青出於藍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526章 神秘條紋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1279章 目標:突破臨近空間第1652章 國產封裝的證據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466章 硬核狠人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1457章 棱鏡計劃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1546章 我們被搞了?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1089章 東風航天城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541章 改變行業的成果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623章 超分辨率光刻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第1318章 華夏人的軍艦開過來啦!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967章 海洋一號項目,升級!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1352章 機動彈道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
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735章 系統等級,LV3!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1501章 程俊紅不語,只是一味地點頭第1479章 騰飛,華夏海軍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1453章 絕對震懾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1271章 夢安眠於九霄第1497章 超音速偵察第1046章 反隱身能力第523章 青出於藍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348.第348章 江城重型機牀廠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1526章 神秘條紋386.第386章 功在千秋!第1279章 目標:突破臨近空間第1652章 國產封裝的證據第1192章 嘉手納上空的猛禽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466章 硬核狠人330.第330章 我身爲973計劃專家組成員,提一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1593章 “騶虞”原型機第92章 理論水平精進(二合一)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1457章 棱鏡計劃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1546章 我們被搞了?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1089章 東風航天城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541章 改變行業的成果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22章 院士請去做畢設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1129章 先照我說的做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266.第266章 伊爾114?你們是不是搞錯了什麼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121章 白月光與(爲上月月票金主flankerr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623章 超分辨率光刻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1107章 我有三種方法,三種!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1123章 來自華夏的“千里眼”第1318章 華夏人的軍艦開過來啦!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1197章 攻防部署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967章 海洋一號項目,升級!第482章 諮詢一下常總的意見第1352章 機動彈道第1313章 全球威懾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