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慶祝晚宴

建國半個世紀這種大事,又正好趕上千禧年前夕,自然不可能簡單閱個兵就結束了。

羣衆慶祝活動在持續一小時的官方環節之後並不會馬上結束,而是還有可以真正玩起來的部分。

尤其是解除戒嚴之後,原本被關在家裡,或者之前負責現場表演而無法脫身的人民羣衆也可以一併參與進來。

很多方隊中有一些名人代表,比如知名的運動員、演員、藝術家之類。

對於這個娛樂手段相對匱乏、沒有網絡更沒有短視頻直播年代的老百姓來說,這些人都還是比較有神秘感的。

能接觸到真人屬於相當罕見的機會。

肯定不能隨便放跑。

不過,這是屬於真正的“大家樂”。

大多數能上觀禮臺的人,各自都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小秦,你剛纔說絕對能賣爆的那個,是怎麼回事?”

一輛媒體採訪車裡面,劉建設把器材包放到後備箱裡,然後鑽進駕駛位,一邊發動車子一邊向旁邊副駕駛上正擺弄着一臺筆記本電腦的秦成邦問道。

照理來說,像他們倆這一個副總編一個副主編出來辦事,肯定得另配個司機,但國慶典禮的每一張通行證哪怕是不能進內場的,都很難搞,就只能自己上了。

“還記得咱們當年去香洲航展那次麼?”

秦成邦緊盯着電腦屏幕,雙手在鍵盤上飛速敲擊,顯然是已經開始寫稿了:

“那次的消息之所以能爆火,除了您提前預測到航展上會有新機型之外,還有個重點,就是直接公開展示了民間一直在猜測的渦噴14發動機,而且通過飛行表演證明了展板上的性能參數是可靠的,對於國內絕大多數關注航空,或者至少對航空感興趣的人來說,都是個巨大的鼓舞。”

在這個年頭,多數人只能通過廣播電視和傳統紙媒獲取信息,而這兩類渠道無論是信息量還是時效性都相當不樂觀。

像是“xx飛機到底用了xx發動機”這種事情,放在20年後都能讓不同的派系的網友爭論很多年,擱在90年代就更別提了。

尤其是殲8,從渦噴7用到渦噴14,一路換了3個大型號七八個子型號,再加上很多媒體胡亂配圖的傳統藝能,外人其實根本就不可能爭出個一二三來。

偏偏在90年代的絕大多數時間裡,殲8又都是華夏軍迷爲數不多能夠關注和討論的東西之一,根本沒有新的小甜甜可以取代,妥妥屬於頂流。

所以,當年航展上面,官方直接下場實錘渦噴14的量產和服役,影響力絕對拉滿。

“嗯……”

劉建設如今已經放棄解釋“我當年完全是猜的”這件事了,只是點了點頭,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

“剛纔我發現,今天那個國產新一代殲擊機編隊裡面,最外面的兩架飛機,用了我過去從來沒見過……其實都沒聽說過的新發動機。”

秦成邦本來還想詳細解釋一下,但這功夫的專業相機都是用膠捲的,在沖洗出來之前沒辦法直接看出照的是什麼。

“這不能算官方確認吧?”

劉建設給車子打着火,麻利地掛上倒擋準備走人:

“我記得那次可是專門把發動機展示出來,還寫了一塊大牌子。”

“當然不能,但就是因爲不能,纔有我們的發揮空間。”

秦成邦如今在業務方面想顯然已經嫺熟了很多,再結合他對讀者羣體心理的拿捏,以及少許專業性,也是活該他的雜誌能火起來:

“我晚上下班之前把關於這臺發動機的稿子寫好,回去之後讓印刷廠那邊加個班,最好明天就能把分析文章見報。”

“重點不是應該放在雜誌那邊?”

對於劉建設來說,報紙版面其實已經不太重要了,他這邊的絕大多數收入都在專刊雜誌上。

“我這就是在給雜誌做預熱。”

秦成邦思路如同泉涌,說話這會功夫,就已經輸入差不多半頁內容了:

“咱的報紙是黑白的,版面也有限,只能放上去一兩張模糊不清的照片,根本看不出什麼東西,等明天的分析文章一發,保準所有感興趣的人都想看後續,再在文章最後給咱們的雜誌打個廣告……嘿,您就準備好加印吧,沒準還能再發一期增刊……”

因爲他們的雜誌是畫冊性質,因此採用了這個年代還不太常見的銅版紙進行高清印刷,售價高達每本20元,屬於買之前需要咬咬牙的水平,除了部分發燒友,大多數人都是跳着買,或者多人合購的。

所以需要提前拉高用戶期待——

這個思路,哪怕放在互聯網時代都不算落後,直接就給劉建設聽呆住了。

但後者有一個好,雖然不太懂業務,但基本不會胡亂插手工作,直接對秦成邦的想法照單全收。

不過,趁着車子在停車場出口排隊的功夫,他還是擡頭看了一眼秦成邦的電腦屏幕。

發現竟然已經寫到對新發動機性能的估計了。

“你不是說之前從來沒聽說過?怎麼寫的這麼詳細?”

談到這個話題,秦成邦總算捨得稍稍擡起頭來,同時露出一個笑容:

“我確實沒聽說過,但是可以猜啊。”

“您想,既然裝機對象是殲11,也就是國產的蘇27,那合理分析,發動機的性能應該也是對標AL31F的。”

“再推測一下,既然十一號工程已經引進了蘇27的生產線,那有沒有可能,AL31F的技術也在引進項目當中,只不過一直沒有公開?”

“所以,我合理推測,這個型號的應該是在AL31F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也就是說性能應該會更好一點,接近AL31F改進型的水平……”

……

此時的常浩南還不知道,自己的渦扇10,已經在歐亞兩大洲被分析出了兩個完全不同,但又都十分離譜的技術來源。

對於他來說,閱兵式只是國慶這天的第一項活動而已。

按照慣例,下午會是一些拜訪活動,但好在航空動力集團是個成立才仨月的新生兒,沒什麼退了休的老領導,所以這項可以忽略。

但下午慶祝晚宴,以及隨後的晚間文藝匯演,他還是得出席的。

只不過,這兩項活動,門檻要比閱兵觀禮高得多。

像周莉還有常援朝肯定是沒辦法參加。

只不過,對於老兩口來說,能在有生之年親自到京城看一次閱兵,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二人甚至沒讓常浩南把他們送回去。

於是後者就這樣,跟很多從外地來京的嘉賓一起,被統一送到了大會堂休息。

午餐後,因爲常浩南並沒有午睡的習慣,因此就在休息廳周圍溜達,順便消消食。

但這個時候,突然聽到了一個來自身後的聲音。

“常總?”

他回過頭,看到一個估摸着五十多歲,但頭髮已經半白的中年男人。 臉有點熟悉,但一時間又反應不過來在哪見過。

只好低頭瞟了一眼對方掛着的身份牌。

“哦……林總,好久不見……”

林青,華夏船舶重工集團701所的型號總師。

二人曾經在96年香洲航展上有過一面之緣,後者當時正在爲了新一代國產護衛艦的選型方案而發愁,正好看到常浩南他們帶過去參展的渦噴14,就希望航空工業系統能在其基礎上研發一種國產化率足夠高的輕型船用燃氣輪機。

也就是後來閻忠誠牽頭負責的QC130。

不過,因爲常浩南並沒有參與航改燃項目,所以在那之後,倆人就沒再直接見過面。

這才過了三年功夫,林青看着卻像是老了十歲,顯然工作壓力不小。

常浩南轉過身,跟對方握了握手。

“你們今天,這是把看家的東西都給拿出來了啊……”

他說着加快步伐,走到了常浩南旁邊。

他說的自然也是國產三代機的事情。

陸軍有了新型主戰坦克,空軍有了新型戰鬥機,而海軍……

海軍接裝了一批新的兩棲步兵戰車。

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也不算看家的東西……”

常浩南笑着搖了搖頭:

“都是兩三年前的老項目了,真正的家底還是不能隨便往外抖落……”

這話還真不是他凡爾賽。

因爲經過改進的殲11B,以及可以說脫胎換骨的新殲10進展都很順利,很快就能開始密集測試。

實際上,常浩南非常期待。

這次殲10略顯突然的公開亮相,估計會讓所有人都覺得空軍馬上就要,甚至已經裝備了這個型號。

尤其是國外那些做開源情報分析的機構。

而等他們把現在這個原始形態的殲10分析明白……

估計改進版本也就該亮相了。

不知道那時候他們的心態會有多麼炸裂。

而林青則直接語塞——

你聽聽這是人話嗎?

海軍裝備這塊,“新銳”戰艦還是94年服役的052……

結果在人家航空工業系統嘴裡,兩三年前的就已經是老項目了?

做個人吧!

於是只好顧左右而言他:

“說起來,常總,我聽說你們接了滬東廠那邊的一個大項目?”

這個突然轉移的話題讓常浩南愣了一下,隨即意識到對方說的是火炬集團那邊的事情:

“對,滬東廠想要跟法國人合作,造液化天然氣船,有一些技術細節委託我們來解決。”

“那還真巧。”

林青故作驚訝地說道:

“您還記着咱上次見面那時候,我跟您說過的新型護衛艦吧?”

常浩南點點頭。

這事怎麼可能忘了。

大名鼎鼎的054。

而且還是上一世因爲技術和成本原因被放棄的054原案。

用全燃動力和3K95垂髮(海基道爾)的那種。

稍作鋪墊之後,林青圖窮匕見:

“今年六月份,首艦也已經在滬東廠開始鋪設龍骨了,我下半年應該都會駐廠工作,您要是什麼時候去滬東那邊,也可以抽空去看一眼,畢竟那上面用的燃機,還是您一手促成研發的。”

常浩南停下腳步,轉過頭看了一眼林青。

他本來準備說自己可能不會親自負責LNG那邊的事情。

但轉念一想,就算不會親自負責,火炬集團和滬東廠的合作,往大了說也是航空動力集團和船舶工業集團的第一次合作。

肯定還是要去的。

所以還是點了點頭。

況且,請自己去看船恐怕不會是主要目的。

估計是有什麼合作要談。

實際上,他猜的沒錯。

從當年第一次看見常浩南的時候,林青就認準了這個年輕人能耐不一般。

那時候他甚至也想過,等對方畢業的時候,要不要給挖到船舶工業系統來。

他的想法也很簡單——雖然常浩南上的是京航,但從來沒人規定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的學生就一定要搞航空,到時候把待遇開的高一點,再許諾一些其它好處,弄個剛畢業的博士過來應該不難。

結果事實證明,他這個“不一般”的估計還是太保守了。

人家博士一年級就已經在隔壁幹上了型號總師和二級國企的負責人。

而等到畢業的時候,都已經成航空動力集團的領導班子成員了。

這還怎麼挖?

只能想辦法旁敲側擊,搞項目合作了。

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1501章 程俊紅不語,只是一味地點頭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1367章 緊急拉動!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1281章 有沒有興趣參與保密項目?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1199章 驅離F22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1638章 前景未卜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1153章 天降大禮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1582章 皇家海軍又覺得自己行了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1505章 起降測試提前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441章 面對現實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1639章 開盤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1561章 並非短視第1065章 常總什麼都算到了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1448章 相互甩鍋第55章 另請高明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第1617章 提前引爆第973章 邀請他來開會!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1630章 什麼技術我沒見過?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1523章 穿透艦隊防空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222.第222章 轟6AIT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1546章 我們被搞了?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1080章 還是隻能回去找華夏人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1652章 國產封裝的證據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965章 這事還是徵求一下華夏人的意見第1434章 自欺欺人的決策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350章 華夏的51區(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
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1501章 程俊紅不語,只是一味地點頭第1383章 法拉第之握第1367章 緊急拉動!253.第253章 預警機的高低搭配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1281章 有沒有興趣參與保密項目?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961章 “預生產型”殲10A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649章 我,博士,兩年畢業第1396章 《廬州物質科學研究院是什麼鬼?》第194章 首見殲10(下)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1199章 驅離F22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1638章 前景未卜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1153章 天降大禮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1582章 皇家海軍又覺得自己行了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1505章 起降測試提前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441章 面對現實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1639章 開盤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1561章 並非短視第1065章 常總什麼都算到了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1448章 相互甩鍋第55章 另請高明第594章 “煥然一新”的NH90(4K)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第1617章 提前引爆第973章 邀請他來開會!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1630章 什麼技術我沒見過?第126章 下一步計劃第1244章 清晨,二人世界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1523章 穿透艦隊防空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222.第222章 轟6AIT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1546章 我們被搞了?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1080章 還是隻能回去找華夏人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511章 準備極限挖潛的渦扇9A第1652章 國產封裝的證據第1063章 七天時間就能到位第965章 這事還是徵求一下華夏人的意見第1434章 自欺欺人的決策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350章 華夏的51區(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