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新改型

611所那邊的動作相當迅速,兩天之後,常浩南就見到了乘飛機匆匆趕到京城的盧育英。

昨天組會開完之後,他特地打開系統看了一眼,發現科研點數變成了36點。

顯然,儘管他講的都是之前已經做過的東西,但下面的聽衆畢竟不再是4個教授而是大半個學院,其中不乏頗具影響力的教授,因此還是獲得了10個科研點數。

而如今正坐在他面前的盧育英,雖然只有一個人,不過在影響力這塊並不會比昨天那上百號人加起來小。

實際上,昨天上午常浩南剛剛接到這位打來的電話時,甚至有那麼一瞬間覺得怕不是個騙子。

畢竟他那篇論文還沒發表呢。

哪怕後來弄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也多少覺得有些發懵。

盧育英這個名字到了外面可能不太出名,但在航空系統,尤其是這個年代的航空系統內部堪稱如雷貫耳。

由於殲7C/D這一型號並不算成功,加上宋聞聰已經擔任十號工程的總設計師,因此他目前就是在殲7這個系列飛機型號上最有話語權的人。

雖然發論文的目的就是爲了讓航空工業內部的人看到,但常浩南確實沒想過第一個聯繫自己的人就有如此分量。

“盧總師,您好。”

“小常同志,很高興見到你。”

見面之後,二人握了握手,然後便坐到了學院給專門安排的一處小會議室中。

盧育英在航空系統裡的地位雖高,但他的身份畢竟敏感,行程也不好大肆宣揚,因此京航方面知道這件事的人就只有杜義山和唐林天。

後者也是實在沒想到,才過了十來個小時,自己就在這樣一種場合下再次見到了這個學生。

實際上原本就連唐林天也是不需要知道的,但杜義山昨天晚上突然說要趕去盛京開會,就把接待的事情交給了他。

由於昨天在電話裡面已經溝通過一次,所以常浩南也算是有備而來。在坐定之後,就從書包裡掏出了幾張裝着工程文件的軟盤,還有那份最早交上去的完整版計算說明。

旁邊的一個助理見狀打開筆記本電腦,把第一張軟盤插了進去,而盧育英則戴上眼鏡開始翻閱那份紙質文檔。

“小常同志,我有點好奇啊,你既然在期刊上發表的文章裡有意隱去了一部分內容,那爲什麼現在又這麼痛快地就拿出來了?”

盧育英微微擡起頭,看着坐在對面的常浩南問道。

“毫不自誇地說,我在這些工程文件裡面體現出的設計方法,在全世界範圍內應該都算是比較領先的,所以至少在短時間內,不能隨隨便便就讓外國人給學過去。”

這已經不是常浩南第一次被問到類似的問題了,因此幾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而現在既然是盧總師您親自來問,那我自當毫無保留,畢竟這些研究,本來就是爲了能讓咱們華夏造出更好的飛機來。”

聽到這句話之後,盧育英原本微眯的眼睛猛地睜大了些許。

也不怪他感到震驚。

常浩南的這種想法,擱在20年前或者20年後都很正常,但在90年代中期這會,確實是相當稀罕。

沉默許久之後,盧育英點了點頭:“能有這種覺悟,不愧是小常同志啊!”

這句有些沒頭沒尾的話反倒讓常浩南有些懵逼,怎麼對方突然表現出一副之前就認識自己的樣子?

實際上,

由於常浩南本來就知道盧育英的大名,因此二人在昨天通電話的時候,自我介紹都相當簡短。

再加上作爲導師的杜義山今天又沒露面,所以就好像昨天的唐林天一樣,盧育英到現在也不知道常浩南的真實身份是個學生,他還一直以爲對方是京航從國外挖回來的青年教師。

而在這種別人都搶破腦袋要出國的年頭選擇主動歸國,表現出如此高的覺悟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這纔有了剛纔那句略顯奇怪的感嘆。

……

盧育英畢竟對殲7飛機非常熟悉,並且在此之前就已經對下頜式進氣道設計進行了一些研究,因此只花了大概四十分鐘就看完了常浩南提供的這些技術文檔。

“小常同志,你這個設計的完成度……確實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

“盧總師謬讚了,雖然我對自己的進氣道/圓錐前體一體化設計方式非常自信,但真要說到飛機的總體設計,還只能算是開了個頭,很多細節都需要風洞數據進行完善和優化,這樣……”

常浩南的話還沒說完,盧育英就擺了擺手:

“這些不用你說我也能看出來,但你一個人在缺乏相關硬件的情況下,能給出這樣一個初步設計方案就已經非常驚人了,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自己都是不會相信的。”

“至於後面的工作,我們航空工業系統的人也不是吃乾飯的,難道還要事事都等着讓人喂到嘴裡?”

聽到這句話,常浩南也笑了出來。

的確,上一世在沒有他這個外掛幫忙的情況下,航空工業的同志們還不是在15年之後的2011年就把殲20給造了出來?

自己剛纔確實有些低估他們的行動力了。

“那麼,不知道您對於這個設計方案的想法是……”

常浩南又試探着問道。

雖然一開始作爲敲門磚的目的已經超額達成了,但他也絕不會介意搞個一魚兩吃,從而獲得更多的科研點數和經驗值。

前一世由於相關經驗不足,因此那個殲7FS項目從一開始其實就帶有濃重的試驗意味。

型號名稱FS中的S就是代表“試驗”的意思。

但現在,有了自己提供的更完善的設計方法,不知道是不是有機會把殲7FS變成殲7F?

“不瞞你說,我確實還有幾個關於雷達罩,也就是圓錐前體的設計想要諮詢一下小常同志你的看法……”

實際上,在之前第一次看到那篇論文的時候,盧育英的心中就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方案。

而在看到常浩南提供的工程文件之後,他更是欣喜若狂地發現,這個設計的實際性能潛力竟然比寫在論文上的更大!

於是他有了更加大膽的想法,也就是進一步增大雷達罩直徑到600mm,以安裝正在開發中的新型號脈衝多普勒(PD)雷達。

至於因此而增加的重量,則可以通過把雷達罩壁結構由實心半波壁更改爲更輕的C型夾層來彌補。

但考慮到在這個設計中,雷達罩本身還是進氣結構的一部分,要負責對來流進行一級壓縮。

所以這個看似不大的改動,卻有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

這纔想要諮詢一下常浩南的看法。

顯然,對於這個型號,盧育英是認真的。

第1358章 黃水戰列艦?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921章 大變局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第423章 只能上臺講個課了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40章 好好聽講!第1519章 神秘轟6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1490章 世界的迴響第1358章 黃水戰列艦?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48章第1132章 工程學,不存在了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578章 冒一次險!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第1622章 突破阿貝極限!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569章 “牢不可破”的歐盟第1518章 脫離掌控第952章 航空文化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1150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1061章 必須讓英國人說實話!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222.第222章 轟6AIT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1630章 什麼技術我沒見過?
第1358章 黃水戰列艦?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921章 大變局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211章 圖160,唯一可用載具第423章 只能上臺講個課了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103章 製造難題(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1364章 電磁謎題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106章 最強渦噴!(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40章 好好聽講!第1519章 神秘轟6第1160章 優化算法也是純數學!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1490章 世界的迴響第1358章 黃水戰列艦?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123章 提前落戶的殲11第48章第1132章 工程學,不存在了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430章 “型號未知的隱身飛機”第1578章 冒一次險!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894章 給未來鋪路第551章 裝備工業司的開門紅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第1622章 突破阿貝極限!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569章 “牢不可破”的歐盟第1518章 脫離掌控第952章 航空文化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1372章 這下輪到美國人用高炮防空了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1150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1061章 必須讓英國人說實話!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414章 走馬上任的常總設計師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222.第222章 轟6AIT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1218章 這次,是我們帶頭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1388章 激烈的競爭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1630章 什麼技術我沒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