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現在爲止,瓦弄武裝的當家人羅坤興還不知道偷襲自己的是來自於中國的雷霆行動隊。
自始至終,我國軍人也始終沒和瓦弄武裝的人直接照面,即便在戰鬥中用中文喊出了一些命令,但在那種紛亂的情況下,誰能注意到這些。而且大部分可能注意到這些細節的人都在紅箭**的打擊下灰飛煙滅了,所以羅坤興想了解真實情況都不可能。
不瞭解情況就會產生誤判,羅坤興在接到了他認爲的**軍的最後通牒之後,估計整個人都已經瘋掉了。在他看來,屢戰屢敗的國防軍居然改對自己動手,簡直是自不量力的。
他一方面通過他在**和軍隊裡的暗線打聽消息,一方面開始組織力量準備對瓦弄外圍的兩個制高點發動攻擊,準備奪回這兩個要命的制高點,另一方面,羅坤興還向最近的兩個販毒武裝通報了情況,準備一旦事態嚴重的時候,就請這兩個武裝發兵增援。
羅坤興爲什麼不現在就請求增援呢?因爲他第一不知道國防軍打得什麼主意,還以爲國防軍就是派特種部隊跑到瓦弄鎮裡抓走了叛逃的人,是爲了向中國**交差呢!在他看來,二高這兩個人現在已經沒有實際的用處和意義了,但就這樣就把這兩個人交出去,絕對是打他臉的事情。
其二,羅坤興不知道**軍到底想要什麼。至於**軍剛發過來的所謂最後通牒,羅坤興根本認爲那就是漫天要價的一種談判策略。他和**軍打打殺殺幾十年了,根本不相鄰**軍的一舉消滅他瓦弄武裝的力量和勇氣的。畢竟他身後站着的是整個東南亞都畏懼的大毒王頌猜,那可是掌握着數萬有實力更迭國家政權的武裝力量的人。
其三,雖然羅坤興求援的那兩個武裝和他的情形一樣,都是忠於頌猜的鐵桿武裝力量。但大家平時畢竟各幹各的,軍費也是從自己販賣毒品的利潤中出的。現在他向那兩家武裝求援,就意味着需要花費一筆不菲的軍費的。如果那兩家武裝遭遇了**軍的圍攻,死傷嚴重的話,他羅坤興需要掏的錢可就更多了。
毒王怎麼着?毒王的財富也是有數的,不是可以隨意揮霍的。所以一開始,羅坤興只是向那兩個武裝通報了情況,卻沒有直接請求增援。
羅坤興不知道,他的這個謹小慎微的決定,最終決定了他的敗亡之路。如果他在此時請求援兵增援的話,援兵還是有機會趕到瓦弄來的,因爲此時的**軍也在路上。等他真的需要援軍的時候,卻只會把援軍送入**軍的包圍圈裡邊。
從兩外山坡制高點向下看,瓦弄武裝已經動起來了。由於雷霆行動隊佔據了高度優勢,瓦弄武裝的所有人員調動完全盡收眼底,根本就沒有半點秘密可言。從瓦弄武裝集結的方向看,瓦弄武裝方面似乎是做準備分三路突擊的。
第一路是走瓦弄鎮的南口,也就是種緯他們突入鎮子,也就是被紅箭**摧毀的哨卡方向。這條路到雷霆行動隊佔領的兩個小山丘的位置最近,也便於大部隊展開強攻。但這條路的問題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這條進攻路線完全是無遮無攔的,進攻部隊完全暴露無遺。只要雷霆行動隊的彈藥足夠,他們是不可能攻過來的。
第二路是瓦弄鎮南向的街巷和幾條小路。這條進攻路線只能供步兵進行排一級的進攻,展開進攻的士兵需要從瓦弄鎮的街巷裡鑽出來,然後迎着兩座小山丘上的火力,直接進行仰攻。這條路根本沒法使用重火力,進攻部隊也完全暴露在山丘上的火力打擊之下,想要從這裡攻下土丘難度也不亞於登天。
第三路是從遠離雷霆行動隊控制的兩座小山丘的瓦弄西北出口,也就是那條小河的上游的方向。從那裡出發的軍隊可以匯合留守在唯一不在雷霆行動隊控制下的那座小山丘上的守軍,然後從那座小山丘上用側射火力威脅我方控制的兩座山丘。雖然那座小山丘離我方控制的山丘有五六百米的距離,但用來進行火力壓制已經足夠了。
另外,瓦弄武裝還在瓦弄鎮裡的一些建築後面和不易被觀察的地方佈置了一些重火力點。看瓦弄正裝那鬼鬼祟祟的樣子,他們擺出來的應該是重迫擊炮之類的武器。
我方指揮人員判斷,瓦弄武裝搞出來的這三路進攻,前兩路的進攻完全就是爲第三路提供掩護的障眼法。瓦弄武裝試圖用西北出口距離我方控制的兩座山丘比較遠的優勢,從那個方向衝出瓦弄鎮去,然後在瓦弄外圍與我方展開制高點的爭奪戰。
羅坤興想得到是挺好,只是他完全想不到佔據這兩座小山丘的是誰,更不知道02號李武偉和03號韓學強兩個指揮官打的是什麼主意。
雖然領受了新的命令,但李武偉和韓學強兩人都得了一號首長的囑咐:儘量用最低的付出和儘量低的傷亡,爲國家換取最大的利益,爭取爲國家營造一個南疆正常的經濟發展秩序和社會治安秩序。
一號首長的意思很明確,這個仗是鄰國**軍自己的仗。雷霆行動隊可幫他們一下,起到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但用我們的戰士去幹髒活兒累活兒。不行,我們不幹!
一號首長還有一個另外的要求:即希望雷霆行動隊能夠利用手中現有的武器裝備和通訊器材的優勢,儘可能大的發揮手中武器裝備的作戰效能,檢驗現代通訊條件下扁平化指揮的特戰部隊作戰方式,爲我軍戰術發展進行有益的探索提供第一手的資料。
有了一號首長的這兩個要求,雷霆行動隊的兩位指揮官當然知道自己該怎麼做了。
現在,佔據兩座小山丘的雷霆行動隊已經分成了三個大組,三個大組中只有一個組輪換到面向瓦弄鎮方向的陣地上防守,其他兩個組都在山丘的反斜面方向休息着,視戰鬥進行的具體情況再決定是否派出他們。也就是說,兩個小山丘上防守的兵力只有區區二十多個人而已。
除此之外,就是紅箭小隊的四個**發射小組和兩臺攝像機了,他們倒是全員參加這場戰鬥。當然,由於紅箭小隊的作戰方式和選擇陣地的位置不同,瓦弄軍想要打擊他們的難度自然也就大多了。
由於陣地上的戰鬥人員非常少,所以陣地上已經設置好的單兵掩體數量大大超過戰鬥人員的數量。每一名戰士都擁有三個以上的掩體,並且可以在掩體中自由活動。
從種緯他們發起對瓦弄的突襲開始,直到早晨七點鐘。幾個小時的時間讓戰士們有充分的時間構築掩體,再加上鄰國的山丘基本上都是鬆軟的土山,戰士們的掩體都挖得又深又大。除非運氣不好被炮彈打到掩體極近的地方,否則瓦弄武裝想要給戰士們造成傷亡的可能性很低。
可即便是這樣,雷霆行動隊也不打算讓任何一名戰士傷亡。過去戰爭年代我國國力弱,要什麼沒什麼也就算了,如今雷霆行動隊可是配備了包括**在內的大殺器的。那個東西本身就挺重的,一個二十多斤出頭,紅箭小隊的戰士們一個人只能背兩個。這麼遠的路辛辛苦苦的背過來,要是不用那豈不是還要再揹回去?實在是太浪費了。
就算不考慮再揹回去的人力,也要考慮紅箭小隊戰士們的心理啊!他們爲了背這個大蘿蔔似的**,身上連一件其他的武器都沒有。好不容易撈上一回出國作戰,自己沒法參與倒罷了,辛辛苦苦背來的武器還用不上,那豈不是讓人家傷心?所以,這個大傢伙一定要用,還要用對地方。
用在哪兒?瓦弄武裝很是配合,他們在第一路和第三路兩個方向上給出了機會。從瓦弄鎮口運動而出的部隊,打頭的是一輛坦克,坦克後面跟着搖搖擺擺的一個排左右的步兵。而在西北方向的瓦弄另一出口,則配置了一輛坦克和一輛裝甲車。這,就是紅箭小隊的菜了!
與此同時,老黎那邊也傳來了鄰國**軍的請求,希望我方在**軍的直升機還沒有將特種部隊運來的時候,能夠對瓦弄派出的第三路武裝進行打擊和牽制,以延緩其援兵登上第三座山丘制高點的時間。對於鄰國**軍的這個要求,雷霆行動隊的指揮官李武偉自然順利的答應了下來。
“轟”的一聲,一枚坦克炮彈落在了南側的山丘腳下,把山腳下的樹叢和塵土掀起了老高,巨大的爆炸聲也毫不客氣的宣示着瓦弄的陸戰之王登場了。
與此同時,瓦弄守軍其他幾個方向的火力準備也開始了。機槍不斷打着點射,漫無目的的打得兩座山丘上的草木亂飛,灰土飛濺。鎮中的迫擊炮也不斷的打出炮彈,把山頭上的灰土炸得一片片的灑落,壓得參戰的戰士們都不敢擡起頭來。
其實,這些炮彈和子彈都是在進行威攝射擊,根本談不上什麼覆蓋射擊。但這一輪頗有點鋪天蓋地架勢的射擊下來,還是讓守在掩體裡雷霆行動隊的戰士們本能的低下了頭來,一個個都緊張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