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意定(上)

和大部分人想象的不同,這種大戰,都是先僵持,彼此消磨,最後突然之間一方崩潰,使戰局產生質變。

赤壁之戰十月打到十二月,而朱元璋鄱陽湖之戰,苦戰三月,使敵師士氣低落,才一鼓滅之。

呂肅海爲權水師大都督,統帥水師,補充兵員和火器,水師這塊,實際上可以放開大半了,現在就是他慢慢磨着,積小勝待大變。

所謂的“權”,就是“代理”,這是呂肅海資歷不高的緣故,但是隻要王弘毅願意提拔,只要能打勝,他的位置就穩固了。

此時八月初,天氣一天比一天炎熱,北方都酷暑難耐,南方各省,河流衆多,土地又有溼氣,在這時節,自是越發讓人難受。

不過南方多雨,這時隔了幾日,就會下得一場雨來,微涼雨氣中和了空氣乾燥。

襄陽城襄陽城是一郡之首,大燕南遷後,就是以襄陽爲據點進行修繕,纔有着天下第一城的美稱,只是經過時間推移,朝廷越發衰微,連這城都控制不住。

蜀軍攻佔後,襄陽城的越來越重要,城中貿易數量絲毫不減,各商賈往來,在蜀軍的統轄下,變的越發繁盛起來。

只是這幾天,城中戒備森嚴起來。

街道上巡邏的馬隊,雖這些騎兵不曾擾民,來來去去,讓不少百姓心中惴惴不安,生怕又是要迎來戰爭了。

已修繕一新的外城上此時更是增派了人手,一隊隊巡邏士兵,都穿堅持銳,虎視眈眈的盯着外面,一有風吹草動,就會給予還擊。

不過城門卻沒有進行封鎖,每日照常是早起開門日落關門,護城河水日日汩汩流淌,不尋常中,又透着平常,讓人琢磨不清。

這時,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分,金色的灑滿着天空,西方已現朵朵晚霞。殘陽如血,晚霞似火,歸來返去的行人奔走於途中匆匆趕路。

城中炊煙裊裊,大部分人都開始作晚飯了。

城樓上,一批人上了去,登着牆凹看着遠處——城要關門了。

“主公!”

葛鍾走了進來。這是個漢子,臉上還有寸許一道傷疤。

見是王弘毅,怔了一下,跪了下去,說:“臣葛鍾拜見主公。”

“葛鍾,哦,想起來了,守城的副將!”王弘毅平淡的說着:“起來吧,孤只是上來看看,不要聲張。”

“是!”葛鍾應着。

王弘毅擺手:“你先退下,孤有事會叫你進來。”

“是!”

王弘毅身後,除了幾個侍衛,還有就是張攸之了。

“卡!”一陣聲響,從下面傳來。

原來到了每日關門時,下面的城門官還在喊着:“今日已到時辰,若有想出城,明日一早再來!關城門!”

城門隨即關緊,吊橋高懸。

不久前還有車輛行人出入,此時寂靜一片,唯有護城河水,聲音漸響,在暮色降臨之時,緩緩流淌着。

王弘毅倚牆而望,晚霞的色彩,落在他的臉上,襯托得一片金光。

站着的張攸之見了,微微凝神。

過了一會,王弘毅問着:“張卿,依你來看,襄陽城如何?”

這問題只是隨口一問,張攸之卻絲毫不敢怠慢。

“主公,這要看從哪些地方去看了。”張攸之回望主公,微笑的說着。

“哦?”張攸之的話,讓王弘毅興趣頓時起來。

雖是心有所想,剛纔的確是隨口一問,張攸之不曾直接回答,卻讓他注意起來。

王弘毅看向他,示意他繼續向下說。

張攸之立刻回話,行禮說着:“襄陽城的確非比尋常,當年大燕南遷,襄陽就是朝廷安康的關鍵,這城池結構和防禦,在荊州是第一,說是天下第一城有些誇張,但是前五絕對沒有問題。”

“襄陽城分爲內外二城,外城的城牆高厚,昔日我軍連用霹靂車和陶雷,許久方攻破一缺口,入得城去,堅固程度,可見非一斑。”

“城牆外更有着一條連綿不絕的護城河,河道寬險,要不是發明了土龍車,大軍連日向河中投放泥石布袋,想要度河極爲艱難。”

“只是防禦工事,已是宜守而難攻。再調集大量軍卒在城上防禦,十萬大軍,要是沒有霹靂車和陶雷,要攻上幾年都不可下,襄陽城的內城雖建的倉促,不能與外城相比,可佈局合理,地方寬裕,可改建,利用得當亦有着防禦。”

“襄陽地處險要,退可至漢中,進可控荊州全地,實是一軍事要地。以此城作爲治所之地,是目前不錯的選擇。”

王弘毅聽了,點了點頭:“繼續說。”

“諾。”張攸之微笑着一躬身。

“主公堅持水戰,卻不用陸軍攻打江陵,臣一直有着不解,現在才知道主公睿智聖明,早就洞鑑燭照了。”

“首先就是荊州多江河,水師關係命脈,水師打不贏,各郡縣就隨時可以被分割攻破,再多的軍隊也疲於奔命,一籌莫展。”

“其次就是主公佔領荊北時日不長,本部不過五萬,郡內人心不穩,水師失敗,還有陸軍在,要是陸軍敗了,民心立時便會散開……因此寧可水戰,拖延時日,後方進行統籌管理,多一日就有增一分安穩。久治自然凝聚民心嘛!”

“現在精練已經近三月,百萬治民漸漸安心,十萬大軍也熟練安定,這是主公深謀遠慮之致,我看主公就要水陸動兵了吧!”

頓時城上一片靜默……漸漸,張攸之滲出了些冷汗。

“好個張攸之。”一聲大笑,王弘毅笑的說着:“果沒讓孤看錯你呀!”

王弘毅當上了上位者已經許久,漸漸融合了穩重、雍容、睿智、冷靜種種的氣質,這一笑就打破了寧靜。

這時,張攸之只是站着,也沒有再多說什麼。

一時間,二人的周圍安靜了下來。

只聽得外面的河水汩汩,遠處的巡邏士兵來回走動的聲響。

他們在這裡說話,附近除了幾個侍衛,別無他人,卻不怕別人偷聽或是打擾,當然,也沒有人敢。

“不過,孤的根本大計,就是以水戰拖延時日,荊南初平,鄭平原二萬大軍在江上作戰,單是糧草就不是小數字,初平的荊南能承擔?十三司報於我知,隨着時日,荊南怨氣已濃了。”

怨氣這事,假如沒有外力干預,也沒有大不了,但是一旦有外力,就是摧骨拉朽,這就是民心了。

“而吳地更是這樣,千里迢迢運輸糧草,雖有着長江也不是易事,這大軍拖在這裡,初平的吳地也不堪忍耐,十三司報告,忠於大燕的人,已經在後面煽風點火了。”

“唯有孤全平蜀地,已經修養一年,又清理過一遍,這時政通人和,根基穩固不可動搖,氣運消長,攻守異勢,是時候了。”

張攸之心悅誠服,一拱手說着:“主公深謀遠慮,洞察萬里,臣的見識淺薄,聞之茅塞頓開,心悅誠服。”

王弘毅笑笑,纔不相信他不明白,過了會再次開口,只不過,問的又是另一件事了。

“張卿,你對天下之局,有何看法?”

張攸之沉默了一下,先後兩個問題,沒有聯繫,其實並非如此。

“主公,天下局勢,瞬息萬變,諸侯紛起,都在吞噬,以求一搏。南方二龍一蛇,糾纏不清,北方是衆蛟龍四起,龍氣已經出現,離成形亦不遠矣。”

“更重要的是,十三司彙報,今年草原上戰爭已經接近結束,胡人要建立汗國,就算大戰之後要修養,也最多二三年的太平時間,再多,只怕邊患要多了。”

“主公,現在已到大爭之時了。”

“好一句大爭之時。”王弘毅聽着,眸子裡閃閃發光,感慨說。

“孤一介布衣從軍,繼承義父帥位,南征北戰,四處吞併,已過去五年,這五年時間裡,滄海桑田,天下局面大不同以前了,特別是胡人之患,只有你才注意到,果然,現在已至大爭之時了。”

“主公早知曉了這些,今日突然問臣這些事情,可是有了什麼猶豫不決之事?”張攸之沉默少許,在一旁微笑着問着。

“本是有,不過,聽你這一番話,又沒什麼可問了,回去吧。”微笑着說着,王弘毅顯得心情通暢,說話間轉過身,向着城下走去。

張攸之見主公不想再多說,自是不會再問,緊隨下去。

襄陽城的城樓上,地面刷洗的乾淨,當日與襄陽軍的一番血戰,血染城牆情形慘烈,可現在來看,早就沒了昔日的那些痕跡。

走在堅固青石鋪就的地磚上,衆人腳步落地,發出啪啪不斷的聲響。

天上的太陽,已漸漸落西,下到城樓下面,周圍光線驟然暗下來。

數十個侍衛等候,見王弘毅從城上下來,都上前行禮。

“張卿,你也忙了一天了,先回去吧。有事明日再說。”步上自己馬車前,王弘毅回過頭,對着張攸之說着。

“是,主公。”

張攸之微笑着應聲,先讓主公上了車,等開動遠去,這才上了他的馬車,車輪轉動,侍從也都各自上馬。

兩輛馬車一前一後離開了城樓處。

第25章 素兒(下)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2章 望氣(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44章 來由(下)第144章 宴(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38章 伊動(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231章 殺人(上)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78章 就仕(上)第171章 壓制(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239章 將星(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14章 狐疑(上)第172章 首戰(上)第13章 婚禮(下)第3章 山民(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129章 赤蛟(下)第127章 放糧(上)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34章 破陣(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46章 吾家潛龍(下)第60章 出山(下)第35章 轟動(上)第2章 望氣(上)第158章 出使(下)第209章 海關(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91章 神道(下)第134章 機會(上)第172章 首戰(下)第71章 喜事(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297章 震怖(上)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17章 藉口(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157章 國士(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156章 撤軍(上)第28章 素兒表妹(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220章 金陵(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7章 鞭打(上)第102章 聽聞(上)第259章 痛哭(上)第273章 甦醒(上)第147章 情分(下)第126章 歸順(下)第89章 落定(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176章 天譴(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119章 通途(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37章 暗流(上)第150章 喻令(下)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15章 賴同玉(下)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174章 氣運(上)第159章 楚侯(下)第55章 請旨(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79章 遷移(上)第150章 喻令(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92章 產子(一)第326章 消息(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20章 結盟(上)第128章 攻略(上)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25章 素兒(上)第192章 急報(上)
第25章 素兒(下)第199章 荊州平(上)第2章 望氣(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44章 來由(下)第144章 宴(上)第120章 結盟(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38章 伊動(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231章 殺人(上)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78章 就仕(上)第171章 壓制(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239章 將星(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14章 狐疑(上)第172章 首戰(上)第13章 婚禮(下)第3章 山民(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129章 赤蛟(下)第127章 放糧(上)第280章 盧高降(上)第34章 破陣(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46章 吾家潛龍(下)第60章 出山(下)第35章 轟動(上)第2章 望氣(上)第158章 出使(下)第209章 海關(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91章 神道(下)第134章 機會(上)第172章 首戰(下)第71章 喜事(下)第283章 潛龍會(上)第122章 英雄氣(上)第297章 震怖(上)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64章 文武雙壁(上)第17章 藉口(下)第223章 平定(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157章 國士(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156章 撤軍(上)第28章 素兒表妹(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220章 金陵(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314章 火與沉(下)第7章 鞭打(上)第102章 聽聞(上)第259章 痛哭(上)第273章 甦醒(上)第147章 情分(下)第126章 歸順(下)第89章 落定(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176章 天譴(下)第107章 明悟(上)第119章 通途(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37章 暗流(上)第150章 喻令(下)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15章 賴同玉(下)第121章 半日城(下)第179章 遷移(上)第174章 氣運(上)第159章 楚侯(下)第55章 請旨(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79章 遷移(上)第150章 喻令(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92章 產子(一)第326章 消息(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187章 王業(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302章 濟陽平(上)第120章 結盟(上)第128章 攻略(上)第258章 涼州事變(下)第25章 素兒(上)第192章 急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