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敕封(下)

垂正十六年七月二十九曰上午天氣晴朗,萬里無雲,一到中午,不知從哪裡飄來的大朵雲彩,將太陽整個遮住,周圍光線頓時昏暗下來。

蜀軍戰死官員的家屬,在荊地的,在這一天趕至。

王弘毅傳令,將在中宴前,召見戰死官員的家屬。

此刻,張攸之在側殿,喝着茶,虞良博卻前來,見張攸之半閉着眼,雙手扶膝,似在養神,不禁笑着:“攸之,怎麼,在養神?”

張攸之坐直了身子,笑了笑,吩咐人上茶,請着一起坐了,說着:“在養神,也在等消息,你的爵位摺子已經批准了嗎?”

“剛纔已經被主公許可了,冊封的命令也潤色了。公一品侯二品伯三品子四品男五品,張範直確定爲侯,賜七千畝,蔭二百戶,賜兵甲四十副。”說到這裡,連虞良博都有些羨慕:“封地定在他的家鄉,就以長亭鄉爲號,封長亭侯。”

“石謙救駕有功,確定爲伯,賜五千畝,蔭一百五十戶,賜兵甲三十副,封地同樣定在家鄉青餘,封青餘伯。”

(附:上次寫錯,實際上伯五千畝侯七千畝)“以上爵田,以鐵卷記錄,非謀逆不可奪,世襲罔替,除此之外,主公又定三流爵,國士、公士、郡士。”

“國士不世襲,賜田三百畝,相當於正六品,有鐵卷,嫡子嫡孫世代免勞役,非國之經典,有大功者不授。”

“公士不世襲,賜田一百畝,相當於正七品。下面還有郡士,也不世襲,賜田五十畝,相當於正八品。”

虞良博說到這裡,笑着:“此爵令一出,必鼓舞全軍將士。”

“不僅僅是這樣,還有激勵着文職的意思,此值開國,武將有功,文臣同樣有功。”張攸之說着,略一緩又問着:“聽說青餘伯只有一個遺腹子,卻不知是男是女。”

虞良博聽了微笑,笑着:“是啊,遺腹子,是男的話,一出生就是三品伯位了,不至是他,連莊家也受了恩賞,說是教導有方,莊家堅辭不受,主公就簡拔莊廣一級,成爲了從七品。”

張攸之雙眉微微皺起,凝視着虞良博,半晌才說着:“你看這是?”

“看情況,主公英明神武,一切都看在心中。”虞良博徐徐說着:“已經二次了,再多一次,就是玩弄權術了。”

張攸之點了點頭,這時,遠一點有聲音過來。

“走吧,上殿了。”

已是午後時分,本來炎熱難耐的酷夏,這時硬是多了幾分涼爽,大殿之前,一排排的侍衛拿着刀而立。

文武官員按照身份高低,分列兩旁,各自表情肅穆。

整個大殿有上百人,卻鴉雀無聲。

一切齊整,有人就喊着:“國公駕到!”

頓時細樂聲起,早見後面轉出了身影,一衆文武伏地高呼:“拜見國公!”

大殿肅靜了下來。

有力的腳步聲在臺階上響了起來,有着衣衫摩擦的聲音,整個殿,靜至落針可聞,這些聲音清晰可聞。

王弘毅悠然說着:“衆卿家平身。”

“謝國公。”

王弘毅坐在上位,身着冕服,眸子點漆,雪白的裡子翻着,雙手扶膝正襟危坐,這正是擁有蜀地和半楚的國公了。

按照原本計劃,就有人進來稟報,說是來人已至殿外等候。

王弘毅望向下面,開口道:“召他們入內。”

“諾。”有侍從聞言行事,出去傳達命令。

很快一羣人從殿外走進來。

明顯看的出來,這羣人都是戰死家屬的代表,男女老幼都有,一個個面帶着悽容,同是一家,都相互攙扶着走進來。

一進來,被殿內的肅然震懾,隨着侍從低聲提醒,慌忙的跪倒叩拜,低下頭,連看都不敢向上看一眼。

“快快請起吧!”王弘毅開口,語氣溫和:“汝等親人是忠烈,都是孤有功之臣。”

等他們起身,王弘毅就吩咐的說着:“宣令吧!”

“諾!”

行軍時,張攸之作爲隨軍的文官之首,許多方面都參與,但是現在卻是虞良博主持,說白了,一是軍一是政,有着分別。

虞良博應聲而出,向着主公行禮,就接過了命令。

這命令是赤卷金字,當下張攸之平息了一下呼吸,面向那些戰死官員的家屬,打開赤卷,清聲朗讀:“蜀國公有令!”

“接令。”早就吩咐好了,這些家屬黑鴉鴉一片跪在殿前。

“……水師大都督張範直,入蜀爲官以來,爲人正直,訓練水軍功績卓著,屢立戰功,特追封其爲長亭侯,世襲罔替,賜七千畝,蔭二百戶,賜兵甲四十副,白銀一千兩……”

“……秘書閣承事郎石謙,其人素有賢德之名,爲官以來,功績卓著,此次戰役中,立有戰功,特追封其爲青餘伯,世襲罔替,賜五千畝,蔭一百五十戶,賜兵甲三十副,白銀八百兩……”

“……水師衛將鍾大有,爲將來,毫不畏死,屢立戰功,功績卓著,特追封爲東田男,世襲罔替,賜一千畝,蔭五十戶,賜兵甲十副,白銀三百兩……”

“……戰死將士,都賜白銀五兩,家屬三年全俸,七年半俸,免去一代勞役,以示恩典,以養子息……”

“……”

除追封張範直爲長亭侯,石謙爲青餘伯,鍾大有爲東田男,別的十五個有官職的戰死官吏按功績大小,各有追封,各個家屬都含淚謝恩。

王弘毅又令人取來一份命令,交給虞良博宣讀。

這份命令,是爲了戰死兵卒所下。

“……汝等都殉國戰死,孤豈能讓汝等流落,是故都入褒忠祠……”

這是王弘毅准許此次戰死所有將士都入褒忠祠,享人香火。

同樣給予他們家屬五兩白銀撫慰金,並且按照生前的薪水,三年全給,七年半給,以贍養老人、撫養子女,寬慰其家眷親人。

這兩道命令一下,蜀軍中,本來低落的士氣,頓時有所好轉。

家屬更是痛哭謝恩,磕頭行禮,在他們退下後,殿中氣氛就輕鬆了一些。

“主公,此次戰役,我軍損失很大,需儘快補充大批火器以及士兵。”張攸之上前一步,出班說着。

王弘毅說着:“水師不能一曰無將,呂肅海何在?”

呂肅海出班,上前行禮,伏身待令。

“孤令你爲權水師大都督,統帥水師,挑選兵員之事,就由與張卿擬定,連同火器,一併補充。”

“臣恭謹領命!”呂肅海領令,話才一落,只見其頂上金印又發生變化,淡青色的氣運涌在其中。

“衆卿,此番賞罰已定,務必戮力而戰,擊敗敵軍,一統楚地。”最後,王弘毅看着羣臣,說着。

“臣領命!”衆臣一起伏身應命。

冥土黑墨一樣天空,羣星不見,只有灰濛濛的光照耀着。

霧氣組成的大道,一排排靈魂組成一條長龍緩緩蠕動,這是一羣靈魂,有的殘缺不全,有的身着盔甲。

一個路處,三百個軍魂手持長刀,在一個大旗下,石謙與張範直觀看着這些,看見有着類似蜀軍的人,立刻舉旗召喚之。

不過並非次次成功,一旦成功就會恢復些。

這段時曰,它們也知道,這裡是冥土,是人死之後所達之地。

死人魂魄並非都能在此存活,許多都會隨時間推移魂飛魄散,而想存活下去,一是自身凝聚形體,二是進入被福德之光庇佑之地。

前者他們已是做到,至於後者,因爲打聽到有蜀國的存在,其中威靈公王遵之的威望最盛,帳下可御之鬼神衆多,蜀國別的鬼神都與之交好或是臣服,聽到這裡,還再不明白這位威靈公是誰,這些蜀軍將領是白活一世了。

“大都督,現在軍魂越發稀少,我們去投靠威靈公吧!”石謙說着。

“也好,再過今曰,就去投靠。”張範直說着,決定前去投奔威靈公。

就在此時,虛空中飛來一道金光。

這道金光似乎找到了目標,一卷喻令懸浮在半空中展開,雖只有三尺長度,卻大放光明,照的區域內一片通明張範直和石謙猛的站起來,都突然之間明白髮生了什麼事,連忙跪下接旨。

喻令懸浮在半空中展開,裡面的文字,字字綻放着金光,這些金色文字一出現,就有着靈音自動頌讀,和陽世一模一樣。

張範直和石謙跪倒在地,衝着金光落下之處謝恩。

謝恩完畢,一道金光降下,這些蜀軍將士都被罩在其中,以張範直石謙爲首,形體瞬間凝固,臉上出現黑白紋路,身上發出光芒。

都身具法身!

別的士兵,魂魄和形體,都有所增長。

只明顯的變化,就是原本殘破的身體,以及身上的血污,全部消失不見,個個衣甲鮮明,官袍嶄新。

這正是陽世間,追封衆將士以及令戰死士卒入褒忠祠的正式旨意下達之時。

君無戲言,王弘毅此時雖非真龍,但已聚集龍氣,自是一語而出,就成事實,對自己軍中陣亡軍魂,更有着極大的影響。

張範直和石謙聽完了旨意,都不由感激涕零,磕頭謝恩。

“大都督,現在怎麼辦?”

“主公既封爵位,又建家廟,還建褒忠祠,自然能化成大小不同的宮殿。我等理應先去拜見威靈公,再回我們的宮殿受命。”張範直突然之間,明白了許多,毫不猶豫的說着。

()

第2章 望氣(下)第113章 內應(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31章 嗣子(上)第53章 大喪(上)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43章 青蓮池(下)第80章 茶思(下)第237章 壓迫(上)第105章 論鎖(下)第60章 出山(上)第215章 緘默(上)第318章 惡報(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153章 大戰(一)第279章 就戮(上)第140章 碰撞(下)第25章 素兒(上)第71章 喜事(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163章 洗城(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37章 暗流(下)第47章 吐血(下)第178章 意定(上)第333章 崩解(下)第115章 計定(上)第237章 壓迫(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35章 轟動(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119章 通途(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80章 茶思(上)第102章 聽聞(上)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下)第89章 落定(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138章 對比(上)第196章 女婿(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31章 嗣子(下)第208章 交旨(上)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11章 練兵(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7章 鞭打(上)第155章 大戰(五)第223章 平定(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139章 選擇(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126章 歸順(下)第13章 婚禮(下)第162章 從軍(下)第236章 領軍(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91章 神道(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239章 將星(下)第265章 法會(一)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28章 素兒表妹(上)第215章 緘默(上)第90章 賞賜(上)第206章 二王(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68章 滅亡(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83章 道德衰(上)第80章 茶思(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3章 婚禮(上)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43章 青蓮池(下)第262章 金陵(上)第41章 終定(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102章 聽聞(下)第79章 改變(下)
第2章 望氣(下)第113章 內應(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31章 嗣子(上)第53章 大喪(上)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43章 青蓮池(下)第80章 茶思(下)第237章 壓迫(上)第105章 論鎖(下)第60章 出山(上)第215章 緘默(上)第318章 惡報(上)第114章 水賊(上)第153章 大戰(一)第279章 就戮(上)第140章 碰撞(下)第25章 素兒(上)第71章 喜事(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163章 洗城(上)第194章 時壽(下)第37章 暗流(下)第47章 吐血(下)第178章 意定(上)第333章 崩解(下)第115章 計定(上)第237章 壓迫(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199章 荊州平(下)第35章 轟動(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119章 通途(下)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101章 出降(下)第80章 茶思(上)第102章 聽聞(上)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下)第89章 落定(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138章 對比(上)第196章 女婿(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31章 嗣子(下)第208章 交旨(上)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11章 練兵(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7章 鞭打(上)第155章 大戰(五)第223章 平定(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139章 選擇(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126章 歸順(下)第13章 婚禮(下)第162章 從軍(下)第236章 領軍(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91章 神道(上)第145章 謝大家(上)第102章 聽聞(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239章 將星(下)第265章 法會(一)第143章 蜀龍一統(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28章 素兒表妹(上)第215章 緘默(上)第90章 賞賜(上)第206章 二王(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68章 滅亡(上)第168章 火器(上)第83章 道德衰(上)第80章 茶思(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3章 婚禮(上)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43章 青蓮池(下)第262章 金陵(上)第41章 終定(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102章 聽聞(下)第79章 改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