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絕境(下)

丁傑是勇將,身着重甲,剛剛上得,還未立穩,就是長刀橫展,一下子就將兩名撲前的蜀兵斬殺。

丁傑行進速度不是很快,但根本沒有人能夠近身,只幾分鐘,就已經砍殺七八個試圖擋格的蜀兵。

在他的後面,大批吳兵蜂擁而上。

這時,從王弘毅的角度上看,只見丁傑此將本來頂上雲氣,是金黃色,但是現在,一股淡紫氣的雲氣,猛的從天而降,濃郁成一團,正在激烈的翻滾着。

顯是在這瞬間,吳王的命數氣運之力,已經盡力加持於他。

只見這團紫氣,猛的沸騰起來,化成一團激烈的紫雲,丁傑砍殺了一人,高舉長刀,高喊着:“殺,只要殺了王賊,我們都可以連升三級,封爵封侯!”

紫氣迅速燃燒着,向四周傳播波紋,吳兵紅了眼,拼命的跟上,失去了理智,只知道向前揮舞刀劍,想殺出一條通往富貴的血路。

哭喊聲,慘號聲,人體被打碎的悶響充斥着現場每個人的耳膜。

人潮中,捲起慘烈的喧囂,只是片刻,船上的血水,就浸溼了甲板,並且不斷流下,不時有着血肉肢體從船上跌了下去。

這時吳軍被這紫氣燃燒一催,個個就似附體入魔一樣,口中不斷的大喊:“殺,殺上去,殺出太平!”

這些吳軍,似乎一輩子的潛力,都在這時發揮出來,即使被砍、被刺,身上明明已經負了重傷,早應該倒地不起了,卻仍然悍勇無匹的衝上來了。

王弘毅座船上的蜀軍也拼死抵抗,這些蜀軍雖都是經過嚴格挑選,最善戰的健銳,還是被震懾,被殺得節節後退,幾乎要抵擋不住了。

王弘毅在上面觀戰,不由變色,卻聽的一聲機括聲,一個親兵,本來有着鐵甲,只能稍阻片刻就被銳器透入,巨大的衝力,讓他猛然拖出一條血線跌在後面。

旗艦上,橫屍處處,血深甲板,在船上的衆將,已經全數下去,拼死命抵擋,卻也無濟於事,節節後退,眼看敵兵就要殺入了,這時人人變色。

“主公快走!”

這時王弘毅也立刻後退,只是王弘毅穿着與衆不同,吳軍死盯着不放,特別是被紫氣籠罩的丁傑,更是激發了他所有的生命潛力。

這人身如鐵塔,穿着厚甲,踏着坦克衝鋒一樣的步伐,滿身鐵葉叮噹做響,所到之處,血肉橫飛四濺。

主公就在後面,讓蜀兵急紅了眼,一些本來是火銃兵,這時也頂了上去,但是這反而激起了丁傑的兇性,如入無人之境,殺得慘呼連天。

幾次逼至到了王弘毅面前,逼着王弘毅只能繞着船而行,幸虧這船是旗艦,巨大無比,一時追不上,只見這人砍殺,刀砍捲了,不知從什麼地方,摸到了一個大錘,當下更是逼人,落在船上,轟起漫天木屑,不斷尾隨而來。

轉過了一處,暫時安全了,王弘毅還沒有來得及喘息,這時,一直沉默的石謙,突的噗噗一聲,跪在地上:“敵將追的甚急,請主公與我換了衣冠。”

周圍幾人都是一驚,王弘毅卻是不肯。

石謙見情況危機,跪地懇請,說着:“主公簡拔我於草莽之間,人臣大義,殺身成仁。臣願代死,請主公成全爲臣之義,速脫袍冠,易裝逃脫吧!”

這時,雨打的更大,殺聲更加靠近,就在不遠處就可以聽見聲音。

王弘毅還在猶豫,張攸之也跪在地上急呼:“主公快決斷吧,再遲疑就沒有機會了,只要能脫了這難,主公必可打敗吳王!”

張攸之在電光火舌之間,猛的想起了叔父說的“成王之難”,這時高喊而出。

被這話一逼,王弘毅心中一明,於是脫下衣冠。

石謙這時,雖然遠處殺聲四起,卻絲毫不亂,氣從容不迫。

他先向王弘毅拜謝,這才取了冕服穿上,一件件絲毫不亂,等穿完了,衆人頓時眼睛一亮,只見他一身冕服,姿態從容,在這片刻,竟然隱隱有王氣,讓人一見就難以忘記。

“這是將生死置之度外啊,不想此子有着這大器。”張攸之心中暗想着。

石謙穿着王弘毅的衣冠,這時再一拜,大步踏上船頭,高喊:“丁傑,你這賊子,安能殺我?”

張範直這時高喊着:“臣去抵抗!”

也跟了上去。

遠處的丁傑見此,拼命向着石謙方向砍殺而去。

有着石謙吸引着火力,王弘毅終於獲得了喘息的機會,而親兵也可以重新佈防,只是片刻,三十個親兵,幾乎人人身帶血污,卻半點不敢鬆懈,提着長刀,預備着最後一搏。

王弘毅此時有些狼狽,才脫了衣服,頭髮蓬亂,不過這時已經鎮靜下來,坐在後面的一張椅子上。

外面殺聲四起,咆哮呼喝。

不得不說,關鍵是蜀艦有一半是火器兵,這時肉搏卻不堪而戰,而吳艦沒有火器,到處是善戰的精兵,這才導致着這惡劣的戰局。

這時,甲板上,已經是血水染的一片暗紅,血甚至排泄不出去,而在這時,吳兵可以說已經不惜一切代價,拼死而戰,這聲音清晰傳進裡面,王弘毅充耳不聞,心情更加沉靜下來。

這時船擱淺,沒有去處,凝看着遠處,雖然在甲板上,還是能看見激烈的紫氣在燃燒,雖然這紫氣燃燒大損吳王氣運,但是隻要能殺得自己,就什麼都值了。

鼎器上,不斷有着一道道紅光,赤如鮮血,光華灼灼,如虎吼,似龍吟,貫穿天空打過來,每次打擊,都使鼎搖擺不定,甚至開始出現了裂痕。

王弘毅取下長劍,抽出半尺許、寒光閃閃,小心抽出來,用白絹揩拭着,緩緩站起身來,突然間笑着:“哈哈……不想今日遇到絕境,張攸之,你悔了嗎?”

張攸之這時也鎮靜下來,聽了這話,笑着:“我本來只是布衣,能簡拔而出,都是受主公的大恩。即使粉身碎骨又有何懼,臣死不足惜,唯惜不能再以報我主!”

說着,又恭謹行禮,說着:“若是敵將再殺到主公駕前,請許我在前先死!”

王弘毅這時,站起身來,臉色平靜,瞬間,他記憶起了前世王守田的最後記憶。

是日,大汗設酒宴於承乾宮,最後招降之,王守田堅拒。

大漢大怒,下令在大殿中就處死。

臨刑前,大汗又問王守田:“汝現在有什麼話要說?”

王守田這時,已經,整了整衣服,說着:“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這時殿上,胡兵密密麻麻,不少漢人降官,都不由低頭,不敢對看王守田。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大汗唸了幾遍,就要下達命令處死。

這時,王守田又說:“先賢所說,唯此句不然,漢家江山破碎,神州蒙難,豈因一死而無愧之,我有愧也!”

想到這裡,王弘毅苦笑:“漢家江山破碎,神州蒙難,孤本想撥亂反正,不想今日走上絕路,豈因一死而無愧之,我有愧也!”

說完,令着:“船上有大桶火藥,雖此時下雨,但是船艙中可使用,到了最後,孤必點燃,一起同歸於盡,絕不受辱。”

周圍親兵聽了這話,頓時一股氣沖天,手中刀槍一緊,喊着:“願生生世世追隨主公,與主公同死。”

就在這時,張範直在甲板上,已經大口喘息,身上的大小五十處傷,幾無血可流,沉重的失去痛覺。

但是口中,還是一聲大喊“殺”,狠狠衝了上去,又掀起鮮血噴薄。

此時張範直身邊,已經所剩無幾的親兵,傷痕累累強自支撐,不時被殺死,這時,屍體在甲板上,堆成個小坡,流動的血水已經厚了數尺。

“殺了蜀主了,殺了蜀主了。”這時,遠處傳來了歡呼,卻是終於突破了戰陣,殺了穿着冕服的石謙。

張範直聽了,想笑笑,但剛纔一個吳兵臨死前反擊,又中了一刀,實在無法進行這個動作。

吳兵實在是精銳彪悍,讓他的部下已經傷亡的差不多了。

但是這時,吳兵也只剩一百左右了,船上漸漸靜了下來,傳來的是各種臨死的哀號。

張範直喘息着,奮起最後力氣,喊着:“殺!”

最後撲了上去,霎那間連續砍翻兩人,就在這時,背部已經感到一陣劇痛,張範直回去一看,最後一個親兵已經被砍殺,這時心中一陣悲哀,不由大喝:“要殺我還輪不到你們這些小卒!”

也許是迴光返照,身體內涌現出最後的力氣,猛的衝入了吳兵中。

“噗噗”聲不絕,幾個吳兵被砍殺,就在這時,張範直的全身一震,眼神中充滿不可思議。

後面一個充滿着血污的身影出現,手拿着長刀,還有提着一個首級,卻正是石謙的人頭,看着這個人頭,張範直哈哈一笑,但是才笑出聲,口中就吐出了大口大口的鮮血,隨着鮮血噴出,再也無法抑制身體內擴散的寒冷和麻木,軟軟滑下,眼神逐漸暗淡。

在死前,無數景象飄過,當初在荊州的潦倒,被主公提拔的喜悅,他的眼前越來越黑,只有從喉嚨裡涌出一聲吶喊:“主公,臣盡力矣,只恨不能跟隨主公掃平天下,哎……”

一口氣吐出,他的身體凝然不動。

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116章 水師(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103章 蜀龍(上)第17章 藉口(下)第163章 洗城(上)第17章 藉口(下)第81章 大變(下)第208章 交旨(上)第4章 出擊(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107章 明悟(下)第71章 喜事(上)第142章 決斷(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211章 思量(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上)第7章 鞭打(上)第2章 望氣(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184章 禪讓(上)第171章 壓制(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179章 遷移(上)第73章 豐收(上)第238章 伊動(上)第102章 聽聞(上)第92章 產子(二)第18章 大怒(上)第225章 新年(上)第68章 滅亡(下)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96章 決意(上)第161章 巨石(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138章 對比(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309章 挽回(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251章 大戰(下)第124章 氣短(下)第95章 出兵(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89章 落定(下)第113章 內應(下)第237章 壓迫(下)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93章 產子(三)第245章 決意(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57章 來使(下)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324章 貴賤(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34章 破陣(上)第223章 平定(下)第112章 青色(下)第73章 豐收(上)第42章 迎娶(上)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175章 新生(上)第154章 大戰(四)第153章 大戰(一)第174章 氣運(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305章 洛陽陷(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118章 收房(下)第247章 流民(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83章 道德衰(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250章 器量(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224章 稱賀(上)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109章 預備(下)第159章 楚侯(上)第259章 痛哭(上)第33章 就義(上)
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116章 水師(下)第281章 三月憶(上)第103章 蜀龍(上)第17章 藉口(下)第163章 洗城(上)第17章 藉口(下)第81章 大變(下)第208章 交旨(上)第4章 出擊(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107章 明悟(下)第71章 喜事(上)第142章 決斷(上)第140章 碰撞(上)第211章 思量(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上)第7章 鞭打(上)第2章 望氣(上)第148章 皇商(上)第184章 禪讓(上)第171章 壓制(上)第272章 七日證道第179章 遷移(上)第73章 豐收(上)第238章 伊動(上)第102章 聽聞(上)第92章 產子(二)第18章 大怒(上)第225章 新年(上)第68章 滅亡(下)第23章 羽翼漸豐(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96章 決意(上)第161章 巨石(下)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138章 對比(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309章 挽回(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117章 處處都明士(下)第251章 大戰(下)第124章 氣短(下)第95章 出兵(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89章 落定(下)第113章 內應(下)第237章 壓迫(下)第261章 徐州平(下)第93章 產子(三)第245章 決意(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125章 初建八旗(上)第57章 來使(下)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284章 冥土詔(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324章 貴賤(下)第291章 涼州緩(上)第34章 破陣(上)第223章 平定(下)第112章 青色(下)第73章 豐收(上)第42章 迎娶(上)第85章 隱門之動(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175章 新生(上)第154章 大戰(四)第153章 大戰(一)第174章 氣運(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330章 插入幽州(上)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305章 洛陽陷(上)第314章 火與沉(上)第118章 收房(下)第247章 流民(下)第278章 焚燒(下)第83章 道德衰(上)第267章 法會(六)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250章 器量(上)第250章 器量(下)第224章 稱賀(上)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109章 預備(下)第159章 楚侯(上)第259章 痛哭(上)第33章 就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