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獻城(下)

“轟”一聲。

在夜空下,可以看見一條紅色的長龍,氣勢洶洶的奔殺過來。

成都中,並非沒有抵抗,只見一處,突然之間涌出一片士兵,進行着抵抗。

“你們這些背棄大帥的逆賊”一將叫罵起來,看這情況,是才醒悟,立刻組織抵抗的大將:“你們必不得好死”

只聽箭聲錯起,剎那間一片慘號,十數個士兵應聲而倒。

話說,成都城中現在一萬兵,一直沒有來得及完全修整,各都各衛都很混亂,因此纔給了機會。

現在收到的效忠書已經有十七份,幾乎佔了成都軍的三分之二,可在入城後,還是遇到了激烈抵抗。

殺到半夜,按照地球時間,已經是凌晨…左右,成都四門和城中大部,都被王鎮軍控制,但是城中還有數部,彙集到了大帥府,拼死抵抗,王鎮軍傷亡很多,於是請命於王弘毅,想動用小型投石機。

王弘毅聞報,在黑衣衛的重重保護下,上了大帥府不遠處觀察,卻見大帥府周圍都是開闊地,別說居民房屋,就是樹木也都被清除乾淨,城牆高聳堅固,怪不得倉促間難下。

這時,隨軍的張玉溫稟告的說着:“主公,不可用巨石和火油,這雖是大帥府,實是蜀王宮,已經過三朝。”

蜀王宮初建,是郭弘所建,傳承二代而亡,但是王宮並沒有焚燒,其後王宮被封存,到了百年後,太宗之子蜀王陳信入主,以後傳承五代。

中間又短暫割據,有蜀王謝擇稱王,一代就亡。

到了本朝大燕,太祖四子封燕王,入主其中,但是才當了十一年,就被太宗削去爵位,賜死,以後宮殿就封存了,作爲行宮。

魏存東入住後,住入其中,啓動了一半。

這王宮經過歷代修整,實花費了無數財富和心血,被焚燒了實在太可惜。

這些記載,王弘毅自是知道,此時凝視着蜀王宮,只見蜀王宮上空,還殘餘着白氣,隱隱有着虎形,可惜已經完全不成氣候。

再仔細辨認,卻感受到了一絲絲細微不可見的青氣在瀰漫着,感受了下,也許裡面有前朝殘餘,更多的,還是地面。

王弘毅突然之間想起了一個傳說,據說當年郭弘建時,佔據了絕佳的位置。

成都有一條隱龍,此宮就建立在上面,風水非常的好,現在看來,其言不虛,王弘毅很是滿意。

這時,張玉溫又奏告的說:“據降將說,現在拼死抵抗的,除了帥衛,還有着鐵文和程撫兩將,尚有兵二千人。”

“告訴降將降兵,要想戴罪立功,就給我把這些掃清了,還有,告訴他們,這成都以後是我的首府,趁機掠奪的,想想要不要腦袋了。”王弘毅觀察片刻,浮出一絲冷笑,說着。

說着,就自己退到了一里外的一處新奪的大酒樓,這酒樓非常有名,有五層,能居高臨下看着大片區域,這時就被臨時徵用了。

王弘毅勞累了一夜,親兵正在鋪榻,從窗口望去,只見遠一點殺聲四起,這些降將降兵受到命令,不得已,只得攻打着蜀王宮,一時間,慘叫聲,呼喚聲,殺聲,密集在一處,在王宮入口處,各種各樣伏屍集合在一起。

王宮在血戰,城中的清掃也在繼續,不時有着零星的殺聲。

“主公,現在大局已定,您就休息一下,天亮了還有許多事呢”張玉溫這時,勸的說着。

略動了動身子,王弘毅點了點頭,明天的確有許多事,接見降將降官,安撫大戶,確定制度,這時必須休息一會。

這一睡下去,等到醒來時,就覺得房子裡有着亮光,起身一看,只見天漸漸破曉,淡青色的天空鑲嵌着幾顆殘星,雲彩似是浸了血,顯出淡淡的紅色。

下面的殺聲已經平了,清晨的空氣沁着微微的芳馨,王弘毅起身洗臉,用毛巾擦過,這時,張玉溫就進來行禮。

“情況怎麼樣了?”王弘毅問着。

“稟主公,蜀王宮破了,樊將軍着人封了王宮,又擒了魏賢和鐵文,程撫戰死了。其它衆將各官都已經安撫。”

王弘毅嘆了口氣,說着:“依我之心,魏賢初就位,並無惡跡,是可以免死,只是魏存東倒行逆施,留下大禍,我也免不得,傳我的命令,不必見了,將魏存東的三族全部拿下,立刻抄斬,唯魏存東次子魏謹獻城有功,免死,其家不在誅連之列——叫他來見我吧”

張玉溫心中凜然,應着:“遵命”

魏謹早就等候着,王弘毅才用了點早點,就聽着稟告:“魏謹求見。”

魏謹進來,張玉溫不由眼睛一亮,只見魏謹顯是一夜沒睡,眼有着淡淡的紅腫,只是這時一身月白色寬袖長袍,發黑如漆、面如明月,就算在落難之時,還是有着氣質令人一見忘俗。

魏謹進來,就磕頭說着:“罪臣拜見將軍。”

王弘毅矜持地一笑,坐在了椅子上,仔細打量,只見此時這人頂上,一根金黃色本命氣,就算城破,還些金黃氣不散,化爲一小片一小片不甘心散去。

王弘毅又沉吟了一下,說着:“你獻城有功,我自有賞賜,不過你父魏存東誅我岳父家七十三口,這罪不能不罰……我已令將魏存東的三族全部拿下,立刻抄斬,唯你免死,其家不在誅連之列——汝可服否?”

雖然早有準備,但是聽到這個消息,魏謹還是如雷轟頂,聽了這話,哽咽不能自控,磕頭說着:“不敢,臣謝將軍大恩。”

這話語言顫抖,如泣如訴,張玉溫心中起慄,卻不敢說話。

王弘毅也有所感,嘆了口氣,說着:“斬後,你去收屍,還有,你父之前委任你爲井城縣令?”

“是”魏謹哽咽着,應聲說着。

“我有成都城,原本宗廟中魏家靈牌,要儘快遷出,你要在今天就辦好這事,你父既然委任你爲井城縣令,我也維持着原命,你明日就遷出,去井城當縣令吧”王弘毅最後擺了擺手,說着。

“臣受命。”魏謹哽咽,再次磕頭說着。

這一受命,只見頂上原本殘餘的金黃色,在片刻之間,就化成了一片赤紅雲氣,並且同時,由王弘毅體制內的白氣,頓時涌入。

只是一分鐘,他頂上雲氣,就變了縣令的赤紅雲氣,並且還比一般縣令多出一半,想必只要自己不加削減,這縣令還是能當的很穩當。

魏謹退出大門後,三魂若失七魄不全,夜夢遊魂一樣出了門,被涼風一激,神志才清醒了些。

有一小車,自家馬伕還在不安的等待着,見了出來,不由露出喜色。

魏謹悵然長嘆一聲,上車坐了,說着:“回去吧,有許多事要辦呢”

車伕一聲吆喝,馬車動了,眼前的街道幾乎沒有行人,只聽蹄踏在道路上的聲音,這本是尋常的景色,魏謹生活了十數年,從沒有覺得它耐看。

現在,此時看着城市,卻突然覺得它十分美麗,可惜的是,從今天開始,這城市,已經不屬於魏家所有了。

不過,魏家終於還是保全了,雖然只有自己這一脈活下來,可依舊是保全了,並且還被派往原封地擔任縣令。

就這樣結果,也是不錯了,魏謹嘴角喊着笑意,眼淚撲簌的落下來,只是貪婪的看着這一切。

魏謹出去半個時辰,王弘毅出行到王宮。

此時已是上午。

半夜的戰鬥,結束了,現在成都中,除了個別零星散於民間還沒有徹底消滅,整個城市已經落在了王弘毅手中。

戰場打掃的很是乾淨,街道上偶爾可見一些血跡,訴說着戰鬥的殘酷。

往昔行人繁茂的街道上,無一條街道上有行人行走。

家家關門閉戶,偶爾有一雙眼睛透過縫隙看向路過軍隊,很快又會縮了回去,王弘毅在街道上行着,感受着頂上雲氣翻滾。

放眼看去,成都上空,原本是白裡透紅的雲氣,這白裡透紅雲氣,現在卻被一股強烈的赤氣所侵入,每時每刻,都在旋轉着,吞噬和同化着。

原本郡縣雲氣很少,轉化並不需要多少就,可這個千年古城的氣運,深沉厚實,這時才明顯看出了這吞噬轉化的過程。

而這時,王弘毅注意到,自己大鼎,在上面無聲的轟鳴着,雲氣繚繞,吞雲吐霧,隱隱主持着赤氣進行同化和吞噬。

隨着同化,整個赤氣越來越膨脹,並且以成都爲中心,不斷蔓延出去。

王弘毅突然之間有着明悟。

當自己的氣運,完全吞噬了成都氣運,並且覆蓋整個東益州,使之籠罩一片赤氣的時候,就是自己稱侯建國的時候了。

上古分封的諸侯國,雖然爵位僅僅是侯,但是實際上就是國家,稱國侯後,王弘毅就可自稱“孤”,又稱各臣爲“卿”,並且建立國家體制。

看這時間,並不遠,最多還有一個月。

古云:唯名和器,不可授人。

只有在稱侯建國後,才能名正言順的建立中樞,建立體制,這有一個先後秩序。

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266章 法會(三)第246章 船運(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82章 憤憂(上)第82章 憤憂(下)第71章 喜事(下)第49章 病變(下)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63章 洗城(下)第331章 逃亡(上)第77章 衝鋒(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175章 新生(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11章 練兵(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332章 崩解(上)第21章 入門(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183章 勸進(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07章 明悟(上)第307章 夜襲(二)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224章 稱賀(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48章 天意(上)第319章 長安(下)第169章 國運(上)第328章 出發(下)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49章 病變(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66章 選擇(上)第130章 厚重(上)第136章 出兵(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39章 觀禮(上)第193章 預兆(下)第329章 來使(下)第136章 出兵(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83章 道德衰(下)第322章 回都(上)第240章 夜襲(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32章 破局(上)第309章 挽回(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150章 喻令(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109章 預備(上)第6章 封賞(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89章 落定(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136章 出兵(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76章 急返(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75章 新生(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178章 意定(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313章 黑龍崩(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127章 放糧(下)第288章 起兵(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239章 將星(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22章 龍擡頭(上)第207章 滿月宴(上)第11章 練兵(上)第223章 平定(下)第10章 運數(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
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266章 法會(三)第246章 船運(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82章 憤憂(上)第82章 憤憂(下)第71章 喜事(下)第49章 病變(下)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63章 洗城(下)第331章 逃亡(上)第77章 衝鋒(上)第266章 法會(四)第175章 新生(下)第194章 時壽(下)第11章 練兵(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332章 崩解(上)第21章 入門(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183章 勸進(下)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07章 明悟(上)第307章 夜襲(二)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224章 稱賀(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48章 天意(上)第319章 長安(下)第169章 國運(上)第328章 出發(下)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49章 病變(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174章 氣運(上)第283章 潛龍會(下)第66章 選擇(上)第130章 厚重(上)第136章 出兵(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39章 觀禮(上)第193章 預兆(下)第329章 來使(下)第136章 出兵(上)第74章 百川歸流(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177章 敕封(下)第83章 道德衰(下)第322章 回都(上)第240章 夜襲(下)第325章 陰政(上)第32章 破局(上)第309章 挽回(下)第249章 潛勢(下)第150章 喻令(上)第135章 機會(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109章 預備(上)第6章 封賞(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89章 落定(上)第171章 壓制(下)第303章 望洛陽(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136章 出兵(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76章 急返(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75章 新生(下)第256章 幷州事變(下)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178章 意定(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下)第313章 黑龍崩(上)第125章 初建八旗(下)第127章 放糧(下)第288章 起兵(下)第268章 廟堂垂座都忻都,華夏梵神從無聞(下)第191章 快意(下)第239章 將星(上)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第22章 龍擡頭(上)第207章 滿月宴(上)第11章 練兵(上)第223章 平定(下)第10章 運數(下)第295章 陷縣(上)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