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賞賜(上)

一個月的時間,轉眼即逝。

說長不算長,說短也不短,至少已然足夠宋涵將散落於各處的宋家人匯聚起來了。

眼見微風漸寒,一陣陣秋意,席捲整個蜀地。

傍晚,晚霞給大地渡上一層彩色,馬蹄聲,在文陽府街道上,由遠及近。

一輛馬車緩緩馳來。

“道長,七寶閣到了。”趕車的車伕下得車來,恭敬的撩起簾子,說着。

先下來的是一個不超過十五歲的道童,後面緊接着便有一個保養得當,看起來有些仙風道骨,四十出頭的中年道士,兩個人全身雖是着着道袍,但上乘質地袍子,以及淡淡脫俗氣質,顯然非是普通道觀出身。

這地方雖然離城中心不太遠,並不是什麼繁華地段,遠遠看去,也不過是一條只算普通街道罷了。

眼前這家店鋪前,卻人來人往,顯是生意甚好。

這家店鋪與周圍尋常店鋪不同,是隱藏於一座莊園內,需進入其中,方可消費。

在這店鋪前,種着不少稀有植物花卉,周圍更是被一圈花草樹木包圍着,不少花兒此時開的正盛,遠遠便能聞到幽香陣陣,花草樹木互相陪襯,顯得十分奇特雅緻,更點綴得這店鋪彷彿城鎮中的一隱世仙境一樣。

中年道士一擡頭,就見竹門上掛着個木製仿古牌子,上書“七寶閣”三個大字,字體遒美健秀,顯是出自大家手筆。

再看下去,道士和小童,都是眼睛一亮。又見甬路彎曲,盡數是碎石鋪路,一直延伸至深處。給人一種尋覓仙境之感。

“師父,這地方有些意思。”道童忍不住眨着眼睛,閃着光芒。

中年道士卻不理會他,徑自向裡步去,進了門,踏着羊腸小路向裡,走出不到三百米,便見到一座極大的水塘,出現在小路旁,這有幾畝地大小,裡面水色清澈,水面上,荷花正自盛開,極是美麗。

在水上還有幾處涼亭懸水而建,不少客人正在那裡賞花說話,偶爾有幾句話語隱約入耳,不過園子,大多時間,很是安靜。

這時候,一名青衣小帽夥計出現在二人面前,躬身行禮,笑容滿面問道:“喲,兩位道長,不知您是用飯、住店、還是採買東西?”

“哦?我們初來此處,你先說來聽聽。”中年道士微笑說着。

夥計應聲,講解的說着:“本店是宋家在文陽長定兩郡新開的第一家店鋪,內共分七處,分別是飲食、居住、書齋、衣莊、戲樓、採買場、當鋪。以一號至七號閣命名,價格公道,童叟無欺。面向普通客人的是普通店面,身份尊貴喜靜的客人,可事先預定單間。不知道兩位道長想去哪裡消費,可有預訂?”

“這個可算是預訂之物?”中年道士從袖中取出一物,給夥計看。

夥計一見,笑意又平添幾分。“原來是三號閣的貴客,請您隨我這邊來。”

於是,二人不再多言,隨夥計向前走。

沒走出幾步,忽然,旁邊路上響起一陣腳步聲。

隨後,有人驚訝的叫出聲來:“成鶴道長?”

“宋老先生?您怎在這裡?”中年道士被突如其來的呼喚聲吸引得轉過頭去,就見一位華服老者,正站在不遠處,驚訝的看着自己。

說完這話,成鶴倒先笑了:“看我說的,這裡是您的產業,您在這裡出現也不奇怪。”

“成鶴道長,您怎麼會突然來到此地?莫非……是那邊出了事情?”

宋涵的關切並非作僞,倒讓成鶴輕輕一笑,搖頭說着:“倒非如此,只是來這裡與朋友見上一面而已。順便來看看宋家主新開的店鋪……說來,這裡倒是出乎我的意料,很是雅緻。”

成鶴點評說着。

“您此次過來,可否住上幾日?上次匆匆一別,還未與道長好生聊過。”宋涵邀請的說着:“若您不趕時間,我這便讓夥計給您安排一處住所,不會有外人打擾。”

見宋涵如此熱情,成鶴又的確需停留兩日,便應下了。

成鶴先告辭,去會朋友,而宋涵在與其分別後向着後面行去。

穿過幾條走廊,在第三號閣的第十個院落前,他停下來,隨即,步入院落。

正北方一共是五間房子,只有中間的大門是敞開,宋涵一走進去,便看見一青年人背對自己站在那裡,欣賞着牆上字畫。

“讓張先生久等了。”宋涵微笑的說着。

張攸之回過身,朝他一拱手,恭敬說着:“哪裡的話,是我來的太早了。”

這所大屋子很是別緻,滿是書卷之氣,看起來不似酒樓獨院,倒似是大家子弟的會客室。

牆上有一些畫作詩文,地上窗邊擺放着花木盆栽,中央矗立着直達屋頂的書架,書籍陳列着不少。

中間有一張精緻玉石桌,已有夥計進來上茶與水果點心。宋涵吩咐說着:“我與客人閒聊一會,外人不得入內。”

“是,小人知道了。”

張攸之微笑着,雙眸微垂,沒有說話。

他也是初次來到這裡,初來時也忍不住被這園林佈置所驚訝。

這所謂的七寶閣,實際上就是宋家在文陽府的總鋪,並且和宋家的大宅是相連,這七寶閣與其說是商業興隆,不如說是一種蜀地經營中心。

大量從東北,江南,甚至西方國度的商品,雲集於此處,使文陽府頓時繁榮了許多,也使王弘毅獲得了大量便宜的商品,特別是有關軍隊的商品。

張攸之眯了眯眼,對宋家的魄力平添了幾分佩服,先不說效果如何,但這種不惜代價爲王弘毅服務的態度很明確。

宋家在成都府店鋪,不曾真正交道,不得而知。

不過現在建在文陽長定兩郡內的店鋪,卻個個開的熱火朝天。

一個月內,宋家便有十三家店鋪於兩郡重新開張,這還不是最重要的事。

“張先生,這是老夫這幾日收上來消息,不知是否對你有用。”沖懷裡掏出一疊紙卷,宋涵遞給張攸之。

張攸之接在手中,隨手翻開幾份,便小心收起,隨即笑的說着:“這些郡縣收集上來的資料,對將軍定會有所幫助。”

“那便好。”宋涵點頭,宋家已與王弘毅緊緊聯繫在一起,在收集情報上,自是不遺餘力。

二人又閒談一會,張攸之起身告辭。

他這次過來,就是來取情報。出得大門,上了馬車,坐在馬車內,將情報一一看一遍,心裡暗暗感慨。

實是沒想到,宋家一事,竟隱約成爲蜀地局勢不穩的導火索。

之前矛盾沒有爆發的各藩以及領地內的世家,都彼此將提防提到表面,增兵守衛這且不說,連帶着藩鎮的貿易往來,也開始被嚴密監控。

將手中情報小心裝好,張攸之暗自嘆一聲:“看來戰爭不遠了。”

這一日到來,必將引起血海一片,屍體成山。

可這一日,卻不可避免。

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可能一直這樣下去。

藩鎮割據已有一段歲月,這樣下去對天下之勢並無益處。

馬車緩緩而行,張攸之在心裡思索着天下之勢。在趕回將軍府的途中,馬車經過了一所道觀。

聽到外面傳來喧鬧聲,張攸之從車窗向外看了一眼。

“先停一下,我要過去看看。”眼見已到此處,在道觀門前,張攸之叫停了馬車,從馬車上下來,朝道觀那邊走去。

此時,道觀門口處正熱鬧着。

工人們在忙碌幹活,而參與監督的官吏幾人在討論事情。

“見過張大人。”幾個正在門前查看施工情況的小官吏,聽到腳步聲轉頭去看,立刻臉色微變。他們卻是識得張攸之的,見他走過來,忙躬身見禮。

“免禮。”張攸之淡淡說着,目光卻只看向遠處,看過門前工人忙來忙去,一架大門已被擡過來將要安上。

看這情形,應是即將完工了,張攸之問着:“還有幾日方能完工?”

被詢問小吏忙回答:“稟大人,還有兩日左右,便可完工。”

“恩,加緊趕一下進度,完工後,報與我知。”張攸之說着,目光落在道觀上,仔細觀察着。

話說,通玄和平真拜見了將軍後,對於隱門在這件事的賞賜,就迅速發下。

城中一家荒廢許久的道觀,賜給了通玄和平真,並且撥了一千兩白銀作爲修繕費用,而通玄和平真更是賣力,主持修繕着道觀。

賞賜當然不僅僅是這一千兩,過了十日,城外統計完畢的千畝的地契,撥到了道觀的名下。

千畝量田,許建道觀,賜白銀千兩,總數加起來,就是王弘毅許諾賞賜的千金。

眼前,單是道觀的面積,就有着十畝大小,這已經非常大了,要知道,節度使府總體面積,也只有十五畝左右。

道觀一面在建造,一面已經種下竹根,等候來年成竹林,就知道這時節能不能種活,若是能,必也是幽靜。

根據情報,不少道觀隱秘的送來了銀兩,支持着建設,看這情況,道觀建成後,必會成爲一處上地。

耳邊傳來小官吏恭敬應聲,張攸之點點頭,邁步返回向自己馬車走去。\";

第3章 山民(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170章 竊龍(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99章 懸首(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335章 分割(上)第286章 使節(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7章 鞭打(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5章 易命(上)第159章 楚侯(上)第331章 逃亡(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301章 說降(下)第184章 禪讓(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94章 瑞雪(上)第96章 決意(上)第50章 造鼎(上)第39章 觀禮(下)第3章 山民(下)第123章 破關(下)第105章 論鎖(下)第139章 選擇(下)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82章 憤憂(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89章 落定(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229章 內閣(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56章 疑心(上)第169章 國運(下)第156章 撤軍(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93章 產子(三)第190章 新生(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138章 對比(下)第312章 轉運(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96章 女婿(上)第41章 終定(下)第326章 消息(下)第109章 預備(上)第22章 龍擡頭(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95章 出兵(下)第11章 練兵(上)第149章 桑姑(上)第179章 遷移(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97章 震怖(上)第298章 天兆(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287章 決意(上)第165章 送行(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162章 從軍(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185章 消息(上)第208章 交旨(下)第73章 豐收(下)第135章 機會(下)第60章 出山(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259章 痛哭(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139章 選擇(下)第287章 決意(上)第57章 來使(下)第212章 青色(上)第144章 宴(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170章 竊龍(上)第42章 迎娶(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184章 禪讓(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13章 婚禮(上)第142章 決斷(下)第136章 出兵(上)第105章 論鎖(下)第307章 夜襲(二)第33章 就義(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
第3章 山民(下)第221章 殺機(下)第170章 竊龍(下)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99章 懸首(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335章 分割(上)第286章 使節(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第7章 鞭打(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5章 易命(上)第159章 楚侯(上)第331章 逃亡(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301章 說降(下)第184章 禪讓(上)第139章 選擇(上)第94章 瑞雪(上)第96章 決意(上)第50章 造鼎(上)第39章 觀禮(下)第3章 山民(下)第123章 破關(下)第105章 論鎖(下)第139章 選擇(下)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82章 憤憂(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89章 落定(下)第252章 內亂(下)第267章 法會(五)第229章 內閣(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104章 論鎖(上)第56章 疑心(上)第169章 國運(下)第156章 撤軍(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93章 產子(三)第190章 新生(上)第256章 幷州事變(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138章 對比(下)第312章 轉運(上)第143章 蜀龍一統(上)第196章 女婿(上)第41章 終定(下)第326章 消息(下)第109章 預備(上)第22章 龍擡頭(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95章 出兵(下)第11章 練兵(上)第149章 桑姑(上)第179章 遷移(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297章 震怖(上)第298章 天兆(下)第108章 獻城(下)第287章 決意(上)第165章 送行(上)第100章 此世虎牢(上)第162章 從軍(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185章 消息(上)第208章 交旨(下)第73章 豐收(下)第135章 機會(下)第60章 出山(上)第292章 白馬港(上)第259章 痛哭(下)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139章 選擇(下)第287章 決意(上)第57章 來使(下)第212章 青色(上)第144章 宴(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170章 竊龍(上)第42章 迎娶(上)第155章 大戰(八)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184章 禪讓(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13章 婚禮(上)第142章 決斷(下)第136章 出兵(上)第105章 論鎖(下)第307章 夜襲(二)第33章 就義(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