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下)

垂正十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新城郡降?

三月二十五日,王弘毅調動大軍,四萬五千,繼續攻伐襄陽。?

先前攻佔下來的上庸和新郡,現在需要留下一些軍隊,穩定着秩序,這兩地雖已被攻佔下來,可殘餘勢力以及各方細作還在城中潛伏。?

王弘毅留下了幾套班子,以及軍隊,秘文閣就開始主持着清洗和穩定的工作。?

更卒營已經相當成熟,立刻將新城郡的兵力打散,進行重新洗牌和訓練。?

半年後,單是上庸和新城二郡,就可以爲王弘毅增長三萬兵!?

蜀國的政治也成熟了,跟隨的秘文閣的人,有條不紊的清理着降官,將降官調走一半,調去蜀內當官,反正那裡也需要人。?

又將一些班子當縣令,並且邀請本地世家合作。?

不合作者,立刻清洗,這已經形成一套程序,上庸城中清剿的幾個世家,就足足有着上千人被清洗掉。?

這種鐵血手腕,在一定程度上,也會使城中局勢變的不太平衡,可清空一部分勢力,纔好放心的在城中安『插』自己能掌控的勢力。?

有着秘文閣在後面,實行軍管,王弘毅也就不把心思放到他們身上了。?

王弘毅現在是一心想要奪取襄陽,大軍行軍迅速。?

襄陽是富庶之地。?

無論是農業,還是商業,都很繁榮,一進入襄陽地界,就給人這種感覺。?

四萬五千大軍,浩浩『蕩』『蕩』而來。?

想必襄陽已得到消息,王弘毅並不在意。?

入夏前,吳越內『亂』難平,魏越根本不可能發兵前來阻攔。?

現在的鄭平原,更是在繼續荊南打仗,以及接收新歸順的郡府,同樣抽不開身來。?

別的郡縣自保都不足,哪有力量干涉。?

蜀軍『逼』近襄陽,即得到了消息,也是無可奈何。?

對這一點,王弘毅十分清楚。?

黃昏時分。?

王弘毅的這四萬五千軍,行軍速度漸漸降了下來。?

中軍戰車上,王弘毅在平臺上,王弘毅身後,是張攸之,再其後是賀益、樊流海等帳下的將領。?

此時的襄陽已是孤城一座,王弘毅張攸之的臉上,還是隱隱有些凝重。?

不管怎麼樣,襄陽是南方的大城,而這一次,自己這一方,必須要拿下襄陽才成!?

襄陽的主帥孫昌,文武全才,是一個名將,絕非是浪得虛名。?

此人年紀雖然大了一些,但是還是老當益壯,爲人謹慎又有勇有謀,這樣一個人,守護着襄陽城,實在不是能輕易就取下城。?

蜀軍連獲勝利,聲勢頗大,在王弘毅的眼裡,襄陽依舊是難啃的一塊骨頭。?

“張卿,要攻下襄陽,張卿可有什麼妙計?”行進着,王弘毅開口向身旁張攸之。?

“這個……”張攸之雙眉微微一皺:“主公可是覺得,這次攻打襄陽,會有些波折?”?

王弘毅雖表現的很是沉穩,張攸之跟隨王弘毅幾年了,自是看出外表平靜的王弘毅,其實內心還是有些焦躁。?

王弘毅點頭:“孤確有此感覺。”?

見張攸之思索起來,王弘毅解釋的說着:“雖在衆將前輕描淡寫,實際上襄陽不好打,出發前十三司曾將探查的關於襄陽情報,報與孤知曉過。”?

“城堅,河寬?”張攸之反問。?

“正是如此,可見這座城池的防禦,是極難攻下的,時間已是不多了。”王弘毅說着。?

“霹靂車在軍中還不多,是否讓他們緊急運來?”張攸之猶豫下,提議的說着。?

霹靂車這物件,運起來不是很方便,石彈更是不好運送,很是耗費時間,這次攻打襄陽城,只帶了一批,並未全數帶來。?

王弘毅思索着,說着:“這孤已經派人回去,令八成霹靂車趕來,估計在五日後趕到,孤甚至令所有陶雷都運來了。”?

“明日就到了,看看襄陽的防禦,能用現在霹靂車攻打下來是最好,不能也要儘快,襄陽是堅城,我軍打下來不容易啊!”?

“主公言之有理,看來,要抓緊時間,儘快拿下襄陽了。”張攸之也瞭解此時的局勢如何緊迫,聽罷同意的點了點頭。?

“天『色』已晚,讓大軍原地休整片刻,埋鍋造飯!待休息過後,繼續趕路,務必要儘快趕至襄陽!”眼見天『色』暗了下來,王弘毅輕輕一勒胯下馬繮繩,沉聲吩咐。?

三月二十八日,王弘毅大軍,終於到了襄陽城外三十里處?

“報!”王弘毅大軍正行進的時候,前往的探馬返回來報。?

“講。”王弘毅說。?

“主上,兩日前,襄陽城已是城門緊閉,嚴禁百姓出入。據探查,襄陽城上,守軍衆多,戒備森嚴。”?

這探馬飛馬到了王弘毅的身前,翻身下馬,跪倒在地,飛快的稟報的說着。?

“兩日前?看來我軍到來的消息,他們早知道了,不過這是必然的事情。”王弘毅嘴角,浮現一絲冷笑:“無論如何,襄陽城都是必須取下,繼續行軍,孤要親眼看看這以防禦聞名的大城!”?

隨後又吩咐:“傳令下去,急行軍,今晚前,到達襄陽城下,扎住營寨。”?

對於襄陽城內的守軍分佈,王弘毅一直沒有得到完整的消息。?

實在是因爲,這襄陽主帥孫昌爲人警惕,在軍事調動上,向來不讓心腹之外的人提前知曉。?

既然已是快要開戰了,十三司的情報也要到了。?

據王弘毅估計,襄陽城中,至少有守軍二萬,至於會不會更多,卻是沒什麼把握了。?

三十里的距離,並不算太遠,不過是一個時辰之間,大軍已到達襄陽城外。?

正如探馬所探知的一樣,整個襄陽城一片肅殺之氣,城門緊閉,城牆之上,也是足足上千兵馬守備,如臨大敵。?

襄陽看下去,只見黑壓壓無邊無際,盡是裝備精良軍隊,看呆了眼。?

當然,王弘毅和衆將看上去,同樣是一驚,看呆了眼。?

只見城池高厚,青磚砌成,高有十五米,讓王弘毅印象深刻的是城門牆上衆多的垛口和箭塔,形成正面及兩側的交叉火力網。?

同樣深刻的是,一條大河從城下穿流而過,這是襄陽第一道防線。?

根據資料,這河長有十里,護城河最寬處250米,平均寬度180米,深2到3米,上百米甚至二百米的河寬,簡直比一些江都不遜『色』了,裡面可以行數條船。?

不過,他們到來的時候,戰船並沒有看到,只有河水,在不斷的環繞而流,看的出,都是引的活水,襄陽城就像是一座水中孤城,讓人有些難以下手,城牆的高厚更是無與倫比。?

看着,王弘毅與陷入沉思。?

張攸之嘆的說着:“看情形,古人不欺我,這城果有天下第一城之稱,只要數萬人守衛,雖十萬衆,也不能破。”?

見到襄陽城,王弘毅的大將,都是倒抽一口涼氣,臉『色』變白,這樣河寬城高的城池,要多少人的鮮血才能攻下??

並且孫昌本是大將,這襄陽城就更加難以攻下了。?

莫說襄陽城中少說有兩萬守軍,就算是襄陽城中只有幾千兵卒,在孫昌的帶領下,要長期守住這座大城,也是簡單的事情。?

王弘毅也是第一次看見這樣大城,不自然,就想起了“襄陽大戰”!?

襄樊歷史上歷時最長戰鬥最殘酷的一次戰役是南宋末年的襄陽大戰,蒙古數十萬大軍圍攻,持續了7年。?

事實上,還可以繼續堅持下去,只是當時蒙古造出了回回炮!?

這是一種巨石炮,所用彈石重達150公斤,以機發『射』,試『射』成功,帶此炮赴襄陽軍前用之。?

正月,以回回炮攻樊城,一舉告捷。?

接着,元軍移炮以向襄陽,在襄陽城東南角安置巨炮。?

“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

“移破樊攻具以向襄陽,一炮中其譙樓,聲如震雷,城中洶洶,諸將多逾城降者”?

宋將呂文煥自知不敵,遂納城歸順元軍。?

當然,這不僅僅是回回炮的功勞,和圍困了七年也有關係,七年時間筋疲力盡,導致着這是壓斷的最後一根稻草。?

現在就算有回回炮,城中士氣正盛,也不可能這樣容易!?

王弘毅想到這裡,就不禁看向了自己的霹靂車,這霹靂車,實際上非常接近回回炮了,不過卻沒有這樣強。?

回回炮一炮可『射』300斤巨石,『射』程可達350米,而自己的霹靂車,一炮只能150斤,『射』程也只有300米,勉強夠着越過河打城。?

不管怎麼樣,能不能打,還必須明天『射』擊了再說。?

“紮營!”王弘毅立刻令着,蜀軍已將襄陽團團圍住,接下來,還是要等十三司的情報送出來,以及霹靂車盡數運來,再做計較。?

當然城中有勢力可以拉攏,進行策反,那攻下襄陽便會容易得多了,不過這希望微乎其微,孫昌可不是庸人。?

是夜,蜀軍的中軍帳內,王弘毅召見了十三司的百戶。?

“襄陽到底有多少守軍?”王弘毅想要知道一個確切的人數。?

十三司的那人小心說着:“根據信鴿傳遞,城內有兵三萬!”?

“三萬?”王弘毅眉頭就是一皺。?

三萬守軍,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原本的襄陽城內,並沒有這樣多軍隊,而短時間的徵調,也不可能彙集,看來是孫昌自上庸一下,就立刻明白了自己的意圖,立刻調集了各縣各郡的軍隊。?

“城內民心如何?”王弘毅繼續問着。?

“主上,城中井然有序,雖我軍包圍城池,城中百姓並不慌『亂』。”?

王弘毅不禁感嘆,孫昌真是大將,能將襄陽治理成這樣,同時還是能臣。?

襄陽時不時會遭到各勢力垂涎,在蜀軍前,也有周圍勢力打過這裡的主意,因此這裡百姓,習慣有人攻城,而且每一次的擊退敵軍,更讓百姓對守軍頗有信心。?

這種情況下,要動搖襄陽的民心軍心,怕是不可能做到了。?

“你退下吧。”讓十三司的百戶退下後,王弘毅在心裡盤算着明日的戰事,若有所思。?

與此同時,襄陽城內,一衆將領,也在孫昌的府邸進行着議事。

第224章 稱賀(上)第57章 來使(上)第188章 登基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52章 金子(上)第116章 水師(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118章 度江(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66章 選擇(上)第5章 易命(下)第188章 登基第327章 應命(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04章 論鎖(上)第129章 赤蛟(上)第6章 封賞(下)第87章 一人活(上)第3章 山民(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235章 腐化(下)第159章 楚侯(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196章 女婿(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13章 婚禮(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20章 婚事(下)第94章 瑞雪(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184章 禪讓(上)第119章 通途(上)第6章 封賞(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227章 科舉(上)第186章 大典(上)第238章 伊動(下)第25章 素兒(下)第300章 動作(下)第274章 晉見(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179章 遷移(上)第76章 急返(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上)第68章 滅亡(下)第289章 對應(下)第67章 選擇(下)第55章 請旨(下)第144章 宴(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4章 出擊(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84章 禪讓(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96章 決意(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257章 月思(下)第21章 入門(上)第239章 將星(下)第91章 神道(上)第101章 出降(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149章 桑姑(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68章 火器(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77章 衝鋒(下)第147章 情分(上)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章 奪舍(下)第99章 懸首(下)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91章 神道(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5章 易命(下)第34章 破陣(下)第118章 度江(下)
第224章 稱賀(上)第57章 來使(上)第188章 登基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52章 金子(上)第116章 水師(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301章 說降(下)第118章 度江(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66章 選擇(上)第5章 易命(下)第188章 登基第327章 應命(上)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183章 勸進(上)第285章 預兆(下)第100章 此世虎牢(下)第104章 論鎖(上)第129章 赤蛟(上)第6章 封賞(下)第87章 一人活(上)第3章 山民(下)第311章 運去如山倒(下)第115章 計定(下)第235章 腐化(下)第159章 楚侯(下)第276章 登基(上)第146章 月如水(下)第321章 長安(下)第196章 女婿(上)第276章 登基(下)第13章 婚禮(下)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06章 二王(上)第20章 婚事(下)第94章 瑞雪(上)第232章 關稅(上)第184章 禪讓(上)第119章 通途(上)第6章 封賞(下)第155章 大戰(八)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284章 冥土詔(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227章 科舉(上)第186章 大典(上)第238章 伊動(下)第25章 素兒(下)第300章 動作(下)第274章 晉見(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179章 遷移(上)第76章 急返(下)第116章 紅染一片(下)第148章 皇商(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28章 素兒表妹(上)第68章 滅亡(下)第289章 對應(下)第67章 選擇(下)第55章 請旨(下)第144章 宴(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4章 出擊(上)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184章 禪讓(上)第114章 水賊(下)第274章 晉見(下)第96章 決意(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下)第74章 百川歸流(下)第257章 月思(下)第21章 入門(上)第239章 將星(下)第91章 神道(上)第101章 出降(上)第111章 流民謝恩(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149章 桑姑(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68章 火器(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77章 衝鋒(下)第147章 情分(上)第87章 一人活(上)第1章 奪舍(下)第99章 懸首(下)第207章 滿月宴(下)第160章 最後的甜點(上)第242章 黑龍出野(下)第91章 神道(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5章 易命(下)第34章 破陣(下)第118章 度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