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度江(下)

清晨有霧,十分寒冷。

書〖房〗中,將軍還在閱着文件。

“將軍,時間到了。”有僕人提醒着,李成光聽了,嘆口氣起身:“把這屋收拾一下,我去去就來。”

立刻就有管家督促廝役掃地清桌,管家並親自將散放在桌上的文犢案卷一份份收拾,這些都不能假手於人。

到了外面,就有親兵和心腹跟上,李成光踏步上前,就問着:“情況怎麼樣?”

“將軍,郡內八千青壯,已經徵了。”,一個心腹回答的說着。

李成光早早的起來,就覺得心神不寧,聽了這話,心裡安定些,自知道楚軍一觸就發,他就下達命令強徵了八千壯丁。

這八千人,讓他們拿起武器,準備抵禦楚軍,這行爲自然使百姓都是人心惶惶,甚有怨氣,但是李成光卻並不覺得有錯。

郡守因罪剛被罷職,一時沒有新的太守,自己就是郡內主官,在這種大敵臨戰的時候,自然要以軍法治之。不僅徵壯丁,還將庫中糧草,金部封存,以備軍用。

這時,就到了前面大廳心腹挑簾,讓將軍進去。

本進去,只見才進去,上了座,室內靜了下來,這時天還沒有大亮,親兵點上燈默默退出。

此刻廳外,副將校尉都已經到了,齊整站成一棒,不約而同注視着。

片刻,就聽李成光說着:“都叫進來吧!”,衆人魚貫而入,齊聲:“給軍門請安!”,“起來吧!”,李成光一集端正方臉,面現凝重之色。

他的面前放着是這幾日,不斷傳回的情報。

他一直派人在對面府縣裡安插了眼線,爲的就是能隨時知道情況,以能及時防禦楚軍進攻。

在戰事分析上,李成光還是有些本事。

不過楚軍一連數日都不曾有所動作”王弘毅的意圖,李成光有些猜不出了。

雖猜不出王弘毅有何打算,李成光卻知道,一旦楚軍渡過了大江,抵達了陸地,吳軍水師大敗的話,楚軍下一步,就是攻城掠地,直奔金陵了。

自己身爲必經之路的遠長郡的守將,肯定會和楚軍有一場戰事要打”遠長郡內有着精兵連同新軍,共有着兩萬人,他派人將消息送回到了金陵,要是拖得一段時日,等援軍到來也並非不可能。

不過對於楚軍遲遲沒有動作”李成光卻總覺得不安。

李成光心中不安,在他下首的部將裡,大多數也都是神色不安。

李成光望着外面朦朧的朝色,臉色有些蒼白,說:“楚軍沒有冒進啊,你們有什麼意見?”,如果楚軍仗着兵力和氣勢,斷然冒進,這還有希望”可是現在穩紮穩打,卻立刻使他心裡沉甸甸。

衆將面面相覷,無人說話,話說客觀規律”兵可無懼,官必畏死。

歷史上到達高位的人”幾人能慷慨就死?

並且就算殉死,也要看是誰,要是輔佐的君主英明仁厚,國勢蒸蒸日上,念着舊部情分,哪怕他們在戰場上身死,身後妻兒照樣可享榮光。

就算國勢日薄西山,但是是正統,那殉死,也少不了榮光。

可現在情況卻哪個都不是,而且這段時間看的真切,先前暫且不提,自篡位後,魏越的脾氣已一日火爆過一日,吳地又的確有着不少反對聲音,魏越在殺過幾批人後,已是疑心極重,脾氣暴躁,更喜遷怒,已經連殺了不少部屬。

有幾個還是跟着二十人的老人,這樣的事,無疑使他們心寒,因此一時沒有人說話。

不過總是冷場,也不行,一將思索一會,踏前一步說着:“軍門,敵軍雲集,攻又不攻,走又不走,或只是故弄玄虛,仿效當日奪取荊州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吧?”,“胡扯,此一時彼一時,難到南方不統,卻打中原不成?”,這是什麼意見,李成光呵斥的說着。

這將應着:“是,末將愚昧了。”,退了下去。

見衆將又是冷場,李成光說着:“僞王能有現在勢力,不可小覷…………線報說集兵二十萬,我想二十萬未必有,但是十萬總有,到時水師未必能擋得住,有什麼戰略那是皇上考慮的事,我們只要考慮着守城…………我郡只有二萬守軍,加徵八千,也只有三萬,三萬人與十萬對敵,還是少了些,不如將城中百姓,每一戶,再選一人出來出征,這些人家中老小都在城中,想必到了戰場,爲保家小性命,這些人也定會奮勇殺敵,你們看……這個對策如何?”,李成光神色凝重,緩緩的說着,可他的話一出口,一時間廳內頓時鴉雀無聲。

見無人說話,李成光將目光放到了心腹周雲龍身上:“你如何看?”

“軍門,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周雲龍猶豫了一下,緩緩開口:“楚軍雲集二十萬,都是精銳,城中百姓就是強令上了戰場,可未經訓練,又怎麼能和楚軍二十萬對抗?”,別的部將擡頭看着周雲龍,都沒有想到,周雲龍居將他們的心裡話都說了出來。

周雲龍話音還沒有落,李成光的臉色就陰沉下來,副將見情況不對,猛的喝的說着:“你胡說什麼?自古以來,爲將者,自保城衛地,雖死猶榮,郡內百姓,更無一不是吳朝子民,忠心於天子,守城衛家,本就是他們的責任,外敵入侵,他們不誓死守衛家國芶且偷生,這成什麼話?”

“別忙說,叫他說下去!”,李成光心裡已起了殺機,一笑說:“兼聽者明嘛!”

周雲龍,是李成光帳下大將,在軍營裡素以軍紀森嚴,又寬宏大度聞名,很受人愛戴,雖非李成光的嫡系,可因此人早在上一任守將在時就已經在此地爲將,因此根基很深,爲人又很有人緣,李成光平日裡還是以拉攏爲主,今日聽到這話,卻頓時大怒。

在這時說這話,可以算是擾亂軍心了。

不過目前分析,並無大錯,於是往下按了按火,李成光讓他說,心中殺機已經凜然,只要過了線,大可殺之。

周雲龍不是苯人,見情況,卻是知道不對,口氣一轉,說着:,“城中八千新兵,已是不通戰鬥,要是讓百姓上場,恐怕只是徒增傷亡,反而搗亂了戰線,請軍門明鑑。”

這口氣一轉,就退了下來,單純說戰術問題了,這就無以加罪了。

“集麼?周將軍一而再再而三,說出這喪氣話,是何用意?”,李成光表情陰沉的看着:“大戰當前,居擾亂軍心,莫非周將軍對本將軍的決定不滿?又或是……想要投靠楚軍?”,這話一出,周雲龍的臉色就是一白。

“末將絕無此意!”,他忙站起身,躬身說着。

“哼,那就休要多言,下去備戰!”李成光冷冷說着,要不是剛纔這話退了回去,李成光就要殺了,現在此人殺不得,就嚴厲呵斥,令其退下。

隨即又下令,按照他的對策,開始強徵百姓,準備禦敵。

幾乎同時,江面上兩軍已經交戰。

吳軍水師,早就準備妥當,在派兵遣將後,和楚軍水師,在江面上進行了遭遇戰。

楚軍旗艦上,呂肅海立在船頭,雙目炯炯,盯着前方。

只見太陽透過霧氣,隱隱喊殺聲潮水一樣傳來。

在霧氣中,隱隱可見着敵我戰艦在相互拼殺,無數軍人緊張而嫺熟的將弩弓傾瀉而下,又有着自己方面的火統,發出了“啪啪”,的連響。

頓時,甲板上洶涌澎湃的人羣,響起了慘叫聲,這殺聲慘叫聲,幾乎壓倒了大江奔流的水聲。

兩軍都絲毫不爲所動,一波波相互交戰着,不斷有着箭石火雨砸下,甲板上,江面上,都出現了淡紅色的血水,順着水流不斷涌現。

“轟,轟!”這是陶雷和手火雷的爆炸聲,和上次第一次遇到不一樣,這次顯是有些經驗,不再驚慌失措。

嚴格的說,陶雷和手火雷的威力還不算太大,不過轟炸後,還是使大批血肉〖肢〗體飛出,又跌蕩而下,等爆炸後,甲板上一個大洞,到處是煙火,交錯的殘屍斷體堆成一團,劈啪的煙火繚繞着燃燒起來。

敵將左右擁簇着鼓舞指揮,下達命令撲火,一時不退。

霧氣漸漸散去,呂肅海略顯年輕,表情剛毅不動,望着江上混戰的局面,不曾顏色有任何改變,只是嘆着說着:“吳池水師果驍勇,看來魏越在軍中的根基,還沒有完全消磨掉啊!”,呂肅海身後,站着一羣校尉,還有着足足上百的精兵親衛,這些親衛個個在二十至二十五歲間,身材魁梧,雙目中,射出凌厲殺意,一看就是上過多次戰場精兵。

不過戰事一時難以結束,呂肅海卻並不着急,只是默默的站在着,看情況似乎在等待着什麼事發生。

“大都督……”,突有人走到身旁,低聲說棄。

呂肅海轉頭去看,卻是隨軍的十三司千戶。

“尚大人,可有消息了?”

“大都督,水師裡早有投誠,剛纔又暗用旗語傳了消息,他們即刻就會行動。”這千戶說着。

呂肅海點點頭,感慨的說着:“這就好,王上宏運啊!”

說完,兩人站着,向着遠處戰場張望着,一時間沉默了下來。

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73章 豐收(下)第127章 放糧(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190章 新生(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156章 撤軍(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119章 通途(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109章 預備(下)第20章 婚事(上)第156章 撤軍(下)第37章 暗流(下)第266章 法會(三)第108章 獻城(上)第57章 來使(下)第123章 破關(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上)第7章 鞭打(下)第225章 新年(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259章 痛哭(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71章 喜事(上)第247章 流民(上)第126章 歸順(上)第192章 急報(下)第101章 出降(上)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1章 奪舍(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176章 天譴(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19章 破寨(上)第44章 來由(上)第80章 茶思(上)第15章 賴同玉(下)第21章 入門(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103章 蜀龍(下)第22章 龍擡頭(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68章 滅亡(上)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262章 金陵(上)第270章 天譴(下)第94章 瑞雪(上)第335章 分割(下)第270章 天譴(上)第102章 聽聞(上)第53章 大喪(上)第186章 大典(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299章 旨意(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7章 鞭打(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248章 召集(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318章 惡報(上)第107章 明悟(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320章 趨勢(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167章 降表(下)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13章 婚禮(下)第49章 病變(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47章 吐血(下)第326章 消息(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208章 交旨(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240章 夜襲(下)第319章 長安(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
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73章 豐收(下)第127章 放糧(上)第75章 想先誅(下)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190章 新生(上)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156章 撤軍(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下)第119章 通途(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下)第109章 預備(下)第20章 婚事(上)第156章 撤軍(下)第37章 暗流(下)第266章 法會(三)第108章 獻城(上)第57章 來使(下)第123章 破關(下)第181章 風雲集 會(上)第7章 鞭打(下)第225章 新年(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259章 痛哭(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297章 震怖(下)第71章 喜事(上)第247章 流民(上)第126章 歸順(上)第192章 急報(下)第101章 出降(上)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1章 奪舍(上)第112章 青色(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176章 天譴(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19章 破寨(上)第44章 來由(上)第80章 茶思(上)第15章 賴同玉(下)第21章 入門(下)第333章 崩解(下)第142章 決斷(下)第103章 蜀龍(下)第22章 龍擡頭(上)第297章 震怖(下)第68章 滅亡(上)第117章 威靈侯(下)第1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下)第232章 關稅(下)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75章 想先誅(下)第262章 金陵(上)第270章 天譴(下)第94章 瑞雪(上)第335章 分割(下)第270章 天譴(上)第102章 聽聞(上)第53章 大喪(上)第186章 大典(上)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299章 旨意(下)第293章 誰是豪傑(上)第330章 插入幽州(下)第7章 鞭打(上)第321章 長安(上)第248章 召集(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318章 惡報(上)第107章 明悟(上)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320章 趨勢(下)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上)第167章 降表(下)第306章 虎牢陷(上)第13章 婚禮(下)第49章 病變(下)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161章 巨石(下)第47章 吐血(下)第326章 消息(下)第220章 金陵(下)第158章 出使(上)第281章 三月憶(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下)第228章 科舉(下)第208章 交旨(上)第113章 定心(下)第189章 雪景(下)第240章 夜襲(下)第319章 長安(下)第291章 涼州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