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大戰(八)

夷陵郡城,郡守府。

史嚴皺着眉頭,走入花園中,史嚴身後,幾名護衛緊緊跟隨,隨行的還有史嚴的近臣。

太守府華宇連片,高堂廳閣重重疊疊,裡面的園林也很廣闊。

這是十幾年來,拆了周圍許多住宅,才得以營造出來的規模,別的不說,單是走廊中,用的就是紋理細膩的雲木,不遠處,還有一個湖,亭臺樓閣隱藏在樹蔭中,顯是了很高的品位,透出高華的氣息。

可惜,這樣的華宅,只怕不屬於自己了吧?

史嚴暗暗想着,轉眼就是十數年,這段日子,真的和夢一樣。

使他有這個想法的,是不久前的戰鬥——蜀軍名不虛傳!

當蜀地水軍以嚴謹的戰陣衝向夷陵水船,造成一片大火和慘叫聲的這一刻,守在夷陵郡城上觀戰的郡守史嚴,早已經怔住了。

說實際,蜀地統一太快,蜀軍名聲並不算大,主要是沒有太多的戰鬥,而且自古來,蜀軍的戰鬥力並不算第一流。

蜀地統一,有十七郡,不是不知道,只是,蜀軍的戰績不多,而且蜀地經過了幾十年前的大亂,人口從五百萬變成了一百五十萬,這使人有些輕視。

即便知道王弘毅在蜀地訓練了一批水軍,蜀地水軍弱小,很少有人見識過王弘毅這支水軍的真正實力,對於這支水軍,史嚴也就沒有放在心上。

在這個夷陵郡守史嚴看來,蜀地士卒本來就相對軟弱,水師又能強到什麼地方?

水性這東西,可不是一時半刻能訓練出來,這些年來,從未聽說過蜀地出現過什麼強悍的水師,怕是隻是一羣湊數出來的陸地士卒吧?

真能到達陸地上,他還可能會擔心一下,可自己又有着一支水軍足可以在水上抵擋着,那還有何懼之?

這史嚴萬沒想到,蜀軍的戰鬥力,毫不遜色正規的荊州,二十餘條戰船,只是一個時辰,就潰敗,雖有不少夷陵士卒跳水逃生,可死在船上的士兵,仍不在少數!

只這一仗,就毀了夷陵郡這些年來培養起來的水軍根基!

花園中,二月了,草木染上些春色,只有杏花正當開的最燦爛時節,盛開時的杏花,豔態嬌姿,繁花麗色,胭脂萬點,佔盡春風。

而花園裡,甚至是成列種植,十多年以上的老杏樹,姿態蒼勁,冠大枝垂,植於水池邊,在水中形成倒影,紅雲朵朵,非常壯觀動人,和柳葉相互輝映。

杏花含苞待放時,朵朵豔紅,隨着花瓣的伸展,色彩由濃漸漸轉淡,到謝落時就成雪白一片。

“道白非真白,言紅不若紅,請君紅白外,別眼看天工。”史嚴想着,這時到了亭子上,護衛留在外面守護,史嚴坐上座,對一同進來的二人說:“你二人也入坐吧!”

兩位文士打扮的臣子,應了聲諾,坐了下來。

這時,兩個丫鬟進來,穿着裙裝走了過來上茶。

“真是想不到,蜀軍竟然如此厲害!你二人說說看,事到現在,如何收場方是上策?”史嚴長嘆一聲,問着,總不能自己主動提出吧,再說,他心裡還有些猶豫。

對於投降的待遇,他並不擔心,蜀地統一戰中,這類並沒有堅決頑抗的太守,都是官任原職,只是很有可能調任別郡,這就是他有些不捨的原因。

經營十幾年的郡城和府第啊!

下座的二人卻不知道主公心意,互相對視一眼,都猶豫起來。

史嚴見此情景,火氣上涌,提名問:“孫留,你先說說看。”

名叫孫留的文臣聽到自己被主公點名,只得站起身,朝上首的史嚴一拱手:“主公,蜀軍雖驍勇,卻並不殘暴,到了此時,也未嘗沒有緩和之局。”

“你的意思是說,讓本郡歸降蜀軍?”郡守史嚴站起身,揹着手,原地踱起步來。

好一會搖頭:“不妥,不妥,王弘毅雖平定蜀地,有着些根基威望,比起其他幾地諸侯來,還是有着差距,歸降於他……此決心,不好下哪!”

“主公,王弘毅雖崛起較晚,可其父在蜀地曾是第一諸侯,根基不淺,王弘毅繼承其位後,短短數年,便一統蜀地,雖有謀略之功,亦因其實力強悍,而且現在兵臨城下,就算能抵禦幾時,一旦大軍壓軍……”

另一名文臣的提醒,讓史嚴眉頭故作皺起來。

降誰,都一樣,史嚴雖是朝廷親封的郡守,卻沒什麼忠君愛國想法,能安穩的呆在任上,過的快活,纔是他的目標,真的歸降的時候,挑好歸降對象,也是有講究。

對宅地富貴不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不想今日方歸降別人,來日被另一諸侯滅了門。

“讓本郡再想想吧……”

“報!”

“讓他進來。”

“稟報主上,有蜀軍小船靠岸,說是蜀軍派來的使者,要見主上。”在這個時候,一員軍士飛速進了郡守府,到了史嚴面前,飛快拜倒,口中稟報的說着。

“這時,蜀軍派來特使來見本郡?”史嚴臉色陰鬱,望着下面的軍士,臉上一陣青一陣白,這算什麼?

先武力威脅,再言語威脅?

史嚴的兩名心腹對視一眼,不由得都是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愕,同時還有一絲暗喜。

有可能真不想與蜀軍爲敵,史嚴的帳下,沒什麼能與蜀軍大將抗衡的人物,平日裡倚仗的河道以及堅固城池,在蜀軍的進攻下,也不能維持多久,傳聞中蜀軍可是有着巨型投石機。

此刻,聽聞蜀軍派來了使者要見史嚴,二人眼中都是閃過一道異色。

“主公,既蜀軍派來了使者,不如見他一面,看看到底所爲何事……”孫留飛快的湊到史嚴身旁,低聲說着。

“孫大人所言極是,反正見一面也無不可,再說蜀軍如此兇悍,若是貿然拒絕,豈不是斷卻了最後退路?”另一人也口中說到。

“可是,若對方提出讓本郡歸降……”史嚴略微遲疑了一下。

“主公,要知道,蜀國公是蜀地之主,夷陵只是一郡,即最後歸降蜀軍,主公也不會被人恥笑,以一郡抵抗蜀中之地,即便是蜀國公本人也做不到這點。更何況對方派來使者,在這時候與我等商談,還可試探對方心意……”孫留繼續勸的說着。

史嚴本來就有些心動了,一想,的確如此,蜀地這樣多諸侯,都歸降了王弘毅,王弘毅現在可是一蜀的大諸侯,自己就是歸降了他,也未必不能繼續在此地擔任郡守。

當然這可能性不大,就算調去別的郡,繼續留在官位上,那跟着誰,不是跟?

“如此……也好!”史嚴神色凝重,緩緩點了點頭。

弱國無外交。

史嚴雖是夷陵郡守,在氣勢上弱了一大截。

隨着他的一聲:“請蜀軍使者進來。”

一位身材高大,臉色剛毅,又帶着一些俊秀的青年,從外面大步走入。在其身後,跟着幾名侍從,都在這人身後跟着。

從氣勢上,呂肅海的一亮相,就讓對方暗暗一驚,暗想,蜀地果然多俊傑,隨便拉出一個,都是不凡啊!

“蜀國公副衛將呂素海,奉我家都督之命,前來與史郡守商談事情。”衝迎出來的人一拱手,語氣不卑不亢,氣度沉靜,讓人不由心生好感。

王弘毅手下都是這樣的官員,也難怪可以在數年之內便平定了蜀中之地!

“原來是呂大人,請先入座。”史嚴本就是大族出身,對於這樣的儒雅之士,向來態度不錯。

說實際,呂素海分析的大勢並沒有多少出奇處,無非就是言蜀地一統後,多少強大,現在初戰失利,七千水師未必有力量攻下郡城,但是隻要援軍到來,這郡城必下,那時,只怕就不一樣了。

這些利害剖析並不複雜,可是史嚴的神情還是凝重。

這就是底牌了,許多歷史上謀士說客所向披靡,實際上仔細一查,都是趁着勝利或者強大的大勢來獲得成果。

弱小說降強大,自古沒有聽見。

根據呂素海的說法,無非是歸降蜀軍,還可繼續留任此地爲郡守(這是王弘毅之前說過),當然之後轉到別郡任職,或者高升,就不必多說了。

呂素海說的很簡單,但是卻很明瞭。

呂素海和史嚴的這番交談,只用了不到了半個時辰,雙方還算相談甚歡,史嚴就同意請降。

本來在這時,就結束了,呂素海問史嚴,以何功求降。

史嚴一怔:“交出戶籍易旗,不行嗎?”

呂素海說着:“這只是本分,僅僅保其官位,可是現在國公人才益多,就算保了官位,也沒有功勞,史大人即使老矣,豈不爲宗族計?”

史嚴想了想,說着:“我爲郡守十數年,還有些威望,願安撫降順,數月之內必使全郡上下盡服國公。”

又說着:“族中大戶,我能使他們捐錢捐物。”

呂素海說着:“這能使主公喜悅,但是卻還不夠。”

史嚴問着:“那有何教我?”

呂素海說着:“主公既下夷陵,志在荊州,史大人在荊州十數年,必有益於主公,若是在這方面下工夫的話,主公必高看一眼。”

史嚴聽了,心中一寬,的確,自己在荊州有的是人脈和關係,在這方面幫助王弘毅,自然會起到別人難以起的作用。

荊州之臣,捨我其誰?史嚴這樣想着,心中一喜,當設席請呂素海飲酒。

次日,而在呂素海走出夷陵郡城後,沒用多久,郡守史嚴便大開城門,迎接蜀軍入城。

————

今天只有一更了,明天補上

佔便宜的歲月結束了,蜀龍修養的時間結束了,下面就是英雄用武的時間了

第98章 舉師(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150章 喻令(上)第150章 喻令(上)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81章 大變(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2章 能吏(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162章 從軍(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332章 崩解(上)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154章 大戰(三)第5章 易命(上)第325章 陰政(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186章 大典(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103章 蜀龍(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328章 出發(下)第17章 藉口(上)第232章 關稅(下)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295章 陷縣(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74章 晉見(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79章 改變(上)第170章 竊龍(上)第126章 歸順(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129章 赤蛟(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166章 影響(上)第106章 繼位(下)第116章 水師(上)第26章 突破(上)第144章 宴(上)第108章 獻城(上)第113章 定心(上)第139章 選擇(下)第169章 國運(下)第235章 腐化(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30章 再得(上)第35章 轟動(上)第106章 繼位(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56章 疑心(下)第97章 合圍(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25章 素兒(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90章 賞賜(上)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172章 首戰(下)第77章 衝鋒(下)第202章 入衙(上)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58章 引戮(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47章 流民(上)第92章 產子(一)第120章 結盟(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91章 神道(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247章 流民(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243章 破關(下)第262章 金陵(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295章 陷縣(下)第49章 病變(下)第11章 練兵(上)第26章 突破(下)第170章 竊龍(上)
第98章 舉師(上)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下)第150章 喻令(上)第150章 喻令(上)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81章 大變(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244章 功德無量(下)第230章 海關(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上)第12章 能吏(上)第235章 腐化(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162章 從軍(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45章 吾家潛龍(上)第332章 崩解(上)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154章 大戰(三)第5章 易命(上)第325章 陰政(下)第261章 徐州平(上)第186章 大典(上)第131章 真理三定律(上)第103章 蜀龍(下)第226章 平山印新主(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195章 餘烈(下)第328章 出發(下)第17章 藉口(上)第232章 關稅(下)第282章 遇金陵(上)第295章 陷縣(上)第65章 文武雙壁(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上)第182章 王氣消長(上)第274章 晉見(下)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上)第79章 改變(上)第170章 竊龍(上)第126章 歸順(上)第113章 內應(下)第129章 赤蛟(上)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下)第246章 船運(下)第166章 影響(上)第106章 繼位(下)第116章 水師(上)第26章 突破(上)第144章 宴(上)第108章 獻城(上)第113章 定心(上)第139章 選擇(下)第169章 國運(下)第235章 腐化(下)第206章 二王(上)第30章 再得(上)第35章 轟動(上)第106章 繼位(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313章 黑龍崩(下)第275章 彌風波(下)第250章 器量(下)第270章 天譴(下)第56章 疑心(下)第97章 合圍(下)第201章 帶路黨(下)第25章 素兒(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90章 賞賜(上)第282章 遇金陵(下)第172章 首戰(下)第77章 衝鋒(下)第202章 入衙(上)第275章 彌風波(上)第316章 翼州事(下)第58章 引戮(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47章 流民(上)第92章 產子(一)第120章 結盟(上)第205章 封賞(上)第91章 神道(下)第165章 送行(下)第164章 史上第一次爆破(上)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247章 流民(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294章 拔營(上)第243章 破關(下)第262章 金陵(上)第63章 夜奔百里追大將(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295章 陷縣(下)第49章 病變(下)第11章 練兵(上)第26章 突破(下)第170章 竊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