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情分(上)

“這場雨可來的不是時候!”聽到樊流海之言,薛遠的臉上顯露出了一絲苦笑:“眼見着要完成遷移事,卻遇到這雨天,怕是路上又要有一番波折了。”

樊流海安慰的說着:“只有幾千戶百姓沒有遷移過去,雨未必下的有多大,只需小心些,不會出現變故,再說,我這裡可以多派些護衛和物資。”

“但願如此。”薛遠望着噼啪而下的雨說,說着。

成都府城,宋涵府中。

一間書房內,端坐着兩個中年人,這兩個中年人都是容貌不俗身材高大,其中一人,留有美髯長鬚,另一人是短短的黑鬚,正是宋涵宋恆兄弟二人。

男子向以長鬚爲美,宋涵本就保養得當,又容姿不凡,這兩年來在成都府城過的甚是如意,絲毫不顯老態。

宋恆年紀較兄長小上幾歲,不喜長鬚,留着短鬚,梳理的甚是乾淨利索。

宋恆和兄長宋涵一樣,年紀已過四十,但本就是大族出身的貴族,除去多年前受過的奔波焦慮,這些年來,同樣是生活如意,不僅自己的幾個兒女還算孝順,宋家的一些後輩更是很有出息,比對着那些漸漸沒落的世家,他是極爲滿意現在現狀。

“大哥,子燁先前的舉動,可是你授意?這一隊物資,可着實是大手筆。”此時的宋恆正低聲向宋涵詢問着。

宋家家大業大,光是成都府城的產業,現在已經遍地開花,不用說蜀地其他地方了。

在蜀地,宋家是其他世家無法比擬的存在,即便宋家再如何低調,也改變不了蜀地數一數二豪門的事實。

這樣一份家業,宋恆縱然也在管理着,可總有顧及不到的地方,因此當他知道宋家商隊送了物資給張玉溫後,心裡便是一跳。

向來這籠絡人心,便是主君大忌,宋恆生怕自家子侄做了錯事。

宋恆與虞良博交情不錯,自然清楚,虞良博爲何會如此受王弘毅信任,有時,即便是父子夫妻之間,該有的保身之舉,亦是不能少。

更何況只是姻親。

正因爲如此,宋恆這才跑到大哥的書房,向他詢問此事。

“子燁那件事,爲兄也是剛剛得知,不過你不必有所擔憂,他是打着國公名號送的物資,事先也與國公提過此事……實是想不到,此子現在也知道與國公緩和關係了,本以爲要好生教訓他一番,他方知道這其中利害。”宋涵說到這裡,輕嘆一聲:“雖然這件事有些鹵莽,也有些隱患,但是不算太破格,能表明心意就可以。”

“既是如此,那不必擔憂了。”宋恆鬆了口氣。

“只希望此子能一直如此,宋家之所以能有今日,是借的國公勢,若無國公庇佑,失去了情分,再富可敵國不過是一夜的工夫。”

宋涵的話,讓兄弟二人想到了前段時日消失的世家,不再言語。

宋涵站起來,隔着窗臺望着外邊,喃喃說:“雨大了,裡面還有着雪珠,看這樣子,冬天第一場雪怕是要來了……”

“大哥,現在蜀中統一,開墾荒地,派下糧食,這冬天不會過的很難,到了明年,獲得二場豐收,就更是安居樂業了。”

兩人在這裡感嘆雨水,卻是說中了,外面雨漸漸變成雪,這場雪一直下了數日。

蜀內的百姓很是高興。

數年來的平靜生活,並沒有讓他們忘記曾經的動盪。

蜀國公平定了龍劍,蜀中大一統,再沒有比這些百姓更高興了,能擁有一個平靜祥和生活,就是他們所願。

蜀地百姓享受着這難得的和平冬天,蜀地統一,帶來的將是太平和收穫,亂七八糟的藩鎮賦稅減少了一半,田地增長了一倍,也沒有大兵掠殺了,家家戶戶都是喜氣洋洋,對於這個冬日,都有了一絲期待。

半月後,薛遠和張玉溫終於將十萬百姓從龍劍四郡遷移過來。

這一善舉,使得龍劍地區土地得以寬裕,又使得蜀內得以開發,可算是利國利民之事。

成都府,王宮,秘書閣之內。

王弘毅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前的案几上,擺着的是記錄着遷移之事的賬目,以及幾份密報。

虞良博、張攸之此刻就坐在王弘毅的下首。

官員在遠處忙碌着,因爲距離遠,不提高聲音,這些人是聽不清的裡面的話。

“這麼說,十萬百姓,遷移到蜀內,事情辦的很是順利?”看着面前的密報,王弘毅暗暗點頭。

薛遠這次沒有辜負他的信任,將此事辦的甚好,張玉溫作爲副手,同樣功不可沒。

想平安的將這十萬百姓遷移到蜀內,又豈是容易事?

雖是善事,一個處理不當,就極可能引起民變。

龍劍雖然土地貧乏,可對於世代居住在那裡的百姓來說,那裡是他們的故鄉,是他們的家。

即便家再不好又有多少人願意背井離鄉,離開生活了幾代人的地方,去一個完全陌生之地?

哪怕只隔了幾百裡。

這本就是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任務,可薛遠張玉溫二人將這件事情辦的很是妥當,王弘毅對此很是滿意。

這時,有內侍從外面步入,一直來到王弘毅面前,回稟:“主上,薛大人和張大人已到了,正在外面侯着,是否喚他們入內?”

王弘毅說着:“請他們入內。”

“諾。”內侍應聲,退了出去。

不一會,在內侍的帶領下,兩個官員,從外面走進秘書閣。

“臣薛遠(張玉溫),見過主公!”薛遠和張玉溫一前一後,在王弘毅面前拜倒行禮。

“兩位請起。”王弘毅微笑着說:“這幾個月,二位辛苦了。”

“臣愧不敢當。”薛遠張玉溫幾乎是同時說着。

王弘毅今天心情很好,看着二人的目光,更是柔和許多。

“十萬百姓能安然進入蜀內,這非是易事,你二人此次辦成此事,功勞不小。你二人先將這幾個月的事,與孤彙報一番,雖然之前已知道結果,可從你二人口中聽到的,定然比那上報生動。來人,給兩位大人上茶,賜座!”

薛遠和張玉溫連忙再次拜倒,謝恩。

雖是坐下來,卻直着腰,向着王弘毅回稟半年來的所見所聞。

王弘毅聽的很是認真,一邊聽,一邊點頭。

說起來,薛遠和張玉溫倒還真是合作默契,二人雖是文臣,一個善於處理瑣事,一個擅長統率大局,二人恰好互補,辦起事情來,往往事半功倍。

兩人性情和善,很是細心,有着耐心,這次又額外細緻,終於把事情辦了下來,這樣看來,自己當初將他們二人湊成搭檔,是做了件對事。

王弘毅感慨的暗想着,打量着兩人,很是欣慰的看見着薛遠頂上的本命氣,已經變成了淡黃色。

“薛遠,張玉溫,你二人此次做的甚好,孤很欣慰。”王弘毅在二人講罷後,開口說着:“薛遠,你本是六品,被降至七品,可有委屈?”

薛遠聞聽此言,忙從座位上起身,跪倒在地,說:“主公,薛遠之前做事不當,辜負主公信任,主公能再給薛遠一次機會,薛遠已是十分感激,又豈會感到委屈?主公待薛遠如何,薛遠一刻也不敢忘。”

“你能這樣想,孤很高興,這次看到你與張玉溫辦好差事,更感欣慰。”說到這裡,王弘毅又看向了一旁的張玉溫。

“這是你初次外出做事,辦的很好,沒有給秘書閣丟了臉面,連虞大人和張大人,都時常誇讚於你。”

“臣謝過主公的看重,謝過兩位大人的栽培。”張玉溫同樣起身,說着。

王弘毅看着下面二人,沒有再說話,而是審視了片刻。

再次開口時,已是嚴肅起來:“薛遠,張玉溫,聽封!”

薛遠和張玉溫不敢擡頭,跪在地上等候王弘毅的下文。

只聽王弘毅說:“薛遠、張玉溫,辦事得當,薛遠官復原職,張玉溫官升一級。”

“臣薛遠(張玉溫),謝過主公。”聽到各升一級,薛遠和張玉溫心中俱是歡喜,連忙謝恩。

二人起身後,王弘毅又恢復了一臉微笑。

“孤看你二人這次辦事得當,索性再委派你們一起去做件事,如何?”

“良博,將那份文書,交給他們看看。”說着,示意一旁的虞良博取過文書,遞給二人。

“臣遵命。”虞良博知道王弘毅現下很是看重眼前的二人,否則也不會將這事交給這二人去做,聽到吩咐,他忙將手裡的文書,遞交給二人。

薛遠和張玉溫輪番看着上面的內容,他們看的差不多了,王弘毅方再次開口。

“你們也看過了,孤欲在全蜀推廣神仙方的國策,看你二人合適人選,你二人可願去做此事?”

薛遠和張玉溫自是大喜,神仙方是大秘密,能推行就可增產,這不但是效益,也是大有官望的事。

推廣此項,並非一朝一夕可完成,是這數年的任務,不過食君之祿,爲君分憂,既是如此,他們又有何不願接?

並且兩人合作的頗爲默契,這事如果辦下來,功勞情分都有了。

“臣自當全力辦妥此事。”薛遠回答的說着,張玉溫同樣表態。

王弘毅微笑,推行神仙方(土製化肥),是益國益民的事,獲得民望和功德不計其數,王弘毅把這事交給薛遠,就是希望通過這事,本命一路上漲,日後能封侯拜相。

這心思不可說,賞賜了他們一些金銀布匹,放他們離開。

第246章 船運(下)第69章 隕落(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91章 神道(下)第33章 就義(上)第147章 情分(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48章 天意(下)第8章 見親(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154章 大戰(三)第210章 思量(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5章 易命(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20章 婚事(下)第324章 貴賤(下)第154章 大戰(三)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334章 隕落(上)第248章 召集(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103章 蜀龍(上)第295章 陷縣(上)第252章 內亂(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18章 大怒(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34章 破陣(下)第4章 出擊(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322章 回都(上)第81章 大變(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105章 論鎖(下)第208章 交旨(上)第38章 叮囑(上)第155章 大戰(七)第129章 赤蛟(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233章 誅滅(上)第116章 紅染一片(下)第56章 疑心(下)第17章 藉口(下)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35章 轟動(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119章 側室(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79章 改變(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177章 敕封(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19章 破寨(上)第174章 氣運(下)第21章 入門(上)第136章 出兵(下)第26章 突破(下)第79章 改變(上)第33章 就義(下)第39章 觀禮(上)第119章 通途(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93章 產子(三)第83章 道德衰(下)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138章 對比(上)第252章 內亂(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252章 內亂(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236章 領軍(上)第169章 國運(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92章 急報(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41章 終定(下)第153章 大戰(一)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224章 稱賀(下)第175章 新生(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231章 殺人(下)
第246章 船運(下)第69章 隕落(上)第324章 貴賤(下)第301章 說降(下)第91章 神道(下)第33章 就義(上)第147章 情分(下)第316章 青州降(下)第111章 流民謝恩(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上)第40章 再世爲人(下)第15章 賴同玉(下)第133章 兩郡(上)第48章 天意(下)第8章 見親(上)第146章 月如水(上)第154章 大戰(三)第210章 思量(上)第234章 收賞(下)第5章 易命(下)第258章 涼州事變(上)第20章 婚事(下)第324章 貴賤(下)第154章 大戰(三)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下)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137章 漢中城(下)第334章 隕落(上)第248章 召集(上)第260章 誰家天意(上)第103章 蜀龍(上)第295章 陷縣(上)第252章 內亂(下)第184章 禪讓(下)第18章 大怒(下)第271章 封鎖和怒火(下)第34章 破陣(下)第4章 出擊(下)第335章 分割(上)第322章 回都(上)第81章 大變(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315章 賜死和龍氣(下)第105章 論鎖(下)第208章 交旨(上)第38章 叮囑(上)第155章 大戰(七)第129章 赤蛟(上)第101章 出降(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233章 誅滅(上)第116章 紅染一片(下)第56章 疑心(下)第17章 藉口(下)第204章 蠱神廟(上)第35章 轟動(下)第203章 中原來的薩滿(下)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245章 決意(下)第119章 側室(上)第130章 厚重(下)第79章 改變(下)第29章 有女好求(上)第177章 敕封(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244章 功德無量(上)第19章 破寨(上)第174章 氣運(下)第21章 入門(上)第136章 出兵(下)第26章 突破(下)第79章 改變(上)第33章 就義(下)第39章 觀禮(上)第119章 通途(上)第16章 祖先威靈(上)第110章 建國稱侯(上)第93章 產子(三)第83章 道德衰(下)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138章 對比(上)第252章 內亂(下)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252章 內亂(下)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下)第254章 梵門禮敬(上)第236章 領軍(上)第169章 國運(上)第84章 時來天地都同力(下)第316章 翼州事(上)第192章 急報(下)第317章 涼州師(上)第41章 終定(下)第153章 大戰(一)第121章 半日城(上)第127章 放糧(下)第224章 稱賀(下)第175章 新生(上)第180章 使汝英雄必善終(上)第231章 殺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