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稱賀(上)

十二月深冬。

不過數日,楚王大軍迅速平定了吳地,派了人回報給荊州的太后王后,令衆人寬心,得到準信,大家都是歡喜。

荊州,宋家臨時府邸中。

宋涵坐在上首,宋恆坐在一旁,在宋涵的身旁站着,是宋家的嫡長子宋子燁。

別的奴僕,都被摒退,離的很遠,絲毫不能聽到房間內三人的對話。

現在的宋子燁,遠非當日可比。

以前宋子燁和王弘毅的矛盾,實際上來自某種微妙的嫉妒,但走到了現在,差距越來越夾,甚至嫉妒都無處說起,反而平息了。

擺脫了這潛意識,以及經過多年曆練,經歷了家族興盛衰亡,宋子曄已經脫胎換骨。

只見宋子燁一身長袍,內套背心,一各紅腰帶,面孔上眸子幽黑明亮,舉止從容瀟灑,令人一見忘俗。

本身根基不錯,文武都修,這時終於成了點氣候。

他現在娶了妻室,只不過爲了避嫌,娶的是一個普通大戶的女子,其女相貌出衆,性情上更賢惠淑德頗爲體貼,因並非是家族聯姻,宋涵很是爲他挑選了一番,夫妻之間各自都十分滿意,反有了幾分情意,不能不說是因禍得福了。

現在的宋涵,已出仕爲官,雖初次爲官,可宋家的人脈在那裡,很多事情,交到他的手上,辦起來就是十分的妥當。

這也讓一些最初對他並不看好的人默默的閉上了嘴巴。再怎麼說,人家的閨女現在在宮裡位置正穩,又膝下有子,輕易動搖不得。

宋恆在宋涵出仕之後,就負貴起了家族的大小事宜,其實以前宋涵還在家族管事的時候,宋恆也不曾閒着,只不過現在負責的事情越發多起來,顯得清瘦了許多。

心情顯是很不錯雖面頰瘦了一圈,可精神狀態甚好,隱隱透着春風得意。

在王弘毅送了消息回荊州后王後宋心悠也召見了父親宋涵,將事情與他們講了。

其實就算宋心悠不說,以着他們現在的人脈在宮外得到消息之速度,也只會比宋心悠更快一些,只不過這些消息都是小道而來比不得從宮裡來的可靠。

宋涵一歸家,就將二弟宋但以及長子宋子燁叫了過來。

“大兄,不知道前方戰事如何了?王后召見你,是不是說的此事?”在這家裡,宋恆自然用不着拐彎抹角,直接向宋涵問着。

“不錯,王后召見爲兄說的正是此事。前方已結束了戰鬥,楚王已在數日前攻下了金陵,現在吳地境內,幾乎所有府縣都歸順了楚王。,宋涵說着。

“竟如此之快?”宋恆訝然說着:“昨日得到消息時,小弟還以爲只不過是些誇大其詞的傳說,未想到是真的!”

擁有十萬兵,二十一個郡高達七百萬人口的吳地,就這樣被佔領了?

“此事爲兄初聞時,也是頗爲驚訝,不過楚王本就年少有爲,楚軍也是常勝之軍,想當初,平定荊州和交州兩地之時,亦是勢如破竹,吳地這麼快就被平定,一是楚軍戰鬥力甚強二是魏越其人不得民心,又有讓人詬病之處,一旦兵敗大山傾倒美。

”宋涵點評的說着。

“哦?王后召見大兄,是否還說了些別的?楚王已是打下了金陵是否……,宋但很快就想到了遷都之事,於是眼睛一亮,看了過去。

金陵與襄陽不同,自古以來,數代開國堊君主,都將國都定在了金陵,這其中不僅有着氣運井緣故,更有着地勢上的原因。

現今王弘毅打下了吳越,可以說在這一大片土地上,王弘毅已經控制了整個南方。

在這種情況下,王弘毅再次遷都,遲早的事情。

“二弟,你這幾日就在族裡,抽調出一部分人,到時候派去金陵。,宋涵向宋恆說。

“什麼?”聽到宋涵這一番話,宋恆微微一怔,緊接着臉色飛快變化,明白意思了。

“這麼說,遷都之事已是板上釘釘之事了?”宋恆低聲問道。

雖說宋家向來低調,也不會在很多敏感之事上插手,不想破壞了與王弘毅的情分,可這不代堊表着,作爲一夾世家,就什麼都不會去做。

就算他們不去做,別的世家,甚至是宮中有些勢力的宮妃的孃家,也不會什麼都不做。

該有的一些支持,該提供的一些人脈,宋涵他們還是要給宋心悠提供。

身爲正宮王后,該做的事情,可不僅僅只是相夫教子,平衡宮中的各方局勢,防止宮廷醜事發生,肅清被其他諸侯派進宮中的細作,種種大事小事,都需要親信的人去辦。

哪裡去找親信的人?

自然少量的是靠宋心悠自己來培植,更多的是家族提供的忠僕了。

自己的父母都在宋家手裡,身爲家生子又從小受了宋家的恩惠,這樣的人,又豈是別人能輕易收買走。

王弘毅雖然厭惡世家將手伸的太長,但後宮的大小事情,交給宋心悠去管還是頗爲放心,他也不是那般不曉事理之人,知道正宮王后手中無權無人,莫說是管理後宮,就是保護自己和嫡子也頗爲困難,因此在這方面也是頗爲通融。

宋家在宮外培植了不少人脈,專爲了王后和嫡子服務。

這次若是遷了都,安插在襄陽的人脈輕易動不得,金陵又非是本家所在之地,還是需要再培植一批親信過去,他們方能放心。

“王后是這麼與爲兄說的,想必應是真的了。,宋涵沉聲說:“此事速度要快,遷都怕是這幾日就要動起來了。,“請大兄放心,這事小弟自會辦的妥當。,宋恆笑的說着。

“子絆,你這次,去金陵一趟吧!”宋涵又看向站在一旁的嫡子宋子曄。

“請父親吩咐。,集子燁忙來到父親面前,躬身恭敬的說着。

“金陵情況,雖平復下來,但是吳地舊都,楚王遷都到了,以後長久在金陵久住宋家勢力勢必要慢慢的在那裡培植起來,你這次前去,一是與你姐姐一內一外也好有個照應,二是探查一番金陵情況,爲以後宋家的發展做着準備。,宋涵語重心長的說着。

宋子燁忙恭敬說:“請父親放心孩兒一定會辦妥此事。,說完了這些,宋涵嘆了口氣,最關鍵的是王弘毅還沒有立太子。

如果立了太子,許多事情,就好辦多了。

幾日後,荊州後宮動了起來,忙過幾日,開始陸續向着金陵遷移。

“太后,您慢點。,攙扶着王老夫人上了馬車宮中的女官來到宋心悠的車駕前,稟報:“王后,一切都準備妥當了,是否起程?”

“恩,走吧!”宋心悠決定的說着。

這支隊伍浩浩蕩蕩的向着碼頭而去,在那裡有御船,乘去金陵。

這已不是第一次遷移後宮比起第一次時的慌亂,這一次的遷移就不慌不忙了許多。

宋心悠現在已是掌管後宮多年,自一舉一動都有着王后的威嚴,在她的管理下,後宮的一干奴僕,無一敢偷奸耍滑,一路上更是沒惹任何麻煩,非常順利。

雖是深冬季節,因準備妥當,又是走水路很平穩,這一路行來衆人都沒怎麼受罪。

老夫人對兒媳宋心悠越發滿意,怎麼看都覺得對方有着大家氣度不愧是兒子正室。

要說前些年,婆媳二人還有着隔閡隨着王弘毅基業不斷擴大,婆媳一人爲王后,一人爲太后,反而相敬如賓。

到了十二月二十六日,王弘毅早上就接到稟報,說太后一行人馬上就要到。

於是令人清掃街道,打掃城門,又準備了安排,到了第二天的上午,帶着一干文武,親出城門三裡,迎接太后一干人。

十二月二豐七日,上午楚太后和楚王后一干後宮人等,抵達金陵城外。

在楚王騎馬親迎之下,太后和王后等人的車駕隨之入了城。

在內城的皇宮之內,一切都安排妥當。

王弘毅先迎入太后到慈寧宮,到了慈寧宮,太后先進去子,王弘毅再去行禮。

見王弘毅進來,滿殿宮女一齊跪下了,王后卻只需要緩緩行個福禮。

此時生了火,一進去就覺得溫暖,很是滿意,給太后行禮,笑着:“母親,你覺得這怎麼樣?”

太后眼睛溼潤的望着愛子,嘆着:“這些太奢侈了,我老太婆怕是受不了,昨天在船上,我還作了個夢,哎,你卻瘦了。,語氣中帶着微微的心疼。

王弘毅笑了笑,欠身說着:“母親是我的母親,有什麼受不了……,不知母親作了什麼夢?”

太后說着:“我夢見去了某個大唐很是光明,廟上有個神主,卻是你,哎,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勞煩母親牽掛,是兒子不孝。,王弘毅忙笑着:“凡遇大廊廟夢,皆吉,母親就不必太擔憂了。,太后王氏搖搖頭,說:“我兒,今日是喜日,不說這些,你大獲全勝,建功立業,娘還不曾道賀呢,你可要好好的說一說,我們都想聽聽!”

隨後又叫過王后和衆妃,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說起家常話來。

他們是怎麼樣敘述,外人自是不會知道,隨後不久,就有內侍傳來了楚王旨意,令文武百官,在下午參加宮中宴會,爲太后洗塵。

這事自是不會有人推辭,接到旨意後,衆人都開始爲此準備起來。

沐浴更衣是必須,絞盡腦汁想着吉樣話也是必須,總之遇到這樣的喜事,衆人都必須有所表示,這表示不是什麼禮物,而是賀文對奏。

第236章 領軍(上)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7章 鞭打(上)第82章 憤憂(下)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87章 一人活(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238章 伊動(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128章 攻略(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321章 長安(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17章 藉口(下)第42章 迎娶(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37章 暗流(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185章 消息(下)第118章 收房(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5章 易命(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序章第90章 賞賜(下)第114章 水賊(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155章 大戰(七)第142章 決斷(下)第17章 藉口(下)第328章 出發(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60章 出山(上)第235章 腐化(上)第33章 就義(上)第231章 殺人(上)第91章 神道(下)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171章 壓制(上)第224章 稱賀(上)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36章 移縣(上)第332章 崩解(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1章 奪舍(下)第87章 一人活(上)第325章 陰政(下)第136章 出兵(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334章 隕落(下)第184章 禪讓(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5章 易命(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208章 交旨(上)第252章 內亂(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130章 厚重(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195章 餘烈(下)第97章 合圍(上)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139章 選擇(上)第231章 殺人(上)第274章 晉見(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95章 出兵(上)第154章 大戰(三)第172章 首戰(上)第25章 素兒(下)第11章 練兵(上)第307章 夜襲(一)
第236章 領軍(上)第292章 白馬港(下)第200章 帶路黨(上)第304章 蛟龍在(下)第277章 旨意(下)第290章 泰山議(上)第7章 鞭打(上)第82章 憤憂(下)第290章 泰山議(下)第141章 陰錯陽差(下)第155章 大戰(六)第254章 梵門禮敬(下)第87章 一人活(上)第323章 釐清天下祭祀(下)第238章 伊動(下)第75章 想先誅(上)第128章 攻略(上)第162章 從軍(下)第321章 長安(上)第198章 信使(上)第88章 上林寺的鐘聲(上)第147章 情分(上)第17章 藉口(下)第42章 迎娶(下)第223章 平定(下)第154章 大戰(四)第145章 謝大家(下)第37章 暗流(下)第27章 抽薪之計(上)第151章 龍氣沸騰(下)第9章 修氣士(上)第137章 漢中城(上)第70章 汝敢反乎(上)第185章 消息(下)第118章 收房(上)第222章 永垂不朽(上)第214章 無人看見的地下黨(上)第265章 法會(二)第5章 易命(下)第310章 相君有龍顏(上)序章第90章 賞賜(下)第114章 水賊(下)第300章 動作(上)第155章 大戰(七)第142章 決斷(下)第17章 藉口(下)第328章 出發(上)第152章 兵分二路(上)第194章 時壽(上)第220章 金陵(上)第60章 出山(上)第235章 腐化(上)第33章 就義(上)第231章 殺人(上)第91章 神道(下)第86章 火德初凝(下)第242章 黑龍出野(上)第171章 壓制(上)第224章 稱賀(上)第316章 青州降(上)第158章 出使(上)第36章 移縣(上)第332章 崩解(上)第336章 內聖外王殖民策 冠冕堂皇封爵出(上)第231章 殺人(下)第1章 奪舍(下)第87章 一人活(上)第325章 陰政(下)第136章 出兵(下)第326章 消息(上)第334章 隕落(下)第184章 禪讓(上)第327章 應命(下)第335章 分割(下)第151章 龍氣沸騰(上)第304章 蛟龍在(上)第5章 易命(下)第222章 永垂不朽(下)第133章 兩郡(下)第208章 交旨(上)第252章 內亂(上)第210章 思量(上)第130章 厚重(上)第253章 請從容就戮(上)第195章 餘烈(下)第97章 合圍(上)第24章 羽翼漸豐(下)第139章 選擇(上)第231章 殺人(上)第274章 晉見(上)第241章 赤虎成形(下)第72章 禁咒博士(下)第302章 濟陽平(下)第95章 出兵(上)第154章 大戰(三)第172章 首戰(上)第25章 素兒(下)第11章 練兵(上)第307章 夜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