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雷霆

張棄也是新登帝位,往常獨斷專行慣了的,這樣的大事,其實必先找一些重臣商量,取得其支持,然後再公佈於衆,到時,朝堂之上反對的聲音必然會小上很多,哪裡有這樣,在朝臣多不知情的情況之下,卻要衆人同意出兵哪裡辦得到。

張棄坐在新制的龍椅之上一陣的頭痛,這已經是第四個站出來反對的重臣了,看他慷慨激昂,連什麼兵書有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妄動刀兵都搬了出來,接着就是說什麼皇上應該勤修仁德,內理萬民,外平中原之類的話了。張棄不由一陣心煩,不由向吳去使了個眼色。

吳去早有準備,他與張棄兩人已經對出征伊蘭商量了年餘,對此戰的得失已經非常的清楚,此時一聲清咳,打斷了對方的話頭,此人叫王前,是內政司郎官,這人能力是有的,也寫的一手好文章,就是爲人過於張狂,這時正是說的興起,但見自己的頂頭上司要說話,也不得不一躬身,退了回去。

吳去掃了衆人一眼,“列位說的不錯,我大燕初立不假,正是需要各位同心共力之時,但,這出兵一事卻是兵事,應該軍務省說的算,大家只是給些建議罷了,諸位還是應該聽聽軍務省的諸位大人怎麼說,在提意見爲上。”說完,目視軍務省中丞藍遠山。

藍遠山卻是有些猶豫,他年紀已經不小,今年已經六十有二,這幾年他沒怎麼隨張棄出征,一個就是他久任北定州節度使,職責在身,不能輕離,再一個就是他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太好,也是林玲看他實在有些辛苦,這才向張棄進言,免了這隨軍征戰之苦。

燕皇陛下登基,將他召回天安,作了這軍務省中丞,他要是年輕上十年,必定心中有所埋怨,北定州節度使在職銜上雖然和軍務省中丞沒有辦法相比,一個身在中樞,一個遠戍州郡,但軍務省中丞看起來地位尊容,卻沒有多大的實權,最多也就是向皇帝作些建議,打仗的時候,將軍隊後勤料理清楚罷了,哪裡比得上一州節度使來的位高權重,但此時他卻是對皇帝陛下感激的很,他和旁人不同,在官場上打磨了大半輩子,就想着能享幾年清福,也不想着什麼建功立業的事情了,再說他也明白,皇帝陛下讓他來任這個軍務省中丞,一個是對他的信任,一個就是要取他的經驗而已。

當吳去看向藍遠山的時候,藍遠山一陣爲難,這出兵伊蘭的事情明顯就是皇帝陛下早就準備好了的,他可是多年的老軍務了,皇帝陛下去年年初之時就已經將十餘萬人馬放在了革蘭草原上,那是爲了什麼,難道就是爲了操練士卒嗎,就是爲了平定蠻族也用不了這許多的大軍啊,這些朝臣們新任官職,難道都昏了頭嗎,還是讓歡喜衝昏了頭腦,這樣清楚的事情還跟陛下唱反調,難道都忘了陛下的手段了不成?

他看了一眼身邊的另一位軍務省主事王幕,心說,那十餘萬大軍可都一直在你麾下,我就不信你不知道陛下的心意,但卻見對方低眉垂眼,不爲所動,心中惱火,但更多的卻是無可奈何。

不清不願間,藍遠山只好站了出來,“我大燕剛剛立國不假,但經營北疆已久,民心歸附,吏治清明,實是亙古未有,大宋經國四百年,內不能使百姓安居樂業,外不能御外寇於國門之外,諸位看看如今,諸侯一旦擁兵自重,朝廷束手,怎還能叫我大燕導其覆轍,此時,我大燕在革蘭草原十萬將士正是堪用,出兵伊蘭,揚我大燕威名於異域,諸位與我何其幸也,能生逢此時,必定名標青史,爲後世子孫所銘記,南方諸侯皆跳樑小醜,若敢來犯,必叫其匹馬無還,陛下不必再作猶疑,此時機會難得,以伊蘭公主之名義發兵伊蘭,可站大義名分,此去必定建功。”

“藍大人怕是還是爲了自己吧?”這時在文官中走出一人,陰陽怪氣的說道。

張棄臉色一凝,定睛看去,這人他認識,卻是新任的吏政司司官何原,此人四十多歲年紀,身材消瘦,但精神飽滿,眼光閃爍間自有一番氣度,此人卻是世家出身,南方川州人士,爲現在不多的大宋朝廷所派官員中得重用之人,此人原來只是吏政司下考閱使,專管考察北疆官吏政績的,此人精明能幹,很得吳去賞識,吳去升任政務省中丞後,就提拔推舉他當了吏政司司官一職。

這人此時漫步走出,向張棄躬身施禮,這才接着言道:“陛下,大燕立國以前,逾十萬人之大戰就有五六次之多,此時立國之初,就要動用十萬大軍攻伐伊蘭,此窮兵黷武之極也,藍大人不勸諫陛下息兵,與民休息,還慫恿陛下出兵,是何居心?”

何原爲官多年,在大宋之時只是一個小小的吏部散官,到了北疆之後,謹言慎行,又加上在吏部多年,處理起政務來自是得心應手。

這時他也不是沒看到皇上臉色有些難看,也知道自己對面這個老將軍是皇上心腹之人,但這時卻是也顧不得了,只因他和另外幾位官員私下裡談論政事之時,都覺得北疆軍權太盛,又得皇上縱容,一些北疆的士卒見了官員都是倨傲無禮,自古以來,都是文官爲尊,他們哪裡受得了這個,都是紛紛抱怨,幾個人說到這裡,私下裡一合計,爲帝王者,最忌有人擁兵自重,每每都會讓文官牽制武官,如此才合帝王心術,皇上此時雖然寵信武將,但心中未必不生防範之心,只是以前戰事頻仍,倚重武將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此時卻是不同,北疆已經立國,雖然平定中原還要靠這些武官出力,但皇上心中應該也是有些想法的了,這次將大燕兩位領軍最多,在軍中威權最重之人調回中樞,就應該能看出皇上之意了,幾個人心中一琢磨,政務省的位子還都空着,智侯大權獨攬已經數年之久,雖然榮寵不衰,但皇上必定會派人制衡,此時若是對了皇上的心思,則進入政務省執政的日子也就指日可待了。

幾個人各懷心思,本來想着私下裡先向皇上上書,探探皇上的意思再說,卻不成想皇上要起兵征伐伊蘭,以大燕軍力,就算此戰不勝,也斷不會出現兵敗的情形,若是勝了,則武官將越發難制,皇上怎的出此下策,這必定是要諫止的了,於是何原才急急出來反對出兵。

其實也不怪他們作如此想法,自古以來,帝王之尊,最是不容別人侵犯,功高蓋主,擁兵自重是所有身爲帝王者最最忌諱的事情。

當然,解決的方法有很多,華國曆史之上,就有文官統武事,太監監軍,在大臣之間製造黨爭等手段,所以數千年下來,華國民衆最是勇於內鬥,怯於外敵,偶有王朝強盛一時,也是曇花一現,實爲人扼腕嘆息。

話說的有些遠了,何原接着說道:“陛下,武將專權,實爲國之患也……”

還想往下說的時候,張棄卻是勃然大怒,猛地站起身來,目光死死盯住面容措鄂的何原,臉上露出些許猙獰之色,吳去在旁邊看了,心中一嘆,他知道張棄最是痛恨文官介入武事,給些建議還罷了,到底這些戰事還要文官支持方可保證大軍不爲糧草等事操心,但何原這後來的幾句話正是戳在了張棄的痛處,看這樣子,善了恐怕難了,也是自己有些欠考慮,本以爲以張棄之威望,文官就算反對出兵,等張棄自己說上幾句也就無人再敢頡難,還是自己想的有些簡單了。

張棄此時按耐住心中不住升騰的怒火,咬牙冷笑道:“好啊,你們的膽子越發的大起來來了,我以前是怎麼說的,武官不能理民事,難道文官就能統武事了嗎?”

“陛下,臣對皇上忠心耿耿,絕無半點私心,只是,武將統大軍在外,難保不生異心,到時後悔可就晚了啊,皇上……”何原看張棄面色不對,知道自己這次恐怕猜錯了皇上的心思,心中雖然害怕的要死,但退縮是不可能了,這次自己可是將那些武官得罪的透了,就算這時退縮,回去在文官那裡也是擡不起頭來,只有硬着頭皮頂住了,也許還能讓皇上該了心思也說不定。

“私心?別以爲我不知道你們的那點兒見不得人的心思,文官統武事?虧你說的出來,你懂如何行軍打仗嗎,你能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嗎,我要的是沙場勇士,不是那些見了戰陣就腿軟的文人,我在這裡告訴你們,趁早死了那條心,給我將內政治理好,別的事情少操那份心,我再說一遍,要是哪個想着干預軍中之事,我大燕雖是初立,要見些血色到也去去晦氣。”

這句孕滿殺機的話一出口,衆人皆是臉上變色,站在右邊的武將們心中卻是着實痛快,這些唧唧歪歪的文人,打仗不行,就知道挑別人的毛病,想到這裡卻是大多看向對面最是泰然自若的李山河,這位可是最能挑別人毛病的主兒,在殿上的武官沒有幾個在他手下沒吃過板子的。

張棄見何原這時已經被嚇得跪倒在地,身子也是顫抖不已,不由哼了一聲,“趕緊給我滾起來。”接着盯着殿中的文官一個個看過去,直到有人挺不住跪下,這才放緩語氣接着說道:“我知道你們這些讀書之人的心思多,我也不怪罪你們,誰沒有些私心到是讓人奇怪了,但有一點你們一定要記住,也是最後一次告訴你們,我張棄看重的是你們的才能,在這裡的都是我大燕俊傑,只要你們實心任事,我也不吝公侯之賞,什麼功高蓋主,什麼威權自專,這些話再也休提,我到是希望你們的功勞都能蓋我這個皇帝,實話告訴你們,這個皇位我還真沒看在眼裡,到時有人要是覺得自己有這個膽子,也有這個實力,我這個位子讓給他又何妨?”

“皇上,臣等絕無此意啊……”大殿之上的衆人聽到這裡卻都是在也站不住身子,都是跪了下來。

張棄緩了口氣,怒氣也消散了不少,這才又說道:“大宋朝的規矩我知道,文官中分爲幾黨,事事都要相互攻訐一番,下面的官員不是依附這個就是依附那個,每遇大事,就相互拆臺,當年李緯雖說進取不足,但也將這北疆守的嚴密,只因朝中文官多事,將他調了回去,派了個李黨的來,結果怎樣大家也都清楚,要不我大燕也不會有今天,提起這事,我就是要告訴你們,黨爭誤國,史有明鑑,諸臣皆都飽讀之士,當知其中之弊,但若如此,我鋼刀雖快,卻也不能斬無罪之人,但要是有人以私心而害公義,那就對不起了,我張棄是什麼人你們也清楚的很,今日之事改日再說,到也不急在一時,下去好好思量一下我今天說的話,還有遠征之事,三日之後上朝再議此事,退朝。”

衆人山呼萬歲之後,紛紛站起身來,何原卻是有些茫然,皇上也沒說怎麼處置自己,這事就這麼完了嗎,苦笑了一下,這位主子的性子還真是難測的緊,今後還是少猜測皇上的心思爲上,要是再有這麼一次,這條性命看樣子也就難保了。

不提衆臣退下之後,也不敢再找知交好友商議,尤其是文官,都是惶惶然回到家中,今日殿上之事自古未有,卻是得好好思量一番不提。

張棄也是帶着滿心的煩擾,回到宮中,這新建的皇宮是以原北望城議事所在改建而成,正是處於現在的天安正中位置,只是經幾個月的時間,自然和大宋皇宮是沒辦法相比的了,也就是多出一些大殿以及宅院罷了,就是連比起以前的燕王府也有所不如,只是在面積上卻是以前燕王府的三倍還多。

張棄正是滿腹心事之際,身後的侍衛也知今日皇上的心情不佳,都是小心翼翼的跟在張棄身後,連一點大的響動也不敢出。

這時一個等在宮門內的宮女遠遠看到張棄,趕緊走上前來,跪倒在地,“皇上,皇后娘娘說了,要是皇上沒有什麼要事的話,請往娘娘那裡去一趟,娘娘有事對您說。”

“好,你先去回稟娘娘,就說我這就過去。”

待宮女遠去,張棄這才安步當車,往內宮去了。

遠遠就看見李翠兒帶着宮中的侍女站在那裡,看見張棄過來,都是跪倒在地,“恭迎皇上。”

張棄快走幾步,到了近前揮了揮手,“都起來吧。”

待得到了宮中坐定,侍女奉上香茶,李翠兒揮了揮手,將所有人都趕出了大殿,這才走到張棄身後,輕輕按着張棄的肩膀,輕聲道:“相公,看的出來,今天您的心情可是不好,是不是又有哪個大臣惹您生氣了?可別氣壞了身子,今天在這裡別走了,妾身給您弄些東西補補身子。”

張棄聽了劉翠兒還是叫他相公,不由一笑,心中也感溫暖,拍了拍李翠兒的小手,“沒什麼,我你還不知道嗎,身子骨兒硬朗的很,到是你,一直身子就不好,可要多注意休息,聽說你又在擺弄那些莊稼,現在你也是身爲皇后的人了,那些事情消遣一下到也沒什麼,但一定別累着了,到時候那些大臣又該嚼舌了。”

“妾身只是閒着沒事兒,不活動活動總是覺得悶得慌,要是你不高興,妾身讓別人去幹就是了。”

張棄一笑道:“你要是悶得慌就出宮走走,別怕,有我在這兒,那些大臣們說上幾句也就完事兒了,還能翻了天去?”

“對了,你叫我來這兒是不是有什麼話說?”

李翠兒的手一頓,卻是低頭不言聲兒了。

“說吧,有我在這兒你怕什麼,有什麼不好跟我說的,是不是宮中有誰得罪你了,告訴我,這些奴才真是越來越膽大妄爲了,也該好好管一下了。”

這下李翠兒到是急了,趕緊說道:“不是那麼回事兒,只是……只是……”

張棄看李翠兒神色有異,他和李翠兒的情分可非比尋常,象張棄這樣冷面冷心之人,一旦動情,大多都是至死不渝,李翠兒跟隨他十幾年了,張棄早將她當作了自己的一部分,得罪了張棄自己到還罷了,若是有人得罪了李翠兒,就是那人再是有理,張棄也饒不了他。

李翠兒見張棄神色漸變,眼中寒光閃爍,她知道丈夫心裡在乎自己,只要自己一句話,怕不千萬人頭落地都是有可能的,心中一暖,這才說道:“相公,你如今已是皇上之尊,妾身做夢也想不到自己能當皇后,只是,相公對妾身雖然恩寵有加,但相公你至今無子,卻是妾身不爭氣,這皇后還是別人來作吧。”

第199章 交結第175章 一策第十九章 平王第169章 餘波第五章 小妻第174章 盛況第176章 商談第88章 委派第99章 戰爭第五十一章 絕地第162章 夜飲第118章 進言第三十章 報仇第85章 獻計第141章 奪城第七十章 戰書第98章 恢復第四十章 奪城第216章 太子第179章 周廣第77章 張棄第103章 贏家第90章 撒嬌第111章 投誠第三十五章 慾望第76章 少婦第81章 結盟第124章 吳斷第200章 家人第129章 平陽第四十一章 熱血第六十一章 大勢第203章 攻城第188章 序曲第七十章 戰書第75章 夜話第105章 刺客第183章 飄香第六十四章 親迎第92章 —第九十三章 自棄第101章 大敗第115章 王幕第201章 血腥第99章 戰爭第141章 奪城第二章 血流第161章 殺人第177章 國喪第90章 撒嬌第七十三章 大潰第222章 準備第138章 出征第210章 平定第186章 定北第四章 婚事第106章 起點第114章 發展第96章 天下第六十三章 大禮第十四章 白狼第88章 委派第164章 對峙第十章 投降第二章 蠱王第199章 交結第三十五章 慾望第99章 戰爭第100章 初戰第74章 雪夜第159章 入宮第二十八章 三年第191章 金戈第二十四章 拜訪第77章 張棄第102章 互攻第176章 商談第79章 試探第81章 結盟第103章 贏家第211章 奇想第203章 攻城第十八章 怒火第135章 登基第十八章 怒火第190章 間書第四十四章 異動第197章 過往第六十四章 親迎第七十三章 大潰第164章 對峙第169章 餘波第二十六章 三策第182章 善政第207章 勸諫第139章 分派第二十六章 三策第131章 徐春第102章 互攻第152章 刺客第84章 憂慮
第199章 交結第175章 一策第十九章 平王第169章 餘波第五章 小妻第174章 盛況第176章 商談第88章 委派第99章 戰爭第五十一章 絕地第162章 夜飲第118章 進言第三十章 報仇第85章 獻計第141章 奪城第七十章 戰書第98章 恢復第四十章 奪城第216章 太子第179章 周廣第77章 張棄第103章 贏家第90章 撒嬌第111章 投誠第三十五章 慾望第76章 少婦第81章 結盟第124章 吳斷第200章 家人第129章 平陽第四十一章 熱血第六十一章 大勢第203章 攻城第188章 序曲第七十章 戰書第75章 夜話第105章 刺客第183章 飄香第六十四章 親迎第92章 —第九十三章 自棄第101章 大敗第115章 王幕第201章 血腥第99章 戰爭第141章 奪城第二章 血流第161章 殺人第177章 國喪第90章 撒嬌第七十三章 大潰第222章 準備第138章 出征第210章 平定第186章 定北第四章 婚事第106章 起點第114章 發展第96章 天下第六十三章 大禮第十四章 白狼第88章 委派第164章 對峙第十章 投降第二章 蠱王第199章 交結第三十五章 慾望第99章 戰爭第100章 初戰第74章 雪夜第159章 入宮第二十八章 三年第191章 金戈第二十四章 拜訪第77章 張棄第102章 互攻第176章 商談第79章 試探第81章 結盟第103章 贏家第211章 奇想第203章 攻城第十八章 怒火第135章 登基第十八章 怒火第190章 間書第四十四章 異動第197章 過往第六十四章 親迎第七十三章 大潰第164章 對峙第169章 餘波第二十六章 三策第182章 善政第207章 勸諫第139章 分派第二十六章 三策第131章 徐春第102章 互攻第152章 刺客第84章 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