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章 出局

從出口產品、實現利潤,到簡單粗暴的蒐括資源,聯邦與列強之間的貿易衝突,就不再表現爲傳統工業品、農產品的爭執,而越來越表現爲尖端產品的競爭性輸出,和自然資源的掠奪性輸入。

在聯邦資本眼中,世界上一切其他國家,都應該是尖端產品的採購者,和資源的提供者。

然而其他列強的算盤也一樣,以蓋亞之大,仍難以滿足各國信息基礎設施、自動生產體系的擴張,對資源和市場的爭奪就愈演愈烈,進而爆發嚴重衝突。

不管在實施這一策略時,聯邦工場主們是否有明確的意識,這種貿易體系,對蓋亞的大多數小國、弱國來說,都是災難。

聯邦對外輸出尖端產品,諸如“自產機”,當然不是爲了幫助採購者技術升級,更不是爲造福他國民衆,而是利用從“礦山採掘APMS”到“外科手術機器人”的一切自動化系統,牢牢掌控進口國的經濟命脈、甚至社會體系。

這樣,在所謂自由貿易的大環境下,才能讓小國、弱國乖乖交出資源、原材料與初級加工產品,聯邦資本在當地的代理人,不管是出口商,本地企業主還是所在國當局,都無力反抗這種壓榨,一旦暴露出終止交易、另尋買家的想法,就會發現自己的生產體系乃至社會運轉完全陷於癱瘓。

信息技術大潮中,聯邦等少數列強把持生產體系,絕大多數國家則只能在列強的陰影下生存,根本無力攀登IT領域的巔峰。

在文明的變遷中,它們,事實上已註定會出局。

蓋亞大多數小國、弱國的命運,既已註定,方然也就不怎麼關注。

但列強之間的貿易衝突,卻不能忽視,其反映的社會深層次矛盾,在過去的一百年間已引發了兩次蓋亞大戰。

若不是核武的約束,和理想聯盟的武力震懾,蓋亞大戰的次數恐怕還會更多。

貿易衝突,會不會引發新的戰爭,一般而言兩者間並無直接關聯,爲攫取利潤、掠奪資源而直接開戰,這並非資本和列強的行事風格。

然而貿易衝突所揭示的,經濟的本質矛盾,卻是即將到來的蓋亞大戰之本因。

矛盾,潛藏在聯邦的經濟體制中,是任何建立在私有制、僱傭勞動與資本擴張基礎上的社會必然遭遇的危機。

在聯邦經濟體制下,資本投身於生產過程,絕非要造福聯邦民衆、甚至全人類。

其唯一的動機,是利潤,投入一百馬克、獲取兩百馬克,這是資本唯一真正感興趣的活動。

即便對資本的代理人而言,在其個人,投身生產可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但這些理由,必須爲資本而服務,倘若某一個代理人出於興趣、責任與覺悟,做出忤逆資本的決策,那麼在“紅桃皇后”般的增殖競賽中,他所服務的資本很快就將破產。

破產,是站在人立場上的一種說法。

事實上,資本對應的馬克並未消失,而只不過是通過利潤轉移的方式,拋棄了原有的代理人,尋找更聽話的新僕從。

在一切以利潤爲目標的經濟體制中,人的意志,事實上只是假象,不僅勞動者別無選擇、只能出賣勞動力而暫時苟活,即便紙醉金迷、縱-情-聲-色的工場主,也沒有自由意志,而只能竭盡全力追逐利潤,否則就會被資本所拋棄。

從馬克,到更多的馬克,資本的這一行爲恰如某種自然選擇:

當所有資本都在拼命增殖時,速度最慢的那些資本,不管原因如何,遲早都會被淘汰出局。

增殖,是資本唯一的目標。

但具體的實現,卻又充滿了不確定性。

揭開紛繁蕪雜的社會活動之表象,要想完成從一百馬克到兩百馬克的增殖(當然,直接印鈔、貶值的數字遊戲除外),原則上只有三條路:科學技術的進步,貨幣的時間搬移,從體系之外流入。

首先第一條,當今時代的科技發展,方然看得明白,表面上熙熙攘攘好不熱鬧,基礎科學領域卻後勁乏力,並非長久之計。

其次第二條,已經被反覆使用到了極限,聯邦民衆負債累累,還款預期已接近了壽命與退休年齡的上限,再要讓民衆貸款消費、提供利潤,恐怕就會上演出要死人償還貸款、否則就……只能拉倒的鬧劇,顯然也行不通。

最後第三條,對虎視眈眈的聯邦資本而言,蓋亞表面的其他國家,皆爲魚肉,倒是暫時還行得通。

正因這樣的動機,聯邦與其他列強,纔會在貿易問題上爭執不休。

誰都想傾銷產品、獲得利潤,而不願將蒜苗已經很稀疏的本國市場拱手送人,衝突自然難免。

那麼新一場蓋亞大戰,會因爲列強爭奪市場、資源而起嗎,就像百年前的兩次蓋亞大戰那樣,市場決不出的勝負,就挪到戰場上繼續麼。

不,方然的判斷,與聯邦的主流看法迥異,他並不認爲“未來”會是“過去”的線性延拓。

歷史不會重演的根本原因,是“今時不同往日”。

資本增值,需要利潤,當國境線內無法提供時,就會蔓延至海外,繼而彼此之間大打出手,這是過去幾百年來人類世界的常態。

如果不考慮理想聯盟的崛起,這幾百年的歷史甚至都一模一樣。

但過去發生的這一切,完全建立在“資本競相增殖、速度慢就出局”的前提之上。

資本是否必須增殖,不一定,觀察人類歷史,事實上也有另外的情形,或者是因爲沒有競爭者,或者是資本代理人之間達成和解,總之,當資本不需要增殖、也不會被殺出局時,人類社會就會現出另一種迥然不同的景象:

奴隸制度,或者奴隸制度的變種,就會出現。

什麼是奴隸制度,撇開皮鞭與鐐銬的暴行不談,本質上是一種穩定而持續的經濟體制.

奴隸主組織生產,不是爲利潤,而是爲切實的獲得自身所需,利用生產體系滿足自己一切物質與精神需要,除此之外,再隨便生產些粗製濫造的生活必需品,用於滿足奴隸們起碼的生存需要,保證體制的可延續性。

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五十章 條件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八章 無限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四〇〇章 算盤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七三八章 規劃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三一二章 暗鬥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五八九章 會面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三九四章 核戰第四十九章 錢財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一〇三章 請教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八四一章 婚姻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四十章 機會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八三五章 轉變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六十六章 終點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六五六章 身後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三八三章 內鬥第八五四章 灰色第二五三章 處境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二六一章 需求第一五一章 預算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七九八章 火種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八章 無限
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三六一章 區別第六三七章 罐頭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一〇九章 效率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八一八章 傳送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四二八章 關押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五十章 條件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四九一章 自縛第七一一章 規劃第三七二章 分裂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八章 無限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四〇〇章 算盤第三十五章 競爭第六六三章 枯燥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七三八章 規劃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二十六章 窺探第三一二章 暗鬥第一三七章 訊息第三五二章 戰火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五八九章 會面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三九四章 核戰第四十九章 錢財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一〇三章 請教第五九九章 逝去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三九八章 加劇第八一二章 講理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八四一章 婚姻第六九五章 維持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四十章 機會第六八〇章 反常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八三五章 轉變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八六六章 拖沓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六〇三章 規模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六十六章 終點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四〇七章 腳步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六五六章 身後第六十一章 異命第三八三章 內鬥第八五四章 灰色第二五三章 處境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四四九章 度日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二六一章 需求第一五一章 預算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七九八章 火種第六三三章 朗道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八章 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