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九章 穩定

科學技術的進步,導致僱傭勞動者的數量急劇減少,繼而,“新時代的奴隸制”就逐漸在聯邦大地建立起來。

奴隸制,不管人文領域的專家、學者怎麼看,方然就是這樣認爲。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並不是出於頂層對勞動者的壓榨和掠奪,畢竟這種行爲,在歷史上一直都在發生,而是出於社會生產的根本動機之判斷,今天的聯邦,的確正在從傳統的資產主義向奴隸制退化。

一切的社會生產活動,歸根結底,是爲了滿足人的生活需要。

但究竟是爲滿足那些人、那些羣體的生活需要,在不同制度下,就會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聯邦,當今時代的世界第一強國,長久以來實行的都是資產主義制度,在這種制度下,全社會一切生產資料都被少數人所掌控,大多數民衆除不動產、汽車、傢俱與生活用品外,事實上一無所有,只能向有產者出賣勞動力,才能得到維持生活的馬克。

儘管如此,在資產主義制度下,一切的生產行爲歸根結底總會以民衆的需求爲目標。

只有這樣,有產者們才能順利完成商品——馬克的轉換,繼而將出售商品所得的馬克投入擴大再生產,去實現(至少是企圖去實現)資產的不斷增殖。

資產的增殖,不管是不是有產者的有意爲之,是資產主義運轉的最終目標。

爲實現這一目標,至少在表面上,社會生產體系的產品必須得滿足人的一切生活需要,否則便無法銷售出去,即便有產者組織生產的本意根本就不是如此,實踐中,也常常演繹出“易糞而食”的鬧劇,但總體來看,資產主義的折線式發展,的確大大促進了生產力的提升,也曾間接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

但是在今天,新時代的奴隸制在聯邦落地生根後,一切都在不知不覺間發生變化。

資產主義的終結,正如人類歷史上若干制度的被推翻,究竟會怎樣發生呢,社會科學研究者往往拘泥於“線性外推”的僵化思維,認爲其必定會像曾經的奴隸時代、封建時代那樣,被更先進的生產關係所顛覆。

繼而,如卡奧*海因裡希那樣偉大的人物,也一樣做出類似的判斷,認爲資產主義終將被更先進的生產關係所埋葬,被公社主義所取代。

這樣的判斷,顯而易見,在當今時代已被證明是一種謬誤。

卡奧*海因裡希,毫無疑問,即便在西曆1480年代的今天也被認爲是一位傑出的社會學家,其人與無數後來追隨者的建樹,令無數人感動、甚至肅然起敬。

置身於聯邦社會變革的洪流之中,目睹無數民衆生活窘迫,失去工作,生活也隨之而崩潰,方然自會贊同卡奧*海因裡希的犀利剖析,他深刻認識到,這位社會活動家對資產主義的批判,切中要害,所陳述的資本之滔天罪惡,在當今時代的聯邦、乃至世界,也正在真真切切的發生着。

然而,另一方面,結合其所處的時代,方然也格外清醒的認識到:

即便卡奧*海因裡希這樣的天縱奇才,對文明發展的預測,也難免會受到時代的侷限。

在卡奧*海因裡希所處的時代,人,是社會生產的唯一中軸,任何生產活動都無法脫離勞動力、脫離人而單獨存在。

而有產者的佈局,也緊密圍繞“人”這一因素而展開,通過僱傭勞動,榨取剩餘價值,將資產主義的歷史先進性與原罪展現的淋漓盡致。

身處那樣的時代,即便海因裡希也沒辦法料想到:

有朝一日,人類社會的絕大多數生產活動,可以完全脫離人而存在。

當生產過程脫離了人,無數勞動者被從生產過程的核心一腳踢開,進而,不再掌握先進的生產力、甚至根本不具備生產力,工場主和有產者就無須再顧慮民衆的想法,無須考慮民衆的訴求,進而,無須在意民衆的生存、抑或毀滅。

在人工智能大踏步前進、不斷剝奪勞動者崗位的今天,取代資產主義的,也不會是另一種更先進的生產關係。

不會是公社主義,而是形式上更退化、更落後,卻更適應時代的奴隸制。

“新時代的奴隸制”,不管世人怎樣看待,這種制度,的確正在埋葬萬惡的資產主義。

西曆1483年的聯邦,這一趨勢,正在表現的越來越明顯,資產主義特有的擴大再生產、生產與消費落差,乃至週期性的經濟危機,這些現象正變得越來越微弱。

社會生產的目標,越來越偏離社會全體成員的需求,而聚焦於頂層的需求。

這一變動的直接後果,是宣告了“擴大再生產”的終結:

社會生產的組織,有了明確而具體的目標,就是滿足頂層、有產者、工場主的需求,而這些需求,不論數量、質量還是發展趨勢,都相當明確,可以被人工智能武裝起來的生產體系所預測、把握,而後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進行生產活動。

爲滿足頂層的需求,一方面,APMS甚至APOS,是必須要有的。

另一方面,則是目前生產體系對人的需求,從科學研究到工程實踐的專業人才,這些人才的需求,也被納入社會生產的框架體系之內,“奴隸”們的任務是維持龐大生產體系的運轉,獲得的報酬,則是自身生活需要的滿足。

在此基礎上,不論頂層、還是奴隸,無法被AI機器所滿足的一切需求,則由“奴僕”來加以滿足。

頂層,奴隸,奴僕,關係怪異的三位一體,構成了今天的聯邦社會。

這其中,奴隸爲所有人提供產品,奴僕爲所有人提供服務,頂層則直接躺贏,歆享奴隸與奴僕提供的產品與服務。

除此之外,不屬於以上羣體的民衆,則被幹脆利索的一腳踢開。

頂層坐享其成,奴隸與奴僕日夜辛勞,這樣的景象,在資產主義時代的聯邦,也是司空見慣的尋常景象。

那麼新時代奴隸制與資產主義的區別,究竟在哪裡呢:

在於奴隸制的穩定性。

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五四二章 階梯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四十章 機會第二二九章 生養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二五九章 軸心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八九一章 天頂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十八章 社工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一七八章 差距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八七〇章 比鄰第五四九章 對抗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五一九章 四戰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八八七章 地殼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一二一章 算力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七七六章 高教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七九九章 人爲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八三一章 共享第六四九章 海峽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九章 保障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二四八章 自絕
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五四二章 階梯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四一四章 比特第四十章 機會第二二九章 生養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八六一章 支持第五三三章 指揮第七〇四章 舊識第二五九章 軸心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八〇三章 遷移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八九一章 天頂第二二四章 創造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八八八章 火山第十八章 社工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一四六章 鑰匙第一七八章 差距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八七〇章 比鄰第五四九章 對抗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五一九章 四戰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七六五章 物質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八八七章 地殼第二二八章 人口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二八八章 解僱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六七六章 花園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九十三章 大戰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一二一章 算力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九十六章 低潮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七七六章 高教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四十二章 準備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七九九章 人爲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三十三章 大學第二〇四章 內鬥第二〇三章 律條第三二五章 歌劇第八三一章 共享第六四九章 海峽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八九二章 輪迴第五三七章 受限第六三九章 破竹第一八三章 潛行第一二八章 隕石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三七六章 隔絕第九章 保障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四三八章 科研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二四八章 自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