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六章 人文

定居點內的世界,是社會,還是文明,其實一點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身爲阿達民的自己一手策劃下,定居點高牆內的世界,其社會形態和莫須有的人類之文明,必然在事實上異化,而無法與自己意識中的“人類文明”保持延續。

如果從這一角度來講,事實上,從西曆1489年8月19日起,人類文明就已經開始消亡了。

文明的消亡,發生在不知不覺間,此前之所以沒有一點感受,無非是離羣索居、遠離喧囂所致,現在面對一大羣流離失所之貧民,進而意識到這些殘存者,便是人類的全部,危機感,就突兀涌上方然的心頭。

經歷過一場蓋亞大戰,全面核戰與管理員之內鬥,聯邦,乃至全世界的人口,究竟還剩下多少,二十億,十億,還是更少,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但更嚴重的,則是這些殘存的人口,也被迫脫離了一切既有模式,逐漸與文明相分離。

定居點內的世界,生活,暫時可以維持,秩序,也還說得過去,但這樣狹小的圈養空間,根本無法承載曾經的人類文明。

不僅如此,當眼前生活在定居點的這一批人,逐漸老去、離開世界,在狹小單調空間內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人,如果有的話,他們,又會有怎樣的世界觀與人生觀,能夠承載起曾經燦爛輝煌的人類文明嗎。

這一點,方然完全不表樂觀,他很清楚意識是環境的產物。

在定居點的環境中,意識,多少也能成長,卻難以長成與過去的世界中一樣。

進而,失去“人”這一基本組成單元的人類社會,人類文明,就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從蓋亞表面徹底消失,僅存些許含義不明的遺蹟。

思考一旦抵達這種層面,危機感之外,又平添了幾分緊迫。

拯救世界,拯救人類文明,原來並非只是成爲“那個人”之後,才需要去做,而是在一路跋涉的過程中,就必須得要加以考慮的難題。

時間緊迫,是的,但又要如何拯救呢。

將治下的一千萬貧民,放歸鋼筋水泥的叢林廢墟里,抑或是在大區內設置一大片保留地,建造城市,規劃鄉村,讓一切彷彿時間倒流般回到過去,然後向內填充足夠數量的人口,就好像在排演規模宏大的話劇,這些做法可以麼。

不試一試,就很難知道答案,方然卻馬上打消了這念頭。

且不談這一些手段,究竟是否行得通,單論釋放所有貧民、重建過去的社會,就完全違背自己剷除威脅、追尋永生的初衷。

永生,與人類文明,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體。

這樣講未免抽象,總之,不論出於何種考慮,一個追尋永生的人,都既無法脫離人類文明而獨存,又無法承擔其所攜帶的巨大風險。

在此之前,方然的想法是拖延,暫時不去考慮這一無解的問題。

但現在,覺察到文明正在消亡,時日無多,他卻被迫得要採取措施,至少保存一些有實際意義的文明印跡,哪怕只是碎片也好。

如何保存文明的印跡,加入FSCIM體系,是一個現成的選擇。

不過這種工作,正如科技研發那樣,迄今爲止的計算機、AI都做不到,只能由人去完成。

人文藝術方面的研究,待到用時,概略查閱ASA給出的彙總報告,方然才意識到這一領域是怎樣的荒廢已久,人才,又是多麼的難尋。

不說蓋亞大戰之前,單從1489年8月19日之後,聯邦不復存在,豢養奴僕的頂層、有產者、統治階層紛紛斃命,爲其提供服務的奴僕們也被拋棄,繼而如水中的浮萍,在遍佈驚濤駭浪的聯邦大地上掙扎求生。

這些人文藝術領域的勞動者,在長期的被豢養中,失去了一切謀生技能、甚至艱難求生的勇氣,幾乎沒辦法熬過形勢空前惡劣的核戰後時代。

待一切塵埃落定、阿達民着手恢復秩序時,NEP大區的人文領域專家、學者,已經極其稀少。

ASA的統計數據,截至西曆1491年1月1日,遍佈東北太平洋大區的上千定居點內,一千萬出頭的貧民羣體中,具有人文藝術及相關領域從業經驗、或有材料佐證的人才,一共只有數千人。

不僅如此,這些聲稱具有專業素養的申報者,能力究竟如何,AI也無法準確判斷。

以方然的揣測,其中必然會有一些濫竽充數之輩。

除此之外,出於種種顧慮、考慮,上千萬貧民中應該也有一些人文領域的人才,沒有主動申報。

那麼還要設法將他們發掘出來。

一想到要應付這麼多事,本身已日理萬機,方然就難免煩躁。

但,現在不應付的話,隨着時間的推移,文明的印跡終將漸行漸遠,損失卻是無法估量。

權衡之後,方然先擬定命令,面向治下的一千餘萬貧民發佈徵集書,“出於保護、延續文明的需要,以優厚條件,徵集文化、藝術、歷史、社會等各領域的專門人才,以及一切相關資料”。

另一方面,對若干定居點提交的,所謂“民衆代表與阿達民見面商談”的要求,則乾脆利索的拒絕,並以《定居點行爲規範》作爲迴應。

商談,不論形式、議題如何,終歸都是沒有必要。

正如農場主不會與一羣羊坐下來,探討農場的管理,阿達民也無須在乎治下民衆的感受。

恰恰相反,作爲NEP大區的管理員,自己倒有必要爲定居點裡的民衆,制定規範,代替曾經的聯邦法條、道德等一切準則,以維持其運轉。

這種事,在全面核戰爆發前,或者僅僅是一年以前,方然都沒思考過。

但,不同於艱深晦澀的自然科學領域,人文社會領域,尤其是直接涉及社會運行、管理層面的法律、道德與體制,理解起來真的很容易。

不論曾經的御用專家、學者們如何搖脣鼓舌,憑藉簡單問題複雜化的本事,要將這水攪渾。

在方然眼裡,一切文字遊戲,也根本就是徒勞。

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三章 衰老第十一章 中學第二四八章 自絕第六十章 凱恩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三四九章 害怕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六八三章 推進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一一三章 大廈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五〇四章 生態第四十章 機會第七四七章 記憶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三九一章 零點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三四八章 離別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十五章 核酸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二四八章 自絕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三九九章 帕克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七三七章 物性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五七七章 回收
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七二二章 課堂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三五五章 全局第八二二章 疾病第七〇七章 規劃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三三八章 小鎮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三章 衰老第十一章 中學第二四八章 自絕第六十章 凱恩第三九六章 爭奪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三四九章 害怕第八四八章 探討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三七〇章 脫殼第六三二章 環帶第六八三章 推進第六九〇章 想法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一一三章 大廈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六八一章 文字第八七三章 探討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三四一章 三元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二七〇章 藉口第三八八章 東西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二二五章 暗戰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三十一章 謹慎第六八八章 考慮第七七四章 階段第五〇四章 生態第四十章 機會第七四七章 記憶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一七七章 獲取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三九一章 零點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三六三章 憂心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三四八章 離別第八二三章 不勝第八七四章 擴張第十五章 核酸第七十九章 復生第六三一章 驅使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二四八章 自絕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五四一章 塑造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六二五章 輻射第三九九章 帕克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六九六章 緊迫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六六八章 指責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五三六章 藉口第七三七章 物性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五七七章 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