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八章 探討

強AI一天的工作量,相當於十萬名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士,辛勞一年才能完成,不、這樣講還是錯的,應該是一天的工作量,需要十萬名專業人士,辛勞一年才能透徹理解,這的確令方然十分震驚。

一早預計到強人工智能會勝過人,但,他委實沒想過,差距居然會大到這種程度。

1:36,500,000,懸殊的對比,乍一看去並不會讓民衆十分驚訝,畢竟,他們多少都知道,計算機在數值處理方面的能力,早已碾壓人類。

最新的超級計算機,在西曆1500年,一秒鐘完成的計算量,全人類加起來演算萬億年都做不完,這種生動、卻又不甚形象的類比,早已出現於諸多媒體,即便小孩子都可以說道一二,似乎無須大驚小怪。

但是,對“盤古”這樣的強AI,這一比例的含義則完全不同。

觀察其工作內容,1509年前,“盤古”主要替管理員打蓋亞大戰,1509年後則全面轉向新世界的建設。

這些問題,絕非簡單粗暴的數值計算,也不是傳統AI的“神經網絡”、“迴歸分析”那一套,而是包含從“特大跨度斜拉索結構分析”到“尤洛浦早期文明追溯與對照”等諸多課題的大雜燴。

所有這一切問題,包羅萬象,規模龐大之極,根本就不是傳統的AI能應付得來。

而“盤古”,憑藉超強算力與卓越的內核邏輯,則一直遊刃有餘,事實上解決了淨土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科技攻關與工程實踐問題。

這樣的能力,顯然,和數值計算根本不一樣,

而是隻有某種“自我意識”,速度極快、覆蓋極廣的東西,

纔有可能應付。

如此龐大而繁雜的系統,在1500年時的一天之工作量,集結淨土全體民衆參與,也要解析一年多之久。

而現在,經過幾十年的大發展,哪怕基本架構與底層邏輯沒有更替,今天的“盤古”能力也相比1500年又提升了一大截,一天的工作量,恐怕需要全體民衆解析幾十年、幾百年才能完全理解。

解析,都需要這樣長的時間,人類又如何奢望去改進這一系統。

仰望星空,與旁邊一樣沒什麼睏意的男人閒談,兩人的看法類似,都不認爲“盤古”這樣的系統,可以被人類理解,更遑論改進。

現在的情況如此,展望未來,希望就更加渺茫。

說到這裡,男人倒心念一動,向淨土的前管理員提出疑問:

“方然,既然對‘盤古’這樣的強AI,人類根本無法理解,更談不上徹底解析、改進其內部架構,這樣一來,在未來的漫長歲月裡,我們就得一直依賴這自我迭代、自我發展的系統,而根本無望插手?”

“應該是這樣,畢竟,人和強人工智能的差距,現在早已是一種望塵莫及的程度。

不過……”

“不過什麼?”

“原本倒也未必一直如此。

是這樣的,在規劃‘混沌’中樞,對、也就是你我現棲居其中的‘意識遷移承載機構’時,相關研究人員和我本人,也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人’的能力,在意識遷移、接近永生後,究竟如何去度量。”

偶然說到這話題,方然想了想,組織一下自己的思路:

“馮雲,關於一個人的能力,是否有極限,這極限又大概會是怎樣的,在舊時代,或者說自我意識必須棲居於身體的時代,

並不是一個多麼難回答的問題。

只需回顧歷史,尤其在蓋亞文明的近、現代,涌現出的一大批傑出科學家、歌名家,這些人的能力與見識,差不多就是一個人能達到的極限;

在那之後,直到舊時代末年,人類固然取得過更輝煌的成就,卻完全是羣策羣力的系統工程之功勞,單論其中的某一個參與者,能力,可能也很優秀,但卻不見得能勝過那些歷史留名的科學家們,這是很顯著的事實。

另一方面,物理上的限制,人體的腦神經系統之架構、規模,也真切的存在着。

正是這種限制,表觀上,讓一個人的記憶、智力與思維,有不可逾越的上限,非但如此,受腦神經系統的基本架構限制,

這上限,幾乎沒有提高的可能。

但是在今天,淨土,情況就完全不一樣:

擺脫身體的桎梏,棲居在‘混沌’中樞的並行模擬式計算機系統中,我們每一個人的自我意識,儘管自己甚至都沒有意識到,

都已經突破了‘腦神經系統’這一極限,因而,有了更多的可能。

脫離腦的限制,今天的你,我,‘裡世界’的所有人,在記憶、智力與思維方面,究竟能達到一種怎樣的高度,原則上,不僅沒有了短短几十年的時間限制,也沒有了一百四十億神經元、每秒數百米互聯速度的限制。

具體的講,每一個人理論上能達到的自我意識之高度,完全取決於其分配到的運行資源,與自身長期不懈的思維磨礪。

從這一點,完全可以認爲,淨土民衆的能力是沒有上限的;

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或許都能切實體會到這一點,雖然目前這還只是設想。”

“只是設想,——爲什麼?”

關於這方面的材料、報告,公衆平臺一早就有,馮雲卻沒關注,聽方然這樣一講就難免會感到詫異:

“照這樣說來,只要硬件基礎和訓練時長,都不受什麼限制,

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爲愛因斯坦?”

“何止愛因斯坦,原則上,比那位老先生更智慧、更深邃的思維,也一定可以有。”

話說出來,覺得簡直就像在誇口,方然笑了笑,但他心裡明白自己講的都是現實,今天的人類,正在逐步擺脫身體的限制,未來自然一切皆有可能。

不過馮雲的疑問,則出乎意料:

“這我相信,畢竟我這幾十年的經歷,充滿了奇蹟。

可是,如果按你所說,未來淨土的每個民衆都有可能比愛因斯坦還厲害,甚至,有更大的發展可能,那‘強人工智能’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如果人的能力可以極大提升,強人工智能,也不一定能勝過人,

甚至無須依賴了啊。”

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八三五章 轉變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二九五章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二一一章 交往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六十六章 終點第十一章 中學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一章 列車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四十九章 錢財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四三二章 兩類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七七九章 綿延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三九四章 核戰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二九八章 醜行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六七八章 絕境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三四七章 造訪
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四〇三章 花園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五十四章 泥潭第三五三章 戰鬥第一九四章 心理第三六〇章 貓仔第八三五章 轉變第六二三章 工廠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三三二章 東北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三八六章 圍棋第四三六章 整容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四七二章 原研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三十八章 不測第七六七章 掃雷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二八四章 懸崖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二〇六章 線性第八一三章 戴森第七三二章 角色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二九五章第五六九章 風險第五一八章 接觸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二一一章 交往第三二二章 後手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六十六章 終點第十一章 中學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一章 列車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四十九章 錢財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三八七章 科研第四三二章 兩類第六八六章 失控第四四二章 智力第三八四章 盤點第八七八章 採集第七七九章 綿延第五一七章 偵查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二十四章 前途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七四六章 有限第二〇九章 緊迫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三九四章 核戰第四九八章 陰雲第六六一章 記憶第五九一章 目標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七八八章 殘疾第二九八章 醜行第五〇二章 滑坡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八六五章 拜訪第二六七章 人質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三四三章 帝國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六七八章 絕境第五九二章 答案第七十七章 意願第二六九章 業務第三八一章 潔淨第八〇六章 關聯第七八〇章 擴容第七四三章 制度第四三七章 比例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三四七章 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