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〇章 分解

先用不着動怒,我的意思是,這些知識理論體系反映的客觀現實,當然是存在的,但是這些知識、理論本身,則是人類的發明創造。

這一點,用不着舉艱深的實例,恐怕我也不會。

但說到物理學的應用,描述粒子的波動性,既可以使用薛定諤方程的形式,也可以使用其矩陣形式,兩種形式都可以解決問題,那麼我不禁要問,究竟哪一種才更“真實”、更“現實”,是方程,還是矩陣?

不論方程,還是矩陣,是客觀世界中真實存在的嗎,並不,真正存在的只有粒子,

以及被‘人類的數學’所描繪的粒子特性。

說到這裡,各位應該已能明白,正如若干年前本人在NEP區的會議上,對在場者指出的那樣:

數學,其所反映除的客觀規律,纔是真實的,切莫認爲這一人造的工具也因此而‘雞犬升天’,變爲橫貫宇宙的真理,我所要警示、批駁的,正是這種思潮,你們在座的研究者中,有將數學神秘化、乃至神聖化的傾向;

如果說,這還算不上危險,至少也是很不合時宜的。

爲什麼今天要將這些?

我想,你們已特別注意到,當今時代的IT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已經取得了極大的成就,甚至連‘強人工智能’這種東西,

都已被製造出來,並在決定全人類命運的鬥爭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這種態勢下,可想而知,任何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工作,除原則上不可能的那一些命題外,都不會超出‘強人工智能’的能力,數學,乃至其他科學,也不再會是人類壟斷的專利,而完全可能有迥異的體系形式。

雖然這種可能的形式,根據實驗,一時半刻並無法被人類理解,

也無法否認,其存在於AI的核心邏輯之中。

今後,文明的數學研究,完全出於我個人的決斷,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仍將以人爲主導,各位無須擔心失去研究、探索的機會。

但,你們也必須認識到,時代變了:

憑藉空前強大的‘強人工智能’,不僅在算力、也在邏輯思維層面超越了人的存在,人類的數學研究,也必須與時俱進,甚至逐步向AI的思維體系靠攏,而不能抱殘守缺,死守爲運算、存儲與並行能力極差的人腦,而準備的數學規則。

直白的講,現代數學的絕大多數領域,從拓撲學、到李羣等等,幾乎全都是能力嚴重受限的人,爲描述、分析與探索複雜現象,而編造出的複雜理論體系。

這些東西,雖然可能對應現實中的現象,但,更有可能的,

只是一類空泛的頭腦遊戲。

在研究、探索這些高深莫測的數學,進而沉浸其中時,你們,但凡還有一絲理智,對這些稀奇古怪的理論,是否現實,難道會沒有絲毫的自覺?

唯一真實存在的,是現實,而非任何精妙絕倫的理論,

希望在座的所有人,都能牢記這一點,不論是否認同,至少在人類文明進入關鍵期、即將跨越奇點的這段時間裡,暫時撇開那些華麗而虛幻的東西,向現實,向實踐應用,底下自認高貴的頭顱。”

說到這裡,阿達民暫且喘口氣,會場一時間變得十分寂靜。

片刻後,纔有遲疑的聲音響起:

“那麼……阿達民先生,您,究竟想讓我們做什麼,全都去研究所、設計院嗎。”

一句基本中性的疑問,表明在場大都數人的立場,衆人則緘口不言。

在場的數學家、研究者們,即便內心深處對分明就是一個外行的阿達民,並談不上敬畏,卻不得不謹慎考慮自己的言行。

這種奇怪的氛圍,即便身在“替身機器”裡,方然也不難感覺到,他擺擺手。

“那要看各位自己的選擇,今天的蓋亞淨土,一點也不缺乏科學研究領域的人才,因而,在謹慎利用資源的基礎上,各位儘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遵從個人選擇,去進行自己最願意從事的工作。

只不過,在文明極大發展、跨越奇點前,天馬行空的純粹理論研究與探索,無法得到充裕的資源支持,

對,說白了,就是不能任意調動算力,其他一切倒還好。”

對數學研究者們的要求,經過發言,阿達民並不確定在場的每一個人,是否都能明白。

他只想告誡這些理論造詣或許極高、卻沉浸在自我之中的傢伙,哪怕是出於學術探討、研究突破的角度,也務必正視科技、特別是IT與AI帶來的變革,進而將人類的數學研究,推進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數學,正如他在會上所言,形勢上的一堆符號、公式、方程與矩陣,看似眼花繚亂,實則不過是人類因自身條件所限,而發明出來的“柺杖”。

但凡是人,天資、教育與努力,可以讓能力相差極大,與生俱來的“硬件”卻一成不變。

再怎樣智慧的研究者,也只能同時處理至多幾十個立即數,依靠單線程處理機與規模龐大、調取速度卻極差的存儲器,進行單路的順序操作,即便運用抽象思維,也仍然無法脫離基本處理能力的桎梏。

正因如此,面對的問題越大、越繁雜,一個人就越需要時間,去將其用自身能夠應付的符號體系,進行轉碼、分解,

然後才能用自己那可憐的單線程機,化整爲零的嘗試解決。

縱觀整個科學史,作爲自然科學基礎之一的數學,這種特性尤爲突出。

任何問題,要想被人類解決,首先要被人理解,科學研究與應用的一大部分工作,其實都是在後者上花費時間,譬如數學建模,將現實世界的問題轉化爲數學形式,直到“強人工智能”出現前,仍必須由人類來完成。

一旦完成建模,原則上,接下來的工作便可用數學“無腦”解決,

或直接丟給電子計算機去處理。

多少年來,人類解決現實問題,往往便是這樣的一種思路,其中大部分時間、資源與人力,都花費在“分解、重構與描述問題”上。

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七三八章 規劃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二九八章 醜行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三一八章 消耗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六章 渺茫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四〇一章 休息第五六二章 永續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三〇五章 計劃第一四三章 孤島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二五八章 撕裂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二二九章 生養第六一四章 分離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五二二章 要塞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六五六章 身後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二六五章 金融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八七七章 木星
第六八九章 蚩尤第六十九章 文化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四九九章 存儲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六七二章 變故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一六三章 替換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七三八章 規劃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二九八章 醜行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三一八章 消耗第三九三章 預感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八三〇章 睡眠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三三一章 做夢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五四七章 掩面第七七〇章 命運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六十三章 種羣第六章 渺茫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二一八章 郊外第一七九章 上界第五九〇章 前景第四〇一章 休息第五六二章 永續第七七三章 車輪第三六六章 區別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二二二章 職級第三〇五章 計劃第一四三章 孤島第五七五章 廢物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三五一章 食物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一八〇章 報名第六十二章 陪葬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三四五章 中繼第八四五章 限制第三四四章 戰火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三〇二章 缺陷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二十一章 寄生第二五八章 撕裂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四七三章 科研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七二〇章 秋分第八〇〇章 偉人第九十一章 追蹤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七八二章 基地第二二九章 生養第六一四章 分離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五六六章 海默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四六八章 能源第九五七章 平行第四十四章 堅守第八九四章 海島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七五八章 工程第五二二章 要塞第七八九章 修復第六六二章 期限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七八六章 急救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八六七章 緊張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七三五章 少年第六五六章 身後第五五三章 氧分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五八四章 成敗第二六五章 金融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八七七章 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