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國殤之血戰臺兒莊
很快,九月份到了,林志男開學已上小學三年級了。今年秋季的莊家特別的好,是個大豐收之年,林興國忙完了秋收與秋種,已是接近十月份了。雖然是個大豐收之年但卻沒有給林興國帶來絲毫的高興,相反是更加憂心忡忡,因爲壞消息相繼而至,到了十一月,南線日軍在連續猛攻三個月之後,以死傷7萬餘人的代價攻佔了上海,十二月又攻佔南京,並殘殺中**民30萬人。接着又渡江北上,攻進了安徽境內,順着津浦鐵路北上。北路日軍也在十二月底攻佔山東的濟南,青島,這已經與徐州相距不遠了。半年不到日軍鐵蹄已經踏遍半個中國,雖然國民政府軍也全力抗擊日軍,但更多時候卻是不堪一擊,大片國土淪喪,國民政府也遷都重慶。
過了十二月份,中國農曆的春節就快要到了,但1938的這個春節是林興國也是許多中國人心情最爲沉痛的一個春節,林興國望着幾個年幼無知的孩子有說不出的酸楚。林志男在春節那天還是與往年一樣與兩個姐姐高興地放着鞭炮,追逐打鬧着。臨近中午林志男幫着與兩個姐姐把所有的門聯都貼上了。以往歷年來都是林興國親自張貼,但今年林興國哪還有這個心情。到了中午,林志男放了一盤鞭炮後,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頓餃子,飯桌上的菜比往年少多了,因爲大戰在即,街上已經很少有人賣菜了。吃過晚飯,孩子們都出去放煙花了,林夫人在收拾餐具,林興國獨自一人來到後堂屋。他先向先人的靈牌磕了三個頭,然後又上了香,接着長時間跪在先人們的靈牌前,望着橫刀立馬、威風凜凜的林探花的畫像,除了祈禱**能成功阻擊住日軍外,還能做些什麼呢?
還沒剛過了春節,就傳來日本決定以重兵進攻徐州的消息。徐州歷來在中國都是戰略重鎮,津浦鐵路與隴海鐵路在此交匯,日軍一旦攻克徐州,即可貫穿南北交通線,又可從徐州沿隴海線西進,取道鄭州南下,進攻武漢。爲此日本方面先後調集8個師另3個旅、2個支隊約24萬人,分別由華中派遣軍司令官?俊六和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指揮,實行南北對進。國民政府更深知徐州的重要,中**隊由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兼安徽省主席李宗仁指揮,先後調集64個師另3個旅約60萬人,以主力集中於徐州以北地區,抗擊北線日軍南犯,一部兵力部署於津浦鐵路南段,阻止南線日軍北進,以確保徐州。頃刻間徐州地區戰鼓陣陣,炮聲隆隆。
在以往剛過完春節的頭一兩個月裡,都是林家莊的村民們最清閒的時候,莊上都會連續上演十餘天的大戲,可今年就打不相同了,村裡到處瀰漫着緊張、懼怕、絕望的氣氛。在空中不斷有戰機成編隊低空急速向北掠過,在陸地不斷有**從林家莊村頭經過開往徐州東北。孩子們剛過春節就接到學校無限期停課的通知,這也使他們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個個眼裡整天都充滿着惶恐不安的目光。
到了二月下旬,更多的地面部隊從林家莊村頭開往徐州東北地區,每天林興國都與衆鄉紳們一起組織村民在村頭準備茶水食物,慰問開赴前線的軍隊。每有軍隊經過林志男都要充滿好奇地跑到莊頭去看。
這日清晨林志男與兩個姐姐正在吃早餐,忽然陣陣汽車馬達聲傳來,林志男立即丟下了筷子,跑向了村頭。這還是他第一回近距離的看到過這麼多的軍隊,他們分成三個縱隊,長長地隊伍一眼望不到頭,士兵個個表情凝重,神情嚴肅,頭帶鋼盔,穿着軍警靴,每個人背後都揹着一個很大的揹包,有的士兵槍支放在揹包上揹着,有的則抱在手裡,揹包後面還揹着一把挖壕溝用的半米來長的鐵楸,身上則背滿了水壺,乾糧袋,子彈袋,手榴彈或手雷,手槍或是匕首之類的東西。不寬的道路上西半邊是機動車道,不時有戴着大蓋帽,穿着深綠色軍大衣的長官乘着吉普車駛過來,每輛吉普後排都有一個帶着耳機揹着一個電臺的報話員,電臺上長長的天線隨着吉普車的上下顛簸也來回跳動搖擺不停。接着後面是更多的軍用卡軍車駛過來,車廂裡站滿了士兵,他們一手握着掛在脖子前的衝鋒槍,一手扒着頭上的半弧形焊在兩個車幫上的鐵架,卡車後面則拉着野戰炮,野戰炮上插滿松樹枝,每個炮位兩邊都坐着兩三個炮兵,胸前都掛着一個軍用的黃挎包。數百輛輛軍車駛過後,又傳來了坦克車的轟鳴聲,坦克發動機馬力巨大,一邊發出驚人的轟響,一邊從車身一側噴出陣陣濃煙,坦克車履帶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也不絕於耳。坦克的車身上與炮塔上也是也坐滿了表情嚴肅的士兵,炮塔上赫然印着白色國民黨黨徽,還有用白漆噴刷的坦克編號。這支部隊開往的目的地是徐州東北的門戶――臺兒莊。
徐州東北的臺兒莊是進攻徐州的必經之路,中**隊派數十萬重兵扼守此地,從三月中下旬**就開始在此處與北路日軍的先頭部隊展開了血戰,以犧牲兩萬餘人的代價成功地阻擊了日軍近二十日,並殲滅了日軍一萬餘人,取得臺兒莊戰役的階段性勝利。但北路日軍繼而轉向攻擊並佔領了徐州北部周邊地區。南路日軍也已在四月初向北度過淮河,五月初佔領徐州南部的宿縣,隨後又攻佔徐州西部的蕭縣,碭山地區。至五月中旬南北兩路日軍已經對徐州形成了四面合圍之勢。爲了避免徐州地區的幾十萬**被日軍圍殲,五月15日,中國最高軍事會議決定放棄徐州,16日,第五戰區命令各部隊分別向西南方向的豫、皖邊界山區突圍,徐州地區的各機關單位,商人,農民也隨部隊競相逃離。
PT小說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