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

高昌城在吐魯番市以東百里附近,位於火焰山南麓。西漢時,大將李廣利就在此地屯田駐軍,此後一直就是中華屬地。絲綢之路開通後,高昌就一直是絲路名城,因此道路十分發達。

這時的高昌城周圍,還是一片綠洲,河流湖泊衆多。張煥一行離開鄯善,一路行來只見道路兩邊高大成羣的胡楊樹比比皆是。

越靠近高昌城,路上各色行人越多。只因高昌宗教盛行,佛教、道教、甚至波斯的拜火教都十分盛行,所以這些行人衣着打扮都大大不同。

未時三刻,張煥等人來到了高昌東南的小城柳中。這柳中說起來是城,但是城牆低矮,面積也不算大,還不如說是一個集鎮更確切點。

達延芒的勢力撤離後,在這裡駐紮了二千多高昌兵。這些高昌兵裝備和軍紀都極差,明知是大唐使節,竟然上來討要好處。

“列隊,舉刀!”

張煥一聲令下將士們鏗鏘聲中拔出兵器來,開始整齊列隊。這些高昌兵十倍於唐軍,見到唐軍刀槍森嚴,竟然不敢再糾纏,趕緊閃開路來。張煥哭笑不得,沒想到這些人這麼膽小,趕緊下令隊伍前行。

張煥等人離去後,鞠智利很快就趕了過來。聽說這件事後大怒,將柳中守將暴打一頓後,才氣哼哼的跟着趕往高昌城。

張煥等人繼續前進了不到半個時辰,遠遠看見一座城池。這座城池雖然和中原的大城比起來遠遠不如,不過比起伊州、鄯善等地,卻算得上是大城了。

阿提力上前告訴張煥,這就是高昌城。胡德茂也說,這座城和中原城池一樣,也分爲內外城。內城就是鞠文泰的王城,高昌兵力大都佈置在內城。而宗教聚會、商人交易等等都在外城舉行,只佈置了幾百人維持秩序。

到了近前只見外城城門大開,不過因爲天氣酷熱的原因,進出行人很少。

“你們是什麼人?”見到張煥等人,一個城門小吏一臉稀奇,帶了幾個人上來詢問。

王玄策喝道:“大唐使節張大人,奉皇帝陛下之命,前來給高昌王鞠文泰傳遞聖旨!爾等還不快快去通報!”

不料這小吏放聲大笑,還一邊笑一邊指着王玄策。

王玄策怒道:“笑什麼!”

“哈哈!哪來的騙子,竟然冒充大唐使節!要知道,我在這城門守了幾年了,都沒見到過大唐使節。爾等快快老實交代,到底是何人?”

王玄策手指旗幟:“睜開你的狗眼好好看看,那是我大唐的軍旗!”

這小吏起先沒注意,這時纔看見軍旗上果然大書一個‘唐’字,頓時有些驚慌失措起來。

這時身後傳來一陣馬蹄聲,卻是鞠智利一行回來了。見到是他,這小吏點頭哈腰迎接上去,小心的給鞠智利擦去靴子上的灰塵,將剛纔的事情告訴了他。

鞠智利瞪了小癡一眼之後,趾高氣揚的打馬奔進了城門,竟然沒理會張煥等人。

鞠智利進了城,回頭高聲道:“大唐人,等着我王傳召吧!”

王玄策大怒,就要出言喝罵。張煥擺擺手,示意他不要着急。那小吏見鞠智利這般作態,也懶洋洋的退在一邊打起盹來。不料鞠智利進入內城後,內城城門竟然緩緩關閉起來。城內百姓不知道出了什麼事,都出來圍觀,指着張煥等人議論紛紛。

鞠智利進去後竟然再沒了音信,張煥等人足足等了一個時辰,仍舊沒有人前來迎接。此時圍觀衆人也散去了大半,張煥雖然汗流浹背,卻依舊端坐馬上。其他將士見狀,也都個個昂首挺胸。那小吏見這隊唐軍在太陽下曬了一個時辰,仍舊陣型嚴整,心裡也吃驚不小。

王玄策過來低聲道:“大人,你要不要去樹蔭下休息會?這些王八蛋!”

“不必了!鞠文泰越晚派人來,說明他心裡越害怕罷了!通知將士們,保持軍容!”

“諾!”

又等了不到半個時辰,內城忽然城門大開,隨着馬蹄聲走出千餘騎兵,簇擁着一個華服青年緩緩向這邊而來。這華府青年相貌依稀和鞠智利很像,不過多了一些書生氣質。

張煥輕咳一聲,將士們腰桿挺得更直,目不斜視的望着前面。華府青年已經在城頭觀看多時,心裡既敬佩又擔心。大唐將士這般精悍,難怪將突厥人打得丟盔棄甲。自己小小的高昌,如何是大唐敵手!

華府青年心思複雜,到了近前抱拳道:“本王高昌王太子鞠智勝,敢問哪位大人是大唐使節?”

得知是高昌王太子,張煥心底暗笑,看來這鞠文泰是坐不住了!策馬上前道:“在下就是大唐使節!皇上有旨意給高昌王,高昌王爲何不前來接旨?”

“父王有些身體不適,委託本王子前來迎接使節,還請這位大人不要見怪。”鞠智勝見大唐使節竟然是個風度不俗的少年,也在心裡暗暗稱奇。

張煥淡淡道:“高昌王病的可真巧!”

鞠智勝臉色微紅,伸手在背後暗暗打個手勢。手下千餘騎兵馬上分列兩邊,各自手按兵器瞪着張煥一行。

“這位大人,父王在王宮等候,請!”

張煥接過李鐵遞上的專使符節,右手高舉過頭,一夾馬腹率先向城內走去。

鞠智勝使個眼色,那千餘騎兵猛然間大喝一聲,齊齊抽出兵器高高舉起來。小癡等人趕緊策馬上前,將張煥圍在中間。

“虛張聲勢罷了!”張煥淡然一笑,胯下馬絲毫不停繼續向城內走去。

給大唐使節隊伍一個下馬威,這是鞠文泰的主意,哪想到人家卻不予理會。鞠智勝暗自苦笑一聲,也策馬向裡走去。

張煥忽然暴喝一聲:“皇上威武!大唐萬勝!”

“皇上威武!大唐萬勝!”手下將士齊聲高呼,將鞠智勝嚇了一跳。

高昌人紛紛大怒,都看着鞠智勝等他下令。鞠智勝微不可查的搖搖頭,策馬趕上張煥並肩而行。

進了城門之後,張煥微笑道:“王太子這樣迎接上國使節,本官還是第一次聽見!回京之後,倒是要和史官們討教一二。”

鞠智勝臉色尷尬,想要辯解不是自己的主意,無奈這是父王鞠文泰的意思,只好低頭不語。

高昌城是用土坯磚石所建造,不過房屋卻大都是木質結構。除了宗教建築,其他建築物幾乎都是漢朝風格。張煥心中思量,這十有八九是因爲李廣林在此地屯田,本地人逐漸接受並喜歡上了漢朝的東西。

“本王子疏忽了,還沒請教使節高姓大名?”鞠智勝臉色恢復了正常,在馬上微微一抱拳,詢問起了張煥姓名。

“本官鴻臚寺少卿張煥!”

“哦?可是‘問世間情爲何物’、‘醉裡挑燈看劍’的揚州才子張叔珩?”鞠智勝一臉喜色,急急地追問。

張煥有些驚訝:“沒想到王太子竟然知道在下!”

“果然是你!張大人有所不知,本王子歷來喜歡中原文化,更喜歡詩詞,多次派人前去大唐購買書籍詩詞。去年有大唐人前來,將張大人幾首詩詞帶來,令人歎爲觀止啊!此後就一直想着,能做出那種佳作的該是何種樣人?沒想到竟然能見到大人本人,真是可喜可賀!”

鞠智勝似乎真的有些激動,一口氣說了一大串。張煥一愣,沒想到這位王太子竟然喜歡中原文化,也就改變態度,面帶微笑和他攀談起來。

談論了一會詩詞,不知怎麼的說起了長安,張煥告訴鞠智勝,長安城有十幾個高昌城那麼大,而且人口有幾十萬人。鞠智勝聞聽讚歎不已,臉上羨慕之色悄然一閃。得知大唐百姓如何富庶,國力如何強大時,鞠智勝心裡更是讚歎不已。

到了王宮前,鞠智勝還有些意猶未盡。本想開口邀請張煥晚點再談,思來想去後還是暗歎一聲,帶着張煥和王玄策走了進去。小癡等人則被攔在外面,雖然有些擔心,卻只好眼睜睜看着張煥走進王宮。

王宮裡文武大臣齊聚一堂,見到張煥兩人進來,都齊齊望了過來。

張煥見王座上坐了個矮胖漢子,一臉的富態,不過臉色有些不好。鞠智利正站在這漢子身後嘀咕什麼,知道此人肯定就是鞠文泰。

鞠智勝上前躬身道:“父王,大唐使節到了!”

鞠智利早就加油添醋,將鄯善城的事情告訴了鞠文泰。這時見到張煥二人,鞠文泰只是鼻子裡哼了一聲,上下打量起了張煥。

鞠智勝瞪了一眼鞠智利,知道肯定是他搗鬼。鞠智利被他一瞪眼,趕緊轉過頭去。

鞠文泰打量過張煥之後,臉色傲慢:“大唐沒人了嗎?怎麼派了個小子前來!”

王玄策怒道:“高昌王,你敢對大唐天使無禮!”

鞠智利跳腳道:“大膽!竟然敢藐視王叔威嚴!來人啊,將這兩個大唐人抓起來!”

聞聽鞠智利此言,就有幾個衛士走上前來。

張煥看着鞠文泰,大笑道:“沒想到高昌王如此可笑!”

鞠文泰揮手令衛士退下,皺眉道:“你且說說,本王有何事可笑?”

張煥淡淡道:“原來在高昌王宮,誰都可以當家做主的!”

鞠文泰一愣,擡頭看了一眼鞠智利,眼神十分不滿。

鞠智勝平靜的看了一眼鞠智利,心中卻怒火熊熊。這個堂弟仗着父王寵愛,一向胡作非爲。如今竟然在王宮發號施令,何曾把自己放在眼裡!

鞠智利半晌才反應過來,指着張煥喝道:“你……”

“退下!”鞠文泰一拍座椅扶手,喝退鞠智利,轉頭對張煥道:“大唐皇帝若非無人,豈會派你前來?”

張煥淡然道:“不知大王可聽過一個故事?”

“什麼故事?”

“晏嬰出使楚國,楚王見其身材矮小,譏諷齊王無人可用。晏嬰答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高昌王以爲然否?”張煥說完話後輕拂衣袖,傲然看着鞠文泰。

鞠智勝聽見張煥提起晏嬰,就暗叫不好。可惜張煥語速極快,鞠智勝還沒想出對策他已經把話說完了。鞠智勝嘆息一聲,心裡更是怨恨鞠智利事先挑撥。

鞠文泰反應遲鈍,半天才反應過來是什麼意思,臉色不由得陣青陣紅起來。

這時一個華服老者起身道:“徒逞口舌之力,算什麼本事!我王寬宏大量,不與你計較罷了!”

張煥也不生氣,笑着問道:“敢問閣下何人?”

“老夫李世豪,乃是高昌國丈太師。使節想用口舌之利,讓我高昌臣服嗎?”

“原來是國丈!失敬了。國丈似乎是漢人?”

李世豪冷笑一聲:“是漢人又怎樣?那是以前的事了!如今我李氏一家,都是地道的高昌人。”

張煥笑容一斂,高聲斥道:“李國丈此言真是荒謬不羈!”

李世豪臉色發黑道:“豎子,如何敢口出狂言!老夫哪裡荒謬了?”

張煥厲聲喝道:“漢朝李廣利大將軍在此地屯田,其後纔有高昌國!由此可見,高昌歷來就是中華屬地!本官何須靠口舌之利讓爾等臣服?高昌本來就是大唐臣子,理當臣服!李國丈既然‘以前是漢人’,難道忘記祖宗留下的史書怎麼說的了嗎?正因爲高昌本來就是臣子,皇上仁慈,纔給爾等最後一個機會!若非如此,蘭州、涼州以及關內道已經聚結的二十萬大軍,早就踏平你這小小的高昌城!”

張煥此言一出,王宮頓時沸騰起來,鞠文泰更是嚇得臉色蒼白。

此前李大亮的蘭州府兵前出瓜州、敦煌一線,就讓鞠文泰寢食難安。若真是如同張煥所說,關內道還集聚了兵馬,小小的高昌如何能夠相抗!

王玄策趕緊低下頭,以免被人發現在偷笑。蘭州、瓜州兵力加起來,也不過七八萬,再者關內道兵馬從未調動,何來的二十萬大軍!

鞠智勝走上前去,低聲對鞠文泰說了張煥的身份。鞠文泰一怔,沒想到眼前這少年就是張煥!若非是他,達延芒也不會倉促撤往典合城了。知道眼前這人是張煥,鞠文泰對他的話沒有產生絲毫懷疑,心裡更是懼怕起來。

鞠智勝道:“父王,還是先請大唐使節宣讀聖旨吧。”

“啊?哦,不錯。臣高昌王鞠文泰,恭聆聖旨!”鞠文泰身子一顫,趕緊起身伏地。

“臣等恭聆聖旨……”見鞠文泰拜倒在地,衆大臣都紛紛起身拜伏於地。

張煥面色沉靜,從袖中取出聖旨緩緩宣讀起來。

李世民在聖旨中嚴厲斥責鞠文泰,令他將扣押的大唐商人全部釋放,斷絕和突厥人的往來,不再堵塞商道。同時嚴令鞠文泰,年內必須去長安覲見。若有違抗,大軍一到,玉石俱焚!

鞠文泰戰戰兢兢的接過聖旨,讓鞠智勝先將張煥二人請下去歇息,待商量之後再給回話。

張煥一臉微笑,跟着鞠智勝出了王宮。小癡等人見他安然無恙,提着的心才放了下來。鞠智勝親自將張煥等人安置在驛館之後,告了個罪匆匆趕回了王宮。

王玄策這才忍不住開始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向小癡幾人敘說剛纔在王宮的情況。聽見張煥竟然虛言恫嚇鞠文泰,小癡也不禁莞爾。認識張煥以來,還是第一次見到他說謊。

王玄策笑完後,臉色嚴肅道:“叔珩,你剛纔態度強硬,我也覺得很解氣!不過我一直在擔心鞠文泰一氣之下,真把我等關進大牢!”

張煥放下水杯,一臉嚴肅道:“有時候,態度越強硬,效果反而越好!國與國之間,更是如此!國家大事一味的退讓,是得不到別國尊重的!剛纔若是軟語相求,只怕此時我等都在大牢裡了!”

王玄策暗自點頭,將張煥的話牢牢記在了心裡。可以說,王玄策後來屢次出使都大獲成功,即使身處逆境也從來不低頭,與張煥這番話有着直接的關係。

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九章 排戲(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上)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王叔易商隊迴歸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九章 排戲(上)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
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九章 排戲(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上)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八十九章 王叔易商隊迴歸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九章 排戲(上)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