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

“程兄,怎麼是你親自來了?”張煥走進府衙會客廳,見到正在喝茶的信使無比驚訝。

“哈哈,叔珩兄,別來無恙乎?”來人腰圓膀粗,留着一臉大鬍子,見到張煥就起身拱手,正是張煥的老相識程處默。

張煥笑着上前,用力一拳擂在程處默肩頭:“哎呦,程兄,許久不見,竟然知書達理了啊?”

“奶奶的,使這麼大勁!”程處默呲呲牙,不甘吃虧的也擂了張煥一拳。

張煥也咧咧嘴,兩人把臂大笑不已。

當年進攻平壤城的時候,程處默以孃親的名義‘威脅’程知節,硬是讓左武衛搶到了主攻之位。程知節氣了個半死,氣勢洶洶找張煥‘算賬’,沒想到反而卻被張煥‘敲詐’了一柄極品的長槊,不過程知節得到了張煥的一個承諾——舉薦程處默前往契苾何力帳下效力。程知節當時很清楚的看到,若是將來大唐再動刀兵,只會是和西邊的大食或者吐蕃,只有去了西域纔有打仗立功的機會,因此才費了一番心思從張煥那裡得到這個承諾。然而事與願違,張煥竟然因爲卑沙城那件事被罷官回鄉,程知節的如意算盤打了水漂,只好自己運作了一番,這才讓程處默去了碎葉城,成爲契苾何力帳下的一員將領。

這幾年大食人在歐麥爾率領下徹底擊潰了拜占庭帝國(歷史上的歐麥爾此時已經遇刺身亡,不過本書畢竟是小說,考慮到圖爾坎的佈局,因此……)並且多次擊敗波斯的薩珊王朝,迫使波斯人全面向東收縮。而在西域各地,大食人秘密傳教的規模越來越大,已經暗中發展了不少信徒,特別是碎葉疏勒以西、蔥嶺以東的回紇人,很多部落都改爲信奉伊斯蘭教,即便是契苾何力親自坐鎮的碎葉城,也不時抓獲一些傳播邪教的傳教士,大食人再次東進之意可謂是昭然若揭。

波斯國王伊嗣俟三世迫於大食人的壓力,多次派遣使者前往長安,請求李世民締結盟約,出兵共同攻打野心勃勃的歐麥爾,不過近兩年李世民的目光一直被遼東泉男建的叛軍吸引,因此一直沒有答應此事。直到幾個月前,數支千餘人的大食小股騎兵連番東進,騷擾怛邏斯城、俱蘭城一帶,趁機刺探唐軍的虛實,雖然每次都被程處默率軍擊退,卻很快就會再次前來騷擾襲擊,惹得契苾何力大怒,迅速向李世民稟報了此事。

李世民聞報也十分憤怒,這才讓禮部侍郎王玄策率領一支一百五十人的使節團前往泰西封(波斯王朝首都,今巴格達東南底格里斯河附近),沒想到使節團剛剛越過怛邏斯城,就被一夥忽如其來的‘馬匪’襲擊,除了王玄策僥倖脫逃之外,其他使節團成員全軍覆沒。

王玄策被幾個突厥牧民送往碎葉城,當天夜裡就甦醒過來,向契苾何力述說了事情經過。契苾何力又驚又怒,深知這件事絕對不是‘馬匪’能做的出來的,再者當今世上也沒有一支‘馬匪’膽敢襲擊大唐使節團!三思之後,契苾何力決定三管齊下:首先派出一支騎兵隊伍前往王玄策所說的襲擊地點仔細調查一番,其次趕緊向李世民稟報,最後更是派程處默親臨典合城,向張煥述說這件事,同時詢問張煥的看法。契苾何力十分清楚,張煥雖然眼下只是個典合城刺史,但是一旦有戰事,皇上勢必要啓用,說不定就會成爲徵西主將,故而才讓程處默來見張煥。

“王玄策傷勢如何?”和程處默寒暄幾句之後,張煥正色詢問。

“傷勢並不重,不過身上多處受傷,精神很不好。”

“大都督什麼意思?”

“大都督想問問你,皇上會不會出兵?若是會的話,他準備先一步整頓軍備等候聖旨。除此之外,大都督還想請你前往碎葉城面談此事。”

張煥笑了笑:“沒有皇上旨意,我怎麼好離開典合城?”

“此事簡單得很!”程知節豪氣的揮了揮手,接着一本正經的拱手道:“久聞張刺史心思慎密,手下紇幹承基更是精於刑案,某奉契苾何力大都督之命,請刺史大人帶着紇幹承基前往碎葉城協助調查此事。”

“哈哈,你這個傢伙……”

紇幹承基跟隨張煥來到典合城之後,被任命爲都尉,專管刑獄之事。典合城裡各族百姓都有,難免罪案頗多,有暗刺的協助,紇幹承基短短數月就破獲了十幾起案子,一時名聲大噪,故而程處默才以這個爲藉口。

程處默嘿嘿笑道:“叔珩兄,你且說說,這次皇上會不會出兵?”

“依我看來……”張煥摸摸頜下斷須,沉思一會道:“聽聞上個月泉男生和薛仁貴又發動了一次大的清剿,擊殺了不少叛軍,雖然並未抓住泉男建,但是卻迫使泉男建率部衆再次遁入遠處山林,短期內已經不成什麼氣候。王玄策出使波斯代表的是朝廷和皇上,如今使節團卻全軍覆沒,皇上豈能善罷甘休?”

程處默點頭道:“這倒也是!我大唐如今府庫豐盈,又有帶甲百萬,上好戰馬數十萬匹,豈能任憑歐麥爾叫囂?叔珩兄,何時啓程前往碎葉?”

張煥笑着搖搖頭:“程兄還是這麼心急!罷了,我把事情交代一下,明日就和你去。”

“如此甚好!對了,且去看看某家的小女婿去,某這次來可是給他帶了禮物。那小東西又長高了沒?”程處默笑着說了一通,從懷中取出一隻晶瑩剔透的玉虎。

這隻玉虎雕刻十分精美,弓着身子,尾巴微微下垂,看上去十分威武,似乎隨時都準備向前飛撲噬人。

程處默和清河公主生了個女兒,取名爲程小琪,如今已經兩歲多了,生的是眉清目秀,和清河公主有九成相似。女兒出生之後,程處默有一次前往揚州公幹,和張煥痛飲一場,藉着酒意硬是把女兒許給了張煥的次子張昭張鹿鳴。這件事雖然是程處默醉酒之中所爲,不過清河公主和程夫人卻十分滿意,高陽公主也沒有什麼意見,李世民知道後也很喜悅,這件事就算是定下來了。

“那小子和影兒在河邊玩,等下就回來了。”張煥面帶鄙夷,“我說,我可是好幾個兒子女兒呢,你就拿一件禮物來?正是吝嗇鬼!”

程處默指着牆角一個箱子:“嘿嘿,自然不是,每人都有。不過某的小女婿自然禮物重一些。”說到這裡,忽然神神秘秘的賊賊一笑,“對了,你的四夫人這幾天也在碎葉城,而且似乎……”

張煥一臉納悶:“什麼四夫人?”

程處默瞪目道:“你不夠意思啊,難道圖爾坎不是你的四夫人!”

“嘿嘿,這個……對了,程兄趕路辛苦,且先和我回府洗漱一番,稍後我們哥倆好好喝一杯!”

聽說喝酒,程處默一下子忘記了打趣張煥,撫掌道:“哈哈,這次看我怎麼灌翻你!快走,快走!”說完率先起身,提着那隻箱子向外就走。

張煥擦了把汗,跟在程處默身後出了府衙,說說笑笑着向不遠處的府邸走去。

張煥一家來到典合城之後,並未住進府衙後院,而是住進了府衙西北百步開外,原屬於閻立德的一個大宅院。這座宅院是閻立德親手設計建造的,十分的清靜典雅,張煥初來典合城就被安排住在這裡,結果妙玉和高陽十分喜愛,於是閻立德回京的時候,就把這座佔地七八畝的宅子賣給了張煥。

門口一名侍衛看見張煥帶了人回來,趕緊飛跑進去稟報。

“哎呀,還是你這裡好啊!”程處默一進大門就左看右看,“不愧是將作監大匠造的宅院,和江南那邊的園林沒什麼區別嘛!還是你這傢伙會享福,碎葉城那邊哪有這麼精緻的院子?”

“哈哈,你要的話,去向皇上請旨,調來這裡做刺史,院子我就……”張煥故意買了個關子。

“送給我?”程知節一臉期盼。

“低價賣給你,哈哈!三十萬寶鈔,不貴吧?”

“你去搶錢去吧!”

說笑間,倆人已經到了內院。程處默和張煥在軍中情誼深厚,又是張昭的丈人,因此也不算外人,故而一進內院,妙玉、高陽和小癡都前來迎接,公主前來迎接,弄得程處默很不好意思,趕緊連連告罪。

半個時辰之後,張煥在院子裡擺下了酒宴,替程處默接風洗塵。衆人剛剛入座,苗影就帶着幾個小傢伙回來了,張昭對程處默已經不陌生了,口稱岳丈大大方方見了禮,得到那隻玉虎就和兄弟姐妹們在一邊炫耀去了,只聽得滿院都是歡聲笑語。

酒宴完畢之後,已經是未時末了。程處默在典合城也參股了棉紡,不過從未見過水力紡織機如何運作,心中十分好奇,於是在張煥陪同下前往且末河畔,看見水力紡織機又是一陣嘖嘖稱奇。

大唐通信所在整個大唐已經建立起了數千家驛站,因此次日晚間,長安的聖旨就到了典合城。不過此時張煥已經帶着小癡和紇幹承基,跟隨程處默趕往了碎葉城,高陽只好下令快馬趕上去,把聖旨送到張煥手中。

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三十七章 俠女小癡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麥加內亂(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一百九十章 兌換風潮(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二百一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
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三十七章 俠女小癡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四百二十九章 麥加內亂(中)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一百九十章 兌換風潮(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二百一十七章 灰飛煙滅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