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

張煥首次率領數萬大軍,這才知道其中的不易之處,大軍前進、安營紮寨、夜間巡視等等幾乎都要操心。左武衛又是先鋒,還時常要修整道路,保證大軍順利通行,幸好此行有不少工匠和民夫隨行,一路上倒是沒遇見太大的困難。

向西渡過黃河之後,大軍行進的速度開始加快,四天之後的申時,左武衛全軍已經到了秦州。當天晚些時候,右威衛大軍也全部抵達秦州。休整一夜之後,倆只大軍匯合在一起,當日午後就趕到了蘭州府。

此前李世民調集的三十萬民夫,除了幾萬人運送隨軍糧草之外,其他的大都由水路進發,已經將數十萬石糧草運到了蘭州。如今的蘭州府可謂是人滿爲患,不得已之下,李大亮只好下令蘭州府百姓一起幫忙,在城外搭建了幾萬間簡易茅屋。張煥等人趕到時,第一眼看見的,就是綿延十幾裡的茅屋。

倆只大軍也就地在城外紮營,程知節則帶領契苾何力和張煥等人,仍舊住在了都督府。衆人草草洗漱過後,程知節就在都督府大堂開始討論如何進軍。

在程知節的要求下,李大亮先介紹了西域近況。

據李大亮所說,上次張煥大鬧高昌城之後,執失突利葉護勃然大怒,親自上門問罪。鞠文泰百般賠情道歉,又許給了鉅額金錢,這才勉強將執失突利的怒火平息下去。由於鞠智利屢次向鞠文泰進讒言,鞠智勝的心腹大將,鄯善守將高德也被召回高昌城,換上了國丈李世豪的親信。這次大唐大軍西征,鞠文泰驚慌失措,趕緊派遣重兵前往鄯善、蒲昌一帶佈防,甚至一直向東,在天山附近也佈下了重兵。據探馬回報的最新消息,鞠文泰前幾日又向鄯善增兵三萬,嚴防大唐軍隊經過伊州由東邊而來。

程知節對照地圖,聽完李大亮的講述後皺起了眉頭。鞠文泰擺明了是要依靠地利死守,一旦戰事膠着,只怕突厥人就會出兵佔便宜了。

“契苾何力將軍,你十分熟悉西域,可知道有哪些進軍路線?”程知節又看了一眼地圖,轉頭詢問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想都不想就回道:“此去高昌城,只有倆條路可走。其一,出玉門關,沿着瓜州向北,翻越莫賀延磧,經由伊州,再翻越天山支脈,直逼鄯善、蒲昌。這條路,也就是張煥將軍上次出使高昌所走的路;其二,出玉門關之後一直向西,經由沙洲、敦煌一線穿越大沙海,直逼高昌城下!”

程知節點頭道:“諸位以爲,該走哪條路?”

見到他詢問,衆將領紛紛出言獻策。有建議穩紮穩打,選第一條路的;也有建議出奇兵,穿過大沙海直逼高昌城下的;也有人建議北路作爲疑兵,主力穿越沙海的。

程知節聽完之後,轉而詢問張煥:“張將軍,你剛去過高昌城,對於進軍路線有什麼見解?”

張煥朗聲道:“末將贊同倆路並舉,北路作爲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穿越大沙海,直逼高昌城下!如此,則一戰可定!”

契苾何力笑了笑道:“穿越大沙海,風險可是很大!張將軍千萬不可小覷沙海的危險!”

“當日迴歸,末將就是穿越沙海回來的。”張煥幾步上前,指着地圖將上次自己的迴歸路線說了一遍。

程知節道:“沙海是否如契苾何力將軍所言,危險極大?”

“危險確實有!”張煥微微點頭,“不過只要準備妥當,完全可以將危險降低很多。我大唐將士裝備精良,士氣高昂,又有工匠民夫支持,絕對沒有問題!請大將軍准許末將率領左武衛大軍前往,末將願立軍令狀!若不勝,請斬末將首級!”

“末將願隨張將軍前往,也願立下軍令狀!”

“末將也願往……”

張煥話音剛落,蘇定方、何潘仁以及尉遲寶林等人紛紛出言支持。

契苾何力見左武衛的將領踊躍請命,有些着急道:“程大將軍,末將也願率領大軍穿越沙海,一戰而定高昌!”

程知節有些猶豫道:“契苾何力將軍乃是西域行軍副總管,理當留在本將軍身邊纔是。”

契苾何力高聲道:“大將軍差矣,末將雖然是行軍副總管,同時也是右威衛的主將,自當奮勇向前,爲右威衛大軍做個榜樣!”

張煥也急了,抱拳高聲道:“程大將軍,請准許末將前往!”

契苾何力也高聲道:“張將軍,本將軍熟知西域人情地理,這等好事,你就別和某爭了吧!改日回來,某請你吃酒!”

“吃酒就不必了!契苾何力將軍別忘記了,本將軍可是剛從高昌回來!所以將軍別爭了,還是讓末將前往吧!將軍只管等候捷報就是!”

倆人一時爭執不下,各自下屬也紛紛出言支持,大堂裡一下子熱鬧喧譁起來。

“肅靜!肅靜!”程知節猛拍案几,等到大家都安靜下來,這才笑道:“倆位將軍都有自己的道理,本將軍也不好偏袒!這樣吧,拈鬮決定吧!來人,筆墨伺候!”

張煥和契苾何力剛纔爭執不下,都有些火氣,這時瞪了對方一眼,氣哼哼各自的轉過頭去。

程知節很快寫好了倆個紙條,爲了公平起見,紙條都交給了李大亮,一羣人的目光頓時都盯在了這倆張紙條上。李大亮微微一笑,將倆張紙條都揉成團,隨手取下頭盔扔了進去。

“誰先來?”

張煥抱拳道:“契苾何力將軍先請吧!”

契苾何力見他讓自己先抓,臉色好看了很多,幾步上前伸出手,好一陣猶豫之後,才用力抓起一個紙團,衆人都看着他,心情各自不一。不料契苾何力只看了一眼,臉色就黑了下來,恨恨的將紙團扔到嘴裡,幾口嚼碎吞了下去。

李大亮笑道:“哈哈,看來是張將軍贏了!”

契苾何力一拱手:“我輸了!張將軍,這美差歸你了!”

聽見契苾何力這般說,右威衛衆將領都各自唉聲嘆氣,蘇定方等人則面色振奮。張煥笑着對契苾何力一拱手,契苾何力哼了一聲點了點頭。

程知節道:“既然如此,張煥將軍聽令!”

“末將在!”

“令你率領左武衛本部人馬,穿越沙海,直逼高昌城下!本將軍會率領右威衛以及蘭州府兵向北進軍,若是有機會,會包圍蒲昌、鄯善之敵。張煥,一旦你那邊得手,本將軍就會對敵軍發起致命一擊!到時候在高昌城下會師!”

張煥語氣鏗鏘:“定不負將軍所命!”

“很好!”程知節點點頭,“李都督,張煥將軍但有所需,還請你全力協助!”

李大亮點頭道:“理當如此!”

“那就這樣吧!兵貴神速,明日一早,大軍進發玉門關之後兵分倆路!各位,都去準備吧!”

“謹遵將軍號令……”

張煥回到城外軍營,就迅速召集衆人,在阿提力等人的建議之下,列出了所需物品的清單,派人去送給李大亮,讓他火速收集。阿提力傷愈之後,跟着王玄策去了長安,一直待在張煥府中,平日就和孫央一起馴養老鷹和鴿子。這次出征,張煥身邊多了李衛和紇幹承基等人,卻少了小癡和王玄策。小癡本來要隨行的,誰知前幾天忽然得知有孕在身,欣喜之餘只好放棄跟隨前來。王玄策則由於上次跟着張煥出行,回京之後就接替了張煥的位置,擔任了鴻臚寺少卿。

李大亮辦事十分迅速,到了黃昏時分,張煥要的長繩、毛氈、毯子、水囊等物,還有最主要的千餘頭駱駝都已準備妥當。親自帶人清點之後,張煥見物品齊全很是滿意,又特意去向李大亮道了謝。

次日天色微明,左武衛用過早飯後率先拔營起寨,向玉門關而去。倆個時辰之後,右威衛大軍也全軍開拔,緊隨其後向着玉門關前進。

上次張煥一行前去玉門關,由於人數稀少,直接從葫蘆河上的小木橋渡河。這次數萬大軍前來,只能是搭建簡易浮橋渡河了。好在隨軍有不少工匠,又有數萬大軍幫着砍伐搬運樹木,右威衛大軍趕到時,已經搭建起了數座浮橋。試探過浮橋的安全之後,大軍開始緩緩渡河,直到午時,數萬大軍以及工匠民夫們才相繼渡過河,向着前方不遠的玉門關前進。

時隔數月之後,再次來到玉門關時,張煥心裡十分感慨。這座簡陋的關隘還是十分蒼涼,滿目望去依舊是一片黃沙。孫德祿早就大開關門,迎接衆位將軍入關。由於玉門關內地方狹窄,大軍和民夫工匠只好就地休息。

進入玉門關之後,孫德祿向衆人稟報了近期西域的一些動態。據他所說,如今囤積在蒲昌、鄯善一帶的高昌兵馬大概不下五萬餘人。前陣子還越過天山支脈,向伊州發起了一次進軍。雖然再次被石萬年反擊回去,高昌人卻擄掠了不少人口牲畜,很多還都是大唐人,這些人大多被作爲了奴隸使用。衆人聽聞都是勃然大怒,紛紛摩拳擦掌準備來日加倍奉還!

衆人簡單商議一番之後,就依照此前所說的兵分倆路,張煥率領左武衛大軍即刻向西進軍。晚間在沙洲、敦煌一線紮營,明日一早穿越沙海。

由於是穿越沙海,不可能攜帶攻城器械,張煥就向程知節請求,把隨軍的工匠多撥一些給左武衛。程知節慨然答應,將多半工匠都給了左武衛。

在玉門關用完飯,休整了半個時辰之後,張煥率領麾下數萬人出了玉門關,向西邊的沙洲進發。程知節等人也整頓隊伍,準備向北開進。

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五十九章 考試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一百零二章 伏俟城(上)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至九成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七十九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上)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九十一章 外出遇刺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會見伊嗣俟三世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百零二章 伏俟城(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二百六十一章 攻克遼東城(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五十九章 考試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
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五十九章 考試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一百零二章 伏俟城(上)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至九成宮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七十九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上)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九十一章 外出遇刺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會見伊嗣俟三世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百零二章 伏俟城(上)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二百八十章 逃跑(中)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再臨伏俟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二百六十一章 攻克遼東城(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五十九章 考試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