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

泉男生這番話看似在給泉男建開脫,其實言語中卻包藏禍心,隱隱指出金善笛四人是大唐奸細的嫌疑很重,而自己是因爲看在和泉男建的兄弟情份上,這才決定不深究這件事。如此一來,給人的感覺就是泉男建明知道金善笛四人有嫌疑,依舊和全男生說了什麼,這才使得泉男生不再深究;而泉男生卻因爲這番話,給人一種‘大公子爲了顧及兄弟之情,不得不放棄追究’的感覺。

因此泉男生一番話說完之後,圍觀的百姓都齊齊看向跪在地上的金善笛四人,不少人都指指點點的低聲痛罵,也有很多人大聲稱讚起了泉男生。

大唐奸細的可怕已經深入人心,經過上次的暴亂之夜,平壤城的高句麗百姓最痛恨最怕的就是大唐奸細。如今再被泉男生這番話一挑唆,怒罵聲越來越大,都請求泉男生下令誅殺‘大唐奸細’,替無辜死去的百姓們報仇雪恨!不知是誰先向金善笛這邊扔了一塊石頭,一下子帶動了其他人的情緒,更多的人開始撿起地上的石塊土塊和其他雜物,劈頭蓋臉向金善笛四人砸了過來。一時之間各種雜物冰雹般砸了過來,押着金善笛四人的侍衛們嚇了一跳,見泉男生並沒阻止百姓的意思,也就順勢向後退開幾步。

金善笛四人被五花大綁,嘴裡也堵了布條,不但絲毫動彈不得,就連發出慘叫聲也做不到,只能用恐懼的目光看着大量石塊雜物砸了過來。短短一會兒時間,四個人都已經被砸得頭破血流,嘴裡低低地嗚咽聲也越來越小。周圍的人羣見了血,情緒更加興奮,有倆名漢子竟然擡着一塊大石頭衝了過來,看樣子想要親手把‘大唐奸細’砸個粉身碎骨。

泉男生趕緊令人阻止這倆名漢子,然後對着人羣喊道:“諸位百姓且安靜一下,所謂國有國法,既然這四人要被當衆明正典刑,還是該有官府的人來做纔是!來人,把金善笛四人斬首示衆,以儆效尤!”

旁邊幾名侍衛應聲上前,把已經癱軟在地的四人一一拖了起來,手起刀落之下,四顆血淋淋的人頭轟然落地。侍衛們動刀的時候,圍觀的百姓們都屏息凝視,這時見到人頭落地,轟然一聲齊齊叫起好來。

泉男生伸出手壓了壓,等到衆人的喧譁聲變小了一些,這才高聲道:“大夥兒都知道,如今形勢十分嚴峻,所以我們一定要同心協力共度難關!城中依舊在捉拿大唐奸細,大夥兒若是有了什麼發現,務必立刻向官府稟報!若是遇見官府抓捕大唐奸細,也務必加以協助!大莫離支大人此前宣佈過,捕捉到鴿子或者大唐奸細者都會賞賜銀兩,本公子在這裡把賞格提高十倍,另外再加上白米五石!這件事既利於官府又利於大家自己,大夥兒難道不該盡力嗎?”

ωωω⊙ т tκa n⊙ ¢ ○

泉男生說完前半段話的時候,周圍的人羣一片沉默,誰都知道大唐奸細的可怕,又是在唐軍四面圍城的情況下,誰敢貿然去捉拿奸細?當聽到賞格提高十倍,而且還加上五石白米的時候,周圍的高句麗人轟然一聲鬧騰開來,不少人渾然忘記了剛纔內心的恐懼,開始在心裡盤算起來。

“大公子所言極是,鄉親們,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把可惡的大唐奸細斬盡殺絕,就一定能把唐軍拒之城外!”

“有這麼厚重的賞賜,大夥兒還在猶豫什麼,都去捉拿奸細啊!”

“我們有這麼多人,大唐奸細再厲害又能怎麼樣?鄉親們,都去捉拿奸細換賞錢啊!”

這時人羣中不知是誰胡亂喊了幾句,人羣一下子被引燃了情緒,紛紛興奮地跟着吶喊起來。不知是誰先帶頭喊了一聲‘大夥兒分頭去抓姦細’,人羣迅速胡亂向着四面散了開來,嗷嗷叫着涌入街頭巷尾,似乎大唐奸細就在那裡等着他們去抓一樣。

泉男生看着四散的人羣,當目光投到自己幾名親信屬下身上的時候,眼中的笑意越來越濃。剛纔那幾句話,就是這幾人喊出來的,泉男生這般安排,目的當然只有一個,那就是讓混亂鬧得越大越好!只有這麼一來,才能在短時間內清除掉足夠多的阻礙,以便在明晚順利執行預定的計劃。

人羣很快就散了開去,附近又恢復了一片寧靜。泉男生看了看地上的四具無頭屍身,很是厭惡的皺了皺眉頭,就在他皺眉頭的時候,前方一家小酒館的窗戶縫隙後面,泉武也皺了皺眉頭,站起身迅速從後門出去,翻身上馬向着泉府飛奔而去。

“大公子,現在怎麼辦?”

泉男生並未說話,而是先側耳傾聽起來。這時外城傳來的喧譁聲似乎已經開始減弱,想必權丙浩那邊已經派出人手,開始控制局面了。

泉男生略微思索了下,吩咐道:“先回府去見父親大人!”又指了指地上的四具無頭屍身,“這幾具屍體就擺在路邊示衆,不必再移動!”

泉男生帶人過來的時候並未騎馬,因此見他邁開了腳步,周圍的百多名侍衛趕緊跟了上去,把泉男生緊緊簇擁在中間。走在後面的幾個侍衛把四具屍身拖到路邊,橫七豎八疊的在一起,四顆血淋淋的人頭也被撿了起來,胡亂扔在了屍身上面。

這一羣人離開之後,數百步開外的幾堆草垛後面,露出了四兒和鄭喜二人笑嘻嘻的臉。倆人低聲嘀咕了幾句,快步向李掌櫃和張賬房藏身的地方而去。

泉男建和姜炫燮在一羣侍衛簇擁下,這時已經來到泉府不遠處的一條街道上。泉男建見左右行人寥寥,在一家關着門的布店門口停下了腳步,周圍的侍衛知道二公子要和姜炫燮商議事情,不等吩咐就迅速四散開來。

姜炫燮欠身道:“二公子可是想問,小的爲何勸你爲何對大公子萬般忍讓?若是大公子完全控制了局勢,我們豈不束手待斃?”

泉男建悶哼一聲,微微點了點頭卻不說話。

“二公子,這麼做的一半理由剛纔小的已經說過了,另一半理由這就告訴二公子。”姜炫燮嘴角閃過一絲冷酷的笑意,湊到泉男建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

“什麼!”泉男建聽完後大爲驚訝,“你什麼時候做的這件事情?他又怎麼會爲你所用?”

姜炫燮低聲道:“二公子請小點聲!這件事並不難,那個傢伙喜歡賭錢逛樓子,欠下了不少債務,小的略施手段就讓他俯首帖耳。小的相信有他在,一切盡在掌握之中!暫時先讓大公子掌控全局,二公子這時候不但不能和他爭,還要處處加以協助!若是能撐到唐軍退兵,危機解除之後,有那個傢伙在,二公子何愁不能得手?”

“哈哈!”泉男建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用力拍着姜炫燮的肩頭,同時壓低了聲音,“本公子能得你效力,真乃是三生有幸!你放心,等到那一天到來的時候,你就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只是……我們真的能擊退唐軍嗎?”最後這個問題,泉男建語氣中充滿了懷疑。

“承蒙二公子信任,小的無以爲報,即便是肝腦塗地也要爲二公子效微薄之力!二公子請放心,只要上下一心就一定能把戰事拖到嚴冬到來之際!我們一定要讓平壤城成爲第二個遼東城,李世民也必定會重蹈隋煬帝的覆轍!”姜炫燮語氣慷慨,似乎對守住城池信心十足,不過從他看着地面的目光深處卻能看出沉重的無力感。

泉男建聽了姜炫燮這幾句話,勉強恢復了一點信心,繼續舉步向不遠處的泉府走去。姜炫燮微不可覺的搖了搖頭,也和衆人快步跟了上去。

與此同時,泉武已經抵達了泉府,正在大廳向泉蓋蘇文稟報消息。泉蓋蘇文的臉色愈加憔悴,眼睛中的紅絲也密集了很多,以前一直端坐的身板也佝僂了起來。

“經過姜炫燮的勸解,大公子和二公子似乎達成了某種協定,並沒有當場吵鬧起來。外城百姓發生混亂的時候,大公子連續下了幾道命令,二公子也並未出言反對。”

“嗯……”泉蓋蘇文捏着鬍子沉思了一下,“你認爲金善笛四人可有奸細嫌疑?”

“這個……大人,小的不好說!”

“直說無妨!”

“是!小的認爲金善笛四人私自拆開信件,其意圖十有八九是想先看看信件內容,再去向二公子通報罷了,說他們是大唐奸細未免有些牽強。不過大公子做的也沒錯,若是不殺一儆百,只怕形勢會更加混亂!”

“姜炫燮說了什麼,你可知道?”

“小的不知,當時姜炫燮是分別和大公子和二公子密談的,附近的侍衛們都沒聽見說什麼。”

“姜炫燮這個傢伙,某些時候還是挺有用的!外城百姓發生混亂的時候,大公子可有安排?”

“小的趕回來的時候,大公子已經向權丙浩下了命令,讓他分出大批人手前去外城,控制住百姓的騷動。唐軍並未趁亂攻城,因此城上的將士們經過開始的慌亂之後,已經逐漸安定了下來。稍後唐軍若還是沒有發起攻城的話,一旦權知府的人過去控制局勢,混亂想必很快就會停息下來!”

泉蓋蘇文贊同的點點頭:“你說的沒錯,只要守城的將士們不亂,就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你且說說,城中到底還有多少大唐奸細?”

泉武猶豫不決起來,說多了豈不顯示自己無能,任由大唐奸細橫行城內。若是說少了也不行,僅僅少數大唐奸細就能把城內搞得一片混亂,豈不也顯示自己率領的泉氏親衛無能?

“啓稟大人,二公子求見!”正在泉武額頭冒汗的時候,從外面傳來一個聲音。

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二章 學友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上)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三十一章 信鴿飛翔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
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一百六十章 久攻不克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一百一十三章 艱難迴歸第二章 學友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上)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輾轉回歸(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三十五章 舌戰世家子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三十一章 信鴿飛翔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克遼東城(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中伏(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二百零四章 甦醒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