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

五月八日寅時,太極宮前。

等待朝會開始的大臣們三五成羣,正在低聲談論着前兩天的兌換風潮。唐儉成了大家熱捧的對象,被一羣人圍在中間,臉上的笑容一直就沒停止過。

張煥站在遠處,面帶微笑看着備受追捧的唐儉,心情十分的平靜喜悅。

截至昨天晚上戌時,各地報上來的兌換賬目,加上長安帝國銀行總部的兌換賬目,清楚明白的顯示,短短四五天時間已經兌換出去了十二億貞觀寶鈔!距離發行總額十五億,已經只差一步之遙了。貞觀寶鈔的發行,基本上已經大獲成功,作爲始作俑者的張煥,也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

“張大人,恭喜了!”張煥回頭一看,原來是岑文本和韋挺二人。

“二位大人,這話該去對唐大人說纔對吧?”張煥面帶微笑,眉頭卻微不可覺的皺了一下。

不知道什麼原因,以前魏王李泰那一幫人,忽然和張煥套起了近乎,岑文本和韋挺二人還時常登門拜訪,言談中頗有結識的意思。張煥深知‘君子羣而不黨’,而且自己本來就沒有什麼野心,對他們的暗示只是故作不懂。

“張大人何必謙虛?”韋挺微笑着湊前一步,“據本官所知,張大人在這件事情上可是出了大力氣的!”

“韋大人在哪聽見的這種謠傳?”張煥微笑着否認,“這件事完全是皇上和唐大人的功勞,下官何曾出過半分力氣?”

岑文本低聲道:“張大人年少有爲,而且爲人謹慎,將來前途不可限量!昔日順陽王還在京城時,對大人也是頗多讚譽啊!”

岑文本提起李泰,張煥心頭警惕更濃,隨意敷衍道:“順陽王的文采,下官也是佩服的,只是可恨沒有機會請教。”

岑文本正要說話,房遺直快步走了過來,對岑、韋二人行了一禮之後,對張煥笑道:“叔珩,父親有點事讓你過去一下。”

張煥趕緊抱拳道:“岑大人,韋大人,下官失陪了!”

“張大人自便!”

張煥離開後,韋挺低聲道:“岑大人,下官認爲,該給皇上一個確切的答覆了!”

岑文本捻鬚道:“本官也是這個意思,張叔珩竟然真的沒什麼野心!”

“嘿嘿,不知道張叔珩將來是否會感激我們?”

岑文本看了一眼張煥的背影,語氣十分肯定:“此人頗重情義,將來如果我們需要幫忙,只要他得知內情,一定不會袖手旁觀!再者他和太子殿下關係深厚,即使皇上暫時棄用張叔珩,殿下將來也會重用於他。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做個順水人情?”

張煥自然不知道岑文本和韋挺的打算,到了房玄齡面前躬身一禮:“多謝岳父大人解圍!”

房玄齡伸手扶起他,低聲笑道:“你能看出老夫是爲你解圍,那麼就該知道老夫要對你說什麼吧?”

“小婿明白!岑大人和韋大人官職都高於小婿,他們上門拜訪,小婿也苦惱不已!”

“老夫有幾個字送給你!”

“請岳父大人賜教!”

“不結黨營私、不居功自傲!”

“小婿謹記在心!”

“呵呵,其實這件事未嘗不是好事……”

張煥大惑不解:“岳父大人此言何意?”

房玄齡笑而不答,只是用力拍拍他的肩頭,轉身向唐儉那邊走去。

張煥站在原地,仔細思索起了房玄齡的話。然而直到早朝開始,仍然沒想出所以然來,只好暫時按捺住這個念頭進了太極宮。

李世民今天心情極爲高興,進入太極宮之後臉上就一直帶着笑容。

“臣等參見皇上……”

“衆位愛卿免禮平身!”

“謝皇上……”

“唐儉何在?”

唐儉趕緊上前一步:“臣在!”

“這次順利發行貞觀寶鈔,愛卿居功至偉,朕會加以褒獎。春浩,宣旨!”

春浩捧起聖旨,踏前一步朗聲宣讀起來。

唐儉已經貴爲一品國公,在爵位上已經不可能再進一步,因此李世民加封他爲太子太師、賞賜寶鈔二千貫、良馬一匹。太子太師雖然是個虛職,不過卻象徵着無比的榮耀,對於唐儉來說,這種榮耀遠遠大於金錢的賞賜。

戶部的其他官員,也大都被加以獎賞。不過幾個月之後,暗中和李友接觸的那些人,都被尋了個由頭加以治罪。

漕幫和王氏一族,也都被李世民大力褒獎。王叔易還被封爲從七品的承奉郎,雖然也是虛職,不過因爲商業貢獻被封官,王叔易成了大唐建立以來的第一人,當然,他出自太原名門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苗影和計無智等漕幫的主要人物都被重賞,李世民還賜下了‘忠君愛國’的牌匾。

聖旨剛一讀完,魏徵就出班反對,認爲封王叔易爲承議郎,違背了重農抑商的國策,請李世民取消這道旨意。魏徵言辭激烈,又有孔穎達和蕭瑀等人支持,李世民也不好強行通過,索性讓朝臣們討論一下這件事。

對做出貢獻的商人封個虛職,而不給任何實權,這其實是張煥的建議。此時商人地位極其低下,張煥相信爲了獲得朝廷的封賞,即使是個虛職,也會有更多的大商人效忠朝廷。這個舉措,說白了還是爲了削弱世家豪族的勢力,畢竟很多的大商人都和世家豪族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有了張煥的分析,再加上王叔易本來就出自名門,經過一番思量之後,李世民也就答應了下來。不料此時提出來,竟然引起了爭論。

長孫無忌知道這樣做的目的,因此馬上出言贊同。不過他卻從另外一個話題說起,認爲王叔易出身名門,足以配得上這個虛職。張煥隨後也站出來,強烈支持這道旨意,認爲多年以來,這是第一次商隊成功歸來,理當予以封賞。見到長孫無忌和張煥同時出面,更多人的官員也贊同通過這道旨意,雙方開始熱烈爭執起來。

最終還是王叔易的出身幫助了他,得以勉強通過這道旨意。雖然旨意通過了,張煥深切的體會到,將來推行紡織業,改變大唐國策的時候,會遇到何等巨大的阻力!

衆人安靜下來之後,李世民高聲道:“朕還有一件事,要和諸位商議一下。”

“請皇上明示……”

“前幾天朕接到了吐蕃的奏表,請求朕大力開放劍南道商貿。因爲貞觀寶鈔的事情,所以一直拖到今天,朕纔有時間解決這件事。諸位認爲,該不該答應?”

又是魏徵率先道:“皇上,吐蕃贊普如今已經是大唐的女婿,俗話說翁婿一家親,臣認爲應當答應,藉以向吐蕃人宣示皇上的仁愛寬厚。”

“臣附議!”

“臣也附議!”

“皇上,魏大人所言極是,請皇上恩准!”

張煥見房玄齡也出言贊同,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一直呆坐着的李治見張煥皺眉頭,知道他不贊同吐蕃人的請求,想了想之後對褚遂良猛使眼色。李治入主東宮之後,褚遂良被任命爲太子賓客,兼任諫議大夫,這也是李世民想要讓關隴貴族全力支持太子的舉措。見到李治的示意,褚遂良雖然有些不樂意,也只好站出來出言反對。

褚遂良一出面,長孫無忌就知道是李治的意思,馬上跟着出言附和:“皇上,諸位大人,我大唐和吐蕃雖然是翁婿至親,不過多年來未曾進行過全面商貿,這件事還該慎重從事纔對!”

見到這倆人出面,李世民淡淡看了一眼李治心中已經明悟,忽然詢問李治:“太子,你怎麼看?”

往日朝議時,李世民極少詢問李治的看法,只是讓他多聽多看。

因此忽然被李世民詢問,李治愣了一下才起身道:“父皇,魏大人等人說得雖然有理,不過兒臣認爲,開放邊境商貿乃是國家大事,不可貿然行事。應該派出使節團,前去劍南道和吐蕃仔細調查之後,再做最終決定。”

“太子殿下所言極是!這件事該慎重對待!”

“臣附議!吐蕃缺少鹽鐵和其他重要物質,即使同意開放商貿,也要商談好條件再說。”

魏徵怒道:“諸位怎可爲了些許利益,敗壞皇上的名聲?吐蕃贊普求親的時候,還將典合城、且末城拱手相送!作爲丈人,皇上怎麼能向女婿索要利益?”

李世民面色有些尷尬,這個魏徵,每次說話都令人無法忍受!竟然將自己比作貪得無厭的老丈人!

一直沒說話的張煥忽然踏前一步,高聲道:“皇上,臣不贊同魏大人所言!”

魏徵哼了一聲:“願聞其詳!”

張煥拱手道:“皇上,臣認爲,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魏大人說,大唐和如今是吐蕃翁婿,理當答應他們的請求,這點臣不敢苟同!翁婿關係乃是私誼,豈可和朝廷大事混爲一談?魏大人此言,是要皇上因私而廢公啊!至於典合城和且末城,稍微懂軍事的都知道,如今西域全在我大唐控制之下,達延芒繼續留在典合城,只會是死路一條!這件事只是順水人情罷了!”

“你……”魏徵直氣得臉色發白鬍子亂顫,卻一時想不出合適的話來反駁。

衆大臣幾乎都被魏徵搞得下不來臺過,如今見到張煥將他氣成這樣,好幾人都轉頭竊笑。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話說得好啊!”李世民鼓掌讚歎,見魏徵被氣成這樣,心頭也有些快意,“朕遍閱史書,也多次見到這類事情。朕決定了,就依照太子所言,先派出使節團前去調查,看開放劍南道商貿是否正確再做決定!”

“皇上聖明……”

魏徵臉色氣得通紅,緩過氣之後狠狠的瞪了張煥一眼,張煥拱手一禮退在一邊。張煥對魏徵實際上十分敬佩,這次出言不遜也是爲了朝廷利益,無關私人過節。

李世民看了一眼滿臉通紅的魏徵,忍住笑朗聲問道:“何人願率領使節團前去吐蕃?”

“皇上,臣願意前往!”

李世民話音剛落,張煥就上前一步率先請纓。

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進入怛羅斯城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喜得貴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攻克遼東城(六)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七十四章 御前辯論第二百八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一)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四十八章 造訪船廠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四百二十九章 麥加內亂(中)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九十一章 外出遇刺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七十四章 御前辯論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
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進入怛羅斯城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喜得貴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攻克遼東城(六)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一百一十章 大鬧高昌城(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取蓋牟城(中)第七十四章 御前辯論第二百八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一)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四十八章 造訪船廠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四百二十九章 麥加內亂(中)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馬大師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九十一章 外出遇刺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三百五十六章 前往碎葉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七十五章 西域最後的佈局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二百一十八章 經濟轉型的雛形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七十四章 御前辯論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