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

五月九日巳時,縛喝城下,吐火羅王潘塔里奧帶着麾下十幾個小邦國的國王以及衆多百姓一起,正在歡送準備經由疏勒城返回碎葉城的契苾何力一行。

縛喝本是西域一小國,亦稱作薄佉羅國,西漢時大月氏西進佔領此地,滅其國,將城池作爲了大月氏的都城,西邊的波斯和大秦等國家都稱其爲吐火羅國。其後數百年間,縛喝城幾度易手,波斯人、突厥人和吐火羅人走馬燈似的相繼成爲這座城的主人,城池也數度被戰火摧毀。現在的縛喝城規模小的可憐,方圓還不足三十里地,而且城牆也十分破舊低矮,駐軍不足兩萬,是吐火羅王國的王城。

雖然稱之爲吐火羅王國,實際上叫吐火羅邦國才更加準確,因爲兩百多年前,吐火羅正宗的王族已經絕嗣。現在的王國由二十七個可憐的小邦國組成,最大邦國的國王潘塔里奧佔據了縛喝城,理所當然被推舉爲吐火羅國王。可惜的是這位國王僅僅是名義上的,並不能真正控制其他小邦國,故而十幾年前乙毗咄陸稱雄西域的時候,吐火羅人全無抵抗之力,迅速向突厥人稱臣納貢,就連縛喝城也被突厥人掌控在手中。幸好大唐出兵攻打突厥人,乙毗咄陸很快敗亡,吐火羅人這才僥倖擺脫了突厥人的統治,接着就派出使者向大唐稱臣納貢。

最近幾年時間,眼看着內附大唐的焉耆、龜茲和突騎施等地日益繁盛,突厥人更是過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吐火羅的不少邦國也動了心,紛紛請潘塔里奧向大唐皇帝上書,請求也跟着其他小國一起內附大唐。潘塔里奧對這件事一直不置可否,抱着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態,在他看來若是內附了大唐,大唐必定會和其他地方一樣設立都護府,自己的國王之位必然保不住。再者吐火羅西鄰大食,縛喝城距離大食邊境僅僅數百里地,潘塔里奧十分懼怕內附大唐會招來大食人的瘋狂進攻。潘塔里奧並非笨蛋,他知道大食人只要東進的話遲早都要和大唐開戰,若是大唐能夠順利擊潰大食人,到那時候再上表請求內附就沒有絲毫風險了;若是大食人獲勝,不妨轉而向歐麥爾稱臣納貢就是。

這種做牆頭草的心態並非只有潘塔里奧纔有,這幾乎是所有小國的通病——只有依附強大的國家才能保住自己的彈丸之地!

不過從目前的形勢看來,一旦雙方開戰,大唐獲勝的機率十分大。因此潘塔里奧得知契苾何力率大軍巡視怛邏斯城、大宛一線之後,馬上派出親信大臣做使者,前往請求契苾何力返回的時候到縛喝城一聚。契苾何力欣然答應,從大宛南下來到吐火羅邊境,把大軍留在了那裡,只帶了五百精銳親信騎兵隨同使者一起前往縛喝城。

契苾何力有心震懾一下吐火羅人,挑選的五百人乃是精銳中的精銳,胯下戰馬也都是伊州名駒,一路行來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到了縛喝城更是滿城空巷出城觀看。吐火羅人都知道大唐將士厲害得很,就連突厥人都能輕易打敗,只是並未真正見過,當見到契苾何力率領的這五百騎兵隊列齊整、盔甲兵器亮的都能照出人影,處處透着凝重的殺氣,而且五百人行動如一不出分毫差錯的時候,包括潘塔里奧在內的所有吐火羅人都驚呆了!據說大唐的騎兵足足有二十萬,若都是這般精銳,即便是號稱擁兵百萬的大食人又哪裡會是對手?

僅僅一個照面,‘唐軍絕對不可戰勝’這個念頭就深深印在潘塔里奧的心中,隨後他的態度愈發恭敬,親自上前替契苾何力牽住繮繩以便對方下馬,還在王宮盡其所能地擺上了豐盛的酒宴,令所有前來縛喝城的小邦國國王全部作陪。

酒宴上賓主盡歡,潘塔里奧多次試探性的詢問契苾何力,大唐是否很快就會和大食開戰,卻都被契苾何力推搪過去。酒宴結束之後,潘塔里奧甚至準備把自己的王宮讓給契苾何力暫時居住,卻被契苾何力婉言謝絕,只願和將士們一起住在城外的帳篷裡,明日就回轉疏勒城。潘塔里奧無奈,只好親自把契苾何力送到城外,今日一大早就帶人出城來,硬是拉着契苾何力去用過了一頓豐盛的早餐,然後再次帶着一大羣小國王和手下大臣出城相送。

“承蒙國王陛下悉心款待,末將無以爲謝,就把這柄隨身多年的寶刀贈送給陛下吧。”契苾何力準備上馬之前,解下腰間的橫刀遞給潘塔里奧。

潘塔里奧身高馬大,穿着一身黑色的長袍,上面繡着幾朵橘紅色的火焰,頭戴一頂鑲着珍珠鑽石的金冠,棕黃色長髮緊緊的壓在王冠下面,一雙碧藍色的眼睛顯得十分精神。此時見契苾何力贈送腰刀,愣了一下才伸手接過來,在手上掂了幾下大喜道謝:“此刀只怕不下三十斤重吧?”

契苾何力微笑道:“三十二斤七兩!乃是用上好精鐵打造,削鐵如泥!陛下也喜歡兵器?”

“哈哈,那是當然!來人,拿一把刀來試試!”

潘塔里奧看來是真的喜歡,馬上讓手下拿一把刀舉在手中,然後舉起橫刀用力一斬!只聽得當的一聲脆響,那人手中的彎刀一下子斷爲兩截,斷口處十分齊整,周圍人等齊聲叫好。潘塔里奧趕緊把手中橫刀湊到眼前仔細觀看,只見刀刃上連一絲缺口都沒有,潘塔里奧大喜,收到入鞘之後纔想起來還沒道謝,趕緊向契苾何力連聲道謝。

契苾何力謙遜幾句,舉步就向戰馬走去。

“將軍且慢!”潘塔里奧一把拉住他,向策馬肅然站立的五百唐軍努努嘴,低聲問道:“將軍的部下似乎都是這種刀?”

契苾何力心知其意,微微一笑同樣壓低聲音道:“正是,不過他們手中的刀略遜於末將贈送給陛下的這一把。不滿陛下,我大唐精銳軍隊全都使用的這種鋒銳刀具,不過最厲害的還是皇上的玄甲騎兵,他們手中的兵器全都是用精鐵鍛造而成。”

契苾何力這話到不是假話,甚至還隱瞞了一些事實。這些年大唐的冶鐵鍛造技術進展飛速,又在遼東和南洋一帶發現了幾座大鐵礦,因此並不缺少上好的精鐵,十六衛府兵幾乎全都換了新的兵器,而且重甲騎兵、玄甲騎兵和陌刀兵所用的全都是精鐵鍛造的精良武器。

潘塔里奧倒吸了口涼氣,忽然覺得自己騎牆的想法十分不妥。

契苾何力提高了些語氣笑道:“陛下若是有需要,末將可以做主贈送幾百把。”

“如此多謝了!”潘塔里奧心裡在想着問題,隨口道了聲謝,聲如蚊訥繼續問道:“大唐軍隊天下無敵,小王想向大唐皇帝陛下上書,請皇帝陛下派人幫助小王操練軍隊,不知將軍有什麼建議?”

契苾何力心頭大喜,看來自己帶着最精銳的五百人,以及剛纔那幾句話已經完全嚇住了潘塔里奧,這位國王是想提前表態站位了。當下微笑道:“陛下這個主意確實不錯,末將也是贊同的。然而末將認爲,再好的訓練如果不上戰場見見血的話,是不可能成爲一支精銳雄師的。”

潘塔里奧眼睛一亮,對契苾何力的暗示十分了然,連連點頭稱是,又道稍後回城就會向大唐皇帝上書,請求在‘適當的時機派出軍隊,跟隨大唐軍隊見識一番。’契苾何力自然是笑着贊同,還主動提出用大唐的信鴿驛站幫着向長安送奏表。兩人站在驕陽下又聊了一陣子,契苾何力才跳上戰馬,向衆人告辭後帶着手下迅速離去。

“國王陛下,那支騎兵真的好厲害!剛纔你和契苾何力大都督說話期間,那些大唐人沒有一個人開口說話,也沒有一個人左顧右盼,就連戰馬都沒移動分毫!真是虎狼之師啊!”看着契苾何力一行卷起煙塵逐漸遠去,曾經前往疏勒城拜見張煥、如今是潘塔里奧親信侍從的阿克夏發了幾句感慨。

潘塔里奧也有些唏噓:“沒錯!看來本王還是低估了大唐的力量啊!阿克夏,你說本王是否該去一下長安,親自參拜大唐皇帝?”

“陛下是該去看一看黃金城!天啦,那可真是一座天下無雙的宏偉大城!”

“嗯,戰事想必很快就會開啓,結束之後本王一定要去一下長安!看看天下聞名的黃金城,到底是何等的恢弘!”

“陛下一定不會失望的!”

“應該是的!傳令下去,讓大夥兒都去王宮,本王要宣佈一個重要決定!”潘塔里奧擡頭見契苾何力一行已經不見了蹤影,這才吩咐一句轉身上馬向城內而去。

“遵命!”

契苾何力一行縱馬狂奔,差不多兩個時辰後就和大軍匯合在一起,調轉方向朝着疏勒城而行。申時三刻,從疏勒城方向飛奔來幾匹快馬,向契苾何力傳達了最新旨意。

“叔珩賢弟爲徵西大將軍,本將軍率軍爲後援?”契苾何力看完聖旨,雖然已經有了預期,但是語氣還是有些失望。

信使見他看完了信件,躬身問道:“大將軍,可要立刻給皇上回信?”

“到了疏勒城再說吧。薛仁貴到哪裡了?”

“據說已經從幽州出發,數日後就能到達蘭州府。”

契苾何力轉過頭看向西邊,喃喃自語道:“不知叔珩賢弟到哪裡了?”

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迴轉九成宮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四十七章 淘寶開分店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一百八十六章 貞觀寶鈔發行前夕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一百零二章 伏俟城(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
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三百八十九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渡河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一百三十一章 倉促起兵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四百一十章 交戰(中)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五十八章 驛館事件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一百三十二章 迴轉九成宮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程處默來訪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四十七章 淘寶開分店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二百二十九章 輾轉回歸(二)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一百八十六章 貞觀寶鈔發行前夕第三百七十五章 處置第一百零二章 伏俟城(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