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

一片喧譁聲中,張煥轉頭看了一眼站在後面的李伯彥。李伯彥雖然表面強自鎮定,不過顫抖的雙腿,以及蒼白的臉色已經暴露出了內心的恐慌。其他的那些世家官員更是個個面無人色,若非是在朝堂上,只怕早就一鬨而散了。張煥淡淡一笑,到了他如今的地位,雖然早就不把李伯彥等人放在心上,不過想起當日他們對自己做的事,張煥自然也不會同情他們。

李世民這次並未阻止喧譁,等到大家的議論聲逐漸停息,微皺眉頭詢問長孫無忌:“輔機,按我大唐律令,魏徵呈上的這些賬目,可否作爲證據?”

“皇上,可以作爲證物!”長孫無忌半轉身子低頭回答,“不過沒有證人的話,單憑這些證物很難定下罪名。”

“魏徵,輔機的話你聽見了嗎?”李世民看着魏徵,“如果沒有人證,只怕你這個反坐之罪是逃不掉了!”

魏徵昂頭道:“皇上,人證就在外面!此人和其家族迷途知返,因此臣答應讓他做證人,請皇上恩准,讓人證進入大殿作證!”

“準!”

“皇上有旨,傳人證進殿!”見李世民點了頭,春浩趕緊高聲喊了一句。

隨着喊聲,侍衛領了一人進來,見到來人,衆位大臣都吃了一驚,就連張煥都有些意外。

“小臣參見我皇陛下,皇上萬歲萬萬歲!”來人一進來,就伏地大禮參拜,此人竟然是被封爲承議郎的王叔易。

作爲王氏商隊的領頭人,王叔易如今名聲鵲起,在長安城幾乎無人不識。現在的王叔易已經不親自帶領商隊了,僅僅坐鎮長安運籌帷幄。

李世民擺擺手道:“起來說話吧。”

王叔易卻不起身,以頭叩地道:“皇上,臣有罪,請皇上治罪!”

“嗯?”李世民似乎有些不解,“你是來作證人的,何罪之有啊?”

“皇上,家兄有一封請罪書,請皇上過目!”王叔易膝行向前幾步,從袖中取出一封書信,雙手高舉過頭。

春浩快步上前,將書信捧給李世民。

李世民拆了書信,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後,一拍案几喝道:“真是膽大妄爲!如此說來,魏徵彈劾你們幾家參與漕運舞弊,是事實了?”

“回皇上,確實如此。不過小臣的家族也是被崔伯顏等人所逼,迫不得已而爲之啊!”王叔易一邊叩頭一邊大哭,“家兄自知罪孽深重,準備將家產全部捐獻給朝廷,請朝廷依律治罪!不管皇上如何發落,小臣一家絕不敢有半點不服!”

“皇上!”魏徵踏前一步,“據臣所知,太原王氏並未深入參與漕運舞弊案,而且很早就脫身而出,隨後組建西去商隊,爲了大唐立了不小功勞。這次王氏又前來作證,請皇上從輕發落!”

“請皇上從輕發落……”魏徵話音一落,張煥、房玄齡、長孫無忌三人同時出班附議。

見到這三人出面,嘩啦一下有七成官員都同時附和。李伯彥等人雖然對王氏恨之入骨,此時也只好呆呆站着,既不願意附議,也不敢出來反對。

李世民沉聲道:“王叔易,既然這麼多大臣都爲你王氏求情,朕令你戴罪立功,徹底查清楚當初的漕幫舞弊案。除此之外,你王氏當日獲得了多少不義之財,此次要十倍歸還朝廷,聽明白了嗎?”

王叔易再次叩首道:“小臣謹遵聖諭,一定完成皇上的命令。”

李世民不再理會王叔易,轉頭看着長孫無忌道:“輔機,這個案子交給你親自處理,務必一查到底!”想了想又看了一眼李治,“太子,你協助輔機,有什麼難處儘管來找朕!”

“臣遵旨!”

“兒臣遵旨!”李治也趕緊站起身,躬身答應下來。

這種驚天大案,一般都要大理寺、刑部和御史臺三司會審,上次張煥狀告崔氏三代,就是三司會審。不過這次李世民指定刑部尚書長孫無忌和太子李治一起辦理,竟然沒有一人出面反對,大家都看得清楚明白,這次皇上是要對幾大世家下狠手了,此時站出去反對,豈不是自討苦吃?

李世民擺擺手令李治坐下,接着道:“唐儉,朕令你會同大理寺,調查哄擡物價一事,務必儘快調查清楚,平息暴漲的價格,給百姓一個交代!”

唐儉心頭大喜,躬身道:“臣遵旨!”

崔氏商會哄擡物價已經是板上釘釘,幾大家族本身也岌岌可危,這件事並沒什麼難度,在百姓那裡博個好名聲顯然不成問題。

“魏徵,這件事雖然很嚴重,不過還夠不上大逆之罪。你還有什麼話說嗎?”李世民很是隨意的問了一句。

魏徵高聲道:“皇上,臣還有話說!”

“講!”

“皇上,以崔氏爲首的幾大家族不但參與漕運舞弊,而且夥同侯君集,將兵器販賣給倭國和高句麗!此乃貨真價實的叛國罪,罪同大逆!”

衆人本來已經夠震驚了,沒想到魏徵竟然還有一手,除了少數幾個知情人,大多數人都已經被這個消息震得呆立當場!這個罪名如果成立,那毫無疑問絕對就是大逆之罪!王叔易驚駭之餘,這纔想到自己家族是多麼幸運,竟然在跳進更大的火坑之前脫身而出。

“可有證據?”李世民語氣依舊平淡,眼中卻已經怒火熊熊。

“這三隻箱子裡,就是侯君集和崔伯顏等人做交易的賬目。”魏徵指了指剩下的三口箱子,“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侯君集親筆記賬,請皇上查驗筆跡!”

李世民點點頭,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再次上前,很快就確認是侯君集的筆跡。

李世民站起身道:“可有證人?”

“回皇上,證人如今在刑部大牢,請皇上准許帶此人上來。”

“輔機,你親自去帶人吧!”

“臣遵旨!”長孫無忌答應一聲,快步離開了大殿。

事情到了現在,滿朝大臣全都心頭透亮,魏徵肯定是受了皇上指使,否則的話哪來的這些機密賬目?又怎麼可能讓王叔易前來作證?就是不知道魏徵爲何如此震怒,而且很多人十分好奇,刑部大牢裡的證人究竟是誰!

其實魏徵震怒的原因很簡單,他曾經是李承乾的老師,開始的時候李承乾對他十分尊重,而且行爲舉止也頗有儲君風範。不料後來竟然走到那般下場,從李世民那裡知道事情真相後,魏徵自然要遷怒於侯君集和崔伯顏等人,認爲是他們蠱惑教壞了李承乾。

衆人見李世民面沉如水,也都不敢隨便說話,大殿內氣氛比剛纔更加凝重萬分。由於李世民起身站着,李治也只好站在一邊,心中和魏徵一樣怒氣衝衝,畢竟早些年的李承乾是個不錯的大哥。

刑部在永興坊附近,長孫無忌沒用多少時間就趕了回來,四個衙役押着一個蓬頭垢面的人犯走了進來。

“皇上,證人帶到!”

李世民走下臺階,到了此人身前一丈開外站住腳步,語氣冰冷:“擡起頭來!”

聽見李世民的聲音,這人犯打個哆嗦,緩緩擡起頭來。

“韓威!你不是自殺了嗎?”李績只看了一眼,就驚呼出聲。

“罪人韓威,叩見皇上!”韓威手腳都戴着重鐐,艱難的磕了幾個響頭。

韓威?對於朝中多數大臣來說,根本就不知道此人是誰。那些武將們卻記得十分清楚,此人正是原來的鬆州都督,後來的利州駐軍將領,也是侯君集的心腹。據說此人畏罪自殺了,沒想到竟然被秘密關押在刑部大牢!

張煥也是震撼無比,當初被紇幹承基帶人偷襲,差點就命喪當場,那些人大多數都是由利州韓威派去的。後來聽說此人自殺身亡,他也就沒再留意。忽然見到此人,張煥瞬間就明白了,李世民留了韓威一命,爲的就是此刻,給幾大世家致命的打擊!

李世民對大家的反應視而不見,右手緊握拳頭道:“韓威,你給朕說說,當初和侯君集走私兵器的事情吧。”

“罪人遵旨!”韓威又磕了個頭,稍微回憶了一下,嘶啞着嗓子交代起來。

韓威是侯君集最親密的心腹,又是這件事的直接操作者,可謂是這件事最大的知情者。當着滿朝文武的面,韓威將侯君集如何指使自己、自己如何做手腳、如何押運兵器交給崔伯顏等人,交代得一清二楚。臨了,韓威還交代自己奉命派人刺殺張煥一事,衆人這才恍然明白,原來當初張煥遇刺,也是侯君集和幾大世家所爲。

“噗通!”這時靠近殿門處忽然傳來一聲悶響,衆人回頭一看,原來是李伯彥承受不住壓力昏倒在地。

“帶下去!”李世民皺着眉頭擺擺手。

太僕寺卿嘆口氣,讓手下將李伯彥帶了出去。

李伯彥被帶出去後,李世民喝道:“李績!”

“臣在!”李績趕緊踏前一步,抱拳躬身等候命令。

“令營州都督張儉前去捉拿范陽盧氏一族;洛州都督張亮前去捉拿滎陽鄭氏一族;你親自帶兵前去清河博陵,捉拿崔氏一族,有敢反抗者,就地格殺!”

“臣遵旨!”李績響亮的答應一聲,轉身下去傳令。

“張煥何在!”

“臣在!”

“你即刻率領左武衛精銳,前去捉拿趙郡李氏一族,如有反抗,格殺勿論!”

“遵旨!”張煥抱拳一禮,大踏步走出殿外。

李世民一出手就是雷霆手段,頓時震驚朝堂。如今證據確鑿,除了太原王氏,其他幾大世家只怕轉眼間就會灰飛煙滅,衆人驚駭之餘,沒有一個人膽敢出班勸諫。很多人都在心頭思忖,但願皇上這次不要大開殺戒纔好。

早朝還沒結束,李世民又下了一道聖旨,命令大唐通信所全力以赴,將今日朝堂之上的事情迅速傳達各地。阿提力和孫央調集了所有的飛禽,將旨意迅速傳達到各地官府,再由他們發佈在邸報之上。

僅僅兩天時間,這條消息已經傳達到了大唐各大城池,世家門閥的醜惡嘴臉被徹底揭露。幾乎各地都有人向官府上書,請求嚴懲以崔伯顏爲首的賣國賊,幾大世家徹底成了過街老鼠。

與此同時,營州都督張儉,洛州都督張亮,兵部尚書李績以及羽林衛中郎將張煥已經各自率領兵馬,將各大家族幾乎一網打盡,悉數押往長安。若是放在以往,李世民這道旨意必然會引起激烈的反抗,還會引起軒然大波。然而在世家門閥名氣一臭到底的這個節骨眼上,大唐百姓無不拍手稱快,稱頌皇上和朝廷的英明。

李世民隱忍數年,終於雷霆出手,敲響了世家門閥的喪鐘。這件事的餘波持續了將近一年,等到塵埃落定之後,以前不可一世的幾大世家,已經徹底完全的衰敗下來。

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一百二十三章 密謀造反(上)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一百八十六章 貞觀寶鈔發行前夕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二百六十章 攻克遼東城(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
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四百三十章 麥加內亂(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一百二十三章 密謀造反(上)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一百八十六章 貞觀寶鈔發行前夕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五十三章 崔氏兄弟的陰招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撫卹金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百七十七章 滿月宴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二百七十八章 安倍比諾夫的計劃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三百六十五章 一片廢墟的摩竭陀(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二百六十章 攻克遼東城(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一百五十八章 全軍覆沒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五十章 李靖原來是二哥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四百零五章 麥地那之殤(下)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上)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四十六章 世家的決議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四百一十八章 志大才疏的內賈德第十七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六十二章 酒樓鬥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