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一)

當清晨第一縷曙光照射在平壤城城頭上的時候,守城門的小頭目老薑緩緩睜開眼睛,緊了緊身上的毛氈,用迷茫的目光看了一眼周圍的同伴。眨巴了好幾下眼睛之後,老薑逐漸清醒過來,伸手替身邊的外甥蓋好滑落地上的破舊毛毯,輕手輕腳的爬了起來,卷好毛氈拿在手中,漫不經心得向北面看了一眼。

從前天開始,泉蓋蘇文就下令守城將士必須日夜輪值,隨時隨地留意北面的方向,以防唐軍忽然到來措手不及。老薑連續兩天都輪值守夜,不過唐軍並未前來,派出去的探馬也沒來回報消息,因此老薑也是下意識向北看了一眼,沒想到這一眼看過去,身子頓時僵硬起來,手中的毛氈也悄然滑落地上。

“唐軍來了!唐軍來了!大家快起來啊!”僅僅愣了一下,老薑就驚醒過來大聲喊叫。

聽見老薑近乎撕心裂肺的喊聲,北門城頭上的萬餘兵丁高句麗都被驚醒過來。短短几個呼吸間,城上頓時亂糟糟的熱鬧起來,有的人拿錯了別人的兵器、有的人正要爬起來卻被旁邊的人絆倒在地,怒罵聲和驚慌的喊叫聲此起彼伏,而掌管北門的一名遊擊將軍站在大聲喝罵,命令手下趕緊集結起來準備守城,還對附近手腳慢的手下拳打腳踢,更是讓場面混亂不堪。

足足花了盞茶時間城頭上的高句麗兵丁們才清醒過來,丟下一地的毛毯毛氈之後,萬餘人亂七八糟的站在城牆後面,緊張的握着兵器向北面看去。只見三裡開外,一支百餘人的唐軍騎兵正策馬緩緩而離開,爲首的幾人還不停的對城頭上指指點點。

“他媽的!你們這些膽小鬼,才一百來個唐軍,就把你們嚇成這樣!老薑,你這個老蠢物,竟然不看清楚就一驚一乍的。!”看清楚只有一百多唐軍之後,那名遊擊將軍迅速穩定心神,對着手下破口大罵起來。

大多數人都慚愧的低下頭去,也有少數人暗自腹誹,媽的剛纔聽說唐軍來了,你個狗日的雙腿不也在發抖?現在倒好,見到唐軍人少,竟然出言怒罵我們!老薑唯唯諾諾點頭認錯,轉過頭就對唯一的外甥使了個嚴厲的眼色,讓他按照前倆天自己教的去做。

就在這一會時間,唐軍這一小隊騎兵已經到了一里開外,隊形齊整無比,身上的盔甲和手中的兵器一看就十分精良。爲首的是個身穿銀色盔甲,手持方天畫戟的英武將領。

金泰廬詢問左右:“誰認識那人是誰?”

左右都搖搖頭,許多人看清唐軍的精良裝備,眼中都露出一些羨慕之色。

這時城外那唐軍將領大聲喝道:“城上的聽着,本將軍乃是薛仁貴,奉皇上之命前來向泉蓋蘇文傳話,安市城樑萬春將軍已經投靠我大唐,皇上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即將抵達平壤城,泉蓋蘇文若是及早投降,皇上可免其一死!若是負隅頑抗,城破之後玉石俱焚!”

薛仁貴喊完話,伸手摘下背上的強弓搭箭上弦,低喝一聲只拉的弓如滿月,只聽得嗡嗡弓弦響處,三支箭連環射向城頭。第一支和第二支都射斷了插在城頭上的倆杆大旗,第三支射斷旗杆之後勢頭不減,嗖的一聲從老薑頭頂擦過,帶起幾道髮絲之後砰然釘在後面的城樓上。薛仁貴三支箭出手看都不看,反手把弓箭放回背上,撥轉馬頭帶着手下迅速向來路而去。

老薑被那一箭嚇得面無人色,直到薛仁貴等人離去,這才搖搖僵硬的脖子,回頭看着深深釘在城樓上的那支箭,心頭後怕不已。周圍的其他兵丁們都縮縮脖子,看着倒在地上的三杆大旗,竟然沒有一個人上前去扶起來。金泰廬也被薛仁貴的連環三箭驚嚇住了,要知道他站的最靠前,若是薛仁貴那三支箭對着他而來,此時城上必然就多了一具屍體。

“將……將軍……軍,還是趕緊向大莫離支大人稟報吧!”老薑牙齒有些發抖,不過還是出言提醒金泰廬。

金泰廬如夢初醒,指了指自己的戰馬顫聲道:“老薑,就由你去大莫離支大人府上稟報吧!本將軍要留在這裡,提放唐軍再次到來。”

老薑知道泉蓋蘇文最近脾氣極差,因此金泰廬不敢前去稟報,這才讓自己前去觸這個黴頭。老薑雖然極不願意去,無奈官大幾級壓死人,只好無奈的答應下來,騎着金泰廬的戰馬飛馳向泉府。

金泰廬看着老薑的背影,又轉過頭看了看薛仁貴等人消失的地方,輕輕的鬆了口氣。

“將軍,小的記起來剛纔那個大唐將軍是什麼人了!”身後一個副將忽然驚呼了一聲。

金泰廬隨口問道:“是什麼人?”

這副將顫聲道:“那人自稱是薛仁貴,那就不會錯了!小的聽北面來的行商說起過,薛仁貴是赫赫有名的張煥麾下第一猛將,襲取玄菟城和蓋牟城此人都立下不小的功勞。而且當初遼東城破的時候,薛仁貴就是第一個攻上城頭的!據說僅僅死在他手裡的同胞就不下二百人,就連泉蓋世文大將軍也死在他手裡,此人可謂是有萬夫不當之勇,沒想到箭術也這般厲害!”

這副將聲音極大,周圍千餘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再加上剛纔被薛仁貴精彩絕倫的三箭懾服,城頭上頓時又起了一陣騷動。金泰廬也驚訝不已,沒想到大唐皇帝派這麼一個猛將前來僅僅傳了倆句話,真是有些大材小用了。其實金泰廬不知道的是,李世民也知道薛仁貴箭術通神,因此故意派他前來傳達消息,起到先聲奪人震懾對手的作用,而薛仁貴也沒有辜負李世民的期望。這時周圍手下越說聲音越大,金泰廬趕緊大聲呵斥幾句,讓麾下衆人派好陣型位置,等候大莫離支接下來的命令。

老薑心裡依舊後怕不已,心不在焉的在街上飛奔而過,幸好路上沒有幾個行人,否則早就會撞到行人。很快來到泉府大門外,老薑按捺住起伏的心情,翻身下馬走了過去。門口侍衛問清楚身份之後,就有一人引着老薑向內走去。雖然不是第一次來這裡了,見到周圍富麗堂皇的建築和裝飾,老薑依舊感覺自己如同鄉下人進城。

泉蓋蘇文已經倆天沒睡好了,此時雖然睏倦不堪,還是強打精神召集幾個主要手下詢問情況。金熙澤和泉男建剛稟報完城中的情況,泉男生正要說說守城的事情,外面侍衛通報說城上來人有緊急軍情。

泉蓋蘇文也懶得說話,擺了擺手讓來人進來說話。

“小的見過大莫離支大人!”老薑進來就伏在地上準備叩頭。

“免了!”泉蓋蘇文不耐煩的打斷了老薑的行禮,“快說是什麼緊急軍情!”

“回大人的話,剛纔一小隊唐軍騎兵忽然出現在城下,爲首的叫做薛仁貴。他……他……”老薑有些害怕,實在不敢稟報薛仁貴的所作所爲。

泉蓋蘇文怒道:“你這蠢貨!薛仁貴說什麼,你直接說就是!”

金熙澤摸摸鬍鬚,心裡對泉蓋蘇文輕視不已,這位大莫離支大人最近變化極大,竟然和一個小兵計較起來,實在有失身份。泉男生低着頭,眼中閃過一絲奇怪的神色,悄悄瞟了一眼泉蓋蘇文接着迅速低下頭去。

老薑卻嚇了一大跳,趕緊一五一十把薛仁貴所說所做稟報了一遍。

“要本大人直接投降?哈哈,真是可笑之極!那個薛仁貴,真是猖狂至極!”泉蓋蘇文聽完後哈哈一笑,擺擺手讓老薑退下去,似乎對大唐皇帝的威脅渾然不放在心上,只是寬大的袍袖下面微微顫抖的雙手卻揭露出了他的真實心情。

泉男建拱手道:“父親,大唐主力大軍想必很快就會到來,孩兒請父親大人親自上城鼓舞軍民士氣,和唐軍決一死戰!”

“二公子所言極是!”姜炫燮雖然心情低落,並沒忘記自己謀士的身份,因此馬上贊同泉男建。

“大莫離支大人,下官以爲不妥!”一人馬上出言反對,真是金熙澤。

泉蓋蘇文不悅的問道:“有何不妥?唐軍主力前來,本大人正該去城上鼓舞士氣!”

“大人明鑑,大唐皇帝僅僅派了百餘人前來傳話,而且還讓殺了泉蓋世文將軍的薛仁貴帶頭,明顯的就是想要激怒大人,至於打擊城中士氣一事倒是成了次要!若是大人被這等區區小計激怒,豈不正中了對方全套?大人乃是我高句麗的擎天之柱,自然要在情勢最危急的時候再出面安穩人心!此時事情並不嚴重,因此下官以爲,大人沒必要親自上城鼓舞士氣,派出一親信之人即可!”

“大人不可!”姜炫燮馬上出言反駁,“若是此時不安穩人心,等到大唐主力大軍前來,人心更加慌亂,想要收攏人心豈不事倍功半?請大人明鑑!”

“父親大人!城中尚有大唐奸細,若是此時上城,父親大人的安危會受到威脅!”泉男生也插了進來,“不妨藉此機會試探一番,若是見到父親大人不出面而鬧事或者傳播謠言者,必然是大唐奸細無疑!奸細的害處十分巨大,不可不防啊!”

“大哥所言差矣!”泉男建搖了搖頭,“有我等在,豈能讓父親大人收到絲毫威脅?父親,請准許孩兒所請!”

“父親,此事不可!”泉男生寸步不讓。

“好了,都住嘴!”泉蓋蘇文喝止爭吵的兄弟倆,微微猶豫起來。

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一百二十三章 密謀造反(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二百八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一百二十三章 密謀造反(上)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四百三十一章 出城談判議和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上)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
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二百六十九章 百濟內亂(下)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誘敵深入(下)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四百章 波斯人的反攻(中)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城(下)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第一百二十三章 密謀造反(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二百二十章 初遇高句麗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中)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二百七十二章 輕取白巖城(中)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二百八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三百八十七章 下馬威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一百二十三章 密謀造反(上)第七十八章 西內苑賜宴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四百三十一章 出城談判議和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上)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抵達大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