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

俾路思快步走過來,向伊嗣俟三世見禮後,地上一封書信。羅斯圖姆和李浩瀚也接着向俾路思行禮,這位王太子毫無傲氣,也謙遜的向二人還禮。

看在張煥的面子上,李浩瀚還笑着稱讚了兩句:“王太子殿下聰慧謙遜,實乃陛下之福,波斯百姓之福啊!”

“哈哈,李將軍過獎了,若非張大人的教導,王太子也不會變的如此懂事!王太子,你要記住,永遠都要對你的師尊保持尊敬!”

“謹遵父王教誨!”俾路思一臉恭敬,眼中有着強烈的嚮往之色。

其實不必伊嗣俟三世叮囑,俾路思王太子也早就對張煥充滿了感激和尊敬,不過原因說起來有些可笑——張煥爲人十分溫和,而且還替俾路思向伊嗣俟三世請求,准許這位性格溫和的王太子飼養小動物。於是在俾路思心目中,張煥就成了一等一的大好人。當然,張煥勸說伊嗣俟三世的時候用的理由,或者說藉口就是‘用信鴿來傳遞軍情’,故而伊嗣俟三世很爽快的答應了張煥這個勸說。俾路思王太子得到准許大喜過望,短短數日之間,就飼養了一大堆小動物,其中張煥贈送的鴿子更是成了王宮中的寶貝。

“好了,王太子,你回宮去吧,如果再有鴿子送來新的信件,無論何時都馬上送來給我。”

“遵命,父王陛下!”俾路思行了一禮,歡快地向王宮而去。

羅斯圖姆看着俾路思的背影,感嘆道:“王太子殿下最近開朗了不少,臣十分欣慰!”

伊嗣俟三世笑了笑沒說什麼,緩緩開始拆開信件,心裡卻對張煥很是感激。自從答應了張煥的勸說,最近一段日子父子倆的關係明顯親密了很多,使得伊嗣俟三世老懷大慰。

“這封信是張大人一天半之前送出的,信上說了,兩三天之內,唐軍就會有大動作,讓我們也準備一次反攻,解除泰西封周邊的威脅。哈哈,看來張大人和我們所想完全相同啊!”伊嗣俟三世就着火光,看完信後臉色很是興奮。

李浩瀚拱手笑道:“恭喜陛下,末將敢保證,只要大總管一動手,大食東進主力必然會煙消雲散!”

羅斯圖姆也笑着點了點頭,神情顯得十分振奮。

“理當如此!理當如此啊!對了,李將軍,剛纔本王問你的問題你還沒回答,今夜何時出城反攻?”

“陛下,末將猜測賽爾德可能會在亥時左右開始撤退!所以末將建議,亥時隊伍集結,然後先排派遣一支騎兵小隊悄悄出城,前去查探大食軍營虛實,一旦確認他們開始撤退,大軍馬上從後掩殺。不過末將想要提醒兩件事,其一,那些鎢堡中的大食人可能會出來阻擊;其二,既然賽爾德久經戰陣,必然會防備我軍追擊,說不定會在途中埋伏兵馬伏擊我們的追兵。”

伊嗣俟三世似乎渾然不在意李浩瀚的疑慮,而是笑着詢問羅斯圖姆:“首相大人,你對李將軍這兩個疑問有什麼看法?”

羅斯圖姆也是一臉輕鬆:“陛下,臣以爲李將軍有些多慮了。”

李浩瀚有些納悶:“哦?請首相大人指教。”

“李將軍有所不知,泰西封以西鎢堡衆多,然而城池卻很少,賽爾德有五萬多人,只能撤退到一百多裡外的馬裡城。那些鎢堡都是我們建造的,所以對其中的情況瞭如指掌,每一座鎢堡最多能駐紮一千多戰兵,即便出來阻擊也無關緊要;至於李將軍所說的可能會遇見伏擊,這個更不足爲慮,泰西封以西方圓二百餘里全都是平坦的地形,賽爾德想要伏擊我們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多留一支隊伍延緩我們的追擊罷了。”

“原來如此!”聽完伊嗣俟三世的含笑翻譯,李浩瀚恍然大悟,“陛下,既然泰西封以西都是平坦地形,末將就有足夠的信心追上賽爾德的主力,並且戰而勝之!”

“本王絕對相信李將軍所部的勇猛!首相大人,你們商議過之後,認爲讓誰率軍出城反攻最合適?”

“陛下,賈馬奧大將軍是最好的人選!”

“本王也是這個意思!首相,你親自去向賈馬奧傳達命令吧,然後讓隊伍開始集結。”

“遵命,陛下!”羅斯圖姆向伊嗣俟三世行了一禮,又對李浩瀚像模像樣地拱了拱手,邁着肥胖的雙腿快步離去。

“李將軍,你真的不需要本王提供什麼幫助嗎?”

“真的不用!末將也去集結隊伍了。”

“好的!李將軍,請你告訴你的勇士們,打敗賽爾德之後,本王會給每個人加以賞賜。”

“末將代他們先謝謝陛下了,末將告退!”

李浩瀚離去後,伊嗣俟三世又站在城頭上向城外的大食軍營張望了很久,這才興沖沖地回到了王宮。

戌時三刻,城外大食軍營。

連綿的帳篷羣裡燈火愈加昏暗,兩百多名老弱傷兵湊到軍營最前方,對着城頭賣力地敲鼓吹號,大聲鼓譟忙個不休。軍營里人影瞳瞳,數萬大食人正在忙忙碌碌收拾東西,爲即將到來的撤退做最後準備。

將軍大帳之內一片安靜,直挺挺坐着的賽爾德嚴肅地看着兩名親信將領,目光不停地在兩人身上移動,似乎在做着某種選擇。賈巴爾和庫賽爾在他銳利的目光注視下,顯得有些侷促不安,都把腦袋微微低了下去。

過了一會兒,賽爾德似乎做出了決定,沉聲道:“波斯人很有可能出城追擊,雖然一路上鎢堡裡面的守軍也會幫助我們撤退,但是本將軍還是有些不放心!庫賽爾將軍,本將軍讓你帶一萬人馬斷後,確保我們能順利撤退到馬裡城,你能做到嗎?”

庫賽爾愣了一下,感到很是意外,一時竟然沒有回答。

“庫賽爾將軍!”

庫賽爾趕緊應道:“是!大將軍,小將一定確保大軍順利撤退到馬裡城!”

“如果波斯人出城追擊,人數必定不會少,斷後隊伍會遇見很大的危險。不過不管遇見什麼危險,你都不許輕易撤退!”

庫賽爾凜然道:“遵命,大將軍!”

“你也不必過於緊張擔心,本將軍的計策有很大可能瞞過波斯人,他們不一定會出城追擊。”

“不管波斯人是否出城追擊,小將都會拖住他們!”

“很好!賈巴爾,你率領一萬人馬作爲前軍,本將軍會帶着其餘兵馬緊隨其後。一路上經過鎢堡的時候,切記亮明身份,否則有可能遭受到攻擊!”

“小將遵命!”

“都去準備吧,半個時辰之內出發!”

“是!”

二人退下後,賽爾德走到大帳門外,久久看着前方的泰西封城牆。許久之後,賽爾德有些黯然對搖了搖頭,回到營帳中披掛整齊,從親信庫思魯手中接過兵器,大步走了出去。

亥時,在一直沒有停息的嘈雜聲中,賈巴爾率領着一萬人馬,率先從帳篷羣后面的黑暗地帶悄然離去。與此同時,泰西封西邊城門也悄然打開,一小隊人銜枚、馬裹蹄的騎兵悄悄出城,乘着夜色緩緩接近大食軍營。

半個時辰後,賽爾德的三萬多人馬也相繼離去,大營裡僅剩下了庫賽爾率領的一萬餘斷後隊伍。

賽爾德大軍離去不久,幾個穿着黑衣的人影趁着黑暗無聲無息地從東南角潛入進了大食軍營。這幾人湊到一座帳篷邊上,仔細傾聽一陣後,其中一人悄然溜了進去,不一會就退了出來,和同伴竊竊私語幾句,又溜進了隔壁的帳篷。連續進入了七八做帳篷之後,這幾人晃着火摺子,點燃了幾座帳篷,火勢很快就蔓延開來。

“打開城門!出城進攻!”泰西封北門城頭上的李浩瀚看見火起,大喝一聲奔下城牆。

虛掩的城門迅速被打開,李浩瀚一馬當先,帶着手下的契丹騎兵蜂擁而出。

西門處,賈馬奧也帶着五萬騎兵魚貫衝出城,向大食人軍營掩殺過去。

見到火起,正帶領後軍撤退的庫賽爾就知道大事不好,肯定被波斯人發現了!此時也顧不得救火,更顧不得那些擂鼓吹號的老弱傷兵,庫賽爾心急如焚地下令迎敵。

不一會兒時間,悶雷般的馬蹄聲就震顫着大地,夾雜着鋪天蓋地的喊殺聲迎面而來。

庫賽爾聽清楚敵軍的聲勢,頓時臉白如紙,作爲一個不錯的騎兵將領,他很快就判斷出了敵軍的數目絕對不下五萬人!就憑手下這一萬人馬,如何能夠抵擋?只是如今想要馬上撤退也做不到了,一旦下令撤退,勢必軍心大亂,面對身後數倍騎兵的追殺,這一萬多人會死無葬身之地!

“爲真主而戰的光榮時刻到了!傳令,列陣迎敵,不許一人退後!違令者斬!”

庫賽爾拔出腰刀,硬着頭皮剛下達了命令,賈馬奧的前軍已經衝到了軍營前方。庫賽爾這一萬人本來準備撤退,此時倉皇轉身迎敵,頓時場面一片混亂。而剛纔擂鼓吹號的二百餘人根本來不及逃跑,就被潮水般而來的大隊騎兵所淹沒,無數波斯騎兵衝進軍營大肆砍殺混亂的大食騎兵,慘叫聲、喊殺聲和戰馬悲鳴聲此起彼伏。

賈馬奧並未親自攻入軍營,當發現此地大食人數量不多之後,馬上果斷的留下了一萬人殲滅殘敵,帶着其餘大隊騎兵向西追擊而去。

李浩瀚的騎兵隊伍依舊是一人雙馬,出城後並未跟着賈馬奧向西追殺,而是向西北方向而去,準備由嚮導帶路從上游淺灘處渡河,繞個大圈之後從前方堵截賽爾德的大軍。

因庫賽爾還帶着一萬人沒有渡河,賽爾德率領中軍向西渡河之後,並未毀去河上的寬闊浮橋。軍營起火的時候,賽爾德的中軍才向西奔了不到十五里地,回頭看見軍營的大火,賽爾德頓時心頭又驚又怒,又悔又恨。此時想要派人掉頭回去浮橋已經來不及了,賽爾德只好下令全軍加速奔跑,同時再次分出五千人馬,讓親信庫思魯帶着斷後。

明知這道命令凶多吉少,對賽爾德無比忠誠的庫思魯還是毫不猶豫接受了,還向真主鄭重發誓,只要自己率領的五千人沒有死光,就一定會爲大將軍抵擋住波斯人的追兵。即便賽爾德早已心如鐵石,此時也不禁淚盈滿眶,草草安慰叮囑幾句,再次率領剩下的人馬向西奔逃。

庫思魯的五千騎兵剛剛整列好陣型,遠處就出現了一望無際的火把羣,雷霆般的馬蹄聲直震得人心驚膽顫。看見追擊而來的波斯人如此威勢,庫思魯和留下的五千人徹底失去了生還的信心,紛紛抱着必死之心,高呼着真主安拉保佑衝了上去。

若是地勢有利,五千誓死不退的騎兵足以抵擋十倍於己的追兵很長時間。然而在這平坦的河岸邊上,庫思魯這五千人馬的阻擊沒有起到太大作用,一個照面間死傷就不下兩千人,鮮血瞬間就染紅了河岸邊數裡方圓的草地,人馬屍首、斷折的兵器和散落地上的火把隨處可見。賈馬奧也再次分出七千人馬,留下來剿滅負隅頑抗的庫思魯,自己繼續率領大軍跟在賽爾德身後窮追不捨。

數萬大軍一追一趕,很快就向西奔出了四十餘里,雙方人力馬力都逐漸衰弱,賈馬奧的追逐速度也放慢了下來,不過追逐雙方之間的距離已經縮短到了五六裡左右。這一路上也經過了四五座鎢堡,無奈裡面的大食守軍根本就來不及反應,追逐的數萬大軍就一掠而過,只能是望其項背而興嘆。

拂曉時分,賽爾德率領着不到一萬人的殘部,狼狽不堪地出現在了底格里斯河上游、馬裡城以西十幾裡處。整個下半夜,賽爾德都在抵擋追上來的波斯騎兵一波又一波的追殺,足足付出了兩萬多人的慘重傷亡,這才勉強擺脫了同樣精疲力盡、無力追趕的賈馬奧。

看着遠處在晨曦中若隱若現的馬裡城,賽爾德緊繃的一顆心總算是鬆懈了一點。馬裡城城牆算是比較堅固高大的了,而且裡面囤積了數不清的糧草,只要進入城中據城堅守,哪怕對方十倍兵力前來圍攻,賽爾德都有把握保住城池不失。

“馬上就到馬裡城了,大夥兒打起精神,只要進入城中我們就安全了!”賽爾德振作精神,用力舉起腰刀,給士氣盡喪的殘餘部下們打氣。

聽得馬裡城快到了,心情灰暗的部下們紛紛擡起頭,向着東面張望。當看見城池的輪廓時,數千人紛紛用嘶啞的聲音歡呼了起來,使出最後一絲力氣策馬向前奔去。然而僅僅奔出三四里路,歡呼聲就變成了驚駭的叫聲,只見前方一片寬闊無比草坡下面,靜靜地站立着大隊騎兵,正中的大旗上大書着一個奇怪的大字。

“快看,那是什麼!”

“真主啊!那是唐狗的騎兵!他們怎麼會出現在哪裡?”

“怎麼會這樣?仁慈的真主啊,救救你的忠實信徒吧……”

大唐騎兵怎麼會出現在這裡?賽爾德也在一遍遍問着自己,難道這就是前日信使所說的那隻神秘隊伍?不對!賽爾德搖搖頭,猛然間想了起來,這支騎兵隊伍,分明就是前幾天衝進泰西封的那隻騎兵隊伍纔是!

大旗下的李浩瀚看着幾裡開外呆若木雞的數千敵軍,嘴角露出一絲猙獰的笑容,高舉橫刀大喝道:“殺!一個不留!”說完一提繮繩,率先向敵軍發起了衝鋒。

“將軍有令,殺!一個不留!”契丹騎兵們嗷嗷大叫,紅着眼睛跟在李浩瀚身後殺了過去。

賽爾德仰天長嘆:“可恨!可恨啊!我雄獅將軍賽爾德,竟然會如此憋屈的死在這裡!將士們,落到那些異教徒手中,不但會喪命,靈魂也會煙消雲散!只有奮勇殺敵,爲真主的榮光而戰,才能救贖我們的靈魂!死戰不退!殺!”

“寧死不退!爲真主的榮光而戰!”

既然已無退路,又不可能投降,這些殘兵敗將也只有鼓起最後一絲勇氣,排着紛亂的陣型,向對面的唐軍衝了過去!

雙方甫一接觸,以逸待勞的李浩瀚所部就如同一把把鋒銳無比的利刃,瞬間就衝進了賽爾德的隊伍,幾個來回衝鋒就把對方分割包圍了起來。唐軍的橫刀較長,對上大食人的彎刀本來就佔有優勢,此時對方雖然困獸猶鬥,畢竟已經成了強弩之末,哪裡是強悍的契丹騎兵的對手!幾乎每一個呼吸間,都有大食騎兵慘叫着滾落馬下,很快就被無數馬蹄踏成肉醬。

賽爾德被數百名親兵拼死護衛着,連續擋住了唐軍的幾次衝殺。然而他周圍的手下將士卻不停落馬身亡,賽爾德看的心如刀絞卻毫無辦法,只能眼睜睜看着唐軍一個個包圍圈越來越緊。

不到半個時辰,被分割包圍的九千多大食騎兵就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五百人,而且幾乎個個帶傷。其中有兩百餘人甚至沒了戰馬和兵器,只能緊緊擠在一起,用仇恨無比的目光盯着周圍的唐軍。

賽爾德舉目四望,心情倉皇無比,不禁用嘶啞的嗓子唱起了一首悲涼的聖歌。周圍的大食騎兵們都紛紛跟着唱了起來,悲愴無比的歌聲越來越大。

唐軍也感受到了濃烈的悲愴之意,紛紛停止了砍殺,對這些死戰不退的敵人也感到由衷地敬佩,就連李浩瀚都連贊三聲‘好漢!’。

“殺!爲了真主的榮光!”一曲終了,賽爾德雙手舉着彎刀,向大旗下的李浩瀚衝了過去。

“殺!爲了真主的榮光!”嘶啞的凌亂喊聲中,殘餘的大食騎兵們爆發出了濃烈的鬥志,向着唐軍瘋狂衝殺過去。

“弩箭!射!”

李浩瀚再次讚歎幾聲,下達了最後的絞殺命令。

唐軍紛紛拿出剛纔一直沒有使用的手弩,把數不清的強勁弩箭射向瘋狂衝來的大食人。

大食騎兵極少有人身穿鐵甲,對近在咫尺的強勁箭矢根本無可抵擋,一連竄的箭矢入肉的噗噗聲、一連竄的鮮血飛濺、一連竄不甘的慘叫聲……

盞茶時間,剩下的一千多人已經被射成了刺蝟,賽爾德也身中十幾箭,摔倒在幾名手下的屍體上,兀自死不瞑目。在他身前七八步開外,那面千瘡百孔的雄獅大旗一折兩段,浸泡在了血泊之中。

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食主力大軍到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麥加內亂(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九章 排戲(上)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
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食主力大軍到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三百七十四章 部下的衝突第二百六十二章 沒有矛盾要製造矛盾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攻克遼東城(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一百零三章 伏俟城(下)第三十三章 大臣們的爭執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第三十二章 進宮獻藝第三百七十七章 祭天出兵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十八章 謀劃反擊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六十八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焚俱毗羅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二百八十二章 倭國的提前佈局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五十章 峽谷之戰(下)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一百九十二章 兌換風潮(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麥加內亂(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西內苑決議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七十二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九章 排戲(上)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弟會面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一十二章 慘敗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四百一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聖外王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八十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