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

張煥等人悠閒自在的在驛館喝茶,高昌王宮裡卻吵翻了天。衆位大臣各抒己見,有建議鞠文泰和突厥斷絕關係,趕緊向大唐示好的;也有請鞠文泰馬上斬殺大唐使節,向突厥求救的。兩派互不相讓,一時之間爭吵不休。

鞠文泰只聽得心煩意亂,伸出肥胖的手掌輕揉兩邊額角。這時鞠智勝快步走了進來,衆大臣看了一眼王太子,又開始爭吵起來。

鞠文泰一拍扶手,站起身怒喝道:“都給我住嘴!智勝,大唐使節安頓好了?”

衆大臣見鞠文泰發怒,這才相繼閉嘴不言。

“父王,已經安頓在了驛館。”

“大唐使節有沒有不滿之處?”

“沒有!兒臣將大唐使節安排在了城東驛館,比起其他幾個驛館,那兒是最好的。”

鞠文泰一屁股坐下,擦擦汗水道:“智勝,你有什麼看法?”

鞠智勝道:“我高昌是中華屬國,這點無法否認。大唐近些年無暇西顧,突厥人才得以在西域橫行霸道!我高昌也不得不依附突厥人,向他們年年進貢。突厥人胃口極大,貪得無厭!大唐皇帝可從來沒要我高昌進貢巨量財物!如今大唐皇帝既然要向西域用兵,兒臣看來,正是一個和大唐修好的機會。”

鞠文泰皺皺眉頭,相比起來大唐確實寬厚多了。

這時李世豪高聲道:“王太子此言差異!我高昌既然已經依附了突厥,若是朝三暮四豈不被人笑話?再者,大唐遠在千里之外,而突厥重兵就在碎葉、疏勒,數日及至!若是出爾反爾,只怕禍事將至!”

鞠智勝搖頭道:“國丈豈不聞張煥所說,大唐大軍就在隴右道集結?突厥雖然強大,如何是大唐的對手?須知就是大唐把他們趕到西域來的!”

李世豪一愣,梗着脖子道:“依老臣看來,那張煥只是危言聳聽罷了!若真的有二十萬大軍集結,前者達延芒撤離鄯善,只怕唐軍早就殺過來了!”

鞠智利附和道:“國丈大人所言甚是!王叔,那張煥肯定是虛張聲勢!”

鞠文泰本來傾向於鞠智勝所言,這時又開始猶豫起來。

鞠智勝見父王猶豫不決,暗自嘆口氣道:“父王,無論如何眼下不能得罪大唐使節!突厥人的使者應該快來了,不如先看突厥人如何決定再作打算吧!”

達延芒撤離鄯善之後,鞠文泰派人就向乙毗咄陸求助。算算日子,突厥使者從怛羅斯城過來,也差不多該到了。

鞠文泰語氣疲倦:“那就這樣吧!智勝,聽說那張煥文采飛揚,這幾天就由你陪着他吧!”

“謹遵父王之命!”

“鞠智利,不許去找大唐使節的麻煩!”

“哦……謹遵王叔之命!”

鞠智勝本來還想和鞠文泰好好談談,不想鞠文泰十分疲憊,說了兩句話就把他趕了出來,讓他去陪大唐使節。

鞠智勝心中嘆息,父王總是優柔寡斷,只怕將來高昌的命運十分堪憂!不想走出王宮後,卻看見鞠智利和李世豪一起消失在了街角處。鞠智勝緊皺眉頭,本來想派人跟上去,思來想去之後還是搖搖頭去了驛館。

進了驛館,鞠智勝就邀請張煥幾人去自己府中赴宴。張煥欣然答應了,帶着王玄策幾人去了太子府。席間鞠智勝幾次想要談談國事,都被張煥巧妙地避開了,只是和他談一些風花雪月之事。

酒宴直到戌時才結束,告辭的時候張煥道:“王太子,我還是第一次來西域,不知明日可否四處看看?”

鞠智勝想都不想就答應了,反正高昌城附近也沒什麼值得保密的東西。

次日一早,鞠智勝就前來邀請張煥出城去遊玩。張煥並未帶護衛,只帶了小癡幾人一起前去。

不得不說,此時的高昌城附近景色真的很美。又正值盛夏,綠樹成蔭百花爭豔。綠洲上,到處都是星星點點的牛羊。

張煥留意到,在城西有一條大河流過,就提出去上游看看。鞠智勝告知說這條大河叫做交河,河水主要是天山積雪所化,是方圓幾百裡最大的河流。

張煥心中一動,對鞠智勝笑道:“不知王太子可見過黃河長江?”

“不曾得見!僅僅從書上看到過,說實話很想去看看!”

“呵呵,在我看來,這條河只能算是小溪罷了。王太子有機會不妨去我大唐,看看氣象萬千的黃河長江!”

張煥雖然沒有明說,卻有把這條河比作高昌,把大唐比作長江黃河的意思。鞠智勝想了一會才明白過來,心中不免有些惱怒。

張煥不等他生氣,接着道:“王太子飽讀詩書,想必也知道中原朝廷的強大之處。歷來和中原對抗的周邊民族,幾個有好下場?前者有匈奴,後者有突厥,都曾經和中原相抗!如今匈奴安在?突厥人又是何等情況?一旦我大唐西進,乙毗咄陸的覆滅指日可待!”

情知張煥所言是真,鞠智勝嘆息一聲,怒氣也迅速消失。

張煥語氣轉爲柔和道:“還請王太子好好勸勸高昌王,和突厥人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

鞠智勝默默點點頭,心中更多的卻是無奈。要想勸服鞠文泰,除非是突厥人忽然拋棄高昌,否則的話只怕很難。

被張煥這番話所動,鞠智勝心情一直不好,勉強陪着張煥逛了一圈,太陽剛升起來就帶着張煥回到了高昌城。

接下來連續幾天,鞠智勝都整日相陪,也從不限制張煥等人的自由。只是每當張煥問起鞠文泰的情況,都被他塞搪過去。

張煥也不着急,將高昌城附近的地形牢記在心裡後,索性向更西邊去看了一圈,到了銀山腳下才迴轉。銀山西麓就是焉耆,根據張煥瞭解的情況,焉耆王此前也向大唐進貢稱臣,後來才倒向了突厥。

經過這幾天的四處查看,張煥對高昌城以及周邊的情況基本已經瞭解清楚。既然目的已經達到,張煥就準備再去見鞠文泰一面,然後不管什麼情況都回長安去。不料八月六日一大早,鞠智勝就拉着他去交河上游打獵。

鞠智勝這些天可謂鞍前馬後,一國王太子能做到這般,張煥也不好拂了他面子,就備好弓馬去了交河上游狩獵。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巳時了。剛走到城外十里地左右,就聽見西邊傳來一陣馬蹄聲,不久之後塵土飛揚,一隊百人左右的騎兵從兩裡開外疾馳而過。

阿提力見到來人裝扮,策馬上前低聲道:“大人,是突厥人。”

張煥心中恍然大悟,自己在查看高昌城周圍地形,同時鞠文泰也在用緩兵之計,以等待突厥人的到來。

見到突厥人到來,鞠智勝臉色很不自然,刻意拖延了一陣子,等到突厥人都進城後才帶着張煥等人回城。張煥冷眼旁觀,也懶得說破。

回城之後,張煥就要立刻去見鞠文泰。鞠智勝百般推搪,最後被張煥逼得無奈,只好答應最遲明天一早就帶張煥進王宮。張煥心頭冷笑,想必鞠文泰要和突厥人商量之後,才能下決定。

回到驛館,張煥就令阿提力去打探一下,那些突厥人去了哪裡。不久阿提力回報說,突厥人被安置在了城北驛館。看來鞠文泰也知道,若是雙方見面,只怕會馬上起衝突。

鞠智勝離去後,並沒像往日那樣再來驛館相陪,整天都不見人影。除此之外,雖然還是沒限制張煥等人的自由,不過有人外出馬上就會被人跟上。

見到情況有變,王玄策等人都憂心忡忡起來。張煥心裡也有些後悔,早知道如此就該強行離去,想那鞠文泰也不敢阻攔。

到了天色暗下來時,不但沒有人來安排晚宴,驛館對面還忽然多出來了五百兵丁,明目張膽的監視着張煥等人。

“鞠文泰想做什麼?難道想把我等交給突厥人不成!”王玄策出去看了一圈,回來後臉色凝重。

張煥臉色也很難看:“這件事是我的疏忽!小癡,你去打探下情況。把那副軟甲穿上,小心點!”

小癡平靜的點點頭,去房間換了衣服,從驛館後面翻牆而出。

小癡這一去,竟然一個時辰左右都沒回來。張煥心中焦慮,不停的在房中踱步。王玄策趕緊勸慰說,小癡武藝高強,肯定會沒事的。話雖如此說,張煥仍然很自責,若非自己疏忽大意,怎麼會陷入這種境地。

直到戌時,小癡才悄然回來。

張煥上前握住她手急道:“你沒事吧?怎麼去了這麼久?”

小癡淡然一笑道:“我沒事!領頭的突厥人叫執失穆,是執失突利的侄子。我去的時候,鞠智利和李世豪也在城北驛館。從他們的談話得知,執失穆一來就去見了鞠文泰,知道我們在這裡,執失穆就要鞠文泰將我們抓起來交給他。鞠文泰並未馬上答應,只是說會好好考慮。”

王玄策有些驚訝:“兩國交戰尚且不斬來使,鞠文泰不會這麼做吧?”

張煥搖頭道:“我倒是認爲大有可能!小癡,鞠智利和李世豪去找執失穆做什麼?”

“這兩人是去向執失穆買好的,信誓旦旦的保證明天一定說服鞠文泰,將我們抓起來。爲了討好執失穆,剛纔鞠智利將他請到了家中玩樂,李世豪並未前去,似乎還有事情要辦。”

王玄策怒道:“那兩人一看就不是好東西!叔珩,不能再坐等了!”

張煥點點頭正要說話,守在門外的李銅走了進來,說是有人送信過來。張煥打開一看,偌大的一張紙上只有兩個字——抱歉!張煥愣了一下,馬上就明白這是鞠智勝的信件,心裡隱約有些感激。

“誰的信件?”

“鞠智勝的,沒什麼要緊的。”張煥將信件收起來,低聲對李銅道:“你出去和你大哥說下,把驛館裡的高昌人全都控制起來,不要驚動了門口那四個人!那四個人暫且不要動,留意着就是。”

“是!”

“玄策,去通知將士們聚集在一起,不要弄出聲響,我有話要說!”

“喏!”

在驛館裡的高昌人,大都是僕役下人,很快就被李鐵帶人綁了起來,絲毫沒有驚動門口的四個侍衛。

王玄策也進來回報,說將士們都集結在了後院。張煥換上鎧甲,將寶劍懸在腰間,面色沉靜的向後院走去。

將士們已經被王玄策打過招呼,因此都十分安靜的在後院等待,見到張煥過來,都齊齊看着他。

張煥手按劍柄,在將士們身前走了一圈之後,沉聲道:“大家可能還不知道,突厥人派來了使者,鞠文泰準備明日將我等抓起來交給突厥人!”

張煥此言一出,將士們滿臉驚訝之色,低聲議論起來。大唐和西突厥仇恨滔天,若是落到西突厥人手裡,只怕不死也會去半條命!

“本官一時疏忽,在高昌城多留了兩天,導致如今這等局面,本官先向各位謝罪了!”張煥握拳捶胸,躬身行了一禮。

“大人說哪裡話來!該如何做,大人只管吩咐!在達阪山口都能擊敗十倍敵軍,豈會懼怕這小小的高昌城!”張煥話音剛落,就有一人低聲接口,卻正是張煥答應保媒的那個王二虎。

“王二虎說得對,大人,我們都信任你。”

“大人,請下令就是!”

張煥點點頭,心裡卻很是感激李大亮。要知道李大亮派給他的這一百五十人,大半都是和他在達阪山口並肩戰鬥過的,彼此都很信任。

“好,那就讓本官帶着大家,突出高昌城!”張煥語氣雖然低,卻十分堅定。“只是若就此離去,豈不讓高昌人和突厥人笑話!好男兒當效班定遠!本官准備趁夜襲殺突厥使者!一來趁亂出城,二來也要給鞠文泰和突厥人一個顏色看看!”

班定遠就是漢朝的定遠侯班超。

當年漢朝準備攻打匈奴,班超奉命出使鄯善,準備拉攏鄯善,再者也有探路的意思。

起先鄯善王態度很親切,後來匈奴人也派了使團前來,鄯善王態度大變。眼看情勢不妙,班超連夜帶三十六勇士,順風縱火衝殺進匈奴使團駐地,將匈奴使團斬殺殆盡!鄯善王大驚失色,趕緊歸附了漢朝。

班超也因此事一舉成名,最終得以封侯,班超的事蹟一直在西域流傳,蘭州府兵自然全都知道班定遠是誰。如今見張煥準備效仿班超,前去襲殺突厥使者,若是成功一定會名留青史,而且還能製造混亂趁機出城。當下人人士氣高漲,紛紛用目光盯着張煥,等待着他分派命令。

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四百一十六章 暴亂之夜(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七十九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上)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進入怛羅斯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七十四章 御前辯論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至九成宮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七十六章 協助閱卷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一百零二章 伏俟城(上)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四十七章 淘寶開分店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
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蓋牟城破(上)第十五章 最後一場戲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四百一十六章 暴亂之夜(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易儲(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一百零九章 大鬧高昌城(上)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二)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四百零六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上)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二百二十五章 玄菟城(下)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倭人的本性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七十九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上)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四百零一章 波斯人的反攻(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進入怛羅斯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二百二十六章 迴歸路線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五十七章 上元節燈會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犬養毅剩回國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五)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七十四章 御前辯論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至九成宮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七十六章 協助閱卷第一百六十六章 奔襲怛羅斯城第二百零九章 籌劃征伐高句麗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動亂將起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四)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三十六章 水師的作戰計劃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二百八十一章 逃跑(下)第三百零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八)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一百零二章 伏俟城(上)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九十六章 達阪山口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一)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四十七章 淘寶開分店第三百八十二章 內賈德的分兵決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三百零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