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

朝陽透過窗戶照射在寬闊的大廳裡,坐在窗戶附近的一名官員下意識的擡手擋了一下陽光,忽然覺得不妥,趕緊放下手腕,瞟了一眼坐在主位的泉蓋世文,悄悄低下了頭。周圍的官員們大都低着頭,有幾人看似目不斜視的看着地上的瓷器碎片和散落的奏章,其實眼睛餘光也一直留意着泉蓋蘇文。

泉蓋蘇文左手緊緊的握成拳頭,右手肘放在案几上,手掌按住額頭來回摩挲,眼睛裡充滿了血絲。昨天晚上對於泉蓋世文來說,是掌握高句麗權位以來最灰暗的一個夜晚。短短的三天時間,玄菟城和蓋牟城雙雙失守,胞弟泉蓋世文不得已只好撤離遼水防線。這還不算,唐軍水師竟然運載大軍登岸,包圍了卑沙城,情勢岌岌可危。

“形勢已經糜爛不堪,諸位有什麼看法?”泉蓋世文停下右手的動作,雙手同時扶住案几,語氣平靜地詢問。

“大莫離支大人,蓋牟城雖然失守,不過遼東、瀋州、白巖等地還在我們手中,這幾座堅城都囤積了大批糧草物質,而且泉大將軍的主力並未受損,堅守的話足以抵擋住唐軍主力南下。小的認爲,當務之急是派出援軍解救卑沙城。”泉蓋蘇文話音剛落,右手第二個武將就起身回話,這人正是頂替樸卜萬的信任平壤守將高爽基。

“大莫離支大人,小的有不同看法。”坐在左手第一的領議政李赫搖着頭反對,“卑沙城雖然城池不大,但是地勢十分險要,守將金大熙驍勇善戰,城中軍民齊心,足以抵擋唐軍攻城。卑職認爲,當務之急是消滅大唐水師,這樣一來登岸的唐軍就會成爲甕中之鱉。”

“領議政大人所言甚合吾意!”泉蓋蘇文再次摸了摸額頭,“平壤城中的兵力不能再抽調了,只能讓水師出動了。唉!不知道倭國人的水師到哪裡了。”

“什麼!”衆人齊齊吃了一驚,倭國水師會來助戰?

李赫小聲道:“大人,倭國水師真的會來助戰?”

“是的!”泉蓋蘇文肯定地點點頭,“本大人已經和倭國使者蘇我有朋達成了協議,他們會派全部水師前來助戰。”

李赫馬上問道:“大人,倭國人什麼條件?”

“擊敗唐軍之後,攜手滅掉新羅,讓百濟恢復向倭國進貢!”

“這怎麼可以!”李赫吃了一驚,“百濟這些年一直向我們進貢稱臣,那些倭國矮子竟然想趁火打劫?真是可惡至極!”

“嘿嘿……”泉蓋蘇文冷冷一笑,“戰勝唐軍之後,百濟會不會存在都很難說,倭國矮子們又何足懼?”

“大人英明!”衆人很快明白過來,齊聲稱讚起來,原來大莫離支大人是想統一整個高麗半島!如果真的做到那一步,高句麗人肯定會迅速崛起,伺機謀圖中原也未可知!想到這裡,衆人眼中都充滿了敬佩和嚮往,沒想到逆境之下,泉蓋蘇文還有這等雄心壯志!

“諸位將來都是肱骨之臣,本大人將來還要多多借重。”泉蓋蘇文淡淡看了衆人一眼,“剛纔的話,任何人不得外傳,否則……”

李赫率先道:“大人放心,我等一定守口如瓶,唯大人馬首是瞻!”

其他人也趕緊表忠心,泉蓋蘇文話裡話外,都有將來要登基的意思。特別是那句‘肱骨之臣’,意思更是昭然若揭,這時候不表忠心豈不是傻瓜一個?

“大人,小的有關於百濟的要事稟報。”這時門外忽然向起了一個聲音。

百濟!難道是倭國人來了?泉蓋蘇文精神一振,對着門外喝道:“進來。”

門打開後,一名侍衛進來躬身道:“啓稟大人,南線傳來消息,倭國使者蘇我有朋已經從百濟登岸,晚間即可到達平壤城。蘇我有朋使者擔心大人着急,先送了一封信過來。”說完之後,這名侍衛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雙手放在了泉蓋蘇文案几上。

泉蓋蘇文擺擺手讓這人退下,確認信上的火漆完好無損,這才拆了開來認真觀看。李赫等人都緊緊盯着泉蓋蘇文,試圖從他的臉色上看出一絲端倪。

“哈哈哈……”泉蓋蘇文看完信後,忽然大笑起來。

“大人,敢問有什麼好消息?”

“你自己看吧。”泉蓋蘇文卻不回答,伸手把信件遞給了李赫。

李赫接過信件,看完後也笑道:“看來倭國這次下了大本錢了!三萬水師啊,這估計已經是倭國能派出的最大兵力了!除此之外,倭國人竟然讓扶余風回到了百濟,百濟王老弱臥牀,一旦扶余風掌握權勢必然會遵從倭國的意思,全力進攻新羅。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暫時從南線抽調一部分兵力出來了。”

扶余風乃是百濟王太子,自幼就作爲人質送到倭國,飽受倭國人的白眼,生計十分艱難。後來扶余風遇見了輕皇子,也就是如今的孝德天皇,此人對扶余風十分照顧,因此一直被扶余風視爲再造之恩,可謂是言聽計從。

“這事先不急!”泉蓋蘇文擺擺手,否決了李赫的提議,“南線的兵力暫且不要調動,倭國水師主力即將到達,等到他們和唐軍水師一戰之後再作打算。倭國人忽然把扶余風放回來,肯定有重大圖謀,萬一他們忽然起異心,南線有幾萬大軍存在,我們也不至於猝不及防。”

“大人所言極是,是小的疏忽了。”李赫恭維了一句,“卑沙城那邊怎麼辦?”

“卑沙城……”泉蓋蘇文沉吟了一會,用力一拳砸在案几上,“讓金大喜戰至一兵一卒,也要死死守住!根據我們瞭解的情況,唐軍水師只是比我們略微佔些優勢,一旦倭國水師加入戰局,唐軍水師必敗無疑!到那時候,卑沙城之危自然而解。蘇我有朋信中說了,最多兩天倭國水師就能抵達唐軍登岸海域,金大喜再不濟,堅持兩三天理當不成問題!傳令下去,馬上讓水師向唐軍水師所在海域進發!李赫,你派人前去遼東城,讓泉蓋世文務必保持清醒,萬萬不可出城迎敵,靜待水戰結果再作打算。”

隨着泉蓋蘇文命令的下達,在統領樸熙的率領下,高句麗一萬多水師離開了平壤西邊海域,迅速向着唐軍水師所在海域進發。

八月三十日戌時,卑沙城下。

夜幕下的卑沙城,如同猙獰巨獸一般扼守在山崖之上,似乎隨時都會張開大嘴,將來犯的敵人一口吞沒。

高句麗人崛起時就開始蠶食遼東,佔領遼東全境之後,在大黑山上使用石塊築了一座城,當時取名爲畢奢城,後來改名爲卑沙城。這座石城隨山勢構築,城牆綿延十幾裡,城內峽谷蜿蜒,城外四周懸崖絕壁,地勢十分險惡。前朝大業十年,隋煬帝大軍前來的時候,水師提督來護兒率軍佔領了此地,斬殺數千高句麗人。可惜後來隋煬帝大軍敗退,高句麗人再次佔據了此地,重新修建加固了城牆,更加易守難攻。

此時在卑沙城外幾裡處,程知節正在和幾名將領看着前方的城池,小聲討論着攻城方法,劉仁軌站在一邊卻一言不發。前天包圍卑沙城之後,唐軍已經連番發起了數十次進攻,然而都因爲地勢太不利宣告失敗,白白損失了兩千多將士。

“劉將軍,你有什麼看法?”程知節忽然詢問劉仁軌。

劉仁軌猶豫了下,沉聲道:“末將是水師統領,本來不該隨意發表意見。不過大將軍有令,末將就隨意說幾句,若是說錯了還望諸位將軍勿怪。”

“劉將軍客氣了!”程知節豪邁的擺擺手,“都是皇上的兵馬,何必計較這個?有話直言就是。”

“喏!”劉仁軌指着卑沙城,“這幾天我軍傷亡不小,卻一直沒有什麼進展,主要是因爲地勢。卑沙城三面懸崖,只有西邊城門附近可以進攻,我軍又沒有攻城器械,因此進攻十分困難。末將有個想法,不妨放棄雲梯,使用繩索鐵鉤攀爬而上。”

“這主意不錯!”劉仁軌剛說完,身後一個高大將軍馬上出言贊同,這人乃是程知節麾下將領程名振。

程知節也點點頭,不過語氣有些疑惑:“主意是不錯,問題是哪來那麼多繩索鐵鉤?”劉仁軌笑了笑:“大將軍,水師免不了接舷戰,船上的繩索鐵鉤多的是。當初籌建水師的時候,張煥將軍特意吩咐了這點。”

“對啊!”程知節拍了拍掌,“本將軍竟然沒想到這個!叔珩這傢伙還真是有一套。既然如此,今晚就試試吧。誰願帶兵前往?”

程名振馬上抱拳道:“大將軍,末將願往!”

“大將軍,末將願一同前往!”水師副將王文度也抱拳請戰。

“如此,就看二位將軍的了!”程知節也不廢話,馬上開始分派任務,“因爲地形太過狹窄,二位將軍率領兩千精銳即可,你們自己去挑選擅長攀爬的將士。本將軍會率領大批弓箭手,掩護你們進攻。好了,這就去準備吧!”

“喏!”二人同時答應一聲,轉身前往岸邊的軍營。

“劉將軍,可有高句麗人水師的動態?”二人離去後,程知節看了看漆黑的海面,轉頭詢問劉仁軌。

“高句麗水師今早離開了平壤城西邊海域,目標肯定是我們。不過大將軍放心,末將早已做好了準備,一定會一戰擊潰高句麗水師,確保登岸隊伍的安全。”

程知節滿意地點點頭:“如此甚好!劉將軍,且隨本將軍一起去督戰吧。”說完邁開步子,向着卑沙城下而去。

“敢不從命!”劉仁軌笑着答應一聲,跟在程知節身後而去。

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十章 排戲(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上)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密謀造反(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亂前夜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五)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四百一十六章 暴亂之夜(上)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四十八章 造訪船廠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三百一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四)
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九章 逃跑(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三百六十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上)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四百二十二章 覆滅(下)第十章 排戲(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謀取蓋牟城(上)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潘塔里奧的想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七)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三百六十二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再臨卑沙城第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上)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九十三章 初次領軍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崔伯顏到揚州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密謀造反(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面圍城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八十四章 三司會審(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三百八十四章 大食軍隊的底細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三百一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一百零四章 長安近況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昌覆滅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亂前夜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九)第二十章 春色滿屋第二百八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五)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一百四十二章 出兵在即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三十章 妙玉離去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四百一十六章 暴亂之夜(上)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二百二十八章 輾轉回歸(一)第四百零三章 麥地那之殤(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火焚山林(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四十八章 造訪船廠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三百一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