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

淡金色的夕陽照射在平坦無際的原野上,放牧歸來的大宛牧民們扯着嗓子,唱着粗獷的民歌,趕着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牛羊羣向遠處的鉢息德城迤邐而歸。鉢息德城是昭武九姓之一建立的弭秣賀國,也稱爲米國的國都,位於大宛國都貴山城西南方向三百多裡開外,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城。弭秣賀國是大宛一個小邦國,名義上歸於大宛國王達達勒斯管轄,不過達達勒斯對其的控制力度很是微弱。

這次藉着大唐西征這個絕佳的東風,達達勒斯扯虎皮拉大旗,向鉢息德城派遣了一支兩千人的精銳軍隊,名義自然是協助大唐天兵轉運糧草。這個藉口名正言順,大宛境內本來就是唐軍西征糧草的轉運地,而張煥大軍如今駐紮在嬀水一線,位於貴山城和嬀水之間的鉢息德城自然成了向嬀水運送糧草的最佳選擇。

明知道達達勒斯居心不良,但是面對其身後的十幾萬大唐精銳大軍,弭秣賀懦弱的小國王也只好捏着鼻子認了,還索性把鉢息德城交給唐軍和達達勒斯派來的人控制,自己舉族遷往貴山城做富貴閒人去了。弭秣賀國十分弱小,作爲國都的鉢息德城中也才三四萬人,其日子過得及其窘迫窮困。因此對於小國王的決定不但無人反對,還引發了一陣歡呼,窮困的百姓們都指望着能借着這次大唐西征的大好時機,像突厥人那樣抱上大唐的大粗腿過上好日子。於是這座很小很小的都城,就成了大唐囤積糧草的重要之地,所有運送到嬀水一線的糧草都會先送到這裡,然後再轉送向西。而每當有糧食運送過來或是需要轉運到前方唐軍大營,城中百姓都爭先恐後的幫着唐軍接收運送,也不要唐軍的報酬,只希望唐朝來的天兵們能記住自己的些許功勞。

牧民們優哉遊哉把牛羊羣趕到城下的時候,夕陽已經快落山了,一千多唐軍加上一千多達達勒斯派來的士兵們一起,正押送着幾百輛大車的糧草向西而行,運送這些糧草的都是鉢息德城中的百姓。近些日子這種情景見得多了,那些牧民們也不再感到稀奇,紛紛把牛羊趕到路邊讓開道路,膽子大的還和認識的人嬉笑幾句,引起陣陣歡聲笑語,唐軍對此也只是報之一笑。

大車隊伍過完後,越聚越多的牧民們又對着遠去的大隊背影評頭論足了一番,這才相繼趕着牛羊回城,狹窄的城門不久之後就關閉了起來。

這支運送糧草的唐軍隊伍速度很快,一路都在加速前行,天黑之後也僅僅歇息了不到半個時辰,用過乾糧飲水之後繼續打起火把連夜趕路。又向西前進了二三十里路,遇見了一條不大的河流,隊伍前進的腳步停了下來,民夫們開始卸下大車上的糧草,運送到小河對面之後再把大車趕過去,火把光照下吆喝聲響成一片。

河對岸幾裡開外的一小片胡楊林中,十幾名正坐在地上歇息的黑衣騎兵聽見喧譁聲,馬上一骨碌都爬了起來,湊在樹梢後望了過去。

“唐狗果然來了!”這個略顯驚歎的聲音,赫然是內賈德手下將領阿布阿里低聲發出的。

“那是自然!唐狗根本想不到我國會反戈一擊,所以國王陛下派出去的人很容易就查探到了唐狗運糧隊伍的行蹤,現在將軍看見的這支隊伍中,有好幾十個民夫都是我們吐火羅人。重用我們吐火羅人,對大食帝國將來在西域的統治是絕對有好處的!”這個聽起來有些的聲音,顯然是聲稱受潘塔里奧國王所差遣,前去和內賈德商議聯手對付唐軍的潘羅伊斯。

阿布阿里只顧着觀看前方小河處的動靜,隨口敷衍道:“這個自然,哈里發絕對不會虧待你們的,說不定還會把協助唐狗的大宛國領土交給你們呢!有你們吐火羅人的幫助,又有那些教徒兄弟們在西域各地發起的聖戰,我們一定能輕易擊潰張煥狗賊的大軍!”

潘羅伊斯滿口道謝,還笑着出言附和阿布阿里,心頭卻冷笑不已。

“潘羅伊斯使者,不知道潘塔里奧國王陛下派來襲擊唐狗糧草隊伍的人何時才能到?”阿布阿里睜大眼睛看了半個多時辰,眼看唐軍的糧草已經運過河一多半了,忍不住低聲詢問潘羅伊斯。

“現在已經是戌時左右了吧?應該快到了!阿布阿里將軍不要着急,國王陛下這次親自率軍出動,必定萬無一失。說不定前來截殺這支隊伍的人還沒到達,國王陛下已經騙開鉢息德城的城門,把城內的唐狗殺的落花流水了。”

阿布阿里誠心禱告了一句:“真主保佑國王陛下一切順利。”

阿布阿里的祈禱聲話音剛落,只聽得東北方向傳來悶雷般的馬蹄聲,很快一支打着火把的龐大騎兵隊伍就出現在了遠處,從火把的規模來看最少有一萬騎兵!

潘羅伊斯指着火把照耀下的旗幟:“來了,是我們的人!”

“終於來了!”阿布阿里不禁激動地喊了一聲。

唐軍的運糧隊伍也發現了有敵軍來襲,那些鉢息德城的民夫們驚慌呼喊着四散奔逃,火把光下只見無數雙腳在河水中踏過,向着西邊飛奔,激起大片大片的水花。這時響起了幾聲沉悶的鼓聲,護送的那一千多唐軍騎兵迅速集結起來,舉着火把面對着來襲敵軍。而那一千多大宛軍則四處放火,點燃那些堆積在小河兩岸的糧草袋子,拉車的牛馬受到驚嚇嘶鳴不已,有的掙脫繩索到處亂跑,場面一時混亂無比。

阿布阿里驚呼道:“唐狗要燒糧草!那麼多的糧食啊,他們竟然捨得燒掉!”

“將軍不必感到驚訝,唐狗人數少,又不想把糧食落到我們手裡,所以燒掉是很正常的事情。再說了,這些糧食對唐狗來說不值一提,可謂是九牛一毛而已。”

阿布阿里嘆道:“唐狗真是富庶啊!”

說話間來襲的騎兵大隊已經逼近到了小河邊上,嚴陣以待的唐軍騎兵迅速吶喊着衝了過去,對面也迅速分出兩千騎兵迎了上去。其他人則繞過唐軍騎兵前去驅趕追殺那些放火的大宛士兵,這些大宛士兵看上去膽小如鼠,發一聲喊全都扔下火把掉頭就跑。

廝殺聲持續了不長時間就消散下來,唐軍騎兵許是見到大勢已去,紛紛策馬向遠處逃遁,後面的吐火羅騎兵緊緊追了上去。

“快!快過去看看!”阿布阿里見唐軍逃了,歡呼一聲拉過戰馬跳了上去,率先衝出了樹林。

潘羅伊斯冷然一笑,也上馬跟了過去。

到了小河邊,早有人上來阻攔,見到是潘羅伊斯,馬上把他和阿布阿里帶到一個將領面前。

這名將領有些驚訝:“潘羅伊斯,怎麼是你?”

“我奉國王陛下之令去辦了一件差事,連夜趕路恰好經過這裡。洛伊斯將軍,這位是大食的阿布阿里將軍。”

阿布阿里撫胸一禮:“洛伊斯將軍,真主保佑你!”

“謝謝你,阿布阿里將軍。我們的國王陛下已經去了鉢息德城,你要不要現在就去那裡?”

“很好!那就請將軍派人帶路了!”

“不必另外派人,潘羅伊斯侍衛長就知道路線,我會派人護送你們過去,我還要把這些沒燒完的糧食運回去呢。”

☢тt kán☢c ○

“多謝!”阿布阿里興沖沖的在潘羅伊斯陪同下,向着鉢息德城狂奔而去,絲毫沒有發先什麼不對勁。

“快!快!快!馬上給剛纔不慎落馬的唐朝天兵治療傷勢!”阿布阿里一行剛剛消失在遠處,洛伊斯就跳起來下達了命令。

不久之後,那支‘四散逃跑’的唐軍騎兵也陸續迴轉,和前來‘襲擊’自己的吐火羅騎兵們一起,談笑中把沒有燒完的糧草袋子再次付之一炬。若是阿布阿里看見這一幕,只怕馬上就會驚的跳起來,這些所謂的‘糧食袋子’,除了最上層那些袋子裡的的確確裝的是糧食之外,其他的袋子裡都是泥沙浮土而已!

阿布阿里在潘羅伊斯陪同下向東北方向狂奔,爲了不暴露行蹤所有的火把都被熄滅,只是藉着淡淡的月色趕路。一個多時辰後,就遠遠看到了火光沖天的鉢息德城,頓時大喜過往,看來潘塔里奧國王真的騙開了城門!一行人到了幾裡開外,阿布阿里正準備讓潘羅伊斯派人進去差探個究竟,忽然見狹窄的城門中狂奔而出大隊打着火把的騎兵,火光下只見隊伍前方一面寬大的王旗隨風飄舞。

潘羅伊斯驚喜的喊了一聲:“是國王陛下!大家都點起火把,過去迎接國王陛下!”

狂奔出城的騎兵隊伍很快就發現了這邊驟然點起的火把,馬上一隊騎兵就脫離隊伍衝了過來。

潘羅伊斯舉着火馬拍馬衝了上去:“我是潘羅伊斯侍衛長!國王陛下在哪裡?”

“是潘羅伊斯侍衛長!快去稟報國王陛下!”

不一會時間,阿布阿里就在潘羅伊斯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身黑灰的吐火羅國王潘塔里奧身前。

“國王陛下,這位是內賈德大將軍的手下將領阿布阿里。”

“小將阿布阿里,拜見國王陛下!”

潘塔里奧微微一笑:“不必多禮,阿布阿里將軍,請你替本王帶兩個禮物回去給內賈德將軍。”

“請陛下把禮物交給小將,小將一定親手交到大將軍手中。”

“這兩個禮物都是不能帶走的禮物,哈哈!”潘塔里奧傲然一笑,回頭指了指火光中的鉢息德城,“那是第一個禮物!本王親自出馬騙開了城門,如今城中所有的糧草都已經付之一炬!張煥的西征大軍必須要從幾百裡外的貴山城運糧了!”

阿布阿里大喜:“果然是好禮物!多謝陛下相助!”

“第二個禮物就是,本王會親自率領六萬精銳大軍截斷唐狗的後路,和貴軍一起夾擊唐狗!”

阿布阿里更是陷入了狂喜:“這個禮物更好!國王陛下,我們大食人一定會永遠記着你的幫助的!多謝了!”

“不必客氣!幫助你們也就是幫助我們自己!如果唐狗擊敗了你們,我們的日子會更加難過。好了,本王要馬上回去調集大軍,軍情緊急,本王這就派人送你回去給內賈德大將軍稟報,擊潰唐軍之後再見!”

阿布阿里已經喜悅得無以復加,連道謝的話都說不出來了,暈暈乎乎被一隊吐火羅騎兵護送着向來路而去,根本就忘記了提出去鉢息德城之中看一看。

“愚蠢的大食人!竟然敢和大唐開戰,真是不知死活!”阿布阿里遠去後,潘塔里奧語氣中滿懷鄙夷。

“陛下真是厲害,這場戲演得毫無破綻!有了這個大功勞,將來不愁張煥大將軍不幫我們吐火羅說話。”

“那是當然!突厥人的好日子誰不羨慕?我已經讓大臣做好了萬全準備,隨時捕殺那些準備暴亂的狂信徒,這可又是一樁大功勞!”

“陛下英明!我們吐火羅人,很快就會過上更好的日子了!”

“哈哈,你說的沒錯!”潘塔里奧得意地大笑,忽然猛力拍拍自己的額頭,“哎呀,我都忘記了,快快快!都回城去幫着滅火,這次可是點燃了不少的柴火!”

笑聲中,大隊人馬調轉馬頭,飛速奔進了火光四起的鉢息德城。

次日凌晨,一路狂奔不止,累死了三匹上好戰馬的阿布阿里終於回到了嬀水附近的軍營,向內賈德稟報了這兩個天大的好消息。

內賈德欣喜若狂,馬上把這個消息通報給了軍中的將領們,同時向他們透露了‘西域教徒們即將發起聖戰’這個更大的好消息。被這幾個連續而來的好消息所鼓舞,士氣低迷無比的大食將領們如同打了雞血一般迅速振作起來,紛紛摩拳擦掌等着向唐軍發起報復攻擊。

當日午後時分,唐軍忽然開始拔營後撤,徹底印證了那幾個好消息是真實的。大食將領們紛紛來找內賈德,請求他趕緊做好準備,一旦西域各地發動聖戰的消息傳來,就馬上向唐軍發起進攻。

內賈德從善如流,馬上整合全軍,準備隨時出擊。

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四百二十九章 麥加內亂(中)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九章 排戲(上)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六章 找工作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的對策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七十四章 御前辯論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七十九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上)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
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三百二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三百七十二章 內賈德的建議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途末路(中)第三百零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九)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一百三十章 混水摸魚第三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九十二章 押運糧草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一百零七章 高昌王宮第四百二十九章 麥加內亂(中)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六十八章 崔康的暗中手段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一片廢墟的摩揭陀(二)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五)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四十一章 計劃實施第三百三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六)第三百四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八)第二百一十六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一百一十八章 紇幹承基的投靠第十一章 紈絝的陰招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一百五十一章 繼續向西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九章 排戲(上)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三十九章 同船異夢第六十章 奴隸市場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三百七十章 結盟第二十五章 曹霸歸心第六章 找工作第三百零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五)第二百六十三章 坐視狗咬狗第一百八十八章 世家的對策第二百七十章 求和,你們沒這個資格!第三百九十九章 波斯人的反攻(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四十四章 皇家親情第三百二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二百六十八章 百濟內亂(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浩瀚初遇大食騎兵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至埃克巴坦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一百一十七章 中伏(下)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窮途末路(下)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八十三章 三司會審(中)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七十四章 御前辯論第四百零八章 交戰在即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殘局難收拾第九十七章 達阪山口之戰(三)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七十九章 決定大唐國運的密談(上)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