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

片刻之後,在數萬人的注視下城門緩緩打開,數千玄甲騎兵魚貫而出。這些騎兵清理出一條通道之後,李世民在衆人簇擁下策馬而出,徑直向着李承乾的馬車而來。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見到李世民出城,城外的太子衛率將士們紛紛跪地參拜,城上的將士們也隨聲高呼。

震天的呼聲將李承乾驚醒過來,他表情木然的看了一眼正在過來的李世民,仍舊閉目盤膝而坐,絲毫沒有迎接的意思。

“承乾……”到了近前,李世民並未大發雷霆,而是語氣溫和的叫了一聲。

李承乾睜開眼睛,淡淡的看了他一眼,又將眼睛緩緩閉上。

“唉……”李世民無奈的嘆口氣,想要再說什麼,最終還是搖搖頭,吩咐將李承乾先帶到九成宮內,稍後再處置。

李承乾既不掙扎也不反抗,行屍走肉般被春浩帶着幾個內侍,扶持着向九成宮內而去。經過張煥身邊時,李承乾驀然擡起頭,眼神中滿是怨恨,張煥嘆息一聲轉過頭去。李世民見到這一幕,再次無奈的搖搖頭,策馬向跪在地上的將士們走去。

“皇上……”見到李世民過來,衆將士紛紛伏地叩頭。

段志玄見已經走到太子衛率大軍的前邊,趕緊低聲道:“皇上,爲安全計,不要再前進了!”

李世民充耳不聞,自顧着催馬前進。段志玄無奈,只好和張煥等人緊緊跟上。

一直來到數萬人的中間,李世民才緩緩勒住馬頭,伸手穩穩金盔,四面張望一陣之後,高聲道:“諸位將士們,爾等都是爲人所惑才參與此事,朕觀爾等皆有悔過之心,故而不予降罪!爾等速速回歸太子衛率軍營,不可隨意鬧事,朕回京之後再做處置。”

“皇上!”段志玄吃了一驚,這麼多人萬一鬧出亂子如何是好!

李世民淡然擺擺手,繼續高聲喊道:“將士們,朕信任你們!你們能讓朕信任嗎?”

“皇上,小人一定老老實實回到軍營,絕不讓皇上失望!”

“皇上開恩不罪,末將等人一定將兄弟們一個不落的帶回去,等候皇上發落!”

“多謝皇上信任……皇上萬歲!”

李世民話音剛落,周圍的將士們就七嘴八舌出言附和,不少人甚至熱淚盈眶,深深爲李世民的信任所感動。

張煥驚訝之餘,也十分敬佩李世民的胸襟。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故事,說李世民見一羣死囚很可憐,就將他們放回家去與家人團聚,一年之後的秋季再自己回到長安執行死刑!當時這些死囚感激涕零,雖然沒人監督押解,還是都老老實實回家享受最後的時光。據說一年之後,這些死囚都自動回到長安接受刑罰,無一試圖逃脫。當時讀到這個故事,張煥還有些不相信,如今見到眼前這一幕,不由得不信起來。

幾名校尉自動站了出來,開始整理隊列,準備迴轉太子衛率軍營。在李世民的注視之下,數萬人不再喧譁,默默地整理好隊形,輪番向李世民行禮之後,在那幾名校尉的帶領下緩緩向東而行。自始至終,李世民都沒再說一句話,只是靜靜的觀看。張煥等人也無人開口說話,場面很是肅穆。

太子衛率的人離開多半的時候,遠處又傳來一陣馬蹄聲,到了近前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原來剛纔逃跑的侯君集、李安儼賀蘭楚石等人,都已經被五花大綁抓了回來。押解這些人的,正是牛進達率領的利州精兵。

“皇上,末將牛進達奉命前來,已將侯君集等人全數抓獲,首犯無一逃脫!”牛進達此人身如鐵塔,聲似洪鐘,方形的臉顯得十分嚴肅。到了近前,牛進達翻身下馬走了過來,對李世民彎腰捶胸一禮。

李世民臉色沒有絲毫喜悅,伸手虛扶道:“牛將軍幸苦了,不必多禮!”

“謝皇上!”牛進達直起身子,對後面一揮手道:“押上來!”

侯君集的頭盔早就不知去向,頭髮披散開來,慘白的臉上滿是沮喪和懼怕。整個人看上去一下子老了幾歲。李安儼等人也披頭散髮衣衫不整,見到李世民都戰戰兢兢不敢擡頭。

“罪臣侯君集參見皇上!”侯君集雙膝一彎跪倒在地,想要叩頭卻因爲手臂被反綁,一下子側身翻倒在地。

李世民並未理他,而是轉頭對牛進達道:“牛將軍,韓威如何處理了?利州駐軍如今情況如何?”

“回皇上,韓威已經自盡。利州駐軍一切安好,韓威的親信都已經被末將一網打盡!那些私藏的兵器也已經收回。”

“很好!”李世民點點頭,“利州不容小視,你率領大軍馬上回去!至於這次的功勞,朕會記在心上的。”

“遵旨!末將告退!”

牛進達躬身一禮,又對段志玄和張煥等人點頭示意,翻身上馬帶着利州駐軍迅速離去。

李世民仍然沒理會侯君集等人,一直等到太子衛率的兵馬全部離開之後,纔對段志玄做個手勢,自己撥轉馬頭向城內走去。段志玄對張煥擺擺手,示意他先跟上,自己留下押着侯君集進入九成宮。

“張煥,你們不必跟着。”進入城門之後,李世民吩咐了一句,在皇宮侍衛的護送下回了內城的宮殿。

張煥目送李世民遠去,回過頭來時,段志玄正押解着侯君集等人進了城門。見到張煥,侯君集臉色木然,似乎沒看見他一般。倒是賀蘭楚石狠狠地瞪着張煥大罵,剛剛斥罵了幾句就被堵上了嘴。張煥微微搖頭,也懶得計較。所謂道不同不相爲謀,自己並沒做錯什麼!

李世民回到大殿時,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大臣早已經得知了情況,正在低聲議論,見他進來趕緊住嘴不語。

“諸位愛卿,且先各自回去吧,朕要靜一靜。”

“臣等告退……”見李世民心情欠佳,衆大臣們紛紛告退。

“趙胡纓,去把承乾帶來吧。”略微休息一會後,李世民揉揉額頭吩咐將太子帶來,聲音十分的疲憊。

趙胡纓轉身出去,將李承乾帶進來後,躬身退了出去。見到李世民,李承乾眼角微微一跳,緩步走過來也不行禮,只是靜靜的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微微一笑也不生氣,伸手一指坐席道:“承乾,坐吧。”

李承乾也不顧及形象,隨意一屁股坐了下去。

李世民暗自嘆口氣,語氣仍然很和善道:“現在就你我父子在,可否回答朕幾個問題?”

李承乾略微看了他一眼,緩緩點了點頭。

“你出身高貴,自小聰穎懂事,八歲就被朕立爲太子。太上皇去世時,朕守孝期間,你小小年紀監國,竟然毫無差錯,大臣無不交口稱讚!皇后十分欣喜,整日以你爲傲,朕更是萬分喜悅後繼有人!”李世民說到這裡,有些動情的看了一眼李承乾,李承乾雖然表情依舊木然,眼眶卻有些紅了。

李世民接着道:“朕不明白的是,自從皇后去世之後,你屢次悖逆之事,朕無數次寬宥於你,爲何卻不見悔改,反而變本加厲?時至今日,竟然起兵謀逆。朕自問並沒有對不起你,承乾,你能告訴朕原因嗎?”

聽到這裡,李承乾眼角滾下一絲淚滴,趕緊偏過頭去。

“朕知道,你怨恨朕偏袒青雀,可是你又哪裡知道,那是朕爲了讓你上進,不得已之下只好用青雀來激勵你!誰知……”

李世民一句話還沒說完,李承乾勃然起身怒道:“夠了!父皇,你整日只知道關懷李泰,何曾留意過兒臣?李泰每做一件事情,你都是交口稱讚!兒臣呢?做好了沒有一絲獎勵,那是理所當然!一旦出了一點紕漏,都會被你嚴厲斥責!父皇可知道,在兒臣的內心深處,是多麼渴望得到父皇的讚許!”

說到這裡,李承乾忍不住放聲大哭起來,一邊大哭,一邊將這些年受的委屈一股腦倒了出來。李世民臉色愕然,越聽越不是滋味。忽然想起了當日杖斃花稱心之後,在灞橋張煥對自己說過的那句‘男孩子也是需要父親關懷,而不是一味嚴厲的。’難道承乾變成這樣都是朕的錯?

李世民拍拍額頭道:“朕希望你做個好儲君,將來做個好皇帝,因此纔對你十分嚴厲。你若是像青雀那樣爲人謙和,性子溫潤如玉,知錯就改,朕何必如此?”

“什麼?李泰爲人謙和?哈哈!真是可笑!”李承乾聽到這裡,臉上雖然滿是淚痕,卻仰天大笑起來,“李泰那種僞君子,也能稱作溫潤如玉?哈哈,真是天下最好笑的笑話!”

李世民微微有些惱怒:“青雀文采斐然,朝野聲譽極好,豈會是僞君子?”

李承乾止住笑聲道:“父皇可記得‘君子不黨’這句話?”

李世民皺眉道:“岑文本等人,乃是在朕的授意之下才投靠青雀,不能說他結黨吧。”

李承乾冷笑道:“杜楚客、韋挺等人又如何?李泰暗中培植勢力,時常有奪嫡之心!父皇不妨想想,兒臣歸爲太子,還有何求?若非李泰一味逼迫,暗中陰招頻頻,兒臣豈會鋌而走險?李泰陰險毒辣,他一旦即位,兒臣和雉奴等兄弟們必定死無葬身之地!父皇若是不信,不妨問問雉奴和其他人!”

李世民聞言沉思不語,心中也有些懷疑起來。

李承乾擡起袖子擦擦眼淚,帶着哭腔道:“兒臣此次起兵,乃是迫不得已自保罷了!兒臣不否認犯下了謀逆之罪,然而起因乃是李泰暗中逼迫!若是父皇讓李泰入主東宮,豈不正中他的陰謀?父皇,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請您三思吧!”

“胡說!”李世民怒喝一聲,“虎毒尚且不食子,朕豈會殺你!”

李承乾慘笑道:“父皇若是讓李泰即位,無異於殺了兒臣!死在他手裡,還不如死在父皇手中!”

“你……”李世民怒喝一聲,滿腔火氣無處發泄,雙手用力一拂,將案几上的一堆東西全都掃到地上。

李承乾看了一眼滾在腳邊的一方硯臺,面色平靜的閉上了眼睛。

“來人,將太子帶下去好生看顧,若是出了半點差錯,朕定不輕饒!”

“喏!”趙胡纓凜然答應,親自上前將李承乾扶了起來,緩緩走出了大殿。

李世民深深地吸了幾口氣,對着外面喝道:“帶侯君集!”

段志玄將侯君集帶進來後,足不沾地的轉身就離去,唯恐惹上是非。侯君集看了一眼李世民,抖抖索索就要跪下行禮。

“不必了!”李世民伸手阻止他行禮,走上前抽出佩劍,將侯君集身上的繩索斬斷,用劍尖指了指坐席。侯君集眼色複雜,道了一聲謝坐了下來。

李世民收劍入鞘,定定的看了他一會,這才道:“前者在西內苑,朕自問說的很清楚了,你爲何一定要逼着朕殺你?”

侯君集慘笑道:“臣爲皇上出生入死多年,自問功勞不算小,然而地位卻遠遠不如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甚至還不如後來投靠的魏徵!後來太子殿下待臣甚厚,特意引爲心腹,臣也就盡心盡力幫助於他。本來臣也想着,就不爭了吧,太子殿下登基之後,臣的地位自然會更進一步!然而世事難料,皇上這些年寵愛魏王,時有易儲之心!魏王狼子野心,爲人陰險狠辣,一旦他登基,不但太子殿下,就連臣等跟隨太子之人,也會死無葬身之地!臣雖然起兵謀逆,也是爲了活命罷了!如今臣自知必死,請皇上看在多年情分上,替臣留下一絲血脈。臣九泉之下,也感念皇上恩德!”

侯君集說完之後,伏地猛力叩頭,額頭之上瞬間鮮血淋漓。

先有李承乾,緊接着又有侯君集,都指責李泰陰險毒辣,李世民不由得更加懷疑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此前魏徵,房玄齡等人就多次進諫,讓自己不要過於偏袒魏王,以防魏王起了異心,如今看來,似乎確實出了問題!

“朕答應你,會給你留下一個庶子!”李世民嘆口氣,“青雀的事情,朕也會好好考慮,你去吧!”

李世民說完之後,轉過身子擺擺手,不忍心再看侯君集一眼。

“臣去了!”侯君集整整衣襟,鄭重其事的磕了一個頭,也不管額頭上的鮮血,大踏步走了出去。

聽見腳步聲,李世民霍然回頭,看了看侯君集的背影,臉色十分哀傷。

李侯君集出去後,世民也沒心情再審問李安儼、賀蘭楚石和杜荷等人,下令先關押起來,明日回長安之後再做處置。安排完之後,李世民獨自一人坐在大殿中發呆,就連兕子和高陽前來求見都被擋了駕。

半個時辰之後,趙胡纓來報說侯君集已經在房中懸樑自盡。李世民聞聽一驚,站起身就想去看看,然而走到殿門口之後,還是停下了腳步。

侯君集死去之後,李世民並未因爲謀逆之事將他的功勞一筆抹殺。凌煙閣落成之後,侯君集仍然名列其中,排名第一十七位。同時李世民遵守諾言,將他的第七個兒子,也就是第五個小妾生的兒子留了下來。此人爲人憨厚老實,回到三水老家後娶妻生子,平平安安的活到了七十多歲。

第九章 排戲(上)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一百三十二章 迴轉九成宮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三百三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零八章 紡織城的建立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暴亂之夜(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六章 找工作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
第九章 排戲(上)第一百零八章 好男兒當效班定遠!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越沙海第四百二十四章 兵臨麥加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六十七章 科考舞弊的名單第二十一章 證據確鑿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至思渾河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詢問第三百二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八)第二百五十一章 卑沙城戰役(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辯機入吐蕃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二十四章 拜訪曹府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靖莊園第二百九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再會辯機第一百五十五章 誘敵深入(上)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九十四章 強敵來襲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三百五十四章 張煥的這幾年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二百零三章 吐蕃的決定第一百二十二章 回家第七十三章 跨過此線者,殺無赦!(下)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一百三十二章 迴轉九成宮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婚(上)第二百九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九)第三百三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第三百三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臨安市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封堵退路,四面包圍第三十六章 謀取賬本第五十五章 苦練基本功第二百八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戰幕拉開第三百八十三章 試探第二百零八章 紡織城的建立第二百零一章 伏俟城驚變(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渡河受挫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七十一章 天地有正氣,時窮節乃見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輕取白巖城(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兌換風潮(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五)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夜間密謀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三百零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張煥和袁天罡的約定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二百四十六章 蓋牟城破(下)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九十六章 初到布達拉宮第二百二十二章 渡河查探第六十四章 侯君集的建議第三百五十章 火焚山林(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暴亂之夜(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六章 找工作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九)第三百七十六章 靺鞨人的奔襲第二百二十七章 遼水一線的動態第一百一十五章 結盟太原王氏第一百二十章 重情義的李世民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一百二十八章 驚天秘密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往左武衛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三百零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二)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二百二十三章 玄菟城(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一百七十章 窮途末路(上)第十四章 妙玉和苗影的初會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