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民族政策的雛形

四月二十八日巳時,高昌城外。

休麗娜姐妹依依不捨的告別了父親,跟隨鞠智勝一行前往長安,同行的還有就地徵召的一萬五千民夫,由他們將陣亡將士的骨灰運回關內。爲了確保此行的安全,程知節特意派出了二千精兵護送。張煥也讓李文李武兄弟隨行,除了讓他倆回去向家裡詳細稟報自己的情況之外,兩兄弟還肩負着一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將張煥的密奏呈送給李世民。這份密奏足足裝滿了一隻小箱子,無法使用信鴿或者雄鷹傳送,只能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回去。

臨行之前,李世民曾經和衆位大臣討論過攻佔西域之後,如何處置那些小國和其他民族。

當時衆位大臣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爲擊敗突厥人之後,不可吞併那些小國,應當實行王道,讓他們歸附於大唐,年年朝貢即可。如此,皇上纔不負天可汗之名。抱這種觀念的不在少數,諸如孔穎達、魏徵、房玄齡都如此認爲。甚至就連李世民本人,也顧忌天可汗的名聲受損,心裡也傾向於征服即可。

另一派則認爲,從高昌、焉耆身上就能看得出來,那些小國無一不是牆頭草,將來一旦大唐在西域控制力減弱,這些小國肯定會背叛大唐。抱這種想法的人主要是武將,李靖、李績和張煥等人都認爲應當吞併那些小國以防後患。

李世民本來有些猶豫不決,後來長孫無忌也支持吞併西域小國,張煥又隱晦的提了一下當初那份龐大的經濟計劃。李世民最終改變心意,同意將整個西域全部囊括在大唐版圖之下,不過再三叮囑,萬萬不可引起大的動盪。

那次商議結束之後,張煥又單獨留了下來,向李世民說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李世民聽了之後十分感興趣,授予張煥處理這件事的全權,不過要隨時向自己稟報。張煥攻下高昌城之後,已經開始陸陸續續書寫這份奏摺,不停地加以完善。恰好休勒思又前來請求歸還城池,張煥一下子又有了新的主意,這才拖延了倆天才將修改後的奏摺送出。

“將軍,那麼小人就先回焉耆,恭候將軍大軍前來了。”休勒思不停的對女兒們招手,一直到看不見人影了,才恭敬地向張煥出言告辭。

張煥笑道:“既然如此,我就不留大師了。不過有件事請大師費點心思。”

“請將軍吩咐!”

“大師回去之後,請書寫一份關於各地馬匹的詳細說明。比如大食馬的優點缺點,以及如何改良等等。”

“將軍放心,這件事很容易辦到。”

“將來西域平定之後,還請大師爲我大唐培養良馬!”

休勒思猶豫了一下,還是點頭答應下來。若是突厥主力戰敗,整個西域幾乎都是大唐的,想不答應也不是可能的。

“那就好!大師,若是你能爲我大唐培育出良馬,本將軍保證,皇上會賜予你大唐爵位和官職!”

休勒思大喜,連連道謝答應,能被大唐皇帝賜予爵位的,整個焉耆除了焉耆王再無他人。自己雖然在焉耆名氣很大,卻不被焉耆王看重,僅僅被派去養馬,若是能獲得大唐皇帝的敕封,自己家族在整個西域都能揚眉吐氣了!

將休勒思送走之後,張煥立刻回了高昌城。此時在城內,無數高昌的青壯正踊躍前往高昌王宮之前,準備接受唐軍的招募。

攻佔高昌城之後,唐軍在張煥嚴厲約束下並未大肆殺戮,也沒有四處搶掠。再者本來自古就是中華屬地,很多人都說的是漢語,高昌人對唐軍並無過多仇恨。鞠智勝這幾日也應張煥的命令,四處宣揚唐軍的仁義,聲言去除國號併入大唐版圖,號召百姓踊躍響應大唐將軍的命令。

張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發出公告,招募高昌將士加入唐軍。

公告裡說了,一旦被唐軍招募,除了餉銀比唐軍低三成,其他的全部和唐軍一樣。只要立下功勞,不但餉銀會和唐軍一樣多,也會根據功勞大小晉級。不但如此,張煥在公告裡,還提出了一個對於高昌人來說,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卻絕對無法拒絕的條件——凡是爲唐軍效力五年以上,而且立下功勞之人,都可以閤家把戶籍遷往關內,由朝廷根據人頭髮給土地,變成真正的大唐人!

張煥此舉,說白了就是爲了兩個字:同化!離京之前和李世民的那次密談,張煥雖然說了很多主意,不過歸根到底也是爲了這倆個字。征服不難,難的是如何守住打下的基業!一味的殺戮,或者是一味的縱容,都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只有在潛移默化間,讓西域各個少數民族自動成爲大唐人,這纔可以永絕後患。張煥的那份龐大計劃中,西域是一顆最重要的棋子,無論如何是不能隨便出差錯的。

因爲這個緣故,張煥不惜用大唐的戶籍和土地作爲籌碼。不過張煥完全低估了高昌人想成爲真正的大唐人,以及擁有土地的熱情。前天這道公告一出,成千上萬的高昌人涌向高昌王宮外的招募地點,僅僅兩天時間,已經招募了兩萬多人。就連高昌城外的不少人也趕了過來,準備加入唐軍。根據眼前的情況來看,最遲後天,就能招募到張煥計劃中的四萬人了。

對於張煥就地招募將士的決定,程知節並無反對的意思。不過對於張煥竟然敢許下戶籍和土地的承諾,程知節心中十分驚駭,趕緊將張煥找去詢問。張煥並未向他透露那份龐大的經濟計劃,只是明確地表示這是皇上答應的,還取出李世民的密旨證明,程知節這才放下心來。張煥心中十分清楚,一旦對世家門閥的釜底抽薪之計大獲成功,中原肯定有大量土地無人耕種。公告裡定下的五年期限,也是張煥爲了謹慎起見,否則的話定爲三年也沒什麼不行。

可以說,張煥完全是在用西域做試點。一旦成功,將來處理其他國家,諸如吐蕃、高句麗也就有了可以借鑑的經驗。當然,對於不同的民族,張煥的主張也會不盡相同。甘願被同化的,比如現在的高昌人,就會給他們足夠的好處,讓他們逐漸融入大唐。對於突厥人張煥態度很堅決,一定要將他們完全驅逐出西域!至於已經處於漢化中的高句麗和倭國,張煥是一定要想方設法吞併的!

張煥並不知道,李世民答應讓他全權處理,主要是因爲他的見解十分新穎,聽上去十分可行。李世民想要看看,這種全新的朝廷方略,能否真正解決大唐周邊的隱患。若是成功了,自然是一勞永逸,利國利民。若是失敗了,反正西域完全控制在大唐手中,再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辦也不遲。

張煥在王宮前面看了一會,見招募過程井井有條,不管是大唐將士還是高昌人,態度都很和氣,心裡十分喜悅。這時負責招募的薛仁貴見到他來了,趕緊走過來行禮。

張煥笑着回了一禮道:“薛校尉,已經招募多少人了?”

峽谷之戰後,薛仁貴就被張煥提拔爲陪戎校尉,這陪戎校尉乃是從九品上的官職,也算得上是越級提拔了。

“將軍,已經招募到了二萬八千餘人!”薛仁貴看着張煥恭敬地回答,眼中頗多感激之色。

此前跟隨尉遲兄弟前來時,薛仁貴還很是不樂,沒想到僅僅一仗過後,自己就被提拔成了陪戎校尉。雖然也是低級軍銜,不過每月的餉銀多了近十倍。對於家境貧寒的薛仁貴來說,心裡已經十分滿足了,對張煥也十分感激。

張煥隨意和他寒暄幾句,正想仔細問問,程知節派人來找,讓他馬上過去。

去了之後才知道,契苾何力派人回報,右威衛大軍即將到達龜茲。同時蘇定方還稟報說,乙毗咄陸親率十五萬大軍,已經到達了碎葉城,請程知節大軍速速向西進軍。

由於糧草昨日就已經運到,程知節和張煥商議之後,決定明日一早就向西進軍。由於左武衛傷亡頗多,程知節決定將蘭州府精銳二萬人暫時併入左武衛,由張煥統一指揮。至於近幾日招募的高昌兵,則交給李仲文和邱師利嚴加訓練,若是前方戰局需要,再調遣他們過去。

此日晚間,大軍已經到達了焉耆都城,焉耆王帶着文武大臣出城五十里迎接。見到唐軍軍容齊整,裝備精良,整個焉耆都爲之震動驚駭。

由於已經和程知節密談過了,因此和焉耆王打交道的事情,程知節讓張煥單獨處理。

焉耆不同於高昌,歷來有親近中原的傳統。因此和焉耆王單獨密談的時候,張煥態度比較強硬,除了讓焉耆王派遣大軍跟隨唐軍作戰之外,還要焉耆王派遣王太子去長安‘學習大唐文化’。

數萬精兵就在眼前,焉耆王哪敢拒絕,對於張煥的要求全部答應下來。爲安其心,張煥也隱晦的表示,被鞠文泰奪取的三座城池,很快就會還給焉耆。除此之外,張煥還保證擊敗突厥人之後,不會順手滅掉焉耆,而且戰勝之後,還會根據焉耆軍隊的表現,適當的把好處分一些給焉耆王。得到張煥的保證,焉耆王總算放下心來,趕緊下令召集二萬人跟隨唐軍作戰。

對於焉耆,張煥的想法就是先用強大的兵力震懾其心,再將焉耆綁上大唐的戰車,戰勝之後再適當的給與一些好處。

焉耆和高昌一樣十分適合棉花生長,然而糧食卻十分短缺。張煥深信,若是用金錢和糧食來換取棉花,不愁焉耆王不在全國大量種植棉花!如此一來,要不到幾年時間,焉耆的農業命脈就會掌握在大唐手中。到了那時候,再施加一些別的手段,不愁焉耆不主動融入大唐!

對焉耆的處理方法,同樣也適合西域其他搖擺不定的國家。在張煥心目中,棉花不僅可以用來打擊世家,同時也是對西域各國經濟滲透的利器!只要在經濟上完全依靠大唐,將他們的利益和大唐綁在一起,又有強大的軍力威懾,何愁他們不真心歸順?

大軍在焉耆待了一夜,次日一早就離開焉耆都城,帶着焉耆王的二萬將士,迅速向西進軍。

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二章 學友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五十九章 考試第七章 論詩和舞臺劇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三百九十四章 隱藏信徒們的密謀暴亂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上)第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
第一百四十九章 峽谷之戰(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前往卑沙城第八十八章 被推遲的婚禮第二章 學友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一百七十三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上)第六十六章 李恪和李治的品味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一百二十一章 朝堂震動第八十九章 孩子王的悠閒生活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五十九章 考試第七章 論詩和舞臺劇第一百零一章 遲來的諾曷鉢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二百零五章 吐谷渾的歸屬(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撤離遼水第四百零九章 交戰(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六十四章 平壤城動亂(上)第四百零四章 麥地那之殤(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發行日第二百三十章 輾轉回歸(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蓋牟城破(中)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三百四十九章 審問第一百九十三章 信任危機的解除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食騎兵的覆滅(下)第四百零七章 大食主力渡嬀水(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對峙第七十七章 苗影回揚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五十三章 驚訊第三百九十四章 隱藏信徒們的密謀暴亂第二百一十章 漕幫商會的決議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條件達成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二百零七章 吐谷渾的歸屬(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覆滅(上)第四十九章 初到長安第六十五章 賀蘭楚石的勸說第三百九十六章 洞若觀火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四十三章 解密賬本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一百三十七章 易儲(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謀取蓋牟城(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三)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三章 學堂考覈第二百九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中)第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上)第八十二章 三司會審(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二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戰役(一)第二百一十四章 世家的徹底衰敗(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被欺騙的大食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第二十九章 未知女子的信件第二十八章 皇宮裡的爭論第四十章 揚州行第五十一章 初會高陽公主第四百零二章 紇幹承基兵至塞拉特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六十九章 呈報名單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怒火第一百四十八章 抵達黑石峽谷第三百八十章 和達達勒斯的商議第四十二章 大獲成功第六十一章 慷慨解囊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二百五十二章 卑沙城戰役(五)第一百零五章 玉門關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八十六章 花稱心之死第四百一十七章 暴亂之夜(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七)第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五十二章 終南尋親第一百六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二百一十三章 被計中計欺騙的崔伯顏第三百五十七章 契苾何力的重甲騎兵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二百六十五章 平壤城動亂(下)第八章 妙鶯的秘密第三百九十五章 小人物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