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密謀謀反(下)

侯君集嘆了口氣,卻什麼話都沒說,只是抱拳向天行了一禮。

李承乾恍然大悟:“你是說父皇?”

“不錯!”侯君集語氣很沉悶道:“若是皇上在京城的話,只怕五成勝算都沒!”

提起李世民,李承乾心裡也沒底,父皇深得將士信賴尊敬,萬一他出面,只怕將士們多半都會倒戈相擊!

“可是,父皇不在城裡,我們奪取長安城還有什麼意義?一旦父皇下旨勤王,很快就會有大批兵馬前來!”

侯君集微微一笑:“按照慣例,每年秋季朝貢之後,皇上都會去陳倉的九成宮舉行秋狩,而且隨行將士每次都不足萬人,今年想必也不例外。長安城大局已定之後,再揮師前去九成宮,兵諫皇上禪位給殿下。”

李承乾點點頭,面色很是興奮,思慮一會搖頭道:“陳國公,不對啊!左武衛即使來不及援救長安城,又豈會坐視我們前去九成宮?”

“調虎離山就是!”侯君集再次指着地圖,“殿下請看,由長安到九成宮,快馬疾奔的話,半日即可到達,因此只需要將左武衛大軍調離一天左右即可!到時候大局已定,即使他們趕去九成宮也沒什麼用了。”

“如何調虎離山?”

“若是潼關有事,忽然派人求救,左武衛會不會出動呢?”

李承乾有些沒底氣道:“左武衛和東宮六衛率都是拱衛京畿的兵力,其實也是父皇的平衡之道,不是什麼大事,左武衛絕對不可能離開長安城附近的!”

侯君集淡淡道:“若是有人謀反,潼關告急呢?”

李承乾一愣,除了自己,還有誰會謀反不成!

“承乾啊,老夫有件事想要告訴你。”李元昌一直在聽他倆人說話,這時忽然插嘴來了一句。

李承乾有些驚訝:“王叔請講!”

“是這樣的,齊王李佑前陣子給老夫帶了封信,信中想要借兵三萬!”

“什麼!”李承乾驚呼出聲,“李佑想幹什麼?”

“這個……你也知道,皇兄派了李恪的老師權萬紀前去教導李佑。權萬紀爲人十分古板,將李佑從頭管到腳,李佑無奈之下,竟然想殺了權萬紀,然後起兵謀反!不過老夫並沒答應,畢竟除了你,老夫和其他皇子關係都很一般。”

“多謝王叔看重於我!只是王叔和我說這個,到底是什麼意思?”

“承乾啊,你也知道李佑的名聲吧?”

“不錯!李佑胡作非爲,父皇已經多次下旨申斥了!據說他並未改變多少。”

李元昌冷笑道:“豈止是沒改變?簡直變本加厲!此等樣人,也敢謀反?老夫自然拒絕了!不過你想舉事的話,倒不妨利用下李佑!”

“王叔是說……”

“不錯!”李元昌捋捋鬍鬚,一臉得色道:“老夫若是答應借兵給李佑,再答應相助,他肯定馬上謀反!李佑好高騖遠,整天想着攻入長安,那麼勢必就要從潼關經過!到時候做做文章,將左武衛調往潼關方向,應該不是難事。除此之外,殿下控制長安城時,也以李佑謀反爲理由,先佔據大義!這樣,遇見的阻力會少很多。”

“多謝王叔願意相助!”李承乾上前攜了李元昌的手,鄭重其事的道:“若是事成,孤王保證,王叔和陳國公都會身居高位!”

“呵呵,老夫是不忍心你陷入死地罷了,權勢什麼的倒是無所謂!”

李承乾更是感激萬分,恭恭敬敬的對李元昌行了一禮,李元昌趕緊將他扶起來。

李承乾走回座位,沉聲道:“諸位,既然諸事具備,孤王決定,趁着父皇下月去九成宮的時機,舉兵起事!還望諸位鼎力相助!事成之後,孤王絕對會不吝賞賜!”

侯君集率先道:“既然殿下自己決心已下,老臣願效犬馬之勞!”

“臣等願效犬馬之勞……”李安儼幾人也趕緊出言全力支持。

李承乾心情激盪,走到窗前推開窗戶,深深的吸了幾口氣,才勉強平復了心情。他渾然沒留意到,侯君集和李元昌再次交換了一個曖昧的眼色。

等李承乾關上窗戶轉過身來,侯君集道:“殿下,爲了增加成功的機會,不妨在舉事之前,再製造一些混亂。”

“什麼意思?”

“按照慣例,朝貢使者也會跟着皇上前去九成宮,恩賜他們在皇家獵場狩獵。到時候不妨在這上面做做手腳!”

“陳國公言之有理!”

李元昌也道:“此計甚好。先在九成宮製造混亂,最好是將某個使者殺了!這樣一來,事情就鬧大了。趁着皇上轉移了注意力,我們纔有更多的機會調動兵馬。”

賀蘭楚石道:“跟隨皇上前去九成宮的兵馬,大多是執金吾和玄甲騎兵,很難在他們身上動手腳。想要在那邊動手,只能是派遣刺客前去了!”

李承乾點點頭:“那就派紇幹承基去吧,此人對孤王忠心耿耿,精於刺殺,應該沒問題。”

侯君集道:“殿下,老臣手下有幾個人,不如讓他們跟着紇幹承基前去吧。”

“是什麼人?”

“殿下可知道犬上御田鍬?”

李承乾皺皺眉:“似乎很耳熟。”

“此人是倭國首任遣唐使,當時因爲老臣幫助過他,對老臣十分恭敬。後來此人死在了長安,其子犬上浩二就留在了老臣府上。犬上浩二和他手下的十幾個倭奴,十分精通藏匿刺殺之道,肯定能幫紇幹承基大忙。”

“那就這樣吧,孤王會讓紇幹承基去一趟陳國公府上,見見那幾個倭奴。王叔,你那裡需要孤王做什麼?”

李元昌微笑道:“若是可以的話,給李佑送去一百萬貫錢,多給他點信心。”

李承乾點頭答應了,一百萬貫就能讓李佑做炮灰,這筆買賣怎麼算都值得。前者兵器交易之後,崔氏等世家送來了二百萬貫,剛好派上用場。

衆人再次將計劃梳理了一遍,就連一些細節也不厭其煩的再三討論。一直討論到深夜,侯君集等人才相繼告辭離去。

人都離開後,李承乾令人將紇幹承基找來。

“殿下,有何事吩咐?”

“孤王要你帶着陳國公的手下去辦一件事。辦完事之後,你要找到李泰……”

紇幹承基聽完後心頭震撼,太子這是要謀反啊!幸好自己已經投靠了張煥,否則的話只有死路一條!當下嘴上唯唯答應,心中卻已經有了計較。

出了東宮之後,看左右無人,侯君集和李元昌密語了很久,才告辭歸家。一回到府中,侯君集馬上把犬上浩二喊了過來。犬上浩二個子矮小粗壯,臉色十分兇惡,見到侯君集就跪伏叩頭。

“起來吧,你的那些手下可靠嗎?”

“回大人,絕對可靠!”犬上浩二久在長安,一口大唐官話說的字正腔圓。

“老夫要你去做一件事,若是失敗了,你就不用回來了。”

犬上浩二心頭一凜,趕緊連聲保證。

“你見過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嗎?還記得他們的相貌嗎?”

“回大人,小人有幸跟在大人身邊見過幾次,記得很清楚。”

“好!等會太子會派紇幹承基前來,由他指揮你們去辦事。記住,事情辦完之後,你要想辦法擺脫紇幹承基,要是擺脫不了,就殺了他!然後去找到魏王和晉王……”侯君集做了個手勢,低聲道:“明白了嗎?”

“小人明白!”犬上浩二雖然驚駭,也知道非去不可,接着問道:“可是小人並不知道他們在哪裡,如何動手?”

“你看看這個。”侯君集取出一幅地圖,撲在桌上,“這是九成宮的地圖,這是皇上的主殿,拐過這道牆,就是魏王前幾年的住所。不出意外的話,他還會住在那裡。晉王則住在這裡,看見了沒?”

“大人,小人記住了!”

侯君集又讓他仔細看了幾遍,纔將地圖收起來。

不久之後,紇幹承基悄然到來,在犬上浩二帶領下,去見了他的一幫手下,順便約定好行動的細節。紇幹承基將這些人的模樣牢牢記在心裡,出了陳國公府,七繞八拐之後,來到了張煥家的後門。

此時差不多已經是子時了,值夜的侍女聽見叩門的聲音,詢問之後趕緊去通報張煥。

張煥和媚娘久別勝新婚,自然是被翻紅浪幾度巫山,筋疲力盡之後很早就睡了。聽見侍女稟報說有人前來拜訪,還拿着自己給的名帖,張煥睡醒全消,趕緊穿上衣服走了出去。

“他在哪?”

“少爺,在後門。”

“將他帶到書房來,不許驚動家裡其他的人。”

“喏!”

張煥走進書房,倒了杯茶水剛端起來,侍女就帶着紇幹承基走了進來。張煥揮揮手,侍女躬身退出去,輕輕關上了門。

紇幹承基取下斗篷,躬身道:“參見公子!”

“免禮!你夤夜前來,可是出了什麼大的變故?”

紇幹承基急急道:“正是!公子,有確鑿證據顯示,太子殿下即將謀反!”

張煥聞聽心頭微微一驚,記憶中的太子謀反並不是現在,看來又是哪裡出了差錯,導致太子提前起事了!看了紇幹承基一眼,淡淡道:“慢慢講,不用着急。”

紇幹承基見他聽見這等大事,仍然面色平靜,心中十分佩服。按耐住心情,詳細地將事情告訴了張煥。

“你是說,太子讓你們刺殺使者,然後再去刺殺魏王?還有,那些倭奴就在侯君集府上?”

“不錯。不過行動的時候,那些倭奴要聽我的命令。公子放心,那個犬上浩二是個莽夫,小人的手下輕易就能解決了他們。今夜侯君集、李元昌、李安儼等人都去了東宮,一直在商議事情。小人雖然只聽見了隻言片語,不過根據種種跡象表明,太子謀反只在朝夕之間!”

“可是漢王李元昌?”張煥一愣,依稀記得此人書畫雙絕,確實捲入了太子謀反案,只是一直沒見過此人,也就沒想起來。

“正是漢王李元昌,此人和太子關係密切,手中也有兵馬,只怕也會參與其中。”

張煥皺皺眉頭,這件事肯定是要稟報李世民的,只是自己肯定不能出面。否則的話,一旦詢問消息來源,紇幹承基的事情就瞞不住了。思來想去之後,張煥決定先去找李靖請教下。

紇幹承基見他沉思良久,忍不住道:“公子,我該怎麼做?”

張煥忽然問了句不相干的話:“你可賭錢?”

紇幹承基有些莫名其妙,緩緩點了點頭。

“那就好,你先回去,以後不要再來找我。有機會就去城西的‘虎豹賭坊’,找賭坊老闆週二虎,需要你做什麼,我都會讓他轉達給你。”

紇幹承基心頭吃驚不已,沒想到張煥竟然連市井之徒都能使喚。

當初三司會審的時候,李鐵去找過週二虎幫過忙,後來得知是李鐵的生死兄弟,張煥還專門見過他一面。那週二虎雖然身處市井,卻十分講義氣,後來也曾幫過張煥幾次小忙,爲人十分可靠。眼下正值非常時期,張煥就想到借他的地方傳遞消息。

紇幹承基離去後,張煥獨自一人出了門,路上多次避開巡邏的執金吾將士,來到了李靖家中。

李靖得知內情後也是大驚失色,趕緊將他帶到書房仔細詢問商議。在李靖家中呆了一個多時辰,張煥才悄然離去。

回到家中,媚娘早就披衣起來了,一直在等着他。張煥也不瞞她,將事情都說了出來,又將李靖的意思也告訴了她。

媚娘忍住震驚,和他低聲討論之後,提筆用左手寫了一封信,再三檢查之後纔將信封了起來。

張煥接過信道:“不會有人認識你的筆跡吧?”

“絕對不會!除了在家裡,我從來沒用左手寫過字。”媚娘搖搖頭,十分自信。

“那就好!二哥剛纔對我說,太子肯定會趁着皇上去九成宮的時候舉事。到時候長安城亂作一團,說不定會有意外。你和玉兒說一下,一旦皇上前去九成宮,你們都要趕緊出城,前去二哥的莊園。”

“我知道了,可是你怎麼辦?”

“放心吧,我不會有事的。”張煥在她臉上吻了一下,“你先休息吧,我去處理這封信,很快就回來。”

媚娘微笑道:“我等你回來再睡。”

張煥點點頭,抓起信件放在懷中,披上外衣走了出去。

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至九成宮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一百八十六章 貞觀寶鈔發行前夕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食主力大軍到來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二百五十章 卑沙城戰役(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亂前夜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
第二百五十三章 卑沙城戰役(六)第一百三十四章 分崩離析第二百章 伏俟城驚變(上)第三百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六)第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七十四章 籌建西域都護府(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取玄菟城第三百四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六十二)第三百四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六)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兄妹再聚第三百零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一)第二百零二章 艱難脫困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三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十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攻克遼東城(一)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兵圍碎葉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初會袁天罡第三百一十三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九)第四百三十二章 麥加城破第一百零六章 前往高昌第一百八十章 大唐帝國銀行的建立(下)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七十五章 狀告崔氏三代第四百二十章 紇幹承基迴歸第九十章 送親西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絕對不可和親!第一百章 吐谷渾人的潰敗第三百八十六章 兵至嬀水第三百零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七)第二百三十四章 輾轉回歸(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至九成宮第三百五十九章 輕鬆行軍第一百六十九章 張煥和圖爾坎的密議第一章 衝突和由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玄菟城(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計渡河第三百二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七)第五十六章 過年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勝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二百九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七)第二百九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八)第三百六十一章 阿羅那順的末日(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十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一)第二十二章 爲詞正名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食的近況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洋的佈局第二百三十三章 輾轉回歸(六)第一百八十六章 貞觀寶鈔發行前夕第四章 親情脈脈第八十五章 政治交易第四百二十六章 攻城(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兵分倆路第九十八章 達阪山口之戰(四)第三百二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三十六)第二百八十八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第三百一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八)第五章 蕉葉練字第三百一十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六)第三百三十一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七)第三百五十二章 火焚山林(下)第三百零四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二十)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駁斥的諫言第九十五章 達阪山口之戰(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輾轉回歸(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麥加內亂(上)第三百三十二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八)第一百六十八章 逆推第九十九章 達阪山口之戰(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大食主力大軍到來第三百九十三章 憋屈的內賈德第四百一十一章 交戰(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緊急求援第三百七十八章 作戰方略第二百七十一章 輕取白巖城(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五)第三百四十八章 卑沙城驚變第二百一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二百零六章 吐谷渾的歸屬(中)第二十六章 漕幫江都分舵第五十四章 紅拂的激將第二百四十章 敢做唐奸者,滿門抄斬!第一百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殺式衝擊浮橋第三百二十五章 平壤城破,高句麗亡(四十一)第二百五十章 卑沙城戰役(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二十九章 犯險入長安第四百一十五章 暴亂前夜第一百八十三章 終南山藥廠的建立第八十一章 節節敗退的崔伯顏第一百四十章 大婚(下)第十九章 族中之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經濟戰的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