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茭白煨肉
原來東家奶奶夫家姓宋。
宋夫人含笑地衝來人點頭道:“周大人。”
眼前的老者居然是個官?!
周大人笑着拱手:“宋夫人來南京了?宋老爺呢?許久不見,宋夫人一向可好?”
“勞周大人惦記。今日不過走來走走。到是周大人,許久不見越發的鶴髮童顏。卻不知這幾位是……?”
“呵呵!”周大人笑的很開懷,他指着跟在自己身後的人道,“不過是幾個學生。”
宋夫人顯然同這位周大人沒什麼話說,她吩咐翠雲:“同掌櫃的說,周大人今日的酒錢就掛在我們賬上。”
周大人笑眯眯地道:“又要宋夫人破費了。過幾日有蘇州的蟹送來,我再請宋老爺同夫人到我府上,還請不要推託纔好。”
“聽聞周大人的侄孫女婿格外的孝順,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到時候還要請周大人饒我幾隻螃蟹。”
“好說好說!”
寒暄完,宋夫人攙着翠雲下了樓。上了馬車,翠雲忍不住啐道:“那個老東西,奶奶同他說什麼,不過是南京的一個尚書。幾個爛螃蟹就敢要奶奶幾百兩銀子。”
*
“大娘,袁大娘,嫂子。”
“不用,我自己走去就好。”
翠雲將食指擱在脣前示意瑞雪小聲些,別吵到宋夫人:“你要去哪?”
瑞雪向袁母問了好:“爹有事,今日不擺攤。我來看看大娘。”
龔氏將枚月餅塞到瑞雪的手裡,又切了西瓜:“嚐嚐,這是北門陶美人店的點心,可精貴了。是別人送來的,這些這些都是別人送來的。”
“男人當然不能只看外表……”
“這是別人給的,我拿來給大娘嚐嚐。”
龔氏也不讓她脫下:“這還有好些天呢。快穿上,今天過節。就在我們家吃飯,吃了晚飯再走。”
“隨嫂子。”瑞雪坐在一旁淘米,她想幫着做事,袁母應是不叫她做,最後只搶了淘米的事,還說連着煮飯的事都交給她——就因爲她上次煮了一鍋兩種飯。袁母說他們年輕人愛吃有嚼勁的。
“今日,木字號的東家奶奶帶我去清江樓吃鹽水鴨。走的時候遇上一位老先生,他主動跟東家奶奶打招呼,後來我聽東家奶奶的丫鬟說,那位老先生是什麼尚書,聽口氣像根本就瞧不上一樣。”
“翠雲姑娘,我待會想出去一下。”
瑞雪感激地衝袁林笑了笑:“爹有事,去幫木字號的東家做宴席了。對了,袁大人,尚書是什麼?”
袁彬擡起頭看着瑞雪,不清楚她怎麼問起這個。
袁母卻取了新衣裳遞給瑞雪:“這是給你做的,快穿上試試。”
瑞雪將手裡的東西遞了過去:“這是鹽水鴨,我拿來給嫂子的。”
袁彬沒立馬回答。木字號的東家奶奶居然認識南京六部的尚書,居然是尚書先打招呼,好大的來頭啊!
“東家奶奶居然認識尚書!我的老天,這麼大的官還瞧不上?你有沒有聽錯?”龔氏扯着瑞雪的衣袖問道。這也太震驚了,一個小布店的東家奶奶居然跟尚書認識。
瑞雪應了。
“回去弄髒了就可惜了。等嫂子同我去貢院逛我再穿。”
瑞雪詫異地看着龔氏,這怎麼同人又扯上了,袁母怎麼也贊同?她不解地看着袁家其他的人。袁彬兄弟同樣也是滿臉不解。
袁母笑着啐了她:“多大的人還跟孩子爭。你若是不喜歡我託人給你染的那匹紗,趁早拿來。”
茭白煨肉。瑞雪還是頭一次聽到。爹在做茭白的時候幾乎都是大火快炒或者是醋溜之類的,這茭白煨過能好吃麼?
事實上,茭白煨肉卻是格外的香。五花肉的油早就被茭白吸收,吃在口裡一點都不油膩,而茭白也完全吸收了肉香。
“不了,我回去等爹過節。”
袁母將東西交給龔氏,拉着瑞雪叫她上屋裡坐,又叫龔氏拿了瓜果給她吃。
袁母前後打量了下:“大是大了些,可你還在長身子,明年還可以穿。”見瑞雪要換下來,攔着,“別脫了,就穿在身上。”
龔氏接過包好的東西,將瑞雪迎進門:“你一個人去了貢院?”
龔氏丟了手中的瓜子,拉過衣裳,翻來覆去的看:“我就說婆婆怎麼買了這樣顏色的布。原來是給瑞雪的。這顏色真好,穿在身上可襯皮兒。”龔氏催着瑞雪趕快換上。
袁森卻沒有顯得同家裡的人那麼驚訝,他笑着同龔氏道:“這下好了。木字號的東家居然認識這麼大的官兒,這鋪子是擠不走的了,你可安心了。”
“嗯。我們沒吃多少還要了三十兩銀子。不過很好吃的。”
袁彬只是微微一頓仍舊吃菜,袁林卻是忍不住笑了出來,他別過臉,咳了一陣子,指着都要把臉埋進飯碗裡的瑞雪道:“妹子還那麼小,說這個做什麼。對了,妹子,我今日帶了兄弟想到你那吃東西,怎麼沒擺攤?”
“我想送東西去袁大娘家。去了就回來。”
瑞雪忙辯解。
龔氏將各色瓜果都抓了一些給瑞雪,叫她吃,口裡說着那些爲了向她請教織布技能的人們提着這些東西找上門的事。
袁母拿了三四根茭白對瑞雪道:“今日讓你嫂子給你做茭白吃。你嫂子做這個最拿手。你是想吃醋溜的,還是炒肉或者煨肉?”
袁母居然會做衣裳給自己,瑞雪微微感到詫異,她感激地謝了袁母,將新衣裳穿上。有一段時間沒穿新衣服了。
袁母也笑道:“我曉得你怕天黑走那麼遠的路不太平,我叫彬兒送你回去就是了。”
“怎麼帶這麼貴重的東西?你爹擺攤子也掙不了幾個錢。”袁母口上雖這麼說,可面上卻帶着笑,將紙包接了過去,湊到跟前聞了又聞。
龔氏見瑞雪一張粉紅的臉龐格外喜人,忍不住又問道:“好不好吃?這東西不能只瞧外表,吃在口裡纔是真的。這人也是一樣。”
“不是。那家的奶奶今日帶我去清江樓吃鹽水鴨,她又包了只給我,我帶了半隻,還有一些鴨肫、鴨翅拿來請大娘跟嫂子嚐嚐。”還有一些,她拿了送給李老郎中了。剩下的一隻就留給爹吃。
龔氏同袁母一人一句的說着什麼樣的男人才是好,可從她們口中聽出來怎麼就是在講袁彬同袁森啊!
“林兒媳婦,你在同誰說話呢?”袁母掀了簾子出來,見是瑞雪笑着問道,“原來是你,我還以爲是誰呢。你怎麼有空來?今日是中秋,你也不用擺攤子了?”
真好看。
白白胖胖地茭白被撥了外皮,在清水裡洗了。
原來尚書是很大的官啊!翠雲當時明明說,不過是南京的一個尚書,明顯的是瞧不上。看樣子東家奶奶遠不止自己現在知道的那麼多。
龔氏又將瑞雪帶來的半隻鹽水鴨送到袁母面前:“您瞧。來一趟還帶了這麼貴重的東西。是清江樓的鹽水鴨。”
袁母同龔氏今日沒有做旁的,擇菜,殺雞……
宋夫人微微一笑並不說話,她指指自己的雙腿,靠在車廂板閉目養神。翠雲忙蹲下身,爲宋夫人揉捏雙腿。
“成。等我們回去,我叫車送你過去。”
龔氏聽她去了清江樓,咂舌道:“是哪家奶奶?這麼闊綽。清江樓,南京城數一數二的酒樓,光是瞧着外面就不是一般人能進去的。她帶你去那吃鹽水鴨,要不少銀子吧!”
瑞雪敲開了袁家的大門,一臉疲倦的龔氏開了門,見到瑞雪詫異道:“你怎麼來了?不是說要給人家做事,怎麼有空來?”
“正是!”接話的是袁母。
龔氏瞧着美滋滋的瑞雪,小聲的抱怨:“婆婆偏心,選了這麼好色兒的料子給瑞雪。”
她稀罕地比量着這件簡單的藕荷色撇碎花交領衫,又衝到龔氏取來的小鏡子前仔細地瞧着。
龔氏攔着瑞雪不叫她走,半認真的道:“拿了我們家的衣服就走?還是嫌我們家飯菜不好吃了?”
龔氏忙說喜歡:“現在就做菜吧!瑞雪吃了還要走呢!”
龔氏磕着瓜子美美想着。自從把布送到木字號,他們一家的生活變好了不少,這桌上每日都有肉,今年過中秋每人還裁了兩件新衣,而她也終於將那個玉耳環買下了。這要是真的能自己開個機場,到時候真的要成財主了。
瑞雪看了眼閉目養神的宋夫人。看她跟那位周大人很熟路的樣子,宋夫人應該是經常來南京的,而且那個周大人還是個尚書,宋夫人一定很有地位,她的店也就不怕那些賣布的擠垮,龔嫂子就不用愁木字號什麼時候關門。
“好吃吧!”龔氏見瑞雪再次將筷子伸向茭白煨肉忍不住打趣她。這個丫頭先前看着油汪汪的茭白煨肉死活不肯吃,說什麼不吃肥肉。勉強吃了口後就停不下了。
瑞雪被龔氏說了,立馬漲紅了臉。她纔看到那麼多的油當然不想吃,可是沒想到吃在嘴裡卻一點都不油。
龔氏停下拔雞毛,坐直了:“那我就做茭白煨肉,有涼拌黃瓜了。”
龔氏接口道:“正是。你不是說王叔今兒有事麼?你一個人過節多無趣,同我們說話多好。今兒大伯同相公下值的早,不會耽擱你回去的。”
“木字號真是咱們袁家的福星。我跟那些人說到我這裡織布,那些人都願意,等過了這節我就同商掌櫃的說,過個幾年我們也是財主了!”
龔氏一聽這個,立即將瑞雪方纔說的事拋在腦後。木字號東家奶奶是什麼人,來頭有多大跟她一點關係也沒有,她只要木字號不關門,自己有錢賺就好。
“那是。過幾日我就同商掌櫃的說去,到時候當家的也不用天天那麼累了,我給家裡買個小丫頭,成天伺候你們!”
袁母聽了也很高興,親自端了切好的西瓜又擺上月餅叫他們吃。
*
茭白煨肉:一道好菜,只是茭白切厚些。不過我覺得茭白炒肉絲味道更好。茭白,在古代就是“菰”。
(本章完)